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創造華夏文明的傳說中的英雄和領袖人物之一,也是繼炎帝、黃帝、唐堯、虞舜之後,中原地區部落聯盟的最後一位首領。因為從大禹之後,部落聯盟這一組織形式以及與其緊密相關的原始社會很快就解體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機構——夏朝。在諸多的先秦文獻中以及司馬遷的《史記》裡,都記述禹與堯、舜曾長期共事,而且虞舜最後也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但是,司馬遷卻沒有把大禹放在五帝之列,而是作為開國君主排在了《夏本紀》之首,確是別有一番意味的。
關於夏禹的身世,先秦文獻如《尚書》、《孟子》、《韓非子》等都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司馬遷關於大禹的記述,就是總結前人的成果而形成的:“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按照《史記·夏本紀》裴駰的《集解》引《諡法》的註釋:禹,就是受禪成功的意思,既然文命受虞舜禪讓為帝,當然曰禹。稱其為夏禹,是因為禹曾被封在“夏”地。人稱夏伯。這個“夏”地在何處?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今河南的陽翟縣,另一種說法是在今山西的夏縣,古稱安邑。
如果看一下大禹最初治水的地點如壺口、首陽、霍太山等、都在山西南部而不在河南。再者,鯀是唐堯的幕僚,禹曾是虞舜的大臣,而堯、舜的根據地皆在晉南,既然禹是被虞舜封在“夏”,“夏”地應當在晉南才符合情理。
所以,《左傳》哀公六年孔穎達疏雲:“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餘里。俱在冀州,統天下四方。”由此看來。孔穎達的註疏還是比較可靠的。
關於禹的身世,應該說司馬遷的記述還是大致可靠的。但是,由於其無法避免的歷史侷限性,他無法理解原始社會末期存在的部落聯盟這一特殊的組織形式,而將黃帝、堯、舜、禹等部落聯盟的首領等同於秦漢時期的封建帝王,將部落聯盟領袖與各部落聯盟首領的關係視為封建君臣關係。
而實際情況則是這樣:黃帝、唐堯、虞舜、夏禹、商契、后稷等都是長期活動在黃河中游中原地區的部落首領,這些部落之間都有著相當密切的血緣關係,其中絕大部分部落很可能就是黃帝部落的分支。當中原地區眾多部落形成了一個聯盟後,黃帝、唐堯。虞舜、夏禹都先後擔任過聯盟的領袖。
部落聯盟領袖集行政、軍事和神權於一身,其中最重要的職能是軍事首長,他們都是由部落首領議事會經過全體首領一致選舉出來的(即部落酋長會議),通常是兩頭制,正的出缺,便由副的繼任,再推舉一人為副。據《尚書·堯典》載堯和舜是兩頭軍事首長;堯死後,舜和禹是兩頭軍事首長。另據《史記·夏本紀》載,禹執政之後,皋陶和益先後都被推舉為副手,當啟終於子承父業成為首領之後,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民主選舉制就為君主世襲制所取代了。
大禹的主要功績是治水,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治水事業。那麼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呢?在介紹大禹治水的功績之前,有必要先敘述一下當時的地理環境,因為當時人類生存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很強。
原始社會末期(距今約 4500年——4300年),地球上發生了一場空前的災難,許多地方上降暴雨,江河湖泊漲溢肆虐,洪水沖毀了農田和房子,家畜大多也死於非命,人類生存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尚書·堯典》雲:“帝曰:‘諮,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諮,有能俾又?’曰:‘於,鯀哉。’”這段文獻的大意是:唐堯當政時期,由於連降暴雨,洪水氾濫肆虐,浩浩蕩蕩來勢非常兇猛,大山高原都被洪水包圍了,老百姓非常憂愁。堯四處尋找能夠治理洪水的賢人,四嶽和眾大臣都推薦鯀擔此重任,唐堯便委派鯀負責治水。
鯀治水採取了修堰治壩的方法,特別是對於一些急流大川沿用堵圍之法,不僅沒有治住水患,反使堤潰壩毀。造成更大災難。因此鯀被撤銷了職務,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大禹接替父親開始治水。他注意汲取前人特別是其父治水的經驗與教訓,先四處跋涉,摸清了每條河流特別是黃河的變化習性,再針對每條河流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以疏通河道為主,再輔之堆堰修壩的措施,對洪水實施綜合治理。在大禹的正確領導之下,洪水氾濫的局面有效地得到了控制,人民的生命財產有了保障。
