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SRC體療驛站

    常常扭到腳,是身體發出的警訊。當

    扭傷部位總是在3個月或半年內再度扭傷時, 要注意,你可能已經被「習慣性扭傷」盯上了。

    「哎喲!好痛!」張小姐上次扭到腳的舊傷還沒好,這次又因為不小心踩空,腳踝二度扭傷。張小姐回想,自己好像經常反覆扭到腳,往往舊傷還沒好,新傷又來了,走路總要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你是不是也有和張小姐一樣的困擾?明明和別人走同一條路,鞋跟也沒有特別高,但為什麼自己老是扭到腳,而且還會反覆扭傷同一個部位呢?

    在回答這個疑問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扭傷吧。

    在所有運動傷害中,腳踝扭傷所佔的比重高達三、四成,是僅次於肌肉拉傷的常見傷害。

    足踝扭傷不只是在運動跳躍著地時發生,日常生活中,只要走路、爬樓梯、腳絆到東西或是一腳踩空,都有可能扭傷腳踝,尤其是常常穿高跟鞋的女生,稍一不慎就會扭傷足踝。

    雖然大部份扭傷過兩、三週就會自己好,但千萬別因此就輕忽扭傷的嚴重性。

    踝關節的周圍有很多條韌帶包覆著,像膠帶一樣,緊緊地把關節包起來,保護我們跑跳時不會受傷;在這些韌帶中,以位在腳踝外側的「前距腓骨韌帶」最重要,如果這條韌帶斷掉,整個腳踝就會變得「鬆鬆」的。

    然而,絕大多數足踝扭傷都是呈現腳掌內翻、內轉的狀態,這個動作最容易傷到的,就是外側的「前距腓骨韌帶」。

    受傷的韌帶雖然大都可以自行癒合,但有的急性扭傷若沒有好好治療,很容易轉變為「慢性扭傷」,也就是「習慣性扭傷」 ,因為患者足踝外側的「前距腓骨韌帶」已經鬆弛了,除了走路會怪怪的、或是隱隱作痛之外,以後也更容易再扭傷。

    造成習慣性扭傷的3大原因

    1.關節穩定性不足

    踝關節因多次扭傷造成韌帶鬆弛、穩定性不足,必須藉由運動護具或貼扎予以保護固定。

    許多經常扭傷的人總是會懷疑自己有「扭傷體質」,對於這類疑問,林頌凱說明,「扭傷體質」不外乎是有舊傷、或者是筋太軟的人;「筋」指的是韌帶、肌肉與肌腱,如果筋太軟,固定效果不好,關節就容易因過度負擔而受傷。

    2.關節錯位

    腳踝扭傷常合併發生關節錯位現象,關節錯位導致人體重量無法經由踝關節均勻傳導分散到地面,會加重踝關節的負擔,進而演變成習慣性扭傷。

    3.足部生物力學異常

    在臨床上,許多習慣性腳踝扭傷的患者,都有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等問題,必須藉由功能性鞋墊來導正人體重力線的分佈。

    此外,有70%足踝扭傷的患者會出現「足弓塌陷」的問題,有點類似扁平足;足弓塌陷後,足底肌肉會被拉得較為緊繃,甚至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

    為了減少日後反覆扭挫傷的機率,建議足弓塌陷的扭傷患者可以用腳踩網球,利用網球的彈性去改善足弓塌陷角度,並加強踝部支撐力、增進踝部活動的靈活度。

    第一時間掌握PRICE原則減少扭傷後遺症

    扭傷部位的典型症狀是紅、腫、熱、痛。林頌凱指出,若病患在扭傷的當下感覺到受傷部位有一陣撕裂感,甚至聽到或感覺到「啪」的一聲,這通常代表韌帶已經斷裂,患處會出現劇痛、鬆弛感及區域性瘀血,屬於嚴重的扭傷。

    不管有沒有接受手術治療,嚴重扭傷都需要6~12個星期,甚至是更久的時間才能復原。

    中度的扭傷代表韌帶沒有完全斷裂,患者通常會感到疼痛,患處可能會腫脹,關節也可能會有些許的不穩定。復原所需時間約為4~8個星期。

    輕微的扭傷大多是在做某些特定動作或角度時才會疼痛,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的妨礙,也不會影響關節的穩定度,大約2~4個星期即可恢復。

    在剛扭傷的時候,第一時間的處置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好好治療,隨之而來的後遺症將可能嚴重影響日後的生活品質。

    掌握「PRICE原則」,可以有效降低扭傷後遺症。

    P:Protection(保護患處)

    馬上中斷受傷時所做的運動,不要過度移動受傷部位,也不可推拿或按摩患處。

    R:Rest(適度休息)

    不要過度使用受傷部位。

    I:Ice(冰敷)

    受傷後的24~48小時可以使用冰敷方式來減少出血,也可以避免患處持續腫脹。冰敷時要用毛巾包裹冰塊,不要讓冰塊直接接觸面板太久,以免凍傷。

    C:Compression(壓迫患處)

    用彈性繃帶適度包紮患處,可以有效避免腫脹惡化。

    E:Elevation(抬高患處)

    將患處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讓積在患處的水分流回心臟、有助消腫;若是下肢部位受傷,就得身體平躺、把腳部墊高。

    何時應該就醫?掛哪一科?

