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中做自我
-
2 # 看不見的角落
因為大部分列強要的只是經濟上的利益,對清朝的國土沒有多少需求。清朝滅亡的時候,如果加上外蒙,面積確實有千萬平方公里,還要多一百出頭。
但是如果把《辛丑條約》以後列強在清朝劃分的勢力範圍去掉,你會發現,清朝最富裕、發達的地區已經沒有了。
英美佔據著長江流域,德國佔據山東,日本佔據東北......因為《辛丑條約》的緣故,清帝國對列強幾乎就是不設防,任由其駐兵,享有種種特權(關稅,治外法權)。在這種情況下,清朝的國土在法理上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確實是個奇蹟。
因為除了沙俄、日本之外,大部分國家對清朝的國土根本就沒興趣。像英、美,從頭到尾就是盯上了清朝廣闊的市場。日俄雖然佔據了清朝的一部分國土,但想輕易擴大佔有土地已經沒有可能。
因為歐洲從16世紀以來就堅持著所謂均勢主義——只要某一方強大了,所有國家就會一起圍上來制裁。
日俄如果在清朝佔據的土地太大,因為離得近的緣故很容易就能站穩腳跟,從而產生霸權,影響其他列強的在華利益。但在其他列強的制衡之下,日俄在八國聯軍侵華後一直就沒有輕舉妄動,破壞遊戲規則。
有一個淺顯的例子也能說明這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有機可乘佔據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北洋政府還面臨著21條亡國的風險。北洋政府在國際上前後奔走,呼喊也沒有任何用處。
但日本顯然低估了西方均勢主義的力量,在沒過多久的華盛頓會議上被英美的威逼交還了山東,同時廢除了部分不平等條約。北洋政府所付出的,就是實行“門戶開放”政策,讓列強的在華貿易和經濟侵略進一步加大。
由此佐證,大部分列強所圖的,不過是經濟上的利益。在利益得到滿足後,甚至會給予清政府一定的保護(清朝和列強打國際官司還贏過)。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清末還能剩下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喜歡就關注唄。。。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
3 # 使用者5984039484914
【清朝對皇帝有何懲罰措施?清朝皇帝最怕什麼?除了怕死之外,最怕死後不允許立功德碑。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許立碑?清朝有制:凡丟失國之寸土者,皆不得立碑。我不知道在大清以前,還有哪一個朝代,訂立過如此嚴格的戒律,明文規定丟失國土者,死後不配享有聖德神功碑。我寧願將之視為清朝的創舉。開國者居安思危,對後代不放心,才會留下這意味深長的遺囑:要保護好我流汗滴血積累的遺產,稍有差池,即為不肖子孫也!這是對敗家子的警告。愛新覺羅氏的家規,使道光以下諸帝死後無碑。清室奉行的諸多規矩,迥異於前朝。你說它是族規也可以,說它是家法也可以,都帶有鮮明的特色。能夠看出,最初的“立法者”很動了一番腦筋的。這些代表著最高意志的“祖制”,基本上都雷打不動地得以貫徹。帝陵是否可建立聖德神功碑,絕對是有條件的。是跟該君主的政績“掛鉤”的,不容失寸土。】【圖片轉貼自陰春爆部落格】 清朝皇陵,最後的王朝 洪燭 自咸豐始,清朝的皇帝徹底喪失了獵手的血性和尚武的精神。既不能禦敵於馬上,救民於水火,又不擅長料理財政、工商、科技等諸多內務,導致中國在世界之林的名次每況愈下,頻頻遭受列強的欺凌。 咸豐之後,同治與光緒二帝,都不太像男子漢,皆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被一個太婆玩弄、操縱於股掌。