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莫調空的花
-
2 # 艾莫調空的花
有兩種可能性:1,長盡頭牙了,可能沒長出來,痛是很正常的 2,蛀牙,可能牙齒表面看不出來,心子已經蛀了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其實真正牙痛是一種病,如蛀牙它是由牙齒菌斑或細菌引起的蛀牙,而牙周炎是由各種身體內火熱所致,其主要由肝火、肺火、胃火和腎火所致,治法各不相同。如牙周炎用黃連、山梔子、玄參、丹皮、白芍、黃芩、黃柏、知母、石膏等等組合,用水煎服二至五天痊癒。而蛀牙用中藥組後粉碎,製成膏藥或膏丸,將藥放在患處既可,一至三天痊癒。如果有痛一十五分鐘立刻痛止。 牙周炎:齒為骨之佘,骨為腎所主,齦為手足陽明經分佈之處。齒為腎之佘,齦為胃之絡,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牙齒潔白潤澤而堅固,腎氣充足之故,津液未傷之狀牙齒乾燥,為胃明之傷。牙齒光燥如石,為陽明熱甚,津液大傷。齒燥如枯骨,多為腎陰枯竭,精不上榮所致,齒稀疏鬆動,齒根外露,多為腎虛,或虛火上炎所致。齒枯黃脫落,見於久病者為骨絕,屬病重。齒焦有垢為胃腎熱盛,但氣液未竭。齒焦無垢為胃腎熱甚,氣液已竭。咬牙齧齒,多因胃熱或蟲積所致。齒齦淡紅而潤澤,胃氣充足,氣血調勻之源。齒齦潔白,多屬血虛或失血,為血少不能充於齦絡所致。齒齦色淡,齦肉萎縮,多屬虛或胃陰不足。齒縫出血,稱為“血衄”,兼見齒齦紅腫者,屬脾虛血失統攝,或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齒齦潰爛,流腐臭血水,甚則唇爛牙落稱為“牙疳”,多因外感疫癘之邪,佘毒未清,積毒上攻所致。 人之臟腑各自有火,但有虛實之不同耳,然實可瀉。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丹、玄、梔等瀉肝脾之火,知母、黃柏瀉腎火,澤瀉能瀉膀胱之火。此皆雖苦寒之味,能瀉有佘之火。若飲食勞役,內傷亢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若陰微陽弦,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發之劑發之,諸藥用之,有火能祛,有熱既退,有邪則逆,以此治之,無在不愈者乎。但是,要想治癒牙周炎,一定要平其五臟六“火”,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牙痛 以牙齒及牙齦紅腫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平素口腔不潔或過食膏粱厚味、胃腑積熱、胃火上衝,或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齒、或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齦等引起。常見證型有:①風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牙齦紅腫疼痛,遇冷則痛減,遇風、熱則痛甚,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火,解毒消腫,方用清瘟敗毒散等。②胃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甚,牙齦紅腫,或出膿滲血,牽及頜面疼痛、頭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胃瀉火,方用清胃散等。③虛火牙痛。證見牙齒隱隱微痛,牙齦微紅、微腫,久則牙齦萎縮、牙齒鬆動,伴有心煩失眠、眩暈,舌紅嫩,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等。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脈溼髓氣不足,風冷傷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減治療;②因於寒者,風寒之邪客於牙體,致齒牙疼痛,患牙得熱痛減。治宜散寒止痛。可選用麻黃附子細辛東加減。 ③因於虛者,多屬肝腎兩虧,虛火上炎,致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知柏地黃湯等加減。 ④因溼熱客於手足陽明二經,致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熱、除溼、止痛。可選用溫膽湯、甘露消毒丹酌加細辛、蜀椒等。此外,齲齒、蛀蝕亦可致牙痛。參見齒齲條。 【概念】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見於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範疇。 -------------------------------------------------------------------------------- 【病因病機】 手、足陽明經脈分別人下齒、上齒,大腸、胃腑積熱,或風邪外襲經絡,鬱於陽明而化 火,火邪循經上炎而發牙痛。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齒不潔,垢穢蝕齒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主要與手足陽明經和腎經有關。 -------------------------------------------------------------------------------- 【辨證】 主症 牙齒疼痛。 牙痛甚烈,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脈洪等症,為陽明火邪;痛甚而齦腫,兼形寒身熱,脈浮數等症者,為風火牙痛;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口不臭,脈細或齒浮動者,屬腎虛牙痛。 --------------------------------------------------------------------------------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祛風瀉火,通絡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合谷 頰車 下關 配穴 風火牙痛者,加外關、風池; 胃火牙痛者,加內庭、二間;陰虛牙痛者,加太溪、行間。 操作 主穴用瀉法,循經遠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續行針1—3分鐘。配穴太溪用補法,行間用瀉法,餘穴均用瀉法。 方義 合谷為遠道取穴,可疏通陽明經絡,併兼有祛風作用,可通絡止痛,為治療牙痛之要穴。頰車、下關為近部選穴,疏通足陽明經氣 血。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上頜、下頜、神門、上屏尖、牙痛點。每次取2-3穴,毫針刺,強刺激, 留針20—30分鐘。 -------------------------------------------------------------------------------- 【按語】 1.針刺除齲齒為暫時止痛外,對一般牙痛效果良好。 2.應與三叉神經痛相鑑別。 3.平時注意口腔衛生。 --------------------------------------------------------------------------------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齦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牙齦鮮紅或紫紅、腫脹、鬆軟,有時齦緣有糜爛或內芽組織增生外翻,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易出血,但一般無自發性出血,病人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可有發癢或發脹感,口臭明顯。 牙周炎是口腔常見病,其病因複雜。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復體等區域性因素的刺激,牙齦受到損害,加上細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環;維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礙;維生素D缺乏及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皆可引發牙周炎。 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早期,牙齦發癢、不適、口臭,繼之牙齦紅腫、鬆軟,容易出血,疼痛,反覆發作。日久牙齦與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壞,形成一個袋子,叫牙周袋,袋內常有膿液溢位,炎症繼續擴大,可成為牙周膿腫,病情加重,區域性疼痛、腫脹,初為硬性,後變為軟性,有波動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膿液,出膿後,疼痛可減輕,或反覆發作,非常痛苦。 自療注意事項 (1)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2)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3)睡前不宜吃糖、餅乾等澱粉之類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薺、芹菜、蘿卡等。 (5)忌酒及熱性動火食品。 (6)脾氣急躁,容易動怒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7)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 (8)勿吃過硬食物,少吃過酸、過冷、過熱食物。 自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壽堂牙痛安膠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滅滴靈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瀉火作用。 (4)補腎固齒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於年老牙松、隱隱疼痛者,宜久服。 2.驗方自療法 (1)徐長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每日1劑。 (2)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五倍子15克,煎濃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黃各30克、麥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劑。 (5)蔥白1根、白礬15克,將上藥共搗爛,置於牙痛處,每隔5小時換1次。 本方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實火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等,牙痛是多種牙齒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症狀。 (6)老蒜2瓣、輕粉5克。二者搗爛貼經渠穴,用小蚌殼蓋住,或以他物蓋上亦可,捆好,少時覺微辣揭下,內起一泡,用針挑破,流淨黃水即愈。經渠穴在兩手 大拇指根上,脈下小窩處。 (7)生薑6克、大蒜6克、茶葉12克、威靈仙12克,將藥物搗爛,調拌麻油、蛋清,外敷貼合谷穴、湧泉穴。本方主治虛火上炎、腎陰虛之牙痛。 (8)獨頭蒜2-3只,將蒜去皮,放火爐上煨熟,趁熱切開熨湯痛處,蒜涼再換,連續多次。本方用治牙齒疼痛,具有滅菌、解毒之功效。 3.飲食自療法 (1)綠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飲湯,每日2次,每日1劑。 (2)豬腰子1只、食鹽少許、骨碎補15克,水煮食肉飲湯,每日1劑。用於腎虧牙浮、牙隱痛,勞累後易發者。 (3)紅糖適量,蕎麥根一把,水煎,分數次服。用於治小兒牙痛。 (4)豬肉適量、水芹鮮根30克,水煎,分數次服。 (5)鮮姜100克、絲瓜500克,將鮮絲瓜洗淨,切段,鮮姜洗淨,切片。二葉加水共煎煮3小時。每日飲湯2次。本方用治牙齦腫痛,口乾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4.外治自療法 (1)雲南白藥粉加熱水調成稀糊狀,直接塗在齲洞和牙齦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數粒,置於齲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薑咬在痛處,必要時重複使用,即可止痛。 (4)樟腦、冰片適量,共研成細末,放於牙痛處,並令病人吸氣即可止痛。 (5)荔枝10只,在其肉內填入少許食鹽,用火煨乾後研末,擦痛處即可。 (6)取陳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鐘,待溼後後含在口中3-5分鐘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5.其它自療法 叩齒法:每天清晨起床後,閉口,上下齒叩擊300下,同時將唾液分3次嚥下。 每次小便前叩擊36下,然後小便。練習3個月,能使牙痛不再復發 [食療藥膳] 1.香蕉鹽:香蕉3個(去皮),抹鹽少許吃之。每日2次。 2.鴨蛋牡蠣粥:鹹鴨蛋2枚,幹牡蠣50克,粳米60克。將鹹鴨蛋和粳米煮粥,熟時撈起鹹鴨蛋去殼,切碎和幹牡蠣一起放人粥內,再煮片刻,調味食用。 風熱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作痛,咀嚼或輕叩時痛甚,牙齦紅腫或溢膿;口渴,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食療藥膳] 1。香蕉皮燉冰糖:香蕉皮2個,冰糖30克,隔水燉服,每日3次。 2.絲瓜薑湯:鮮絲瓜300克,鮮姜60克,將鮮絲瓜洗淨切段,鮮姜洗淨切片。上二味水煎1小時,每日飲湯2次。 虛火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隱痛或微痛,咬物時疼痛明顯,午後疼痛較重,牙齦微紅、牙根浮動,咽乾,舌質紅,脈細數。 [食療藥膳] 1.生地骨碎補豬腎湯:生地30克,骨碎補15克,豬腎1個,加適量鹽煎湯,吃豬腎飲湯,每日2次。 2.生地元參鴨蛋湯:生地30克,元參20克,鴨蛋二枚,冰糖 20克。用清水二碗浸泡生地、元參30分鐘,將鴨蛋洗淨後與生地元參共煮,蛋熟後去殼,再放人生地元參湯內煮片刻,服時加冰糖調味,吃蛋飲湯。 3.兩冬粥:麥冬50克,天冬50克,大米100克。將麥冬、天冬洗淨切碎,同大米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次。 1.風熱 牙痛 主證 牙齒疼痛,呈陣發性,遇風發作,患處得冷則痛減,受熱則痛增,牙齦紅腫,全身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侵襲,火鬱牙齦,瘀阻脈絡,故牙齒疼痛,遇風發作,牙齦紅腫;風熱為陽邪,得冷則痛減,受熱則更助風火而痛增。風邪外襲在表,與熱相搏,故見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 2.胃火 牙痛 主證 牙齒疼痛劇烈,牙齦紅腫較甚,或出膿滲血,腫連腮頰,頭痛,口渴引飲,口氣臭穢,大 便秘 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 證候分析:足陽明胃經循行人齒,胃火熾盛,循經上蒸齒齦,"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於齒牙,故牙齒痛,牙齦紅腫較甚。火盛傷脈絡則滲血,傷肌膜則化腐成膿。若火熱結聚不散,則腫連腮頰;邪熱上擾則頭痛;熱傷津液,故口渴引飲,大 便秘 結,口有臭氣,舌苔黃厚,脈洪數均為胃腑熱盛之象。 3.虛火 牙痛 主證 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齦微紅,微腫,久則齦肉萎縮,牙齒浮動,咬物無力,午後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見腰痠痛,頭暈眼花,口乾不欲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 證候分析:腎陰虛,虛火上炎,結於齒齦,故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齦微紅,微腫。虛火長時灼爍,齦肉受損而失於濡養,發生萎縮。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虛失於儒養,牙齦萎縮,則牙齒不固,而牙根浮動,咬物無力。午後陽明經氣旺盛,更助虛火上炎,因此午後疼痛較重。腰為腎之府,腎陰虛則腰痠痛。陰虛髓海不足,故頭暈眼花,虛火傷津,故咽乾但不多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此為陰虛之表現。