大禹治水的事蹟之所以千古流傳併為世人傳頌,除了他傑出的領導才能之外,大家還為他公而忘私、勤勞勇敢、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所感動。確實,大禹與洪水斗爭的頑強精酸是感人肺腑的。他看到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便全力以赴率眾人夜以繼日地治水。他手持橐耜耒鍤疏導河川,手上磨去了指甲磨起了老繭,腿上磨去了汗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不停地工作。《韓非子·五蠹》雲:“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鍤,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屍子》曰:禹“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人曰禹步”。為了治理水患,大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把妻子兒女都置之腦後。《孟子·勝文公上》雲:“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人。”諸多文獻都記述了此事,可見其精神感人之深。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也留下許多關於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比如,在《楚辭·天問》中就說大禹治水時,神龍給了他很大幫助,大禹需要開挖排水的溝渠,神龍就以尾劃地遂成溝渠,將洪水排向河海。《拾遺記》中記載的內容更多,不僅有神龍曳尾開渠,還有玄龜隨其後負泥運載。綜合各種文獻,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有以下數事:一、禹會群神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北),殺後至之防風氏;二、逐共工氏並殺其臣相柳;三、禹得伏羲、瑤姬相助以治水;四、降伏水怪無支祁;五、化熊通轅轅山(今河南省偃師縣東南與鞏縣、登封交界處)。其中最後一說流傳甚廣,所以大禹又稱有熊氏,相傳他就是一頭神奇的青熊變來的,當他與家人或與眾人在一起時,就恢復了人形;而當他單獨挖溝鑿洞時,他就化成一隻力大無比的青熊奮力刨土卷石,其功效甚高。在洪水肆虐的時代,治理洪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禹竭盡全力終於完成了這一工程,贏得人們的尊敬是很自然的。但很快就把這種尊敬演變成崇拜,並逐漸神化了。遠古時代的歷史是靠人一代一代口述相傳,直到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為止。但此時的大禹就再也不是帶領人們治水的普通部落首領,而是神化了的英雄。
如果按《尚書·禹貢》和《史記·夏本紀》所述,大禹治水的範圍幾乎包括了中國絕大多數的大江大河。但是,從大禹乃至後來夏朝的活動範圍也未超出黃河中游範圍,其中心區域就是晉南和豫西,這已為考古學上的二里頭文化和東下馮文化所證實。其次,當時的交通條件很差,步行是主要交通形式。即使大禹十年間夜以繼日不停地行走,也未必能走遍《尚書·禹貢》記述的九州。何況,大禹還需要一處一處地治理水患呢?因此,大禹治水的範圍主要是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如果再擴大一些,也許能到黃河下游。《禹貢》中的冀州是治理的重點,其中涉及到的地點,也都令人比較信服。如壺口即今山西吉縣的壺口瀑布,梁和歧即今渭水一帶,大原和岳陽即今太原和霍山,衡漳即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南部的漳河流域。再從沿用至今的許多地名上來看,如禹門口、系舟山、大禹渡、三門峽等,都與大禹治水有關。太原盆地西北的系舟山傳說因大禹治水在此係舟而得名。河津縣城西北處的黃河峽谷,傳說是禹鑿龍門的遺蹟,故名“禹門口”。《墨子·兼愛中》雲:“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洩渠孫皇之水。北為防原派注,後之邸、滹池之竇;灑為底柱,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據學者考證,後之邸即昭餘祁,滹池即滹沱河,皆在山西境內。西河即晉、秦交界處一段黃河的古稱,龍門就是鑿在這段河床上。傳說大禹鑿龍門之後,過中條山來到今芮城縣,曾在一棵古柏下休息,然後渡河宿於河南的禹店村。芮城縣城東南臨河處有一村叫神柏峪,此處的渡口就稱大禹渡。
平陸縣與河南三門峽市之間的黃河上有一處地段叫三門峽,傳說三門原是一擋在河床上的巨石,導致兩岸洪水氾濫,大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從南往北稱鬼、神、人三門。由此看來,大禹治理的重點是黃河中游及其支流汾、渭、涑水、涇、洛、漳等,主要是把一地區的洪水歸人諸支流,然後經黃河東流人海。
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時,還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農業。他派益在低窪的水田中栽種水稻,令稷在高原坡地種粟黍,還拿出餘糧賑濟災民,對於那些因洪水氾濫而無法居住的地區,便讓人們遷徒到高原或山地上,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正因為大禹在危急時刻能力挽狂瀾,人們才永遠懷念這位治水的英雄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位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孔子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大禹,我們這裡恐怕只有魚,哪裡還會有人呢!
