回覆列表
  • 1 # 新華裔
    經過3天“鏖戰”,歐盟終於就新一屆領導層人選達成共識。據路透社報道,歐洲理事會當地時間7月2日晚宣佈,提名60歲的德國女防長馮德萊恩擔任下屆歐盟委員會主席。同時還公佈了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的人選。

    當晚,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投票,馮德萊恩獲得737票中的383票支援,以微弱過半優勢當選下任歐委會主席,以接任離任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據悉,馮德萊恩將於7月17日正式去職德國國防部長,並將於11月1日正式就任歐委會主席。

    馮德萊恩是怎樣一個人?她的任職對歐盟意味著什麼?

    首先,馮德萊恩是一位女性,將是首位歐盟委員會女性掌舵人。其任職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來臨:女性掌舵時代來臨。

    這次歐盟新一屆領導層4人中有2人為女性,除了馮德萊恩外,另一名獲得提名的女性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Quattroporte拉加德。在歐盟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提議現年63歲的法華人拉加德出任央行行長。若透過歐洲議會投票,她將成為首位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女性,將於今年11月正式接替德拉吉,任期8年。

    新的歐盟領導層的這一重大結構性改變,打破了60多年來男性在歐盟機構高層的主導局面。據CNN報道,即將離任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對於提名人選表示,這是“完美的性別平衡”。他說:“我很高興,畢竟歐羅巴(Europe)是名女性。”(Europe一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歐羅巴)。目前,歐盟28個成員國中,只有5國首腦為女性,歐洲社會對於女性賦權的聲音越來越響,因此歐盟迫於壓力,尋求打破男性在高層職位上的壟斷地位。

    再者,馮德萊恩是默克爾的親密盟友,她將是52年以來首次由德華人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其任職將鞏固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穩定、延續歐洲政治一體化程序。

    一直以來,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歐盟主要國家都希望默克爾卸任德國總理職務,而擔當歐盟委員會的掌舵人,以穩定、延續歐洲政治一體化程序,遭默克爾婉拒。默克爾此前多次表示卸任德國總理職務後將退出政壇。但是,默克爾致力於推薦他所信任的德國政治人物接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她清楚地知道這一職位對於德國、對於歐盟意味著什麼。如果默克爾的設想與努力獲得成功,其致力於推動的歐洲政治一體化程序將得到延續,歐洲的穩定將得以實現。為此,她選擇了馮德萊恩。馮德萊恩應該是她所信任的人。

    馮德萊恩是在默克爾力挺下以微弱優勢當選的,可以說,其脫穎而出是歐盟各方妥協結果。在提名討論最初階段,馮德萊恩的名字似乎在各高層領導當中並不突出。歐洲議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德國國內的聯合政府對馮德萊恩的提名並不完全同意,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對馮德萊恩投下信任票。法國總理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也對提名錶示歡迎,並指這是法德兩國深厚關係的成果。

    馮德萊恩從政14年以來,一路跟著默克爾在德國政壇打拼,也一路高歌猛進,已經成為默克爾身邊資深的內閣官員。

    馮德萊恩出身政治世家,其父親曾擔任德國下薩克森州基民盟主席長達14年,為基民盟黨內要人,也曾任下薩克森州州長。這位有7個孩子的女性,擁有醫學博士學位,是一名物理學家、重金屬朋克迷,也是稱職的家庭主婦,從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血液中流淌著政治基因,40多歲涉足政壇。她精通英、法、德三語,是目前在德國民眾中最受歡迎的政客之一。默克爾稱讚她“把事業和家庭融合一體的能力尤為突出”。

    馮德萊恩從州議會議員開始從政之路,2005年被默克爾相中,出任德國聯邦家庭、婦女及青年部長,推動改善了產假和陪產假福利制度。5年後,她又出任社會與勞動部部長。2010年,默克爾提名馮德萊恩競選聯邦總統,被黨內保守派阻止。2013年,50多歲的馮德萊恩成為德國首位女國防部長,一直致力於增加軍費開支,英國前防務大臣法倫評價說,馮德萊恩在北約事務、移民危機、歐盟擴大等問題上堅定、果斷。

    她工作風格強硬,因此在軍方和基民盟內部的人緣並不好。2018年,德國國防部把金額達數百萬歐元的訂單給了一些私營承包商和顧問,招致調查。她後來承認在分配合同訂單時犯了若干錯誤,已經採取了彌補措施,保證不再出現同樣的問題。她還惹上另一個麻煩:德國聯邦議院的一個調查委員會今年2月發現,自馮德萊恩就任國防部長以來,在聘請顧問方面的開支高達上億歐元,另外還出高價聘請了頂級律師。這一事件使馮德萊恩捲入輿論爭議之中。

    馮德萊恩60歲之際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當馮德萊恩被提名擔任下屆歐盟委員會主席後,默克爾第一時間祝賀馮德萊恩當選歐委會主席 期待開展良好合作。默克爾發表宣告,對馮德萊恩當選下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她是歐盟委員會史上首位女主席,這也是時隔五十多年後,再度有一位德華人坐在歐盟行政分支的最高位置上。”默克爾特別在賀詞中強調,“令我感到喜悅的是,一位堅定不移、令人信服的歐洲女性成為了歐委會主席”。默克爾說:“即使今天我失去了一位共事多年的部長,但我卻在布魯塞爾贏得了一位新的夥伴。”默克爾最後表示,她期待同馮德萊恩開展良好的合作。

    外界關注的是,馮德萊恩有能力帶領歐盟前進嗎?

