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鎮
-
2 # 楊朱學派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死於漢武帝之手的冤鬼達十幾萬。
漢武帝所殺之人90%是無辜冤死,如殺公孫賀、太子、皇后和長公主。
9%是為推卸責任,栽贓嫁禍。如殺江充、張湯、劉屈氂。
唯獨殺馬恢,漢武帝是賞罰分明,馬恢死的不冤。
是馬恢建議,改變與匈奴的和親政策。也是馬恢參與制訂了馬邑之圍的計劃。
馬恢制訂的計劃有疏漏,不嚴密。再加上被匈奴抓的小吏是慫包,洩露了計劃。在這一點上,馬恢有過錯,但罪不至死。
匈奴單于得知幾十萬大軍埋伏於馬邑附近,欲全殲匈奴後。倉皇逃跑。
此時,馬恢麾下有三萬大軍,任務是斷匈奴輜重,並切斷匈奴退路。但馬恢卻畏戰,匈奴逃脫置之不理。
馬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萬人,而匈奴有十幾萬大軍。貿然出擊是以卵擊石。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匈奴單于得知漢軍有幾十萬伏兵,是倉皇逃跑的,心中恐懼,戰鬥意志肯定不高。
李廣四千騎遇到匈奴左賢王四萬騎。也沒逃跑,而是圓陣禦敵。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李廣連續以射殺匈奴數位副將,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抵擋住了匈奴的進攻,並盼到張騫的援軍。
李陵帥數千步兵。迎戰匈奴八萬騎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斬殺數倍於己的敵人。
馬恢帥的是三萬大軍,去截擊五倍於己倉皇逃竄的敵人。最重要的,並非孤軍奮戰。李廣、公孫賀等援軍近在咫尺。匈奴必定慘敗。
說到底,是馬恢畏戰。如果他有李廣一半的亮劍精神。馬邑之圍,匈奴必定被全殲。(軍事常識:消滅敵人80%以上,就是全殲)
調動幾十萬大軍,要花多少錢糧。不是過家家玩遊戲。因你一人畏戰,喪失戰機,功敗垂成。馬恢之死,當其罪也。
-
3 # 王斌兔斯基
漢武帝為什麼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首先大家要知道,漢武帝時王恢的本職工作是大行令,大行令是什麼官呢?
官名。中國古代朝廷掌管諸侯及少數民族事務。秦及漢初本名典客﹐西漢沿設,為九卿之一。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大鴻臚。注意上面的解釋,王恢當時本身就是主管少數民族事務的主官,也就是說他本身工作就有輔佐漢武帝決定對外政策。
漢武帝時,大多數的朝臣都是附和韓安國,希望與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因為雖然經過了文景之治,但是漢朝的國力仍然不能稱得上是豐厚。更何況和親政策下,邊境平靜,百姓安樂,一旦開戰那麼除非漢與匈奴分出一個你死我活,不然不可能再次歸於和平。
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指的就是這個情況。
因此,漢武帝對於王恢的發動戰爭的提議是很猶豫的。要知道在公元前133年這個時間點,漢武帝登基不到十年,恩信初立,威望隆重的竇太后剛於公元前135年死了,竇家開始失勢;王太后上臺,田蚡擔任丞相;漢與匈奴剛剛和親;南方的叛亂已被平定,精兵北調防禦匈奴。
此時,如果一轉文景之時的和親政策,對匈奴全面開戰。那麼對於漢武帝的威信、國家的財力、軍民的生活、乃至漢朝的興衰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最主要的麻煩在於,漢朝在戰略上並沒有做好整體的動員。
然而,儘管漢武帝堵上了自己的威信甚至國運,但當運氣不好被匈奴識破計謀的時候,馬邑之圍的謀主王恢竟然避陣放走了匈奴。。。。放走了。。。
所以在歷史上,是這麼記載漢武帝的想法的:王恢你老小子一直鼓動我對匈奴全面開戰,結果我耗費大量錢糧讓你帶兵去堵匈奴,你竟然連匈奴的輜重部隊都不敢打。今天不殺了你,我沒法對天下人交待啊!
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所以,王恢必須死,不死就沒人為漢朝戰略上的失誤承擔責任了,那麼一些逞口舌之利的小人豈不是高興了!反正嘴皮子耍的飛起,真正幹事的時候就縮了,結果就是越來越沒人去幹活啦!
