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眾所周知,蕭何是劉邦建立西漢的功臣,劉邦登基後,說蕭何是功臣裡的第一人。他被任命為西漢第一任宰相。

    本來家裡賓客滿座,喜氣洋洋的。突然有一個名叫昭平的人,穿著白衣白鞋,進來弔喪,蕭何見狀大怒。

    昭平對蕭何說:“相國,你的大禍就要臨頭了,皇上在外面還風餐露宿,而你常年守在京城,你既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又沒有什麼特殊的勳績。皇上給你加封,又給你設定衛隊,這是最近淮陰侯在京謀反,因而也懷疑你了。安排衛隊保衛你,這可不是對你的寵愛,而是防範你。希望你辭掉封賞,再把全部私家財產都捐給軍用,這樣才能消除皇上對你的疑心”。

    昭平這個人沒有更多的資料能查詢,但是,劉邦登基後,開始懷疑所有的功臣們,大力消除異姓王。蕭何有功,常年駐守京城,料理朝政,當然有很高的威信,可這卻是劉邦所擔心的。

  • 2 # 菜根兒

    劉邦戰勝項羽後,分封功臣,蕭何位次第一,劉邦東定三秦,蕭何經營巴蜀,供應糧草,劉邦引各路諸侯與項羽鏖戰,蕭何留守關中,輔助太子,建立宗廟社稷。所以,蕭何的角色一直是為劉邦看家護院,哪天劉邦戰敗了,還可以依靠蕭何的經營而東山再起,蕭何在劉邦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就與劉邦是朋友,所以劉邦把穩定後方的事交給蕭何,當然也是因為蕭何有才能又相對信得過。

    那麼問題來了,蕭何如果叛變,那劉邦的家底就沒了,沒有了退路,這個問題是劉邦不得不擔心的,不得不考慮的。

    劉邦在外與項羽周旋,經常派遣使者慰問蕭何,其實也就是檢視蕭何在幹嘛呢?別自己在外面爭奪土地,後院再起火,這個時候,一個人看出了劉邦的心思,這個人叫鮑生,給蕭何出主意,讓蕭何派遣子孫昆弟都出去跟劉邦打仗,以讓劉邦放心,蕭何依計而行。

    韓信被降為淮陰侯,陳豨去拜訪韓信,韓信與陳豨約定,陳豨在外反叛,韓信在內策應,後來韓信被呂后和蕭何騙到長樂宮鍾室被殺了,此時劉邦正在外爭討陳豨,聽說淮陰侯韓信反叛伏誅,派使者重賞蕭何,劉邦此舉是對蕭何誘捕韓信的肯定,你這樣做是對的,我知道你是忠誠的,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這時候召平看出了劉邦的心思,召平何許人也,秦東陵候,秦敗了,就做了一個平民,在長安城東種瓜,這時候,他就提醒蕭何,說皇上在外爭戰,你守在內,你又沒有親冒矢石,為什麼賞賜你呢,是因為劉邦他對你不放心,你不要接受封賞了,將自己的家財都充軍資,這樣才能讓皇帝放心。

    鮑生和召平一樣,都是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到了實質,看到了劉邦和蕭何的特殊關係,所以才勸蕭何做一些事情讓劉邦放心。

