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想失焦
-
2 # 程式設計師小葛
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其實有著非常非常多的偽需求,一般來說的,偽需求就是指非真實的使用者需求。大概有以下這幾種。
1. 我以為……很多時候,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並沒有充分的瞭解業務的使用場景和使用者的痛點,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假設性的認為這個是真實的運用場景,這樣的需求就是偽需求。
拿我曾經做過的無人超市專案舉例吧:我們的無人超市是開在小區裡的,我們最開始的時候認為,無人超市最重要的是防盜。
但是防盜和使用方便在設計上是相悖的,想防盜,就必須犧牲一些便捷性。
當我們的產品上線後,我們發現,使用者偷東西的機率極小,至少我們沒有發生過,但是,防盜的功能讓使用者的體驗大大的下降。
因此,“防盜非常重要”就是一個偽需求,它是我們自己臆想出來的。
2. 真痛點但……有的時候,我們找到了使用者的痛點,發現了使用者真實迫切的需求,我們想了很多我們以為能行的方案,並且實施了,但最終發現,這個無法解決,至少現在的技術是無法解決的,這樣的需求,其實也就是個偽需求。
例如:我們曾經想做一個速遞櫃,但是是面對生鮮電商的。
因為現在的速遞櫃只能投遞一般的貨物,如果是需要冷藏的生鮮貨物,就必須當面簽收,不然就會壞掉,即使我在包裝中放了冰袋,但是在春夏季節,也就只能維持1個多小時。
投遞生鮮商品的快遞櫃,能夠解決使用者的痛點,非常棒。
於是我們做了,也做出來了,不過運營中卻遇到了問題:
電費驚人。壓縮機必須一直開啟,如果商品投遞後再開啟壓縮機,從0降溫到-18℃需要20多分鐘,商品可能會壞掉,因此導致運營成本非常高。
體積受限。因為櫃子的成本很高,中控部分的成本並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壓縮機部分,但普通快遞櫃剛好相反,中控部分價格高,但擴充套件價格便宜。所以,冷藏快遞櫃的儲存單元有限。
異味。生鮮商品大多都有異味,存放後,異味會殘留,異味會影響後續商品的品質。
我們想了非常多的辦法,但是發現,這不是技術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因此,這樣的需求其實也就是偽需求了。他可以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但侷限性非常大,無法推廣複製。
3. 商業化……任何的商業模式,都是為了最終要賺錢。因此,我們的方案在未來肯定是需要有價值點的。但是,很多時候,使用者有痛點,但是這種痛點是無法進行商業化的,這也是偽需求。
現在的醫療資源稀缺,如果有一個平臺能夠讓使用者在上面諮詢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很多人是願意的。
當免費諮詢階段的時候,非常火爆,很多使用者在上面提問,醫生回答後,平臺進行補貼。
但是,當真是運營後,問問題需要收費了,使用者就全部不見了,時間久了,沒有人提問,醫生也離開了。
這種無法商業化的需求,也就是一種偽需求。
-
3 # 劇中小世界
你好,
引言如果要給偽需求下一個定義,很簡單,可以從廣義上來講就是不能產生預期價值的需求。有困難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套方法論或思維體系,來有效辨別什麼樣的需求可能沒有想象中的價值。我想這也是你真正想了解的。
什麼是需求偽需求首先也是一個需求。什麼是需求呢?需求是使用者的需要,使用者的痛點、使用者的爽點。需求可以直接來源於使用者調研,也來源於競品分析、資料分析,產品經理個人YY,產品團隊的頭腦風暴、甚至是你的老闆。當產品經理拿到眾多的需求如何來分析,它有沒有價值,要不要做,要怎麼做呢?
窮盡理由法我們都知道拿到一個需求的時候,不能馬上去做,而要去分析這真是使用者想要的嗎?在這裡有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我給它取名窮盡理由法。
使用者想要一匹很快的馬,而福特發明了汽車。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但是這裡我想擴充一下。使用者說:我想要一個很快的馬。福特:為什麼?使用者:我想更快的到達目的地。那我可以再問:為什麼?使用者:我要幫老闆送一封信給他的朋友。如果看到了這一層,需要發明或許就是電話、簡訊、郵件了。再問:為什麼?使用者:和朋友保持聯絡,能夠增進友誼,讓生活更充實,更有趣。瞭解到這一層,就需要給使用者提供一些傳送圖片、影片、表情包的能力,這就是qq、微信了。
目標使用者透過窮盡理由法,拿到使用者本質的需求的之後,還應該對使用者分一個類。對目前的市場情況,競品情況做分析,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確定自己的目標使用者是誰。
還是剛剛的例子,為什麼要一個很快的馬?使用者:我想更快的到達目的地。問:為什麼?使用者:我需要送一個檔案,給我的合作伙伴。問:為什麼?使用者:需要正式的簽署了這個合同檔案,才可以開始合作。這時,你的產品應該是一個傳真機。
放空自己我們做產品的人很容易不知不覺中就處在一個創造者的角度想問題,也可以稱之為上帝視角。比較常見的就是,『我覺得使用者會怎麼樣』,『使用者應該怎麼樣』,『只要我們做了什麼,使用者就會怎麼樣』。但是,一個產品經理再厲害始終只是一個人,最多代表一類使用者,更不說代表的這類使用者是不是目標使用者,即使是一個產品團隊,也只是相似度很高的一群人。還是剛剛的例子,如果產品經理經常需要籤合同,傳檔案,又沒有聽到使用者的聲音,是不是就很可能錯過微信這樣的產品了呢?