尤其光緒,雖曾想謀取改革、以擺脫“母虎似的嬸孃”(林語堂語),可幾個回合就給打趴下了。連一個女人都鬥不過,又如何統治四方、降龍伏虎呢?他眼睜睜地瞧著心愛的珍妃被“老佛爺”派人推進井裡,卻無力解救,活得真夠窩囊的。 至於末代的宣統小皇帝(溥儀),更是扶不上馬的“阿斗”。他三歲時被推上龍椅,看著滿朝文武,嗷嗷大哭,嚇得尿褲子了。哪像是有能力擔起整個國家的帝王?最終還是人民的覺悟推動清王朝走向滅亡。 河北遵化馬蘭峪的東陵,和易縣永寧山下的西陵,分別安葬著清代的九位皇帝。 光緒的崇陵,是其中的最後一座,同時又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座帝陵。因為末代皇帝宣統登臺僅三年出頭就被迫退位(故稱“廢帝”),葬送了大清王朝。況且,溥儀去世時的身份是平民,已無再造皇陵的可能。 清陵是以光緒的崇陵畫句號的。 出北京城,走讀東、西陵,等於是在讀清史,讀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歷程。皇帝們終於像恐龍一樣絕種了。清代距今天尚不足百年,但在觀眾的心理上,已遙遠如侏羅紀了。清陵,離你我最近的一座侏羅紀公園。 讀這部化石版的清史,可對其盛衰一目瞭然。 道光的慕陵,恰恰是其間的分水嶺:大清帝國開始走下坡路的標誌。 康雍乾諸具有豪華裝修、富可敵國的陵寢,真正稱得上氣象萬千。從道光開始,在料理後事方面則顯得小氣多了。慕陵的規模就有所壓裁撤了華表、石像生(石人石獸)、明樓等裝飾性建築,並且沒神功碑。 清朝有制:凡丟失國之寸土者,皆不得立此。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鴉片戰爭失敗而簽署《中英南京條約》,開賠款割地之先例。也是斷不好意思給自己樹碑的,該如何書寫那恥辱的一筆?常言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偏偏是有大過的,犯了丟失國土的錯誤。一位失職的皇帝,厚著臉皮給自己立功德碑,無異於扇自己耳光。 況且,“政策”也不允許。有違先祖訂立的家法國法。 道光就這樣紅著臉躺在不完整的陵墓裡。我想他一定盼望著自己的後代早日收復失地,早日彌補罪過。否則,他會睡得很不踏實的。死後照樣噩夢不斷。 【道光】 慕陵的名稱,系道光生前細加斟酌選定的,取仰慕列祖列宗功德之意。對先帝們創業守業的豐功偉績(譬如乾隆的“十全武功),他確實只有仰慕的份兒。不僅僅仰慕,他還應該抱愧呢。愧對祖先。 不只是道光一個人羨慕。此後的咸豐、同治、光緒,同樣只有羨慕的份兒。同樣愧對祖宗打下的基業。羨慕的程度與慚愧的程度,是成正比的,甚於道光。 與道光相比,他們賠的款更多了,割的地更多了。直至輸得精光。 所以,他們的陵墓,同樣沒有大碑亭、石像生,權當自己懲罰自己吧。地下的死者,羞於談論自己的功過,只好讓墓碑缺席。 看來這些龍子龍孫挺守規矩的。 他們不僅愧對祖先,更愧對後人。 即使無規可循,也是需要慚愧的。眼睜睜看著山河破碎、版圖缺損卻無計可施,縱然“土遁”了,也無法逃避千夫萬民的譴責。這張臉該往哪裡擱?聖德神功碑該往哪裡擱? 還是老老實實地在九泉之下多寫出幾份檢討書吧。閉門思討去吧。 走讀東、西陵,走讀清史,越讀越不是滋味。從慕陵開始,江河日下,風雨飄搖,光榮與夢想逐漸為恥辱所代替。 話又說回來,大清的創業者們是無愧的,甚至是偉大的。僅在開疆拓土中發揮了最大的能量、為後人提供了歎為觀止遺產,更重要的,是樹立了精神的信條:丟失國之寸土,即大罪錯也! 我不知道在大清以前,還有哪一個朝代,訂立過如此嚴格的戒律,明文規定丟失國土者,死後不配享有聖德神功碑。簡直帶有罪不可諒、死有餘辜的意思。 我寧願將之視為清朝的創舉。開國者居安思危,對後代不放心,才會留下這意味深長的遺囑:要保護好我流汗滴血積累的遺產,稍有差池,即為不肖子孫也!這是對敗家子的警告。 總之,應該有一些制約昏庸帝王的東西(譬如報應,譬如祖訓),以免其無所顧忌地揮霍、腐化乃至割讓土地。 