-
4 # 探微閣主
“馬邑之謀”,是漢匈關係的轉折點。
漢自文、景兩代的修生養息,至武帝時,國力充盈,加上武帝作為有為之主,自是不甘再行屈辱的和親政策。
漢與匈奴邊境遼闊,匈奴飄忽無定居,漢朝秋天農業豐收之日,亦是匈奴弓勁馬肥之時。
匈奴入塞為寇,攻者一點,防者千里。漢朝的形勢實利攻而不利守。
遂有“馬邑之謀”。
元光二年,雁門馬邑縣的豪強聶壹,透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言:“匈奴剛剛與漢和親結好,信任邊境吏民,可用財利引誘他們前來,漢軍預設伏兵襲擊,必定大破匈奴。”
就此事本身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好計策。然而,在具體實施時,遇到了問題。
六月,漢武帝任命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李息為材官將軍,統率戰車、騎兵、步兵共三十多萬人暗中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約定等單于進入馬邑就揮軍出擊。
馬邑聶壹充當間諜,斬殺死刑囚犯,把他們的頭掛在馬邑城下,用來假冒縣令、縣丞,誘使單于入城。
然而,單于統率十萬騎兵走到距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時,見牲畜遍野,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感到奇怪。就派人攻打亭隧,俘虜了雁門郡尉史,威脅要殺掉他,這個尉史就告訴單于漢軍的埋伏。單于大吃一驚,於是領兵撤退。
邊塞守軍傳報單于已退,漢軍追到邊塞,估計追不上了,就全軍撤回。
而王恢指揮的軍隊,按計劃準備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聽說單于返回,軍隊很多,也不敢出擊。
事後武帝對王恢很惱怒。王恢說:“根據原來的計劃,約定引匈奴進入馬邑城,主力軍隊與單于交戰,而我率軍襲擊他們的後勤給養。現在單于未到馬邑就全軍撤回,三萬人攻打匈奴大軍,只能是自取其辱。我本知道撤兵回來是要殺頭的,但這樣卻保全了陛下的三萬將士。”
於是武帝把王恢交附廷尉,廷尉判決:“王恢避敵觀望,不敢出擊,判處斬首。”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賄,求他開脫罪名,田蚡不敢向武帝說,就對太后說:“王恢第一個提出了在馬邑誘殲匈奴主力的計劃,現在行動失敗而殺了王恢,這是等於為匈奴報了仇啊。”
太后把田蚡的話告訴了武帝。武帝說:“王恢是馬邑計劃的主謀,我聽從了他的建議,調集了天下幾十萬人馬,安排了這次行動。況且,即使捉不到單于,王恢的軍隊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仍然可以安慰將士們的心。如今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王恢得知了武帝的話,就自殺了。
實際上,王恢的計策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謀事不細。動用瞭如此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導致幾十萬人馬無功而返,武帝的憤怒可想而知。
而誘敵計劃的失敗,導致了漢朝不得不與匈奴正面對決。
-
5 # 天宇的文史情懷
漢武帝為什麼定要殺王恢,主要原因是王恢誤了大事。
首先先說秦朝打匈奴為什麼能一戰定乾坤,除了統帥蒙恬指揮得當三軍用命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秦軍遇到了匈奴主力,也就是說秦軍一仗就打到了匈奴的七寸上,當時的匈奴總人口遠不如中原,能騎馬打仗的基本都是精壯男人,而在河套一戰英勇善戰的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大敗匈奴主力,匈奴死傷無數,這一戰匈奴就受不了了,因為死傷的都是精壯男人,這對匈奴影響非常大,因為人口少的匈奴經不起消耗,死一個男人就意味著他的老婆孩子無人管,而在弱幼強食草原那就可能活不下了,而河套一戰匈奴受到重創,大單于只能退回草原,再打下去匈奴男人就要打光了,所以這一戰秦軍打得非常漂亮。而到了漢朝,匈奴也出了個英雄統一了匈奴各部,那就是冒頓大單于,當時劉邦都差點在白登山被俘,不得已只能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時期,那時漢朝國力恢復了俱備了反擊匈奴的實力,而這時王恢也提出了馬邑之謀,也就是把匈奴主力引到馬邑聚而殲之,這一計謀可以說非常好如能成功,那就等於是重現蒙恬河套之戰,當時漢武帝也是雄心勃勃,對馬邑之戰期望很深,可是王恢卻是臨場怯陣,在匈奴撤退時不敢攔截,設想一下如果王恢攔截了匈奴,那漢軍其餘各路大軍就會很快趕來聚殲匈奴主力,就算不能全殲匈奴人,至少也能讓匈奴損失過半,而當時大單于把草上的匈奴精壯男人差不多都帶出來了,只要一戰讓匈奴傷亡過半,那匈奴短時間內就沒實力在進犯中原了。