    作為默克爾的盟友和選中的代理人,馮德萊恩將致力於穩定歐盟和推動歐洲一體化程序。這位德國政治家表示,她的目標是讓歐盟更團結且強盛。

    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上,用三種語言發表競選演說,堪稱當時的最佳創意。她用法語令人感受到一個充滿全新熱情和公民參與的歐盟;用英語來陳述嚴峻現實以及提出要求:對世界經濟的新巨頭們加稅、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而最終的感性結尾則以德語進行。這位出生在布魯塞爾的女性政治人物試圖傳達這樣的訊息:就其個人履歷而言,簡直就是為歐洲政壇而生。

    馮德萊恩原本是歐委會主席的替補人選,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她很明白,必須用純熟的個人技巧、八面玲瓏的應對風格,以及相當完美的呈現方式來克服這一缺陷。其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從而成功將劣勢扭轉為優勢:她對歐盟反對者和退歐者冷淡處之,從容化解他們發出的挑釁。她堅定地遵循這一路線,在保守派陣營穩住陣腳,不讓極右翼勢力有可乘之機。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馮德萊恩1958年出生在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除母語德語外,能說流利法語和英語的馮德萊恩被認為憑藉其“挺歐”主張和形象,為其當選加分不少。在英國“脫歐”問題上,作為始終如一的"挺歐"派,馮德萊恩希望英國能回心轉意,繼續留在歐盟大家庭裡。同時,也務實地提醒倫敦不要推卸責任,妥善處理相關事宜。她堅定支援歐盟針對北愛爾蘭邊界問題設立“後備方案”的做法。她還批評那些推動英國脫離歐洲的活動人士,認為歐洲一體化至關重要。

    面對歐洲議會目前存在的分裂問題,馮德萊恩認為,必須克服東西歐的分裂,同時解決南北歐間的分歧。她說,這跟競爭力和靈活度的問題有關。我們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歐洲必須團結一致。我們必須解決許多重大問題。歐洲必須發揮作用。而只有團結才能做到這一點。

    馮德萊恩接受採訪時說,我在演講裡表明了我的信念,我願為了歐洲奮鬥。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團結和強大的故事,以及我對未來的看法。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馮德萊恩談了很多議題,她認為最優先的議題就是“2050氣候中立”中2013年和數字化的目標。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兩個最大問題或機遇。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她承諾把歐洲的環保政策再提升一個臺階,立志到2050年在歐洲實現碳平衡(碳排放淨值為零)。

    在移民問題上,她贊成擴大歐元區和申根協議免簽證區,將致力於推動歐洲難民事務系統。這是一個在歐盟內部多年來眾口難調的棘手難題。

    在防務問題上,她認為歐盟應該設法提高跟北約互補的聯合防禦能力,而且應該對美國"更強硬”。她還主張加深德國在北約的軍事參與。

    馮德萊恩是一位堅定的女權主義者,她在歐洲議會上的演講中,自信滿滿地打出女性牌,主張提高歐盟官員中的女性比例。她已經制定了計劃,目標是實現歐盟專員級別的職位上男女人數相當。她將要求歐洲各國在提名時給兩個候選人名字,一男一女。歐盟目前有28位專員,女專員只有8個。

  • 2 # 諶人

    謝新華裔邀;

    一切都順理成章,德華人接過了領導歐盟的接力棒。

    7月2日,經歐盟三天激烈醞釀,推舉德國女防長馮德萊恩為下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候選人。

    7月16日, 歐洲議會747名議員投票,馮德萊恩獲得383票過半數支援當選。

    11月1日,馮德萊恩將正式上任,成為首位女性歐盟主席。

    當前歐盟前途未撲,能有資格領導歐盟渡難關的只有法國和德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力主德國總理默克爾擔任下一屆歐盟主席。但默克爾總理任期要到2021年,顯然無暇接任,讓馮德萊恩代她出任是適宜的。

