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風說歷史
-
2 # 太宗悅史
張皇后晚年不是一般的悲慘,遭受排擠不說,還尊嚴盡失,以太后之尊穿破衣下跪。如果明孝宗在天有靈,估計會淚流滿面,但其實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有緣人終成眷屬
如果不出意外,張皇后別說這一輩子嫁給明孝宗,估計連明孝宗的面都見不到。
因為早在她入宮之前,他的父親張巒就已經將她許配給興濟縣當地的富豪孫伯堅。
但可惜的是,孫伯堅自從與她有婚約以來,就臥病在床,久不能愈,婚事一拖再拖。
恰好當時明憲宗要為還是太子的明孝宗選妃,以至於張皇后產生其他的想法,那就是參加選妃。
由於張皇后已經與孫伯堅有婚約,雖然沒有正式踏入孫家的門,但也算是半隻腳已經踏入,如果孫伯堅不同意解除婚約,她是不可能有機會去參加選妃的。
從她後來能夠入選來看,她一定是個絕色美人,按道理來說,孫伯堅沒有理由同意解除婚約,但事實是,孫伯堅選擇了同意,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有人跟孫伯堅說,與張皇后有婚約之前,身體狀況一直良好,但是在與張皇后有婚約之後,身體狀況一落千丈,有沒有可能是張皇后克他。
孫伯堅細想這句話,覺得言之有理,於是才決定解除婚約。
況且,雖然張皇后是絕色美人,但明朝地大物博,從來不缺絕色美人,沒有了張皇后,可以另外再挑。
再者說了,如果張皇后真的能夠入選,那麼一定會記得他的大恩大德,到時候豈不是時來運轉,得道昇天。總而言之,這筆買賣不虧。
後來事實證明,這筆買賣賺大了,他因此得到了一個大理寺卿的位置。
張皇后的外貌條件雖然不錯,但畢竟他的父親只是一個秀才,要說她能夠當選太子妃,所有人都不相信,她頂多只是去湊數。
但現實總是出乎意料,三百多名競爭者,其中不缺乏家庭條件比她好的,外貌條件比她好的,但是全部被她擊落下馬。
而她則義無反顧的登上太子妃的寶座。
成化二十三年,明憲宗駕崩,明孝宗繼位,她也得以更進一步,成為令天下女子羨慕的一國之母——皇后。
由於明憲宗駕崩的時間太快,成化二十三年選完太子妃不到半年就駕崩,根本來不及選太子嬪,以至於明孝宗後宮就只有一位張皇后。
封建社會講究的是家天下,皇帝有沒有後代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執行。
因此,明孝宗繼位的第一年,就有人提出選妃一事。但是明孝宗卻以先皇駕崩不到三年為由拒絕。
但實際上,這個拒絕的理由根本算不上理由。
明朝的哪一個皇帝都沒有因為父親去世不到三年而拒絕選妃的,不說別人,就說明孝宗的兒子明武宗,繼位的第一年就選了一大堆的妃嬪。
“比觀正德改元,即立三宮”——《明孝宗實錄》
明孝宗此舉明顯是為了張皇后考慮,但是大臣們可不管,就連藩王也跟著湊了一回熱鬧,上書要求明孝宗選妃,但明孝宗都一一拒絕。
明孝宗獨寵張皇后一事,朝廷人人知曉,民間也人人知曉。
狀元魏莊渠因為在策論中批評明孝宗不顧大局獨寵張皇后,結果一下子被明孝宗從第一名的狀元移到二甲第九名,簡直是倒黴倒到家。
從眾人的種種行為可以看出,明孝宗為了張皇后到底承受了多麼大的壓力。
明孝宗為什麼會堅守一夫一妻制呢?這與他從小接受的封建社會教育不是完全不一樣嗎?這主要於他年幼時的經歷。
由於明憲宗懦弱,後宮被萬貴妃一手把持,而萬貴妃沒有懷孕生子的能力,自然也就妒忌起後宮的其他女人,只要一有女人懷孕,當即就叫人過去將胎兒打掉。
明孝宗的母親紀姑娘原本只是一個看守內藏庫的宮女,但卻在明憲宗視察內藏庫的時候被明憲宗臨幸,懷上明孝宗。
紀姑娘知道危險即將來臨,因此一直遮遮掩掩,但還是逃不過萬貴妃的眼睛。萬貴妃接連派了兩次的人要打掉他的兒子。
第一次是在她剛懷孕的時候,第二次是在她兒子生出來的時候,這兩次的人都倍有良心。
第一次的人謊稱她沒有懷孕,只不過是肚子有毛病,第二次的人將她的兒子帶到退休太監宮女的聚集地安樂堂扶養。
而這一撫養就是六年,在這六年的時間裡,明孝宗吃的一直都是百家飯。為什麼撫養的時間是六年?而不是七年、八年呢?