    令許多醫師感到不解的是,大多數扭傷患者第一時間只想到去推拿,卻沒想到可以就醫。不少人在被推拿一陣後,非但患處腫痛得更嚴重,而且也延誤了治療黃金時期。

    如果扭傷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受傷部位嚴重疼痛,痛到連一點點力量都使不出來,或是受傷部位嚴重疼痛,痛到連輕輕的觸碰都不能碰。

    2.受傷部位外觀變形。

    3.受傷的關節卡住、無法活動,或是活動時有「鬆鬆」、無法施力的感覺。

    4.關節活動時有奇怪的聲響。

    5.受傷部位附近有麻木或感覺變差的情形。

    6.雖然沒有明顯疼痛,但走個幾步路就無法繼續前進。

    7.愈來愈嚴重的腫脹。

    8.同一個部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受傷。

    足踝扭傷急性期過後,運動康復治療師效果最好的,一放面透過手法和物理療法消腫消炎,另外透過主動鍛鍊避免後遺症,能夠最大程度的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不過,腳腫起來卻未必是扭傷所致。扭傷、骨折、痛風、關節發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是腫瘤,都會讓腳腫起來,所以千萬不能亂推拿,以免把腫瘤細胞推散出去,反而讓病情更加惡化。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保養你的足踝

    預防勝於治療,保持正確姿勢、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運動前完整熱身及伸展、適度休息、選一雙適合自己的好鞋、儘量走平路、均衡攝取營養等,都可以幫助你避免扭挫傷。

    「大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是永遠都做不到,」

    無論是散步、游泳、瑜伽或彼拉提斯,只要能天天持之以恆地做,都有助於讓我們的身體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

    如果足踝部份容易扭傷,平時可以多做一些伸展運動,例如以弓箭步姿勢推牆站立(伸展腿後肌)、半蹲訓練腳踝(伸展阿奇里斯腱),以及站立時單腿向後翹起、用手往外拉足踝(伸展踝關節)等。

    除了伸展外,加強肌力也是預防扭傷不可或缺的一環。

    若是關節外側易扭傷,可以用腳踝或膝蓋外側貼緊牆壁、持續出力。這是讓負責穩定腳踝關節的肌肉群做肌力訓練,也是最簡單、最安全的方式。

    若是膝蓋內側扭傷,則可用雙腳膝蓋夾住拳頭或軟球、持續出力,以鍛鍊膝蓋內側的肌肉。

    在飲食方面,吃對食物也可以讓你遠離扭傷夢魘。平時應避免吃油炸、辛辣刺激、大量紅肉等容易導致發炎的食物,醫享匯康復師建議,最好多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E、Omega-

    3、卵磷脂等具有抗發炎效果的食物,也可以多吃白木耳來補充植物性的膠原蛋白。

  • 2 # 骨科張還添醫生

    打球總是崴腳(踝關節扭傷),往往伴隨踝關節不穩。要預防崴腳,需要了解其受傷機制。

    踝關節扭傷的分級

    1級:韌帶存在拉伸,僅在微觀上有韌帶纖維的損傷,疼痛輕微,外觀未見明顯腫脹。一般無需夾板支具固定;可行等長收縮鍛鍊及全範圍的關節活動度及肌力訓練。

    2級:部分韌帶纖維斷裂,中等程度的疼痛和腫脹,活動度受限,可能存在關節不穩(反覆崴腳的朋友多為2級以上)。需要應用夾板、石膏或支具進行固定,後期配合理療以及肌力和關節活動度練習。   

    3級:韌帶完全斷裂,存在明顯的腫脹和疼痛,關節不穩定明顯。制動以及康復訓練同2級,但康復時間更長,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對 3 級踝關節扭傷患者(完全性韌帶撕裂),很多學者仍支援應制動 2-3 周。   

    所以,反覆強調,踝關節的扭傷,不是僅僅拍個X光片發現沒有合併骨折,就覺得無所謂。需要根據踝關節損傷的分度而針對治療。

    在急性踝關節扭傷48小時內,應遵循RICE原則

    ①Rest(休息),切記停止負重活動,以免進一步損傷踝關節;

    ②Ice(冰敷),冰敷可以緩解患處的炎症反應和疼痛,正確的冰敷方法為:用溼毛巾包裹冰塊置於踝關節疼痛區域(切忌將冰塊直接接觸面板,以免凍傷),每次約20分鐘,每日3次;

    ④Elevation(抬高),將下肢抬高(高於心臟水平),以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減輕腫脹。

    當然,更新的PRICE方案也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如何預防反覆崴腳?

