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甘露之變是唐朝中後期一場重要的政變,在政變如麻的唐朝,它不如玄武門之變或者神龍政變那麼出名,但是它對唐王朝的命運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歷史上的甘露之變失敗了,如果成功,甚至可以再造一個盛唐!

    1、政變背景

    唐文宗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他繼位的時候,朝廷出現了一項嚴重危機——宦官亂政!

    中國封建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應該就是唐朝,準確來說是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因為唐朝宦官可以執掌禁軍,也就是說皇帝以及整個長安都是掌握在他們手裡。

    掌握了天子也就掌握了朝政,在朝堂上他們和宰相們分庭抗禮,在京城外,他們和節度使鬥智鬥勇。在唐文宗時期,宦官的權力甚至大到可以廢立皇帝!唐文宗的哥哥唐敬宗就是被宦官所殺,宦官認為唐文宗比較好控制,於是立唐文宗為皇帝!

    宦官如此恐怖的權勢,讓唐文宗活在了陰影下,他想改變這一切,於是開始秘密籌劃針對宦官的政變。

    2、政變A計劃

    朝中有兩位大臣李訓和鄭注,他們知道唐文宗的心思,便主動找到唐文宗,商議政變事宜。

    政變的準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準備的過程中,唐文宗小試牛刀,在兩人的幫助下杖殺曾經參與殺害唐敬宗的宦官陳弘志,後來又賜死另一個大宦官王守澄。

    唐文宗覺得兩人可堪大用,於是不斷給兩人升官,但是兩人為了爭權,開始內鬥,最後李訓做了宰相,而鄭注到外地就任鳳翔節度使。

    但是兩人最大的目標沒有變,協助唐文宗剷除宦官。

    他們商定了政變計劃:

    在王守澄的葬禮上,為表示對宦官的尊重,鄭注申請參加葬禮(鄭注是王守澄舉薦的),但是他不是一個,他會帶上幾百名親兵,每人都藏有斧頭。

    然後由唐文宗下令大小宦官都要參加葬禮,然後有鄭注一窩端,整個計劃安排周密,成功性高,唐文宗在皇宮等著勝利的訊息。

    3、一號豬隊友登場

    政變A計劃中,好像沒有李訓的影子,沒錯,這就是這個計劃最大的漏洞,算盡了敵人的可能性,沒有算到自己陣營的變化。

    李訓本來就和鄭注在爭功,他一看如果計劃成功,那麼誅滅宦官的功勞全是鄭注的,到那個時候鄭注肯定要騎在自己脖子上,這是李訓不能忍的,於是沒有經過總導演唐文宗的同意,他擅自更改了劇本。

    4、政變B計劃

    李訓的計劃主旨就是提前動手,在皇宮內誅殺宦官,然後再去殺掉鄭注,一箭雙鵰。

    主要的步驟是謊報在金吾衛衙門的後院有天降甘露的祥瑞,讓後讓唐文宗派宦官頭目仇士良、魚弘志帶著一眾宦官去確認,而李訓在後院埋伏刀斧手,只待宦官到來,亂刀砍死。

    B計劃其實也有可行性,但是它也遇到了豬隊友。

    5、二號豬隊友登場

    仇士良等宦官們如約來到金吾衛後院,由金吾衛大將軍韓約負責接待。按照劇本,韓約應該將宦官們迎入後院,然後下令關閉院門大開殺戒。可是堂堂的大將軍在此關頭竟然害怕了,渾身發抖,仇士良覺得有異常,恰巧此時院內起風,帷幕被捲開,仇士良看到了後面埋伏的刀斧手,大驚,立即知道大事不好,連忙大喝一聲,跑出了金吾衛後院,趕回前殿。

    6、功虧一簣的代價是巨大的

    李訓看到仇士良等人跑回來,也意識到計劃失敗,立忙大喊讓金吾衛上前誅殺宦官,但是宮內的禁軍由宦官掌握,兩方勢力混戰起來,仇士良趁亂控制了唐文宗,挾持著唐文宗退入後宮,關閉宮門,整個政變徹底失敗,但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