因為恰好當時太監張敏為明憲宗梳頭,明憲宗感慨自己明明都已經過了三十歲,卻連一個兒子都沒有,真的是可悲可嘆。
張敏意識到時機成熟,於是將明孝宗存在一事說了出來。
得罪萬貴妃,後果很嚴重,直接參與到隱瞞明孝宗存在一事的太監宮女都一一死亡,其中就包括太監張敏,還有紀姑娘。
萬貴妃為什麼敢如此胡作非為呢?因為明憲宗是她看著長大的。
在明憲宗當太子的時候,她是明憲宗的貼身宮女,而貼著貼著就住到了一起。
試想一下,哪裡會有一個女人害怕自己從小養到大的男人,而男人又怎麼會反抗將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女人。
明孝宗相比於其他的皇帝,更加懂得真倩,畢竟要不是那一個個真情的太監宮女,他就不會能夠活到六歲,明朝更加不會出現明孝宗。
正是因此,他雖然沒有接受過現代教育,但是也能夠接受一夫一妻制。
太過於縱容
明朝276年的歷史,要說到哪一朝的外戚最為囂張跋扈,那一定是弘治一朝。
張皇后分別有兩個弟弟,一個叫作張延齡,一個叫作張鶴齡,在當時簡直比螃蟹還橫。
由於明朝的皇后基本上全部出自於民間,因此每逢有皇后誕生,皇帝都要提升皇后父親的地位,怎麼個提升法呢?直接提升為伯爵。
不過提升的人僅僅只限於皇后的父親,其他人不包括在內,就比如皇后的兄弟。
然而在當時,除了張巒是仁壽伯之外,他的次子張延齡竟然也是伯爵,稱“建昌伯”。到後來,父子倆雙雙進爵,升為侯爵。
而長子張鶴齡之所以沒有爵位,是因為他能夠繼承他父親的爵位。一人封后,全家封爵,這在明朝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俗話說“盛極必衰”,張氏兄弟要是知趣,也應該有所收斂,但是偏偏張氏兄弟沒有一個人知道什麼叫做收斂。
張氏兄弟明明獲賞數千頃田地,但仍不知足,還到處侵佔民田。一時間,報官的人數不勝數,甚至鬧到了朝廷。
明孝宗特地派遣司禮監太監、刑部侍郎、大理寺卿(豪華陣容)前往勘察,結果一一屬實。但由於張氏兄弟是外戚,並不敢處置,只處置了作為走狗的家奴。
張皇后從太監處得知自己那兩個弟弟的不法行為遭到打壓,竟然敢當著明孝宗的面就對辦案人員破口大罵,此舉明顯已經涉及到後宮干政。
要是換別的皇帝,早就跳起來給她一耳光,但是明孝宗卻選擇了靜靜的聽。要是將明孝宗換成明世宗,估計她不死也得殘廢。
要知道明世宗就因為皇后瞪了他一眼,當即就要弄死皇后,嚇得皇后直接流產。
張氏兄弟都已經敢侵佔民田,其他的不法事肯定也沒有少做,就比如殘害百姓,欺行霸市,最令人毀三觀的是,竟然連屠殺和尚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