可就因為王恢一念之差,讓匈奴全身而退,這後果非常嚴重,從那以後漢匈大戰拉開帷幕,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也是匈奴人口消耗不起了才分出勝負,這要是馬邑一戰成功重創匈奴,那可能就不會有長達幾十年的大戰了。
所以說王恢誤了大事,漢武帝也因此恨透了王恢,王恢被斬一點不冤。
-
6 # 南方鵬
提及漢朝對匈奴的反擊戰便不能不提及馬邑之戰,漢武帝時前133年,東南方的閩越東越南越亂事平復,匈奴老上單于去世,軍臣單于接位,遣使前來漢朝求親,武帝召開廷議,聽取大臣意見,大行王恢主張放棄和親與匈奴交戰,御史大夫韓安國則支援和親,朝臣也大多贊同,於是派出使者談判和親事宜。
韓安國說,戰爭一旦開始,兵連禍結,永無寧日,況且匈奴腹地深遠,勞師遠征而又容易無功而返,徒自消耗國力,以高皇帝之能,尚且被困平城,七日無食,定下和親之策,可知戰不如和。王恢說,和親並未平息干戈,匈奴屢次侵掠邊境,人民深受其害,國家顏面無存,當時定下和親,是因為國力不足,如今四夷安寧,僅有匈奴為禍,今時不同往日,何況可以用計誘敵入塞聚殲,不必深入敵境而能一勞永逸。
約定之日,聶壹發出暗號,匈奴二十萬大軍悄悄入塞,可是王恢他們裝得有點過火,路上可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卻沒人看守,軍臣單于驚疑不定,“難道漢人現在不吃牛羊肉,改吃房子啦”?越想越不安,便攻擊附近的衛亭,抓獲衛吏,衛吏貪生怕死,將漢軍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大驚失色,下令大軍速退。此時王恢正帶領三五萬軍士準備抄匈奴後路,見他們不進兵卻全軍而退,不敢出擊,眼睜睜看匈奴人席捲而去。
一次雄心勃勃的伏擊戰,搞得灰頭土臉收場,三十萬大軍到邊境一遊,耗費人力財物無數,武帝臉上無光,暴跳如雷,責罵王恢貪生怕死不敢出擊,王恢說,計劃失敗而硬要出擊,三五萬人擋不住匈奴大軍撤退,必然損失慘重,為保全軍隊才不出戰。武帝依然盛怒,王恢著忙,暗暗送給丞相田蚡珠寶財物,請他求情,田蚡便請姐姐王太后代為美言。
王太后在武帝面前代王恢說情,武帝說,馬邑之謀是他堅持,出兵三十萬耗費無數,敵人退兵不敢追擊,也不能搶得敵方輜重,全無建樹,哪怕殺幾個匈奴兵也好,並無!而又與匈奴撕破臉皮,成為敵人,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交代。王太后聽完無語以對。王恢得知情況後便自殺身亡。
-
7 # 龍鎮
確切地說,王恢是馬邑之圍的謀主。
馬邑之圍是漢朝對匈奴政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從漢高祖直到漢武帝,漢朝一直對匈奴採取懷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朝的實力已經足夠與匈奴一戰,大行令(即大鴻臚,省部級)王恢極力主張停止與匈奴和親,興兵征討,以獲得北部邊境的長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議:匈奴現在對漢朝沒有戒心,可以誘之以利,圍而殲之。
王恢的計謀被漢武帝採納。於是雁門馬邑的地方豪強聶翁壹受命潛入匈奴,向單于表示願意為內應,殺死馬邑的地方長官,迎接匈奴大軍入城。單于欣然應允,果然親自帶領十餘萬大軍前往馬邑。漢朝悄悄地動員了二十幾萬大軍,分別由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等人統領,埋伏在馬邑周圍。王恢的任務是代郡出發,襲擊匈奴的輜重,同時也是截斷匈奴的後路。
這一計策著實是大手筆,也只有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會批准實施。如果成功,確實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問題是,細節上出了一點錯漏。單于到了馬邑外一百餘里的地方,看到滿山遍野的牛羊,心下大喜。然而再看,發現不對勁——只有牛羊,沒有牧民。於是先攻下馬邑城外的一個據點,抓來俘虜一問,知道了漢軍的計謀,嚇出了一身冷汗,趕緊揮軍撤退。