傳說時期的堯、舜、禹時代,蕩蕩洪水,危害中國,先後有共工氏、鯀等人治水均未果,禹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治水獲得成功。大禹治水的傳說,猶如神話一般,後世人們儘管稱頌他的豐功偉績,卻也不乏疑問,由此民間有各種不同的傳說。
【夏禹】亦稱大禹、戎禹。傳說中炎黃部落聯盟中的夏后氏部落長。夏朝開君。媯姓,名文命,鯀之子。繼父職奉舜命治理洪水十三年,不避艱辛,奔走拔涉,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好水患。又領導人民整治土地,修築溝渠,發展農業生產,深得民心,得舜帝禪位。在位八年,國家機器逐漸強化,史載禹時已有軍隊、監獄、官吏、刑罰,所謂“禹鑄九鼎”是也。
大禹是創造華夏文明的傳說中的英雄和領袖人物之一,也是繼炎帝、黃帝、唐堯、虞舜之後,中原地區部落聯盟的最後一位首領。因為從大禹之後,部落聯盟這一組織形式以及與其緊密相關的原始社會很快就解體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機構——夏朝。在諸多的先秦文獻中以及司馬遷的《史記》裡,都記述禹與堯、舜曾長期共事,而且虞舜最後也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但是,司馬遷卻沒有把大禹放在五帝之列,而是作為開國君主排在了《夏本紀》之首,確是別有一番意味的。
關於夏禹的身世,先秦文獻如《尚書》、《孟子》、《韓非子》等都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司馬遷關於大禹的記述,就是總結前人的成果而形成的:“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按照《史記·夏本紀》裴駰的《集解》引《諡法》的註釋:禹,就是受禪成功的意思,既然文命受虞舜禪讓為帝,當然曰禹。稱其為夏禹,是因為禹曾被封在“夏”地。人稱夏伯。這個“夏”地在何處?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今河南的陽翟縣,另一種說法是在今山西的夏縣,古稱安邑。
如果看一下大禹最初治水的地點如壺口、首陽、霍太山等、都在山西南部而不在河南。再者,鯀是唐堯的幕僚,禹曾是虞舜的大臣,而堯、舜的根據地皆在晉南,既然禹是被虞舜封在“夏”,“夏”地應當在晉南才符合情理。
所以,《左傳》哀公六年孔穎達疏雲:“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餘里。俱在冀州,統天下四方。”由此看來。孔穎達的註疏還是比較可靠的。
關於禹的身世,應該說司馬遷的記述還是大致可靠的。但是,由於其無法避免的歷史侷限性,他無法理解原始社會末期存在的部落聯盟這一特殊的組織形式,而將黃帝、堯、舜、禹等部落聯盟的首領等同於秦漢時期的封建帝王,將部落聯盟領袖與各部落聯盟首領的關係視為封建君臣關係。
而實際情況則是這樣:黃帝、唐堯、虞舜、夏禹、商契、后稷等都是長期活動在黃河中游中原地區的部落首領,這些部落之間都有著相當密切的血緣關係,其中絕大部分部落很可能就是黃帝部落的分支。當中原地區眾多部落形成了一個聯盟後,黃帝、唐堯。虞舜、夏禹都先後擔任過聯盟的領袖。
部落聯盟領袖集行政、軍事和神權於一身,其中最重要的職能是軍事首長,他們都是由部落首領議事會經過全體首領一致選舉出來的(即部落酋長會議),通常是兩頭制,正的出缺,便由副的繼任,再推舉一人為副。據《尚書·堯典》載堯和舜是兩頭軍事首長;堯死後,舜和禹是兩頭軍事首長。另據《史記·夏本紀》載,禹執政之後,皋陶和益先後都被推舉為副手,當啟終於子承父業成為首領之後,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民主選舉制就為君主世襲制所取代了。
大禹的主要功績是治水,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治水事業。那麼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呢?在介紹大禹治水的功績之前,有必要先敘述一下當時的地理環境,因為當時人類生存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很強。