戶部主事李夢陽對於張氏兄弟的種種劣跡,實在是看不過,明知道他們的背後是張皇后,但仍上書彈劾,甚至在書中直接將張皇后稱為“張氏”。
沒得到任何的結果不說,還被張鶴齡反咬一口,說他故意貶低張皇后,罪名當斬。
要不是朝廷的官員為李夢陽說情,說“張氏”指的並不是張皇后,而是張鶴齡,說不定李夢陽就得飲恨西北。
要知道,當時的李夢陽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文壇的第一號人物。連李夢陽都招架不住張氏兄弟,更何況其他人。
“後二弟俱封爵,勢傾中外”——《蒹葭堂雜著摘抄》
由於長期無人敢管,就算敢管也奈何不了,張氏兄弟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大。
張氏兄弟竟然敢趁著明孝宗去上廁所的空隙,公然將CROWN戴到自己的頭上。
太監何鼎當即要進行阻止,但是張氏兄弟卻一把把他推開。
這已經足夠過分,但還有更加過分的。
張氏兄弟除了戴CROWN,還要窺探明孝宗的臥室。
何鼎忍無可忍,拿起金瓜對著張氏兄弟就是一頓暴打,還上報明孝宗,“二張大不敬,無人成禮”。
忠心護主的何鼎換來的是什麼呢?換來的是入住詔獄,到頭來竟然還被太監李廣殺死在詔獄裡。而指使李廣的人就是張皇后。
想當年,明英宗要封錢皇后的父親為伯,錢皇后一口拒絕,認為只需要一個都督同知即可。
後來的李太后,父親大規模貪汙軍餉,以至於前線戰士的棉衣出現問題,接連多人凍死。李太后不顧他是父親的身份,當即把他叫進宮,就是一頓責罵。
古人云,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那麼,張皇后與張氏兄弟的報應什麼時候來呢?明世宗繼位,報應就來。
報應不爽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但由於明武宗無子,又無兄弟,皇位的繼承人只能從宗室裡面挑選,挑選出血緣與明武宗最接近的一個。
這個與明武宗血緣最接近的一個宗室成員就是興獻王朱厚熜,既後來的明世宗。朱厚熜的父親是距離明孝宗最近的一個弟弟。
明世宗後來雖然沉迷於修道幾十年不上朝,但還是少年的他對朝政也頗為上心。
當年還是興獻王的時候,他就曾放出豪言,倘若有一天他在朝,一定會開創盛世。
而明武宗活了三十一年,就玩了三十一年,當皇帝能夠當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後來清朝皇子的老師就經常拿他當反面教材,一旦有皇子不好好聽課,就說:“難道你想當明武宗嗎?”