匈奴大軍連漢軍的伏擊圈都沒進,就匆匆撤走了。各路漢軍縱馬追擊,哪裡追得上,只得無功而返。王恢的三萬部隊倒是到達了指定位置,可是看到匈奴人全師而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實力,一箭不發,也撤退了。
馬邑之圍的出發點是好的,功敗垂成,當然是因為計劃不周。對於漢武帝來說,這次行動一是丟臉,二是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錯失了突襲匈奴的良機。所以回來之後,他將怒火撒向了王恢,指責王恢臨陣逃脫。王恢對此並不服氣,反駁說:在這種情況下發動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白白送了三萬將士的性命。漢武帝一怒之下,將王恢下獄。當時定的罪是“逗橈”,也就是臨陣畏縮,當斬。王恢託人間接找到太后,向漢武帝說情,大概意思是:王恢是馬邑之圍的謀主,如果殺了他,反倒是給匈奴報了仇了。
漢武帝對此反駁:馬邑之圍是王恢提出的,為此而調動幾十萬人馬,天下震動。就算匈奴大軍逃掉了,他如果如約出擊,至少還可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不殺王恢,無以謝天下!話說到這個份上,王恢當然活不了。至於是怎麼死的,《史記》的兩處記載不一,《韓長孺列傳》說是自殺,《匈奴列傳》說是斬首。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王恢死?客觀地說,馬邑之圍既然失敗,王恢再出擊也確實沒什麼意義,白白損失三萬將士而已。作為一軍之長,臨機決斷,全師而退,並沒有大錯,甚至值得表揚。如果是從提振士氣考慮,那麼將三萬人投到十幾萬匈奴大軍之前,悲壯是悲壯,但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一戰而損失三萬人,對本來已經失敗的馬邑之圍來說,無非是雪上加霜。唯一的解釋,是漢武帝必須要找一個人來當替罪羊,否則的話,也確實是沒法給天下人交代了。
-
8 # 楊朱學派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死於漢武帝之手的冤鬼達十幾萬。
漢武帝所殺之人90%是無辜冤死,如殺公孫賀、太子、皇后和長公主。
9%是為推卸責任,栽贓嫁禍。如殺江充、張湯、劉屈氂。
唯獨殺馬恢,漢武帝是賞罰分明,馬恢死的不冤。
是馬恢建議,改變與匈奴的和親政策。也是馬恢參與制訂了馬邑之圍的計劃。
馬恢制訂的計劃有疏漏,不嚴密。再加上被匈奴抓的小吏是慫包,洩露了計劃。在這一點上,馬恢有過錯,但罪不至死。
匈奴單于得知幾十萬大軍埋伏於馬邑附近,欲全殲匈奴後。倉皇逃跑。
此時,馬恢麾下有三萬大軍,任務是斷匈奴輜重,並切斷匈奴退路。但馬恢卻畏戰,匈奴逃脫置之不理。
馬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萬人,而匈奴有十幾萬大軍。貿然出擊是以卵擊石。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匈奴單于得知漢軍有幾十萬伏兵,是倉皇逃跑的,心中恐懼,戰鬥意志肯定不高。
李廣四千騎遇到匈奴左賢王四萬騎。也沒逃跑,而是圓陣禦敵。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李廣連續以射殺匈奴數位副將,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抵擋住了匈奴的進攻,並盼到張騫的援軍。
李陵帥數千步兵。迎戰匈奴八萬騎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斬殺數倍於己的敵人。
馬恢帥的是三萬大軍,去截擊五倍於己倉皇逃竄的敵人。最重要的,並非孤軍奮戰。李廣、公孫賀等援軍近在咫尺。匈奴必定慘敗。
說到底,是馬恢畏戰。如果他有李廣一半的亮劍精神。馬邑之圍,匈奴必定被全殲。(軍事常識:消滅敵人80%以上,就是全殲)
調動幾十萬大軍,要花多少錢糧。不是過家家玩遊戲。因你一人畏戰,喪失戰機,功敗垂成。馬恢之死,當其罪也。
-
9 # 王斌兔斯基
漢武帝為什麼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首先大家要知道,漢武帝時王恢的本職工作是大行令,大行令是什麼官呢?