原始社會末期(距今約 4500年——4300年),地球上發生了一場空前的災難,許多地方上降暴雨,江河湖泊漲溢肆虐,洪水沖毀了農田和房子,家畜大多也死於非命,人類生存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尚書·堯典》雲:“帝曰:‘諮,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諮,有能俾又?’曰:‘於,鯀哉。’”這段文獻的大意是:唐堯當政時期,由於連降暴雨,洪水氾濫肆虐,浩浩蕩蕩來勢非常兇猛,大山高原都被洪水包圍了,老百姓非常憂愁。堯四處尋找能夠治理洪水的賢人,四嶽和眾大臣都推薦鯀擔此重任,唐堯便委派鯀負責治水。
鯀治水採取了修堰治壩的方法,特別是對於一些急流大川沿用堵圍之法,不僅沒有治住水患,反使堤潰壩毀。造成更大災難。因此鯀被撤銷了職務,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大禹接替父親開始治水。他注意汲取前人特別是其父治水的經驗與教訓,先四處跋涉,摸清了每條河流特別是黃河的變化習性,再針對每條河流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以疏通河道為主,再輔之堆堰修壩的措施,對洪水實施綜合治理。在大禹的正確領導之下,洪水氾濫的局面有效地得到了控制,人民的生命財產有了保障。
大禹治水的事蹟之所以千古流傳併為世人傳頌,除了他傑出的領導才能之外,大家還為他公而忘私、勤勞勇敢、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所感動。確實,大禹與洪水斗爭的頑強精酸是感人肺腑的。他看到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便全力以赴率眾人夜以繼日地治水。他手持橐耜耒鍤疏導河川,手上磨去了指甲磨起了老繭,腿上磨去了汗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不停地工作。《韓非子·五蠹》雲:“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鍤,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屍子》曰:禹“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人曰禹步”。為了治理水患,大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把妻子兒女都置之腦後。《孟子·勝文公上》雲:“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人。”諸多文獻都記述了此事,可見其精神感人之深。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也留下許多關於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比如,在《楚辭·天問》中就說大禹治水時,神龍給了他很大幫助,大禹需要開挖排水的溝渠,神龍就以尾劃地遂成溝渠,將洪水排向河海。《拾遺記》中記載的內容更多,不僅有神龍曳尾開渠,還有玄龜隨其後負泥運載。綜合各種文獻,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有以下數事:一、禹會群神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北),殺後至之防風氏;二、逐共工氏並殺其臣相柳;三、禹得伏羲、瑤姬相助以治水;四、降伏水怪無支祁;五、化熊通轅轅山(今河南省偃師縣東南與鞏縣、登封交界處)。其中最後一說流傳甚廣,所以大禹又稱有熊氏,相傳他就是一頭神奇的青熊變來的,當他與家人或與眾人在一起時,就恢復了人形;而當他單獨挖溝鑿洞時,他就化成一隻力大無比的青熊奮力刨土卷石,其功效甚高。在洪水肆虐的時代,治理洪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禹竭盡全力終於完成了這一工程,贏得人們的尊敬是很自然的。但很快就把這種尊敬演變成崇拜,並逐漸神化了。遠古時代的歷史是靠人一代一代口述相傳,直到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為止。但此時的大禹就再也不是帶領人們治水的普通部落首領,而是神化了的英雄。