回覆列表
有兩種可能性:1,長盡頭牙了,可能沒長出來,痛是很正常的 2,蛀牙,可能牙齒表面看不出來,心子已經蛀了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其實真正牙痛是一種病,如蛀牙它是由牙齒菌斑或細菌引起的蛀牙,而牙周炎是由各種身體內火熱所致,其主要由肝火、肺火、胃火和腎火所致,治法各不相同。如牙周炎用黃連、山梔子、玄參、丹皮、白芍、黃芩、黃柏、知母、石膏等等組合,用水煎服二至五天痊癒。而蛀牙用中藥組後粉碎,製成膏藥或膏丸,將藥放在患處既可,一至三天痊癒。如果有痛一十五分鐘立刻痛止。 牙周炎:齒為骨之佘,骨為腎所主,齦為手足陽明經分佈之處。齒為腎之佘,齦為胃之絡,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牙齒潔白潤澤而堅固,腎氣充足之故,津液未傷之狀牙齒乾燥,為胃明之傷。牙齒光燥如石,為陽明熱甚,津液大傷。齒燥如枯骨,多為腎陰枯竭,精不上榮所致,齒稀疏鬆動,齒根外露,多為腎虛,或虛火上炎所致。齒枯黃脫落,見於久病者為骨絕,屬病重。齒焦有垢為胃腎熱盛,但氣液未竭。齒焦無垢為胃腎熱甚,氣液已竭。咬牙齧齒,多因胃熱或蟲積所致。齒齦淡紅而潤澤,胃氣充足,氣血調勻之源。齒齦潔白,多屬血虛或失血,為血少不能充於齦絡所致。齒齦色淡,齦肉萎縮,多屬虛或胃陰不足。齒縫出血,稱為“血衄”,兼見齒齦紅腫者,屬脾虛血失統攝,或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齒齦潰爛,流腐臭血水,甚則唇爛牙落稱為“牙疳”,多因外感疫癘之邪,佘毒未清,積毒上攻所致。 人之臟腑各自有火,但有虛實之不同耳,然實可瀉。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丹、玄、梔等瀉肝脾之火,知母、黃柏瀉腎火,澤瀉能瀉膀胱之火。此皆雖苦寒之味,能瀉有佘之火。若飲食勞役,內傷亢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若陰微陽弦,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發之劑發之,諸藥用之,有火能祛,有熱既退,有邪則逆,以此治之,無在不愈者乎。但是,要想治癒牙周炎,一定要平其五臟六“火”,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牙痛 以牙齒及牙齦紅腫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平素口腔不潔或過食膏粱厚味、胃腑積熱、胃火上衝,或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齒、或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齦等引起。常見證型有:①風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牙齦紅腫疼痛,遇冷則痛減,遇風、熱則痛甚,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火,解毒消腫,方用清瘟敗毒散等。②胃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甚,牙齦紅腫,或出膿滲血,牽及頜面疼痛、頭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胃瀉火,方用清胃散等。③虛火牙痛。證見牙齒隱隱微痛,牙齦微紅、微腫,久則牙齦萎縮、牙齒鬆動,伴有心煩失眠、眩暈,舌紅嫩,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等。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脈溼髓氣不足,風冷傷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減治療;②因於寒者,風寒之邪客於牙體,致齒牙疼痛,患牙得熱痛減。治宜散寒止痛。可選用麻黃附子細辛東加減。 ③因於虛者,多屬肝腎兩虧,虛火上炎,致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知柏地黃湯等加減。 ④因溼熱客於手足陽明二經,致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熱、除溼、止痛。可選用溫膽湯、甘露消毒丹酌加細辛、蜀椒等。此外,齲齒、蛀蝕亦可致牙痛。參見齒齲條。 【概念】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見於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範疇。 -------------------------------------------------------------------------------- 【病因病機】 手、足陽明經脈分別人下齒、上齒,大腸、胃腑積熱,或風邪外襲經絡,鬱於陽明而化 火,火邪循經上炎而發牙痛。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齒不潔,垢穢蝕齒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主要與手足陽明經和腎經有關。 -------------------------------------------------------------------------------- 【辨證】 主症 牙齒疼痛。 牙痛甚烈,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脈洪等症,為陽明火邪;痛甚而齦腫,兼形寒身熱,脈浮數等症者,為風火牙痛;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口不臭,脈細或齒浮動者,屬腎虛牙痛。 --------------------------------------------------------------------------------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祛風瀉火,通絡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合谷 頰車 下關 配穴 風火牙痛者,加外關、風池; 胃火牙痛者,加內庭、二間;陰虛牙痛者,加太溪、行間。 操作 主穴用瀉法,循經遠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續行針1—3分鐘。配穴太溪用補法,行間用瀉法,餘穴均用瀉法。 方義 合谷為遠道取穴,可疏通陽明經絡,併兼有祛風作用,可通絡止痛,為治療牙痛之要穴。頰車、下關為近部選穴,疏通足陽明經氣 血。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上頜、下頜、神門、上屏尖、牙痛點。每次取2-3穴,毫針刺,強刺激, 留針20—30分鐘。 -------------------------------------------------------------------------------- 【按語】 1.針刺除齲齒為暫時止痛外,對一般牙痛效果良好。 2.應與三叉神經痛相鑑別。 3.平時注意口腔衛生。 --------------------------------------------------------------------------------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齦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牙齦鮮紅或紫紅、腫脹、鬆軟,有時齦緣有糜爛或內芽組織增生外翻,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易出血,但一般無自發性出血,病人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可有發癢或發脹感,口臭明顯。 牙周炎是口腔常見病,其病因複雜。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復體等區域性因素的刺激,牙齦受到損害,加上細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環;維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礙;維生素D缺乏及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皆可引發牙周炎。 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早期,牙齦發癢、不適、口臭,繼之牙齦紅腫、鬆軟,容易出血,疼痛,反覆發作。日久牙齦與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壞,形成一個袋子,叫牙周袋,袋內常有膿液溢位,炎症繼續擴大,可成為牙周膿腫,病情加重,區域性疼痛、腫脹,初為硬性,後變為軟性,有波動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膿液,出膿後,疼痛可減輕,或反覆發作,非常痛苦。 自療注意事項 (1)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2)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3)睡前不宜吃糖、餅乾等澱粉之類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薺、芹菜、蘿卡等。 (5)忌酒及熱性動火食品。 (6)脾氣急躁,容易動怒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7)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 (8)勿吃過硬食物,少吃過酸、過冷、過熱食物。 自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壽堂牙痛安膠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滅滴靈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瀉火作用。 (4)補腎固齒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於年老牙松、隱隱疼痛者,宜久服。 2.驗方自療法 (1)徐長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每日1劑。 (2)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五倍子15克,煎濃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黃各30克、麥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劑。 (5)蔥白1根、白礬15克,將上藥共搗爛,置於牙痛處,每隔5小時換1次。 本方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實火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等,牙痛是多種牙齒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症狀。 (6)老蒜2瓣、輕粉5克。