    蕭何是很實趣的人,他也很看得清自己,同時也很瞭解劉邦,所以每次都聽從了身邊人的建議,拭去劉邦心裡的懷疑。

    漢初三傑,蕭何功成後自毀名節,張良修道不理朝事,最終得以善終,而韓信身死長樂宮,不得不說蕭何是很睿智的人。

  • 3 # 小夕夕的監護人

    蕭何,大漢朝第一任丞相,漢初三傑之一,是輔佐劉邦大敗項羽,建立大漢的首功之臣。劉邦稱帝后,論功行賞將蕭何排名在第一位。但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這樣一位忠心耿耿、一心為民的大漢丞相,最終還是被劉邦忌憚,漸起殺心!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蕭何生於公元前257年,年輕時任職沛縣吏掾。因他性格隨和,勤儉好學,因此廣交沛縣周圍英雄豪傑,這其中便包括同鄉的亭長劉邦、屠夫樊噲、獄掾曹參、車伕夏侯嬰及吹鼓手周勃等人。當時,蕭何的官職雖說在眾人之上,但他卻不拘小節,閒暇無事常與大家匯聚山林空地,放歌豪飲,縱論天下大勢。每每此時,那毫無拘束的泗水亭長劉邦就會藉著酒勁起身舞劍,並大吹大擂,引得眾人鬨堂大笑。然而蕭何見劉邦器宇軒昂、談吐豪放,對他是格外崇拜,不久即成為莫逆之交。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有一次劉邦奉縣令之命押解一批囚犯赴驪山修築始皇陵,那一路山高林密,秋雨連綿,囚犯見有機可乘紛紛逃亡,官軍人少根本無法制止,行至豐鄉大澤時,劉邦索性將剩下囚犯全都放了,自己與一些鐵桿同鄉逃進了芒碭山避難。後來沛縣縣令聞訊,頓時震怒,便將劉邦的妻子呂雉關進監獄。蕭何聽說後,與曹參上下打點,終於將她保釋出來。

    展開剩餘77%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天下大亂,蕭何趁機聯絡上劉邦,聚集一支義軍,裡應外合攻下沛縣,奉劉邦為沛公,開始轉戰南北。後來劉邦憑靠張良計謀,避實就虛,剿撫並用,一路奪關斬將,進入咸陽。不久,霸王項羽也殺進咸陽,並依仗兵馬強悍背離盟約,改立劉邦為漢王,命他統轄荒涼偏僻的巴、蜀一帶。

    就在劉邦遠赴巴蜀的路上時,許多不願離鄉計程車兵紛紛逃離,這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大將軍韓信,而蕭何獨具慧眼,深知韓信的才能,因此不顧天黑路滑,快馬加鞭追上韓信,並苦口婆心的勸說他留下來。韓信歸附劉邦後,在巴蜀整頓軍備,暗渡陳倉,經過四年苦苦鏖戰,終於在垓下大敗項羽,建立漢朝。

    劉邦當上皇帝后,為鞏固大漢政權,開始大殺功臣。因韓信居功自傲,呂后無法容忍,趁劉邦出兵遠征陳豨時,與蕭何秘密商議,誘騙韓信入宮,擒殺了他,解除了劉邦心中最大隱患。劉邦歸來後對蕭何此舉倍加zan賞,除了給蕭何厚重的賞賜外,另派五百士兵作為丞相私人護衛。當日蕭何一高興,便在相府大擺宴筵,百官紛紛前來賀喜,相府內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這時,堂外走進一個名叫召平的小官,就見他全身素白,進堂後便拱手向蕭何弔喪,蕭何頓時大怒!而召平卻對蕭何說:“相國,您大禍即將臨頭,還不自知,真是可笑啊!”蕭何一聽這話就是一驚,急忙將召平帶入內室詢問詳情。召平這時才慢慢講道:“相國你想,皇上常年在外征戰,而您只是在京城供需軍馬錢糧,並沒有什麼太大功勞和戰績,可皇上卻不斷給您賞賜,還為您一人設定這麼多衛隊,這哪裡是對您的寵愛?分明是因淮陰侯韓信有謀反的苗頭,從而也開始懷疑您啦!您不自知,尚召集百官慶賀,這豈不可笑嗎?”