    馮德萊恩是默克爾最信賴的合作伙伴。馮德萊恩先後在默克爾內閣中擔任聯邦家庭、老年、婦女與青少年部長,聯邦勞工部長,聯邦國防部長。

    她倆都已開啟了德國政壇新氣象,一位是德國首任女首相,另一位是德國首任女國防部長

    馮德萊恩忠實執行默克爾的主張,被譽為默克爾接班人。今天果真,她接替默克爾成為新“歐洲大媽”。

    馮德萊恩出身政治世家,受家庭影響從物理學轉投身政治(這點也與默克爾相似)。

    馮德萊恩頭式松蓬,面帶微笑,但內心極為堅定剛強;與穩重寡言的默克爾相比,馮德萊恩語言犀利,更易於與盛氣凌人的特朗普式男人鬥法打嘴仗。

    馮德萊恩與默克爾政治主張會一脈相傳。

    7月17日,馮德萊恩祝賀默克爾65歲生日

    毫不懷疑!默克爾會給馮德萊恩領導歐盟當“軍師”,並調動德國的各種資源支援她有效領導和管控歐盟。

  • 3 # 歷史哨聲

    馮德萊恩是一個親歐洲主義者,主張歐盟的獨立性,對美國和中國都不太親善

    1、1958年10月在布魯塞爾出生,13歲之前在布魯塞爾長大;

    2、1977-1980年攻讀經濟學,1980年-1987年攻讀醫學,並透過德國國家考試畢業;

    3、1988-1992年成為助理醫師,1992-1996年擔任家庭主婦,1998年回到漢諾威醫學院工作;

    4、2003年當選下薩克森州議會議員,並擔任社會事務、婦女、家庭和衛生部,到2005年;

    5、2009年當選為德國國會議員,同年出任德國聯邦勞工及社會事務部部長,2013年出任德國聯邦國防部長;

    6、2019年7月16日,當選為歐盟委員會主席。

    馮德萊恩的業績

    1、擔任家庭事務和勞工部長時期,推行產假制度改革,深受年輕女性擁護——作為一個7個孩子的媽,自然對產假非常瞭解;

    2、在擔任國防部長時,主張加深德國在北約的軍事參與;試圖在軍隊為軍人提供托兒服務但被保守派阻止;在國防部長任上,出現一些管理上的問題。

    馮德萊恩對未來歐盟的影響

    1、主要是得到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義大利等國的支援,法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希臘等國都投反對派。10月份,英國脫歐成功,馮德萊恩勢力更為弱小。

    馮德萊恩的當選就在於實在沒有比她更適合的人選。

    2、在議會投票前,馮德萊恩對歐洲議會中的人民黨、社民盟和自由黨開出了很多的承諾,能否實現,是一個考驗。

    同意給歐洲議會立法創制權、改進首先候選人制度等。

    3、作為親歐洲主義者,馮德萊恩和馬克龍一樣都贊同建立一個團結而強大的歐盟,獨立發聲。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加入歐盟問題、歐洲移民爭議,都將會考驗馮德萊恩團結歐洲的事件。

    4、對華方面,馮德萊恩認為歐洲要聯合起來面對中國,定義和貫徹歐洲利益:

    ”中國一派友好地籠絡我們,讓我們時常忽視了它是如何堅定而機智地在實現自己的目標。“

    5、婦女權益、社會公義、綠色環保等將會是馮德萊恩所擅長的領域。

  • 4 # 趙凡丁201

    〇馮德萊恩:德國女政客+出身政治世家+女權主義者+會德丶法丶英3國語言+7個孩子的母親+德國總理默克爾培育提攜的干將。

    〇從政簡歷:現年60歲,40多歲以後步入政壇,2003年當選薩克森州議員。2009年入選德國國會議員,得到黙克爾賞識,同年擔任聯邦勞工及社會事務部長。2013年擔任德國國防部長。近期經黙克爾推薦,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候選人選。7月2日,經歐洲議會選舉,以微弱多數當選歐盟委員會首位女性主席,於11月1日將接任離任的前主席容克。

    〇馮德萊恩當選歐盟委主席,會給歐盟帶來以下影響:①新主席是堅定的大歐盟擁護者,主張建設團結強盛的歐洲,其任職(在英國脫歐後)會繼續歐盟政治一體化程序。②德國在歐盟中的主導地位將凸顯+法國女強人拉加德將出任歐洲銀行行長。2位女強人聯手會強化“法德軸心”作用。③歐洲會加大自身的防衛力量,在美國霸權面前,會顯示“更多的獨立性”。④在歐盟內部婦女將取得更平等的政治地位,女權將獲得更大的尊重。⑤歐盟將更注重環境保護議題。

  • 5 # 老鯰魚1

    歐盟主席,並非掌舵人。歐盟走向,是德國總理法國總統倆人商量著辦,那主席基本上是個擺設。

    歐盟,還是想著逐步強大,提升世界影響力,提升基督文明對人類社會的引領。能不能實現,就另說了,目前看,嘿嘿,步履蹣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黃金重上1500點大關,調整結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