按道理來說,明武宗只顧自己,不顧國家,作為太后的張皇后應該站出來勸阻,但是明武宗在位十六年,她從未說過一句話,任憑明武宗胡作非為。
要是換別人,可能不理解,但這個人畢竟是張皇后,非常理解,而明世宗可不理解。
從一開始他就對這個伯母有很大的偏見,認為是她造成了正德一朝十六年的混亂,而她之後的所作所為,更是讓明世宗對她的印象日益惡劣。
明世宗從藩王成為皇帝,他的母親蔣氏自然也就成為太后。但是張皇后卻用藩王妃的舊例去對待她,明世宗雖然不說,但是看在眼裡。
張皇后對蔣氏傲慢,對明世宗也一樣傲慢,因為在她看來,要是她對明世宗繼位一事從中作梗,明世宗就繼不了位,因此她是有大功的,對明世宗說話常常居高臨下。
而明世宗天性刻薄寡恩,關於他的“光輝事蹟”,上面就已經提到過一件,他又怎麼可能會放過一沒有丈夫,二沒有兒子,說簡單點就是已經沒有任何依靠的張皇后。
嘉靖元年,明世宗舉行大婚,原本後宮傳出來的旨意是以張皇后的名義傳出來,但是明世宗卻硬生生將張皇后改成了自己的母親蔣太后。
嘉靖三年,蔣太后生日,明世宗特意提高規格款待。而到了張皇后生日,明世宗故意壓低規格,竟然連朝賀這一環節都要減去。
以至於群臣都感覺到有失體面,紛紛上書。但是明世宗置之不理,反而還將上書的官員全部治罪。
嘉靖四年,張皇后居住的仁壽宮起火,張皇后只能搬到仁智殿居住。
按照規定,從張皇后搬到仁智殿的那一天起,仁壽宮就要開始重修工作,但是明世宗卻以國家財政出現問題為由,強行停止仁壽宮的重修工作。
明世宗的報復難道只對準張皇后嗎?不會,他對準的還有張氏兄弟。
張氏兄弟為非作歹半生,終於迎來了報應,被人上書控告謀逆,而關於他的種種劣跡簡直是一抓一大把,但劣跡歸劣跡,卻沒有他們謀逆的直接證據。
畢竟他們雖然狂妄,但還是有點理智,謀逆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要知道,明朝皇帝的權力是前所未有的大,後來的魏忠賢已經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還是被明思宗一句話給拿下。
但是明世宗卻說:“難道謀逆需要證據嗎?要是有證據的話,是不是還要等謀逆成功後,再將他們判處?”明世宗明顯是奔著人去的。
因此,張氏兄弟雙雙入獄。
恰好當時明世宗的嫡長子朱載基出生,張皇后想要藉著祝賀去求情,卻被拒絕。
張皇后知道明世宗是打算來真的,自己要是放不下面子,說不定自己那兩個弟弟就會命喪黃泉。
被逼無奈,她只能身穿破身,用草蓆當墊子,未經明世宗的同意,擅自到明世宗的住所跪在地上,請求明世宗放過她的兩個弟弟。
要知道,當時的她已經將近七十歲。但是明世宗卻不以為然,而這已經是她能用的最後一種辦法。
嘉靖十三年,張鶴齡病死獄中,嘉靖二十五年,張延齡被以謀逆的罪名斬首示眾。
如果張巒不是早在弘治五年就去世,說不定還會被明世宗拉出來,以縱容兒子作惡為由處死。
想必無論是當時的官員,還是百姓,對於張氏兄弟的死亡,肯定是興高采烈的,畢竟這兩個禍害作惡多端,也算得上是罪有應得。
張皇后本人在嘉靖二十年去世,只看到了張鶴齡的死,並沒有看到張延齡的死。
也正是因為她去世,明世宗才不用礙於面子,將張延齡公開處刑。
其實,在嘉靖十三年到嘉靖二十年這段時間裡,張皇后還經歷了另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蔣太后的去世。
明世宗自認為蔣太后的死是張皇后乾的,頭腦一熱,竟然動了廢掉張皇后的想法。
要不是內閣大學士李時從中斡旋,說不定她就不是以太后的禮儀下葬,而是以妃嬪的禮儀下葬,甚至以平民的禮儀下葬。