    蕭何聽完這話,一時間竟嚇得汗流浹背,忙拱手向召平討問計策。召平想了想說:“相國您眼下需辭掉封賞,然後將傢俬財產全部捐給軍隊,如此才能消除皇上對您的疑心。”蕭何聽從了他的勸告,劉邦果然非常高興。

    這年的秋天,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又率軍親自征討。而蕭何繼續留守京城為前方軍隊輸送錢糧,而每次使者到了前線後,劉邦總是要細細詢問蕭何在京都近況。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了辦理軍需外,還時常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民生事情。”劉邦聽罷,便是默不作聲。使者回來後告訴了蕭何,但蕭何卻不理解其中的含義,而這時蕭何身邊一個官吏卻大驚失色的說:“相國,如此看來您不久即將遭滅門慘禍啦!”蕭何大驚,忙問為何?那官吏說:“您身為相國,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皇上遠離長安,您在京都十幾年,深受百姓擁護,皇上查問您在京都的動向,就是害怕您借關中百姓的民望而有不臣之心啊!如今相國您應該馬上做些強買強賣百姓田地的事情,讓百姓們都罵你、怨你,取得一些壞民聲,如此才能消除皇上對您的看法。”

    蕭何聽罷,不禁雙目含淚,長嘆一聲說:“天威難測,叫我做那盤剝百姓的事情,當真有違良心啊!”可為了消除皇上的猜忌,又有什麼別的好辦法呢?沒奈何蕭何自此只好時常自汙名節。劉邦大敗英布撤軍歸來後,一路上果然見到不少百姓攔路上書,控訴相國的罪行。回到長安後,蕭何去見劉邦,這時劉邦取出百姓的上書,卻笑著對蕭何講:“你身為相國,就是這樣‘利民’的嗎?你親自去向百姓們謝罪去吧!”話雖如此說,內心卻是一陣暗喜。

    儘管此後蕭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做事,卻還是沒有逃脫牢獄之災,甚至差點丟掉了性命。原因是劉邦因寵愛戚夫人,便想廢掉呂氏所生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少子如意,但於此事蕭何是堅決不同意,因此把劉邦恨得是牙根直癢。有一次,蕭何看見長安耕地狹小,而皇上的上林苑卻利用閒地放養禽獸,便上書劉邦,懇求皇上撥些荒地給百姓種糧。此時,劉邦正臥病在床,見此上書頓時大怒,下詔以“相國收買民心,其心不良”為由終於將蕭何抓了起來,關入大牢。後來因身邊一個親信反覆規勸,這才勉強將蕭何釋放。蕭何出獄後,來不及洗漱,匆忙上殿謝恩,劉邦高座龍椅,向下望去,就見蕭何此時已然六十風燭殘年,剛出監牢走路都有些不穩,並且是全身汙垢,蓬頭赤足,跪拜時都險些跌倒。一時不禁憐憫心大起,只好安撫他幾句,讓他回家了。

  • 4 # 唐代丹藥

    蕭何在接見召平時,時任漢朝的相國。相國,權位之重,僅次於皇帝,也就是替皇帝管理天下。

    按照錢穆先生的說法,代表政府的是宰相,是政府的領袖,負政治上一切實際的責任。

    具體的劃分則是,皇帝和宰相各有一個“秘書處”。對皇帝負責的只有一個部門“尚書”。宰相卻要負責一個秘書處下轄的十三個部門,也就是十三曹,職權覆蓋國事民事。就連唯一皇帝負責的尚書的也牽連在內,所有來往的文書詔令等透過御史大夫之下的御史中丞與之對接。御史大夫又隸屬於宰相。也就是說,皇室事務宰相也可以伸手去管。

    在這種情景之下,蕭何的地位權利已經可以說是手眼通天。

    這就引起了漢高祖劉邦的猜忌。然而,猜忌並沒有發展到痛恨的地步。

    蕭何作為一國之宰相,開國功臣,追隨著劉邦一步步打下江山,如果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這根本是不可能。更為重要的是,在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蕭何受邀於呂后之情,定下計策,除掉了韓信。

    韓信的死,蕭何雖然立了大功。可是呂后的狠辣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蕭何都是知曉的。蕭何內心深處也是有顧慮的。