官名。中國古代朝廷掌管諸侯及少數民族事務。秦及漢初本名典客﹐西漢沿設,為九卿之一。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大鴻臚。注意上面的解釋,王恢當時本身就是主管少數民族事務的主官,也就是說他本身工作就有輔佐漢武帝決定對外政策。
漢武帝時,大多數的朝臣都是附和韓安國,希望與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因為雖然經過了文景之治,但是漢朝的國力仍然不能稱得上是豐厚。更何況和親政策下,邊境平靜,百姓安樂,一旦開戰那麼除非漢與匈奴分出一個你死我活,不然不可能再次歸於和平。
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指的就是這個情況。
因此,漢武帝對於王恢的發動戰爭的提議是很猶豫的。要知道在公元前133年這個時間點,漢武帝登基不到十年,恩信初立,威望隆重的竇太后剛於公元前135年死了,竇家開始失勢;王太后上臺,田蚡擔任丞相;漢與匈奴剛剛和親;南方的叛亂已被平定,精兵北調防禦匈奴。
此時,如果一轉文景之時的和親政策,對匈奴全面開戰。那麼對於漢武帝的威信、國家的財力、軍民的生活、乃至漢朝的興衰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最主要的麻煩在於,漢朝在戰略上並沒有做好整體的動員。
然而,儘管漢武帝堵上了自己的威信甚至國運,但當運氣不好被匈奴識破計謀的時候,馬邑之圍的謀主王恢竟然避陣放走了匈奴。。。。放走了。。。
所以在歷史上,是這麼記載漢武帝的想法的:王恢你老小子一直鼓動我對匈奴全面開戰,結果我耗費大量錢糧讓你帶兵去堵匈奴,你竟然連匈奴的輜重部隊都不敢打。今天不殺了你,我沒法對天下人交待啊!
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所以,王恢必須死,不死就沒人為漢朝戰略上的失誤承擔責任了,那麼一些逞口舌之利的小人豈不是高興了!反正嘴皮子耍的飛起,真正幹事的時候就縮了,結果就是越來越沒人去幹活啦!
-
10 # 探微閣主
“馬邑之謀”,是漢匈關係的轉折點。
漢自文、景兩代的修生養息,至武帝時,國力充盈,加上武帝作為有為之主,自是不甘再行屈辱的和親政策。
漢與匈奴邊境遼闊,匈奴飄忽無定居,漢朝秋天農業豐收之日,亦是匈奴弓勁馬肥之時。
匈奴入塞為寇,攻者一點,防者千里。漢朝的形勢實利攻而不利守。
遂有“馬邑之謀”。
元光二年,雁門馬邑縣的豪強聶壹,透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言:“匈奴剛剛與漢和親結好,信任邊境吏民,可用財利引誘他們前來,漢軍預設伏兵襲擊,必定大破匈奴。”
就此事本身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好計策。然而,在具體實施時,遇到了問題。
六月,漢武帝任命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李息為材官將軍,統率戰車、騎兵、步兵共三十多萬人暗中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約定等單于進入馬邑就揮軍出擊。
馬邑聶壹充當間諜,斬殺死刑囚犯,把他們的頭掛在馬邑城下,用來假冒縣令、縣丞,誘使單于入城。
然而,單于統率十萬騎兵走到距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時,見牲畜遍野,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感到奇怪。就派人攻打亭隧,俘虜了雁門郡尉史,威脅要殺掉他,這個尉史就告訴單于漢軍的埋伏。單于大吃一驚,於是領兵撤退。
邊塞守軍傳報單于已退,漢軍追到邊塞,估計追不上了,就全軍撤回。
而王恢指揮的軍隊,按計劃準備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聽說單于返回,軍隊很多,也不敢出擊。
事後武帝對王恢很惱怒。王恢說:“根據原來的計劃,約定引匈奴進入馬邑城,主力軍隊與單于交戰,而我率軍襲擊他們的後勤給養。現在單于未到馬邑就全軍撤回,三萬人攻打匈奴大軍,只能是自取其辱。我本知道撤兵回來是要殺頭的,但這樣卻保全了陛下的三萬將士。”
於是武帝把王恢交附廷尉,廷尉判決:“王恢避敵觀望,不敢出擊,判處斬首。”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賄,求他開脫罪名,田蚡不敢向武帝說,就對太后說:“王恢第一個提出了在馬邑誘殲匈奴主力的計劃,現在行動失敗而殺了王恢,這是等於為匈奴報了仇啊。”