事實上,她的下葬禮儀名義上是太后的下葬禮儀,但實際上卻並不是太后的下葬禮儀。
因為太后的下葬禮儀皇帝必須在場,而當時明世宗並不在場,而是太監負責主持,其他的規格方面也是一減再減。
“厚薄任情,其於喪禮最減殺則昭聖太后”——《萬曆野獲編》
張皇后的下場可謂是咎由自取,她如果不一再縱容張氏兄弟的所作所為,張氏兄弟哪裡會落得這麼個下場。她如果支援明孝宗納妃,皇位又怎麼會輪到明世宗來坐。
回覆列表
被明孝宗朱佑樘寵上天的孝康敬張皇后,其前半生享盡丈夫的寵愛,可謂風光無限,但是誰能想到她的晚年竟然是極其悽慘,她的人生可以概括為“高開低走”。
古代的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佳麗三千,妃子多的自己都照顧不過來。就像唐朝的唐玄宗一樣,後宮女子多至四萬,都不知道怎樣安排她們為他服務,因此會玩的唐玄宗發明出來了讓她們投骰子來決定誰可以侍寢。
晉武帝司馬炎也比較會玩,由於後宮人數眾多,他最初也頭痛於到何處過夜。後來司馬炎發明了羊車,他坐著羊車在後宮的小路上漫遊,羊停到誰的門前,就由誰來侍寢。
其實古代人別說是皇帝,就是普通的地主或者有錢人,哪個不得妻妾成群,兒女多的自己都數不過來。可是卻有這麼一位皇帝,他一生只愛一人,也只娶一人,為了妻子他竟然委曲求全,不惜放棄皇帝的尊嚴在大臣和老婆之間斡旋。
這位皇帝就是明朝最專情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和張皇后的愛情故事
明孝宗朱佑樘是大明的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子,朱佑樘是一位中興之主,他在位期間把明朝治理的很好,開創了屬於他的時代,被稱為“弘治中興”。
並且朱佑樘也是有名的專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位女子,這在皇帝裡面確實是獨一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朱佑樘只娶一個女子為妻呢?要知道這個問題,還要從朱佑樘的幼年說起。
朱佑樘幼年很悲慘,母親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當年紀姓土司發生叛亂,朝廷平叛後,紀氏被俘虜到宮中為宮女。
紀氏進宮後負責看管皇帝的藏書,有一次明憲宗經過藏書館看到了讀書的紀氏,不禁被紀氏的才學所折服,就留宿了一夜。沒想到就是這一夜,紀氏中獎了,她懷孕了。
但是紀氏懷上龍種卻沒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富貴,因為當時宮中有個悍婦萬貴妃。萬貴妃是明憲宗最寵愛的貴妃,當年明憲宗被叔叔景泰帝廢掉,沒人管沒人問,是萬貴妃照顧了他,所以明憲宗當上皇帝當然很寵愛萬貴妃。
可是這個萬貴妃比明憲宗大很多,她雖然也生過一個孩子,但是夭折了,所以由於年齡問題以後沒有再生育。萬貴妃沒有孩子,她也不想讓別的妃子生下兒子,就這樣萬貴妃聽說紀氏懷孕了,當然要除之而後快。
萬貴妃派一個宮女去給紀氏墮胎,沒想到人家紀氏人緣好,宮女不忍心下手,就和萬貴妃說紀氏不是懷孕,是長了瘤子而已。萬貴妃仍然不放心,就把紀氏貶到了冷宮。後來紀氏在冷宮中生下了明孝宗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讓太監張敏去弄死小皇子朱佑樘。
太監張敏也是好人,他看到萬歲爺還沒有別的兒子,於是不忍心除掉皇帝的龍種。張敏瞞著萬貴妃,不光沒有除掉朱佑樘,還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扶養,這樣一養就是六年。