    踝關節扭傷是較容易發生的,做好預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踝關節反覆傷害。

    1.避免踝關節扭傷後遺症,這個是導致反覆崴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加強區域性韌帶的抗阻訓練。

    2.運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需要拉伸對應的肌肉,使得肌肉興奮性及協調性調動起來。

    3.穿合適的鞋,比如根據運動型別選擇不同護踝高度的鞋子,合適的鞋子尺碼等等。

    5.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溼鞋。少在凹凸不平的地上走路、跑步。

    #清風計劃#

  • 3 # 睿仁骨科康復

    首先,要認識到崴腳的嚴重性,這不是危言聳聽,都是有醫學根據的。

    踝關節扭傷,才不是小事

    腳扭傷或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扭傷。

    從病理上講,創傷後區域性組織會釋放各種炎性因子,升高了傷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導致血液中血漿成分外滲,及白細胞等趨化因子向傷區的聚集,受傷腳踝處就會出現發熱、腫脹、疼痛等炎症。

    一般扭傷後24小時—72小時內會到達腳踝腫脹的頂峰,嚴重的話會感覺腳踝麻木、腳發沉、軟組織淤血等。

    更嚴重,還會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徵出現,這是創傷骨科最嚴重的併發症。

    其次,第一次出現崴腳正確處理了,才是最好的預防!

    不要誤以為疼痛消失,扭傷就康復了。而且,很多人在第一次的崴腳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而是順其自然,就會容易導致反覆的崴腳,這就是所說的,形成了慢性踝關節不穩!所以,首次的治療非常重要!

    這裡將踝關節扭傷後康復分為:急性期與慢性不穩兩個時期。

    踝關節扭傷扭傷,72小時內都算是急性期。

    需要遵循POLICE原則:保護(Protest)、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注:根據POLICE原則,還要有正確的處理順序,如果非專業,致症狀加重,請及時尋求幫助。

    同時,可以做踝泵運動:

    進行此運動,有助於消腫,將腳墊高於心臟,幫助靜脈迴流,腳底下壓、上抬,以1秒1下的速度活動100下/天。

    注:腳底下壓上抬需在不疼痛的範圍內,避免韌帶二度損傷。

    有20%的人腳扭傷3個月之後還沒好轉的情況醫學上稱為“慢性踝關節外側不穩”。且很多都是急性扭傷沒正確、及時處理而導致!

    我們的韌帶好比一條橡皮筋,如果拉伸之後,沒有回到原狀,久而久之會鬆弛、失去韌性。

    中重度踝扭傷,會伴隨韌帶撕裂損傷,腫脹明顯

    重度踝扭傷,即韌帶斷裂,且未經過正規治療(如石膏或支具固定,或縫合手術),經一段時間後雖然可以行走,但韌帶未完全癒合,鬆弛的骨頭間會產生撞擊,或者經常出現扭腳的現象。

    一旦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日常活動中(如行走、奔跑)踝關節需要承受身體幾倍的力量,韌帶連線骨頭處容易出現撞擊,久而久之易發生踝關節的創傷性炎症。

    ------

    抗阻鍛鍊

    以鍛鍊踝關節周圍肌肉,需準備一條彈力帶(給踝關節一定的阻力),將其纏繞在前腳掌部位,雙手拉住彈力帶兩頭,稍微拉長彈力帶。

    1.趾屈:即腳向下壓,手反方向拉彈力帶,形成對抗

    2.背屈:此動作需要借外力,可將彈力帶兩頭可以固定在物體上,腳背屈

    3.內翻:如圖,彈力帶兩頭也需要固定在物體上

    4.外翻:可用彈力帶繞過另外一隻腳,用手拉住彈力帶兩頭,腳向外勾

    以上4個抗組動作需定住2-3秒

    1組10個來回,1次3-4組,一天2-3次

    以上鍛鍊動作,也能幫助加強踝關節力量,同時如果要打比賽的,建議還可以戴上護踝,這樣能增加踝關節的穩定性,避免崴腳,但是要注意買一些穩定性好、質量好點的護踝!

    以上,且看且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零售的商業核心是什麼,有什麼獨特的執行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