況且,愛新覺羅氏的家規,雖使道光以下諸帝死後無碑(畢竟還有葬身之地),並沒有阻擋住國力衰竭、國土淪喪的命運。 從道光開始,到了光緒那裡,雖有寸土必爭之心,苦無寸土必爭之力。以《中英南京條約》為先導,相繼有《中俄璦琿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協議,為日暮途窮的晚清縫補了一件腐朽的屍衣。 從道光到光緒(乃至宣統).都在身不由己地做著同一件事情:把祖傳的家產分批分批地送進當鋪裡,只取回了幾張可恥的票據。 曾經富甲一方的大清王朝,彷彿一夜之間,變得命比紙薄。辛亥革命拿小手指一捅,就破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走讀東、西陵,走讀化石版的清史,我彷彿又看見了那個最後垮掉了的王朝。垮掉了的,最後的王朝喲! 清室奉行的諸多規矩,迥異於前朝。你說它是族規也可以,說它是家法也可以,都帶有鮮明的特色。能夠看出,最初的“立法者”很動了一番腦筋的。這些代表著最高意志的“祖制”,基本上都雷打不動地得以貫徹。 譬如我前面說過的:帝陵是否可建立聖德神功碑,絕對是有條件的。是跟該君主的政績“掛鉤”的,不容失寸土,就像不容白玉有微瑕。道光因鴉片戰爭落敗,丟了香港,哪怕香港在當時不過一彈丸之地,足以讓道光羞辱不堪、死不瞑目了。 清取代明,從宏觀的體制方面,襲用了前朝之衣缽。本來是件很省心省力的事情。打江山的人卻不滿足,在一些至關重要的細節上又謀求變革,企望制度能更完善。且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點子。 最具創新意識並且與國家命運、皇族命運休慼相關的.要數立以賢的帝位繼承法。 明朝執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誰先出生誰就是最佳人選一有一種論資排輩、聽天由命的意思。表面上似乎容易減免是非,卻有後患:不是當皇帝的料,偏偏當上了皇帝;而在才能方面出類拔萃者,卻不見得有入選的資格。所以,明帝(共十餘位)中頗多昏庸之輩,禍國殃民。 恐怕正是因為吸取前車之鑑,清朝選立皇儲的比賽規則修改了:摒棄了輩分的因素,以才取勝、為賢是取,這樣對每一個皇子來說,則顯得公平多了。機會面人人平等,關鍵看你的才學武藝是否脫俗超群。而對國家的發來說,則更保險一些:畢竟,皇儲是經過嚴格的篩選與客觀的考驗的,非等閒之輩所能企及。 【光緒與珍妃】 清之先祖作為北方遊牧民族,崛起於嚴酷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比中原王朝要更富於競爭意識乃至憂患意識,也更重視領袖作用。兩軍交戰勇者勝,如果主帥既無勇又無謀,大家跟著吃虧。所謂立儲,等於是在選擇民族的領頭羊,一點也馬虎不得。“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必須具備方位感、判斷力及指揮才能,才不至於把眾生之船划進漩渦裡去。一旦觸礁或擱淺,後悔莫及,還不如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紫禁城裡的皇子們,都要接受精密的綜合素質教育。有德高望重的大學士擔任教師爺,“逐日講經史,以擴充聖聰,庶於古今亂興衰之道,可以詳細陳說,而聖德日增其高深。” 譬如同治六歲就上學了,啟蒙老師是翰林院編修李鴻藻。繼位後,兩宮太后又特意為這個小皇帝聘請了李鴻章、翁心存及禮部和工部的兩位上書,擔任弘德殿授讀的師傅。 滁了學習書本知識,還必須“軍訓”:騎馬射箭,飛刀舞劍,甚至操練火器。難怪道光哥兒幾個在抵抗天理教襲擊時,臨陣時有那麼好的槍法呢。 皇子們同臺學藝,誰不想以優勢取勝呢?不是為了考狀元,是為了當皇帝,太有誘惑力了。因而加倍地勤勉。在主考官(父皇)面前,拼命顯示自己新學到手的文韜武略。明爭暗鬥是少不了的。就跟西方競選總統似的,只不過是為了拉著最關鍵的一張選票。假如兒子們的學習成績差不多,就夠讓他們的“皇阿瑪”為難的。該讓誰當“班幹部”呢?