太后把田蚡的話告訴了武帝。武帝說:“王恢是馬邑計劃的主謀,我聽從了他的建議,調集了天下幾十萬人馬,安排了這次行動。況且,即使捉不到單于,王恢的軍隊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仍然可以安慰將士們的心。如今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王恢得知了武帝的話,就自殺了。
實際上,王恢的計策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謀事不細。動用瞭如此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導致幾十萬人馬無功而返,武帝的憤怒可想而知。
而誘敵計劃的失敗,導致了漢朝不得不與匈奴正面對決。
-
11 # 天宇的文史情懷
漢武帝為什麼定要殺王恢,主要原因是王恢誤了大事。
首先先說秦朝打匈奴為什麼能一戰定乾坤,除了統帥蒙恬指揮得當三軍用命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秦軍遇到了匈奴主力,也就是說秦軍一仗就打到了匈奴的七寸上,當時的匈奴總人口遠不如中原,能騎馬打仗的基本都是精壯男人,而在河套一戰英勇善戰的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大敗匈奴主力,匈奴死傷無數,這一戰匈奴就受不了了,因為死傷的都是精壯男人,這對匈奴影響非常大,因為人口少的匈奴經不起消耗,死一個男人就意味著他的老婆孩子無人管,而在弱幼強食草原那就可能活不下了,而河套一戰匈奴受到重創,大單于只能退回草原,再打下去匈奴男人就要打光了,所以這一戰秦軍打得非常漂亮。而到了漢朝,匈奴也出了個英雄統一了匈奴各部,那就是冒頓大單于,當時劉邦都差點在白登山被俘,不得已只能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時期,那時漢朝國力恢復了俱備了反擊匈奴的實力,而這時王恢也提出了馬邑之謀,也就是把匈奴主力引到馬邑聚而殲之,這一計謀可以說非常好如能成功,那就等於是重現蒙恬河套之戰,當時漢武帝也是雄心勃勃,對馬邑之戰期望很深,可是王恢卻是臨場怯陣,在匈奴撤退時不敢攔截,設想一下如果王恢攔截了匈奴,那漢軍其餘各路大軍就會很快趕來聚殲匈奴主力,就算不能全殲匈奴人,至少也能讓匈奴損失過半,而當時大單于把草上的匈奴精壯男人差不多都帶出來了,只要一戰讓匈奴傷亡過半,那匈奴短時間內就沒實力在進犯中原了。
可就因為王恢一念之差,讓匈奴全身而退,這後果非常嚴重,從那以後漢匈大戰拉開帷幕,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也是匈奴人口消耗不起了才分出勝負,這要是馬邑一戰成功重創匈奴,那可能就不會有長達幾十年的大戰了。
所以說王恢誤了大事,漢武帝也因此恨透了王恢,王恢被斬一點不冤。
-
12 # 南方鵬
提及漢朝對匈奴的反擊戰便不能不提及馬邑之戰,漢武帝時前133年,東南方的閩越東越南越亂事平復,匈奴老上單于去世,軍臣單于接位,遣使前來漢朝求親,武帝召開廷議,聽取大臣意見,大行王恢主張放棄和親與匈奴交戰,御史大夫韓安國則支援和親,朝臣也大多贊同,於是派出使者談判和親事宜。
韓安國說,戰爭一旦開始,兵連禍結,永無寧日,況且匈奴腹地深遠,勞師遠征而又容易無功而返,徒自消耗國力,以高皇帝之能,尚且被困平城,七日無食,定下和親之策,可知戰不如和。王恢說,和親並未平息干戈,匈奴屢次侵掠邊境,人民深受其害,國家顏面無存,當時定下和親,是因為國力不足,如今四夷安寧,僅有匈奴為禍,今時不同往日,何況可以用計誘敵入塞聚殲,不必深入敵境而能一勞永逸。
約定之日,聶壹發出暗號,匈奴二十萬大軍悄悄入塞,可是王恢他們裝得有點過火,路上可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卻沒人看守,軍臣單于驚疑不定,“難道漢人現在不吃牛羊肉,改吃房子啦”?越想越不安,便攻擊附近的衛亭,抓獲衛吏,衛吏貪生怕死,將漢軍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大驚失色,下令大軍速退。此時王恢正帶領三五萬軍士準備抄匈奴後路,見他們不進兵卻全軍而退,不敢出擊,眼睜睜看匈奴人席捲而去。