如果按《尚書·禹貢》和《史記·夏本紀》所述,大禹治水的範圍幾乎包括了中國絕大多數的大江大河。但是,從大禹乃至後來夏朝的活動範圍也未超出黃河中游範圍,其中心區域就是晉南和豫西,這已為考古學上的二里頭文化和東下馮文化所證實。其次,當時的交通條件很差,步行是主要交通形式。即使大禹十年間夜以繼日不停地行走,也未必能走遍《尚書·禹貢》記述的九州。何況,大禹還需要一處一處地治理水患呢?因此,大禹治水的範圍主要是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如果再擴大一些,也許能到黃河下游。《禹貢》中的冀州是治理的重點,其中涉及到的地點,也都令人比較信服。如壺口即今山西吉縣的壺口瀑布,梁和歧即今渭水一帶,大原和岳陽即今太原和霍山,衡漳即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南部的漳河流域。再從沿用至今的許多地名上來看,如禹門口、系舟山、大禹渡、三門峽等,都與大禹治水有關。太原盆地西北的系舟山傳說因大禹治水在此係舟而得名。河津縣城西北處的黃河峽谷,傳說是禹鑿龍門的遺蹟,故名“禹門口”。《墨子·兼愛中》雲:“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洩渠孫皇之水。北為防原派注,後之邸、滹池之竇;灑為底柱,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據學者考證,後之邸即昭餘祁,滹池即滹沱河,皆在山西境內。西河即晉、秦交界處一段黃河的古稱,龍門就是鑿在這段河床上。傳說大禹鑿龍門之後,過中條山來到今芮城縣,曾在一棵古柏下休息,然後渡河宿於河南的禹店村。芮城縣城東南臨河處有一村叫神柏峪,此處的渡口就稱大禹渡。
平陸縣與河南三門峽市之間的黃河上有一處地段叫三門峽,傳說三門原是一擋在河床上的巨石,導致兩岸洪水氾濫,大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從南往北稱鬼、神、人三門。由此看來,大禹治理的重點是黃河中游及其支流汾、渭、涑水、涇、洛、漳等,主要是把一地區的洪水歸人諸支流,然後經黃河東流人海。
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時,還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農業。他派益在低窪的水田中栽種水稻,令稷在高原坡地種粟黍,還拿出餘糧賑濟災民,對於那些因洪水氾濫而無法居住的地區,便讓人們遷徒到高原或山地上,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正因為大禹在危急時刻能力挽狂瀾,人們才永遠懷念這位治水的英雄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位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孔子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大禹,我們這裡恐怕只有魚,哪裡還會有人呢!
傳說時期的堯、舜、禹時代,蕩蕩洪水,危害中國,先後有共工氏、鯀等人治水均未果,禹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治水獲得成功。大禹治水的傳說,猶如神話一般,後世人們儘管稱頌他的豐功偉績,卻也不乏疑問,由此民間有各種不同的傳說。
【夏禹】亦稱大禹、戎禹。傳說中炎黃部落聯盟中的夏后氏部落長。夏朝開君。媯姓,名文命,鯀之子。繼父職奉舜命治理洪水十三年,不避艱辛,奔走拔涉,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好水患。又領導人民整治土地,修築溝渠,發展農業生產,深得民心,得舜帝禪位。在位八年,國家機器逐漸強化,史載禹時已有軍隊、監獄、官吏、刑罰,所謂“禹鑄九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