    宦官集團開始反撲,在京城內大肆搜捕,殘殺無辜上千人,李訓等主謀都被殺,其他宰相像王涯等雖然沒有參與,但是都被殺害。可憐的鄭注還不知道發生的事情,帶人去參加葬禮,迷迷糊糊就被殺了。

    唐文宗則是被宦官集團軟禁,整個朝廷中樞,既沒有皇帝,也沒有宰相,宦官說了算!被軟禁5年後,唐文宗鬱鬱而終,遺詔傳位給太子,他還沒閉眼,遺詔就被宦官拿去篡改了,廢掉太子,立唐文宗的弟弟李炎為皇太弟,將來繼承皇位。

    唐文宗帶著恨意死不瞑目,看著大唐一步步滑向深淵,再也無法挽回。

  • 2 # 晨星入夢

    唐文宗繼位的時候皇權基本已經被分的差不多了,朋黨之爭、宦官專政、藩鎮割據是大唐皇帝最頭疼的三大問題,但又無力解決,唐文宗試圖解決宦官專政的問題,於是有了甘露之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甘露之變卻是進一步削弱了皇權,直接後果就是,唐文宗被宦官軟禁起來,一代天子,在屈辱中鬱鬱而終。

    唐文宗對宦官的排斥早在沒登基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他的爺爺唐憲宗是被宦官陳弘志等所殺,他的哥哥唐敬宗是被宦官劉克明等所殺,然後王守澄、梁守謙把他的父親唐穆宗和他扶上了皇位。雖然唐文宗是這個兩個宦官扶立起來的,但他並不願意屈服於他們,一心就想除掉這些干政的宦官。

    但是唐文宗想在朝中尋找支援是很困難的,當時的牛李黨爭已經持續了十幾年,雙方都在鉚足勁爭宰相等高位。唐文宗只能尋找兩黨之外的官員,第一個出現的就是翰林學士宋申錫,唐文宗和宋申錫幾經商量後決定在政治上裁抑宦官,唐文宗特意將宋申錫提拔到宰相之位上,但是就在宋申錫制定計劃的時候,謀劃被鄭注所知,然後就告訴了王守澄。

    結果可想而知,宋申錫被宦官指責預行廢立皇帝之事,而唐文宗不得不犧牲宋申錫,在這件事上牛李兩黨的高階官員絲毫沒有人站出來保下宋申錫,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中級官員將對宋申錫的審問從內廷挪到了外廷,避免了宦官可能的黑手,最終,宋申錫被貶官外放。

    這件事讓唐文宗對朋黨的領袖們失望至極,也讓他認識到不能對朋黨寄予任何期望,他又開始物色人選,這次他選的是御醫鄭注和翰林學士李訓,這兩個人表面看起來並不是很引人注目,而且,鄭注和王守澄走得極近,卻與別的宦官不和;而李訓曾是牛黨之人,後來逐漸對牛黨失望。這兩個人團結在唐文宗面前,自然也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不過兩人確實謀略過人,如果團結合作的話,或許可以將宦官專政的局面改變一下。

    兩人確實很能幹,先是解決了陳弘志,又對王守澄下手。王守澄這麼多年勢力也是很大的,但是李訓和鄭注找到宦官仇士良合作,將仇士良推上左神策軍中尉之職,逐步瓦解了王守澄的兵權,然後唐文宗賜死了王守澄。接下來就是對付仇士良和整個宦官集團。

    李訓已經成為宰相,而鄭注被任命為鳳翔節度使,為的就是政變的時候手中有兵。兩人的計劃是將宦官們引出神策軍的保護範圍之外,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但是在具體執行時,兩人卻並不是一條心,開始爭功。

    本來,兩人和唐文宗謀劃的是在王守澄的葬禮上下手,鄭注奏請王守澄葬禮上帶領士兵護衛,而唐文宗再讓大量的宦官在葬禮上出現,到時候將宦官一網打盡。本來謀劃的不錯,而且並沒有外洩。但是隨著約定日期的到來,李訓卻改變了主意,如果真在葬禮上解決了宦官們,那頭功就是鄭注的,這怎麼能行?於是他又和自己的親信謀劃提前誅殺宦官,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變。