    可是,蕭何也有安慰自己的理由。

    一、韓信等人都是異姓王。

    二、韓信等異姓王都是武將。

    所以,他做事更加的勤勉,更加用心,更加得民心。就因為蕭何沒有找到應對劉邦的那個點,這樣越來越讓劉邦不放心。

    並非蕭何蠢笨,他竭盡全力舉族效力劉邦,很得劉邦喜愛。這是因為蕭何在幫呂后處死韓信之前,蕭何找到了劉邦喜愛的點,並堅持了下去。

    蕭何治未央宮,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

    但隨著七位異姓王的相繼起兵叛亂,劉邦的心思開始變得複雜起來。蕭何卻一如既往地做著他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安撫好長安城以及周邊地區的安定,收取賦稅,徵調士卒,供應劉邦平叛。

    讓劉邦忌諱蕭何主要有三條。

    一、蕭何的特長,撫民安民,進而大獲民心。

    二、蕭何有實權,辦理事務認真負責。但有一條,讓劉邦耿耿於懷,那就是蕭何基本沒有什麼把柄,而且手握明晰天下山川險要之處的圖冊。

    三、在《文獻統考》之中記載了蕭何還掌握有秦始皇與漢高祖都極為重視的兵器庫,而且就在未央宮。漢高帝時,蕭何治未央宮,立武庫,以藏兵器。作為主管軍事的太尉周勃,也不能完全制約住蕭何。

    一切都在蕭何手中,劉邦根本不放心。劉邦派遣的五百士卒,就成為了監視和保護蕭何舉動的雙刃劍。

    因此召平才在蕭何大喜之時,為蕭何“弔喪”。

    諸君皆賀,召平獨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平謂何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內,非被矢石之難,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新反於中,有疑君心。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傢俬財佐軍。”何從其計,上說。

    召平擔心的理由擊中了蕭何的憂慮,蕭何只能是認同。

    雖然召平幫蕭何找到了劉邦痛恨的點,可是沒有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使得劉邦更加痛恨蕭何。到了最後,劉邦都不加以掩飾了。

    相國為民請吾苑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

    總之,已經化家為國的劉邦最擔心的自然是劉姓王朝的穩固以及流傳問題。而蕭何雖然沒有起兵謀反,但在劉邦的眼中,蕭何一直利用劉邦賦予給他的權利大肆收取民心,其心可誅。

  • 5 # 小劉解讀

    所謂“食人之祿,當為人分憂”。這就是封建社會達官貴人養士(門客)的原因。

    召平是蕭何的門客,所以召平理當為蕭何分憂。

    據記載,召平在秦朝時被封為東陵侯,專門看管秦始皇母親趙姬的陵墓。劉邦滅秦,建立漢朝。所以,召平的官位丟了,成為一個平常百姓。最後,被蕭何發現召入幕府。(估計他們在秦時就認識,當時蕭何的身份也是副縣級的幹部)

    劉邦在攻打陳豨叛亂途中,聞聽韓信被呂后所殺“且喜且悲之”。喜的是消除了一個心頭大患,悲的是韓信如此有能力之人死了太可惜了。回過神的劉邦馬上派使臣拜蕭何為相國,益封5000戶,令500名士兵保護他。蕭何由丞相提為相國,加封5000戶,所有人都來祝賀。唯獨召平一人披麻戴孝來見蕭何:

    “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原君讓封勿受,悉以傢俬財佐軍,則上心說。”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

    蕭何遵照召平的建議後,劉邦的反應是大喜。說明召平的建議非常準確。同是也說明劉邦確實在“懷疑”蕭何。經過召平的述說,蕭何化解了一次危機。

    據《史記》記載,蕭何最後成功擺脫劉邦懷疑是蕭何“自毀名節”,估計也是召平給蕭何所量身定做。最後“壽終正寢”。

    召平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可惜《史記》對他並沒有太多的記載。召平處處為蕭何所擔心,正是應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參考資料:《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飄飄揚揚一樣是1122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