-
4 # 心向青山
1、條約是一把雙刃劍
三十年戰爭之後,歐洲人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這一和約對世界格局影響巨大,之後威斯特伐利亞原則和主權國家的概念逐漸從歐洲擴散至全球,對主權國家的承認成為了國際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則。
所以,清朝雖然簽訂了一個有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但丟掉的領土全部都是透過條約割去的,而剩下的領土,無論大清多麼孱弱,各國還是承認這是中國的領土的。
這是法理基礎。
2、中國太大,列強各國利益的牽制
與印度、波斯、奧斯曼不同,清朝時期的中國確實幅員遼闊,又位於亞洲的最東邊,距離歐洲列強最遠,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鯨吞中國。
為了不使其他國家獨佔中國,於是列強在中國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這一局面造成了各國權力的互相牽制,清朝的領土反而大部分得以保全。
這是大國制衡。
3、中國大一統觀念的深入人心
中國滿~蒙~回~藏~漢五部的統一確實是由清朝完成的,但大一統的觀念從漢朝時期便深入人心,東亞的華夷體系一直都存在,這是清朝時期的中國能維繫千萬領土的思想基礎。
所以,清朝在歐洲列強到來之前一統滿蒙回藏漢五部貢獻巨大,客觀上使中國有了巨大的迴旋餘地,為之後的PLA進軍新疆、西藏提供了法理基礎。
-
5 # 乾史坤今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當時陸地領土達到1200萬平方公里。除了臺灣,香港,澳門少量領土割讓給列強,基本全部保留下來。
.
雖然晚清國弱民貧,但大清的中央集權統治卻絲毫沒有減弱,依然牢牢把空著地方政權。清朝經過200多年大一統的高度控制下的領土民眾,在世世代代的觀念中,早已不可改變的認定這個王朝,再加上西太后老佛爺的拼力死撐下,領土總算得以保留。這些都是重要原因。
晚清領土最危險的一次當屬新疆阿古柏的叛亂,及老毛孑的混水摸魚,致使新疆大部被強佔。在這危急時刻,慈禧太后在朝廷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出兵新疆的情況下,力挺主戰的左宗棠。於是在慈禧的大力支援下,於1876至1878年間左宗棠率領清軍平息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
慈禧把持晚清朝政期間,在收復新疆這一決策上是值得讚頌的。總之高度集權的大清朝為後世奠定了大一統的版圖。
回覆列表
第一,中華民族的“大統一”思想和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自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尤其在漢武帝之後,大統一的思想就深入人心,成為每一個真正華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使中國短暫的陷入了分裂,上至軍閥下至普通平民,所有人都堅定地認為中國必將重新統一。
第二,得益於如左宗棠等在國家危機時刻站出來的民族英雄。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中,遭遇了無數危機,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延續傳承,所依靠的,就是在無數次危機時刻湧現出的前仆後繼的民族英雄。
第三,祖國仍能保持統一,至少形式上的統一,還要歸功於民國時期的各個軍閥和地方統治者。雖然這些軍閥佔據一方,作威作福,不斷掀起混戰,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在維護祖國統一方面,他們依然有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