    這一天早上,金吾大將軍韓約奏請昨夜有甘露降臨左金吾仗院內,這是大大的吉兆,希望唐文宗去看,當他們到達院外的時候,唐文宗遣宰相等高官去看,回來說沒有。然後唐文宗又讓仇士良等帶著宦官們去看看仔細。這正是李訓的圈套,院內已經佈置了衛兵,到時候就等著仇士良們入甕。

    計劃開始進行的非常完美,但是,後來卻還是出現了差錯,韓約帶著仇士良進入院內的時候非常的緊張,這種緊張一下子就讓仇士良察覺到了。寫到這裡,突然想起荊軻刺秦王,也是有一個豬隊友的存在,平時橫行鄉里,見到了秦始皇嚇得腿直打哆嗦,荊軻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而韓約的緊張,讓仇士良察覺到了危險,就在他四處張望的時候,然後就覷到了藏著的衛士。仇士良迅速反應過來,趕緊往外跑,衛士們都出來逮住宦官就殺,但是仇士良還是在關閉院門之前逃了出來,迅速帶著皇帝往內廷趕,那裡是宦官的地盤,有神策軍的保護。

    李訓眼見事情敗露,急忙讓五百衛士攔截唐文宗,只是仇士良還是帶著唐文宗進了宮。至此,李訓再也沒有了機會,神策軍一到,到處就是殺殺殺,仇士良甚至將事件擴大化,派神策軍到官員家中殺死可能相干的人。

    而鄭注從鳳翔帶著五百禁軍往京城趕的時候聽聞事敗,退回了鳳翔,只是還是被仇士良派人殺死,唐文宗也被宦官軟禁了起來。《舊唐書》載:

    內官先至金吾仗,見幕下伏甲,遽扶帝輦入內,故訓等敗,流血塗地。

    甘露之變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當時的牛李黨爭,讓唐文宗缺少能信任的大臣;比如李訓和鄭注面和心不和,各有各的小算盤,以至於在最重要的關頭並沒有按照原計劃行事,這是唐文宗能想到的,但是他沒有別人可以用,只能靠著這兩個人走一步算一步;再比如唐文宗沒有可靠的軍隊,而宦官手中卻握著神策軍,雖然李訓和鄭注吸取了“永貞革新”沒有軍隊支援的教訓,但所能動用計程車兵仍舊是很少的。

    再一個,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宦官已然把持朝政,勢力龐大,非周密詳細的謀劃不能成,而且也需要時間,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事情,唐文宗想一下子就解決談何容易。

  • 3 # 望風瑟瑟

    導讀:安史之亂後唐朝宦官開始逐漸成為政治舞臺的主角,干涉把持朝政決策,甚至廢立帝位,成為唐後期一大政治毒瘤。唐文宗繼位後,勵精圖治,廢除腐政,一派革弊立新的中興氣勢。由於文宗爺爺,兄長皆死於宦官之手,對宦官專權的危害瞭解較深,這種情況下,文宗決定剷除宦官集團,以挽救日益破敗的政局。

    甘露之變前:適時,正值牛李二黨黨爭白熱化之際,兩黨皆與朝中宦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文宗為了為了剷除宦官集團,沒有依靠牛李黨中的任何一人。而是大力培植自己的勢力,其中鄭注,李訓二人成為文宗手下得力干將,他二人雖然勢微,但是憑藉基層生存的政治智慧,利用宦官集團內部矛盾先除韋元素,楊承和,王踐言三位權宦,後除宦官首腦神策軍使王守澄,以此大功李訓被文宗擢升為宰相,鄭注被擢升為鳳翔節度使。此後,只剩下宮內以仇士良為首的宦官集團,剷除宦官的勝利似乎就在眼前。

    甘露之變:內有李訓掌控朝政,外有鄭注掌有兵權,內外呼應之下,給了文宗巨大的信心。於是李訓與鄭注商議,利用為王守澄發喪之機,詔令宦官頭目全部送行,然後以鳳翔節度使所掌控的軍隊,將仇士良為首的宦官集團一鍋燴了。這個計劃本來是挺完美的,大機率有成功的希望,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訓看到了宦官集團覆滅就在眼前,為了和鄭注搶功勞,這個豬隊友決定提前單幹。

