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老友
-
2 # 愛音樂的魯某某V
樂器可以是獨奏也可以是合奏,獨奏曲中有很多有名的代表作,我們以古箏、嗩吶和二胡為例。
古箏代表作品《漁舟唱晚》、《高山流水》、《漢宮秋月》、《戰颱風》
除了獨奏外,民族樂器的合奏也是非常巨集偉的,在中國有很多的民族樂團,各大高校也都設有民樂團。能去音樂廳去聽一場民族樂團音樂會就更能體會民樂的魅力了。
-
3 # 舊街憶故人
首選嗩吶,不入洞房,就是昇天。大喜大悲,大開大合,決不折衷。民間有道是,
十年笛子百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
千年琵琶萬年箏,嗩吶一響全域性終,
人一躺,布一蓋,全村老少等上菜,
走的走,抬的抬,後面跟的一片白,
棺一放,土一埋,親朋好友哭起來。
碑一立,七一燒,生前願望照天燒。
初聽不知曲中意,聽懂已是棺中人
-
4 # 小偉教簡譜
笛子
笛子攜帶方便,大笛子抒情,小笛子明亮。
音量又適中,音色符合中中國人的審美,外觀也很中國風。
而且男女通用,都可以學笛子!
-
5 # 勵志王彬
首先是嗩吶,為什麼會是嗩吶?因為中國的農村分佈最廣,吹嗩吶是農村紅白喜事都會見到的表演形式。當然,除了嗩吶的“腔兒大”之外,更要很多曲目大家耳熟能詳,比如《百鳥朝鳳》,《抬花轎》等。尤其是《百鳥朝鳳》裡面的鳥叫聲,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另外就是竹笛,竹笛的普及率最高,幾乎每個農村都有會吹笛子的,而且都還吹的比較好。主要是因為笛子的入門,相對來說不算太難,更重要的是她攜帶方便。竹笛有很多名曲《揚鞭催馬運糧忙》,《牧民新歌》,《帕米爾的春天》等等。尤其是《揚鞭催馬運糧忙》描寫送公糧的場面更是逼真至極。
還有就是古箏,由於古箏入門簡單,聲音優美,加上現在的音樂培訓中心,音樂院校都大力推進古箏教學和研究,在城市裡古箏必定定是個熱門樂器,她的音量適中,不像嗩吶那麼吵,換成嗩吶,必然天天遭投訴;她入門簡單,不像二胡那麼難;同樣古箏一些作品也足以讓你眼前一亮,比如《站臺風》,再比如《高山流水》。
其實,很多樂器都可以讓你以前一亮,比如琵琶,她的《十面埋伏》可以讓你眼前一亮。比如古琴,比如中阮,再比如楊琴……
中國的民族樂器,大多數都是有悠久的歷史的,沒一件樂器都值得讓你眼前一亮。為什麼現在西洋樂器比較盛行,我們經常看別人彈吉他眼前一亮,看人彈鋼琴眼前一亮?原因有好多種,我們且不做分析。“眼前一亮”是人的好奇心在作祟,人的好奇心又來源於對新鮮事物的追捧。我們之所以“眼前一亮”,就是因為我們覺著新鮮。國外的人看到中國的民族樂器,一樣“眼前一亮”。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民族樂器,樣樣都值得我們眼前一亮!——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
6 # 我是你煥哥
非常感謝,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我來發表一些我的個人看法,以下看法也是我的個人親身體驗。每個樂器都有每個樂器的特點,能夠讓你喜歡的樂器,不是因為樂器本身,而是在某個特寫的時間和場合,你聽到了某個樂器給你帶來的音樂,民族樂器不論是在獨奏的過程中,還是合奏的過程中,都充分的展示了這個樂器本身特有的音色和魅力,是無法被替代的,在獨奏中,他們的身份是主角,在合奏中,他們分擔了不同的角色,在作曲家的筆下,在合適的段落,分別表現了不同的魅力,比如絃樂(二胡,中胡,高胡,板胡等)在樂團的演奏當中,主要的旋律部分都在絃樂聲部,在樂團中是主導地位,管樂(笛子,嗩吶,笙等)在樂團演奏當中,主要在擔任了曲子開端的領奏,中間的過門,彈撥樂(琵琶,中阮,大阮,小阮,柳琴,揚琴等)在樂團演奏當中,起到了合奏點綴的效果,較少有主旋律聲部,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特別重要的幾件樂器,就是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這幾個樂器在樂團中,雖然沒有一點主旋律,但是他們充實了曲子中的低音,讓曲子變得穩重,不輕浮,就像是一輛汽車的底盤,厚重感十足。所以真正讓你喜歡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時候,你聽到了某個樂器給你帶來的音樂,推薦你去聽一下作曲家盧亮輝的作品集,《春》《夏》《秋》《冬》《鬧花燈》,還有新加坡樂團演奏的《慶典序曲》。你會發現,這裡面的每一件樂器,都會給你極大的震撼,所表現出的音樂是那麼的神奇,只能用心去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這是我對你問題的回答,謝謝!
回覆列表
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草原上的馬匹,馬頭琴。
讓你回到大自然的感覺,腳底下就是一片草原,哈哈。
這種樂器,現在在音樂創作裡面還是很少有人去使用,我第一次欣賞這個樂器,是在內蒙古的一次表演團觀賞的。
這種樂器總是能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感覺。
再跟您分享一個比較厲害的樂器。
不過這個樂器一半算是,一半又不算是。
呼麥,有懂的朋友可以為我解答一下。
那這個好像不算是樂器,但是是一種表演方式。
主要是用氣息,呼吸,時間的掌握,運用丹田之氣進行表演。
我之前見過一位朋友在練習呼麥,結束一會呢,全身都是汗,他說這樣真的很鍛鍊身體,他說如果你要是想練腹肌的話,就天天練個這個表演的時候,有可能也會用到。
哈哈,一個音樂家,讓我感覺他是個健身教練。
不過他這個是需要用共鳴的,運用口腔上方硬顎共鳴。然後直接把聲音打在硬顎上,這時候我們的軟顎往上提,舌根放下,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擴大共鳴。
這種方式的話,可以比口哨的傳播力度要大,而且比較明亮,如果朋友們你們去表演的話,可以去試一試。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讓人眼前一亮的樂器分享,是我這麼多年來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呢,肯定就證明您是一個比較喜愛音樂的人,那我在這裡也祝您以後可以音樂越走越遠,發展越來越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