一天,張敏給皇帝梳頭,明憲宗看到自己的白頭髮,說我都老了,連個兒子都沒有,真愁人。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大喜,派人把幽禁的兒子接回來,並且召集大臣,把事情說明。
第二天六歲的朱佑樘被立為皇太子,紀氏也被封為妃。但是沒想到的是,紀氏沒多久就宮中暴亡,張敏也吞金自殺。嚇得周太后,把孫子直接接到自己宮中扶養,總算保住了朱佑樘的小命。
朱佑樘從小生活在被幽禁的生活中,並且喪母時他只有六歲,突如其來的的變故並沒有把朱佑樘壓垮,相反卻養成了他堅韌的性格。這也是朱佑樘繼位後,面對父親留下的爛攤子,卻能勵精圖治的主要原因。
公元1487年春,萬貴妃病死,明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朱佑樘終於成功的登上了皇位,年號“弘治”,開始了大展拳腳的改革。
可是因為萬貴妃的對他的迫害,或者也因為從小見慣了嬪妃之間的宮闈鬥爭,所以朱佑樘對於嬪妃爭寵很是反感,這也是他登基後能夠專情如一的原因之一。
朱佑樘的張皇后,她是成化二十三年進宮,一開始被封為太子妃,沒過多久成化帝駕崩,朱佑樘繼位,張氏被立為皇后。
據說朱佑樘剛繼位的時候,那時候對張皇后還不是太瞭解,他也想著選妃的,可是被大臣們勸說應該為先皇守孝三年,才可以納妃。沒想到三年過後,朱佑樘卻不願意再娶了,可能他已經徹底喜歡上了張皇后。
史書記載張皇后很活潑可愛,根本不把朱佑樘當皇帝對待,只當過普通人家的丈夫對待,兩個人天天在一起,可能是這樣帶有鄉土氣息的親情讓朱佑樘很受用。所以當三年過後,叔叔們都勸朱佑樘選妃時,朱佑樘說“朕意已定 不勞叔慮”。
從此朱佑樘與張皇后和民間夫婦一樣,抵足而眠,相擁而臥,足見感情至深。
張皇后有兩個弟弟,仗著是皇帝的小舅子,似佔民田,亂開店鋪,強買強賣,可謂無惡不作。大臣們都上書要皇帝管管自己的小舅子,於是朱佑樘派司禮太監蕭敬和刑部侍郎一同去檢視。
結果這兩個人也不含糊,直接把張家霸佔民田的家奴給拿下了。司禮太監蕭敬回來稟報皇帝時,朱佑樘正和張皇后在吃飯,張皇后一聽自己弟弟家吃虧了,直接罵蕭敬道:“外面的朝官我管不了,你們太監本是家奴,也敢欺到頭上?”
上亦佯怒且罵。及後退,呼敬曰:“才所言非我本意,汝得無洩此語耶?恐外邊官人每聞之驚破膽也。”敬力辨未嘗聞於外,上猶不信。即遣人各以白金五十兩賞二勘官。且雲:“偶與後有怒言,特戲耳。恐爾等驚怖,以此為壓驚。”《蒹葭堂雜著摘抄》
朱佑樘也和張皇后一起罵蕭敬,但是等蕭敬出去後,朱佑樘過後卻私下賞賜他五十兩銀子,朱佑樘還說:“剛才不是我的本意,只因不能讓皇后傷心,這點銀子你拿去吧!當作補償,千萬不要聲張”。不過這件事最後還是被史官記錄上了,朱佑樘真不容易啊,銀子算是白給了。
大臣李夢陽上書,彈劾張鶴齡(張皇后的弟弟),招攬無賴,欺壓良民,奪人田地。張皇后弟弟一家想治李夢陽於死地,張皇后當面泣訴不止,朱佑樘沒有辦法,只能把李夢陽下獄,但是後來朱佑樘又把他放了。
反正當時張皇后一家做了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大臣們也都勸誡皇帝,但是朱佑樘很糾結,他不願意讓皇后傷心,但是又明白大臣們是對的,也不願意迫害忠良,所以朱佑樘只能在大臣與張皇后一家之間左右討好。縱容外戚是朱佑樘一生的汙點,但是恰恰就是這點足可以證明朱佑樘確實愛他的妻子。
張皇后的孃家這樣無理,只能說是她這個皇后沒有當好,沒有做到母儀天下,弟弟的囂張跋扈也給她晚景淒涼埋下了伏筆。