一次雄心勃勃的伏擊戰,搞得灰頭土臉收場,三十萬大軍到邊境一遊,耗費人力財物無數,武帝臉上無光,暴跳如雷,責罵王恢貪生怕死不敢出擊,王恢說,計劃失敗而硬要出擊,三五萬人擋不住匈奴大軍撤退,必然損失慘重,為保全軍隊才不出戰。武帝依然盛怒,王恢著忙,暗暗送給丞相田蚡珠寶財物,請他求情,田蚡便請姐姐王太后代為美言。
王太后在武帝面前代王恢說情,武帝說,馬邑之謀是他堅持,出兵三十萬耗費無數,敵人退兵不敢追擊,也不能搶得敵方輜重,全無建樹,哪怕殺幾個匈奴兵也好,並無!而又與匈奴撕破臉皮,成為敵人,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交代。王太后聽完無語以對。王恢得知情況後便自殺身亡。
回覆列表
確切地說,王恢是馬邑之圍的謀主。
馬邑之圍是漢朝對匈奴政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從漢高祖直到漢武帝,漢朝一直對匈奴採取懷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朝的實力已經足夠與匈奴一戰,大行令(即大鴻臚,省部級)王恢極力主張停止與匈奴和親,興兵征討,以獲得北部邊境的長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議:匈奴現在對漢朝沒有戒心,可以誘之以利,圍而殲之。
王恢的計謀被漢武帝採納。於是雁門馬邑的地方豪強聶翁壹受命潛入匈奴,向單于表示願意為內應,殺死馬邑的地方長官,迎接匈奴大軍入城。單于欣然應允,果然親自帶領十餘萬大軍前往馬邑。漢朝悄悄地動員了二十幾萬大軍,分別由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等人統領,埋伏在馬邑周圍。王恢的任務是代郡出發,襲擊匈奴的輜重,同時也是截斷匈奴的後路。
這一計策著實是大手筆,也只有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會批准實施。如果成功,確實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問題是,細節上出了一點錯漏。單于到了馬邑外一百餘里的地方,看到滿山遍野的牛羊,心下大喜。然而再看,發現不對勁——只有牛羊,沒有牧民。於是先攻下馬邑城外的一個據點,抓來俘虜一問,知道了漢軍的計謀,嚇出了一身冷汗,趕緊揮軍撤退。
匈奴大軍連漢軍的伏擊圈都沒進,就匆匆撤走了。各路漢軍縱馬追擊,哪裡追得上,只得無功而返。王恢的三萬部隊倒是到達了指定位置,可是看到匈奴人全師而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實力,一箭不發,也撤退了。
馬邑之圍的出發點是好的,功敗垂成,當然是因為計劃不周。對於漢武帝來說,這次行動一是丟臉,二是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錯失了突襲匈奴的良機。所以回來之後,他將怒火撒向了王恢,指責王恢臨陣逃脫。王恢對此並不服氣,反駁說:在這種情況下發動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白白送了三萬將士的性命。漢武帝一怒之下,將王恢下獄。當時定的罪是“逗橈”,也就是臨陣畏縮,當斬。王恢託人間接找到太后,向漢武帝說情,大概意思是:王恢是馬邑之圍的謀主,如果殺了他,反倒是給匈奴報了仇了。
漢武帝對此反駁:馬邑之圍是王恢提出的,為此而調動幾十萬人馬,天下震動。就算匈奴大軍逃掉了,他如果如約出擊,至少還可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不殺王恢,無以謝天下!話說到這個份上,王恢當然活不了。至於是怎麼死的,《史記》的兩處記載不一,《韓長孺列傳》說是自殺,《匈奴列傳》說是斬首。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王恢死?客觀地說,馬邑之圍既然失敗,王恢再出擊也確實沒什麼意義,白白損失三萬將士而已。作為一軍之長,臨機決斷,全師而退,並沒有大錯,甚至值得表揚。如果是從提振士氣考慮,那麼將三萬人投到十幾萬匈奴大軍之前,悲壯是悲壯,但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一戰而損失三萬人,對本來已經失敗的馬邑之圍來說,無非是雪上加霜。唯一的解釋,是漢武帝必須要找一個人來當替罪羊,否則的話,也確實是沒法給天下人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