二者搗爛貼經渠穴,用小蚌殼蓋住,或以他物蓋上亦可,捆好,少時覺微辣揭下,內起一泡,用針挑破,流淨黃水即愈。經渠穴在兩手 大拇指根上,脈下小窩處。 (7)生薑6克、大蒜6克、茶葉12克、威靈仙12克,將藥物搗爛,調拌麻油、蛋清,外敷貼合谷穴、湧泉穴。本方主治虛火上炎、腎陰虛之牙痛。 (8)獨頭蒜2-3只,將蒜去皮,放火爐上煨熟,趁熱切開熨湯痛處,蒜涼再換,連續多次。本方用治牙齒疼痛,具有滅菌、解毒之功效。 3.飲食自療法 (1)綠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飲湯,每日2次,每日1劑。 (2)豬腰子1只、食鹽少許、骨碎補15克,水煮食肉飲湯,每日1劑。用於腎虧牙浮、牙隱痛,勞累後易發者。 (3)紅糖適量,蕎麥根一把,水煎,分數次服。用於治小兒牙痛。 (4)豬肉適量、水芹鮮根30克,水煎,分數次服。 (5)鮮姜100克、絲瓜500克,將鮮絲瓜洗淨,切段,鮮姜洗淨,切片。二葉加水共煎煮3小時。每日飲湯2次。本方用治牙齦腫痛,口乾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4.外治自療法 (1)雲南白藥粉加熱水調成稀糊狀,直接塗在齲洞和牙齦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數粒,置於齲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薑咬在痛處,必要時重複使用,即可止痛。 (4)樟腦、冰片適量,共研成細末,放於牙痛處,並令病人吸氣即可止痛。 (5)荔枝10只,在其肉內填入少許食鹽,用火煨乾後研末,擦痛處即可。 (6)取陳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鐘,待溼後後含在口中3-5分鐘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5.其它自療法 叩齒法:每天清晨起床後,閉口,上下齒叩擊300下,同時將唾液分3次嚥下。 每次小便前叩擊36下,然後小便。練習3個月,能使牙痛不再復發 [食療藥膳] 1.香蕉鹽:香蕉3個(去皮),抹鹽少許吃之。每日2次。 2.鴨蛋牡蠣粥:鹹鴨蛋2枚,幹牡蠣50克,粳米60克。將鹹鴨蛋和粳米煮粥,熟時撈起鹹鴨蛋去殼,切碎和幹牡蠣一起放人粥內,再煮片刻,調味食用。 風熱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作痛,咀嚼或輕叩時痛甚,牙齦紅腫或溢膿;口渴,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食療藥膳] 1。香蕉皮燉冰糖:香蕉皮2個,冰糖30克,隔水燉服,每日3次。 2.絲瓜薑湯:鮮絲瓜300克,鮮姜60克,將鮮絲瓜洗淨切段,鮮姜洗淨切片。上二味水煎1小時,每日飲湯2次。 虛火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隱痛或微痛,咬物時疼痛明顯,午後疼痛較重,牙齦微紅、牙根浮動,咽乾,舌質紅,脈細數。 [食療藥膳] 1.生地骨碎補豬腎湯:生地30克,骨碎補15克,豬腎1個,加適量鹽煎湯,吃豬腎飲湯,每日2次。 2.生地元參鴨蛋湯:生地30克,元參20克,鴨蛋二枚,冰糖 20克。用清水二碗浸泡生地、元參30分鐘,將鴨蛋洗淨後與生地元參共煮,蛋熟後去殼,再放人生地元參湯內煮片刻,服時加冰糖調味,吃蛋飲湯。 3.兩冬粥:麥冬50克,天冬50克,大米100克。將麥冬、天冬洗淨切碎,同大米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次。 1.風熱 牙痛 主證 牙齒疼痛,呈陣發性,遇風發作,患處得冷則痛減,受熱則痛增,牙齦紅腫,全身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侵襲,火鬱牙齦,瘀阻脈絡,故牙齒疼痛,遇風發作,牙齦紅腫;風熱為陽邪,得冷則痛減,受熱則更助風火而痛增。風邪外襲在表,與熱相搏,故見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 2.胃火 牙痛 主證 牙齒疼痛劇烈,牙齦紅腫較甚,或出膿滲血,腫連腮頰,頭痛,口渴引飲,口氣臭穢,大 便秘 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 證候分析:足陽明胃經循行人齒,胃火熾盛,循經上蒸齒齦,"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於齒牙,故牙齒痛,牙齦紅腫較甚。火盛傷脈絡則滲血,傷肌膜則化腐成膿。若火熱結聚不散,則腫連腮頰;邪熱上擾則頭痛;熱傷津液,故口渴引飲,大 便秘 結,口有臭氣,舌苔黃厚,脈洪數均為胃腑熱盛之象。 3.虛火 牙痛 主證 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齦微紅,微腫,久則齦肉萎縮,牙齒浮動,咬物無力,午後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見腰痠痛,頭暈眼花,口乾不欲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 證候分析:腎陰虛,虛火上炎,結於齒齦,故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齦微紅,微腫。虛火長時灼爍,齦肉受損而失於濡養,發生萎縮。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虛失於儒養,牙齦萎縮,則牙齒不固,而牙根浮動,咬物無力。午後陽明經氣旺盛,更助虛火上炎,因此午後疼痛較重。腰為腎之府,腎陰虛則腰痠痛。陰虛髓海不足,故頭暈眼花,虛火傷津,故咽乾但不多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此為陰虛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