史書還記載,有一次張皇后生病了,太醫開了藥。朱佑樘親自到病榻前一口一口的喂張皇后把藥喝完,剛喂完藥,又端給皇后漱口水漱口。等到張皇后睡下後,皇帝連咳嗽都小心翼翼,生怕吵醒她,這樣的寵愛老婆的皇帝不光在古代少見,就連現在人都望塵莫及。
張後嘗患口瘡,太醫院進藥,宮人無敢傳者。院使劉文泰方受孝宗寵顧,忽得密旨選一女醫入視。帝親率登御榻傳藥,又親持漱水與後。宮人扶後起坐,瞪目視帝。少頃,帝趨下榻。蓋將咳,恐驚後也。其厚倫篤愛若此。《明良記》
歷朝歷代的皇帝與皇后都不是住在一起的,畢竟皇帝要寵幸別的嬪妃,皇后和皇帝住一起多不方便。並且皇帝和皇后還不能通宵過夜,侍寢後,皇后要被送回自己宮中。但是人家張皇后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朱佑樘就她這麼一個女人,張皇后和朱佑樘就和平常夫妻一樣,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
明朝制度裡,後宮妃嬪的家人很少能去皇宮看望女兒的,朱元璋的老丈人去看望女兒都被處死了。但是張皇后的母親經常去皇宮看望女兒,和回自己家一樣。有一次,張皇后的母親進宮被皇帝宴請,吃完飯。張皇后不滿道:“母已領恩賜,吾父則未嘗君食也。”於是孝宗又慌忙為岳父備了一席御膳。
朱佑樘對張皇后的寵愛真是達到了無人可敵的境界,很多人都覺得朱佑樘恪守一夫一妻制,是不是因為怕老婆啊!答案當然不是,明朝的皇后根本都沒有什麼背景,張皇后就普通人家的女兒,身為皇帝的朱佑樘根本用不著怕她,主要還是發自內心的對妻子的愛。
張皇后的結局如何?
其實研究明史的人都發現了,張皇后這人並不是什麼好人,她縱容弟弟違法亂紀,讓丈夫朱佑樘左右為難,根本不能做到母儀天下。
朱佑樘是個好皇帝,但是他不長命,公元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得年僅三十六歲,朱佑樘在位僅僅十八年。朱佑樘由於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因此子嗣很少,張皇后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是活下來的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佑樘死前他囑咐文臣們要好好的輔佐太子朱厚照,並且對於妻子他也放心了,畢竟當皇帝的是妻子的親生兒子,這樣最起碼不會受委屈。
可是誰能想到,朱厚照這個傢伙是個活寶,天天只知道玩,還弄個什麼“豹房”專門供自己享樂。
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以御駕親征寧王的藉口遊幸江南,然而在江南玩了一年的正德皇帝在大臣們的勸說下,終於打算回京。
在路過清江浦時,武宗見水上風景優美,魚翔淺底,頓起漁夫之興,便自駕小船捕魚玩耍。結果,由於一網下去打的魚太多了,武宗大喜,拼命的拖拽,魚太多導致船失去了平衡,武宗落入水中。雖然被手下救了上來,但是由於受驚過度,感染了風寒,得了肺炎。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回京城沒多久就駕崩了。
朱厚照和他爹不一樣,後宮佳麗不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朱厚照卻沒有留下一個兒子,這樣朱佑樘一支就算是絕戶了。朱厚照駕崩,理論上應該是朱厚照的弟弟繼位,但是朱佑樘就這一個兒子,那怎麼辦呢?