    835年十二月二十一早朝,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報稱有祥瑞,院子裡石榴樹上夜降甘露,誘仇士良去檢視。此時在大明宮左金吾衛大廳內已是伏兵重重,就等著仇士良等人上鉤。韓約領著仇士良直奔大廳,途中神色慌張,引起仇士良懷疑,再加上仇士良多年領兵經驗,看出其中破綻,倉皇逃脫。就這樣剷除宦官集團的計劃功虧一簣。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變”!

    甘露事變後:差點命喪黃泉的仇士良,其憤怒可想而知,很快宦官集團組織起瘋狂反撲。將參與其中的李訓,韓約誅殺,其他數百人被株連,鄭注更是在莫名其妙中被誅殺,文宗被宦官幽禁,五年後鬱鬱而終。

    有的時候豬隊友的危害性比敵人更大,李訓也好,韓約也好,就是典型的坑隊友沒商量的典型。坑死文宗不說,更重要的是坑了大唐,自甘露事變後,再無可能節制宦官專權,終釀成五代十國的天下大亂。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安史之亂後,朋黨之爭、宦官專政、藩鎮割據一直困繞著大唐政權,儘管歷代帝王都試圖解決,但都無法、無力、無能解決!唐文宗曾試圖解決宦官專政的問題,後來引發了“甘露之變”,結果不僅沒剷除宦官勢力,還進一步削弱了皇權,甚至身為帝國元首的唐文宗也被宦官們限制了自由,最後,在無盡的屈辱中憂鬱而終。 唐文宗是王守澄、梁守謙二位宦官扶上皇位的,儘管如此,他自己不願受制於宦官,不願接受宦官“有恩於君”的事實,他一上位就想除掉這些干政、擾政,欺君罔上的宦官, 但唐文宗清楚要在宮內尋找支援是不可能的,當時的“牛李黨爭”已經持續了十幾年,雙方都在鉚足勁爭名奪利;文宗只能依靠兩黨之外的第三方官員來支援自己。

    唐文宗準備和翰林院學士宋申錫裁抑宦官,特意將宋申錫提升為宰相,但就在宋制定實施計劃的時候,被鄭注探知告訴了王守澄;最終,宋申錫被貶官外放; 這件事讓唐文宗對朋黨的領袖極度失望,他又重新物色御醫鄭注和翰林學士李訓,但鄭注和王守澄走得極近;而李訓曾是牛黨之人;此二人表面上與朋黨無關係,總顯示對文宗忠心耿耿, 兩人確實有能力,先解決了陳弘志,又準備對王守澄下手。李訓和鄭注找到宦官仇士良合作,任命仇為中尉之職,瓦解王守澄的兵權,迫使文宗賜死了王守澄,這時李訓已是宰相,鄭注為鳳翔節度使,準備發動政變,一舉殲滅宦官。原計劃是在王守澄的葬禮上下手,但是隨著約定日期的到來,李訓卻臨時改變了主意,因為如果在葬禮上解決宦官們,頭功就是鄭注的,他又和自己的親信密謀,想提前誅殺宦官,爭得頭功,這就發生了是著名的“甘露之變”。這一天早上,唐文宗讓仇士良等帶著宦官們去看甘露降臨(大吉之兆)左金吾仗內的真假,這正是李訓佈下的圈套,其實院內已經佈置了衛兵,到時候待仇等人一到,就一網打盡!然而引仇等入內的韓約進院後非常的緊張,立即引起仇士良的察覺!仇開始四處張望,突然覷到了院內藏著的衛士。仇士良明白上了圈套,立即往外跑,埋伏的衛士們就出來逮住宦官就殺,可仇還是在關閉院門之前逃了出來,他迅速裹挾皇帝往內廷趕,至此,李訓失去了機會,導致鄭注被殺,唐文宗也被宦官軟禁了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常規檢查一般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