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與張太后(朱佑樘的張皇后)商量,想著從藩王裡面選擇皇位繼承人。最後兩人覺得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不錯,年齡也正合適,才十四歲,方便控制。
誰知道楊廷和和張皇后都想錯了,他們招來的這個少年不是個善茬,很有自己的主見。嘉靖皇帝登基後,透過一系列的操作,擊敗了朝臣,掌握了大權,還把父親興獻王抬進了太廟,可以說是徹底的把皇位從朱佑樘一脈搶了過來。
理論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應該很感激張太后的,畢竟朱厚熜能當上皇帝和張太后是有很大關係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嘉靖皇帝對張太后並不好,以至於張太后晚年生活很悽慘。
朱厚熜為什麼不喜歡他的這個伯母呢?主要原因是張太后和朱厚熜的母親蔣太后不和。
張太后和嘉靖皇帝的母親蔣氏是什麼關係呢?張太后的丈夫朱佑樘和蔣氏的丈夫興獻王是親兄弟,所以按照老百姓話來說她們兩個人就是妯娌關係。其實在民間妯娌關係就很難處,何況是皇家。
蔣氏是於弘治五年(1492年)嫁給興獻王朱祐杬為王妃的,這時候興獻王朱祐杬還沒有到外地就藩,所以蔣氏和興獻王是住在京城的。而這時候張太后已經為皇后五年了,所以朱佑杬和蔣太后每逢元旦,春節,冬至,皇帝生日等重大節日入宮時,朱佑杬和蔣太后都必須要對張太后行跪拜磕頭之禮,這是很正常的。
後來興獻王在弘治七年(1494年)去外地當藩王,蔣氏也隨他而去,蔣氏充其量也就是個王妃,而張氏則還是皇后。正德皇帝時期,張氏升級為太后,蔣氏在興獻王去世後升級為藩王的母親。
1521年,朱厚熜被選定為皇帝后,自然要把母親接過來,就這樣蔣氏再次回到京城。兩個女人已經二十七年沒有見面了,但是這次見面情況不一樣了,蔣氏人家升級了,也是太后了,和張太后平級了。
但是張氏做太后多年,已經習慣了別人給她行禮,這次蔣氏來也不例外,盛氣凌人的張太后執意讓與自己平級的蔣太后對自己行跪拜之禮。蔣氏由於兒子剛當皇帝,位置還不穩,只能委屈自己給張氏行禮。
這一切都被嘉靖皇帝看在眼裡,在嘉靖皇帝看來,張氏讓母親給她行禮,就是想侮辱了自己的母親,並且順便證明一下她這個太后地位崇高,因為張氏畢竟是朱佑樘的皇后,朱佑樘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而嘉靖皇帝只是藩王扶正的。
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讓嘉靖皇帝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發誓一定要把地位爭回來。所以嘉靖皇帝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給自己的父親上尊號,還抬進了太廟,目的就要爭這樣一口氣,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
但是不管嘉靖皇帝怎麼爭,後世人都會說嘉靖皇帝是繼承了朱佑樘一支的皇位,如果不是堂兄朱厚照沒兒子,皇位哪裡有他家的份。
嘉靖皇帝后來大權在握,張太后的地位越來越低,吃穿用度都被削減,嘉靖對於這個伯母也是打心眼裡討厭。再加上張太后有兩個不讓人省心的弟弟,想當年弘治皇帝朱佑樘活著的時候可以遷就兩個小舅子,但是嘉靖皇帝可不慣著他們,該關監獄的關監獄,該殺的殺。
張太后的大兄弟張鶴齡被抓起來,沒過多久在牢獄中死去。張太后的二兄弟張延齡也是於1533年被抓,一直囚禁在監獄。張太后數次請求嘉靖皇帝放了自己的弟弟,甚至不惜下跪相求,但是嘉靖皇帝根本不給她面子。
晚景淒涼的張太后於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諡號為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聖敬皇后。而張太后去世後,嘉靖皇帝就把她弟弟處死了。
小結:張皇后的前半生可謂是享盡了榮華富貴,身為皇帝的朱佑樘對張皇后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然而張皇后作為國母,不能母儀天下,甚至不能約束自己的弟弟,為後來的晚景淒涼埋下伏筆。
同時如果朱佑樘知道自己寵愛的老婆這樣的下場,是不是會後悔自己的一夫一妻制呢?假如朱佑樘能夠多幾個妃子,多生幾個孩子,皇位怎麼可能落到藩王手裡,自己也不會絕後。這樣無論哪個兒子繼承皇位,張太后作為嫡母都絕對十分尊貴。朱佑樘作為皇帝,迂腐的只取一個老婆,對江山社稷都沒有好處,因為皇帝子嗣問題比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