做產品就是一個放空自己接納使用者的過程,好的產品經理應該觸及更多的使用者,聽更多的聲音。
把握時機最後說說做需求的時機,即什麼樣的時間,做什麼樣的事。微信剛剛誕生的時候,什麼朋友圈、搖一搖、都是沒有的,只是很專注的打磨聊天過程的使用者體驗,因為張小龍知道,這才是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也可以說是核心需求,核心競爭力。剛開始做朋友圈的時候,並不支援評論、回覆。你說這不是需求嗎?只是做需求的時機還不到。如果剛開始上線微信的時候,就把這些需求全部都加上,做一個大且全的產品,不僅實現成本高,開發時間長,使用者也很可能會因為沒有學習過程而很難接受這個產品。
最後祝你工作愉快~
-
4 # 孫洪鶴
偽需求取決於這幾點:真實意願性、可達成本性、違背常識、不可逆性這幾個是經常出現的偽需求。
1、真實意願性:
比如,大家都看重品牌,但這十多年大量的品牌出現,現在的消費者都經歷過太多的品牌,其實品牌有時對消費者也就是那麼回事,說品牌其實往往更在意價格,比如拼多多的成功。
2、可達成本性:
即使需求大量的存在,但是可實現和對接的成本過太高,也是偽需求,這個成本當中不僅僅指金錢、還可能有時間、精力、壁壘、壟斷等原因。
比如,我們產品經理發現了一個需求,但創造出來的成本特別高,消費者不願意支付這麼高的價格;或是設計-生產中存在壁壘、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些都是需求阻礙,不可實現性。
3、違背常識性
和群體的常識性思維不同,特別是超前的思維,比如你讓傳統的消費者馬上接受無人零售、智慧終端服務,無貨幣支援,也是一時難以接受的。
4、不可逆性
最簡單常見的就是吸菸,吸菸有害健康,多少人戒菸,但戒菸產品卻是個偽需求,但打‘順煙’即吸菸減少傷害的產品卻可以。
產品經理要想避免偽需求營銷而付出代價,就要以使用者思維為主:使用者思維就是你得了解使用者的喜好、痛點:使用者的幸福點在哪?使用者的痛點在哪?
-
5 # 知識廚子
偽需求,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我理解的偽需求,就是大家都說你的這個產品,因為沒有這個配置,確實影響大賣。你要是配置了這個配置,肯定大賣。而你真正的配置了這個配置的產品出來了,你會發現說要買的都不知聲了。
【一個笑話】
話說有個小兔子,每天都去一家麵包店買麵包。
有一天,
小兔子:老闆,有300個麵包嗎?
老闆:不好意思沒有。
第二天,
小兔子:老闆,有300個麵包嗎?
老闆:不好意思沒有。
第三天
小兔子問:老闆,有300個麵包嗎?
老闆:不好意思沒有。
第四天
小兔子:老闆,有300個麵包嗎?
老闆:這次有了,為了你這300個麵包我準備了3天呢。
小兔子:啊,那我就買一個。
老闆崩潰了,但是又不能怪人家小兔子。小兔子只是問你有沒有。有沒有說,讓你準備,所以是你想多了。
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了,什麼事產品的偽需求。作為產品經理要識別這樣的偽需求,避免因為誤判造成更多的損失。
-
6 # 遇見小mi
偽需求這個概念是相對於消費者心裡真正需求而言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實際上是想買A產品,但他表達出來的卻是B,或者作為商家,沒有發掘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只是被一些表象所誤導。
作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從大量的資訊中發掘到客戶的真正需求。要做到去偽存真那麼首先得先判斷出真偽,在工作中,又如何去判斷真偽呢?有一部分產品經理是根據個人的感受或者他身邊一些親朋好友的反饋。比如說我對這個產品沒有興趣,我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或者我接觸的人都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這個需求不是真正客戶想要的。這種判斷方式本身就存在著主觀性,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偷懶的方法。
更科學的方法是進行市場調研,讓消費者去幫商家找到需求。但很多時候,消費者們都無法意見統一,甚至都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當消費者無法幫產品經理去決策時,最終還是他們依靠自己的大腦去判斷。
記得十多年前淘寶網還沒有像如今這般普及時,有的消費者看到有人透過淘Bora購物,就非常的不解,為什麼不去商場現場挑選呢。現如今,仍然有一些人採取這樣的觀點。但電商的熱潮已經從淘寶擴散到了越來越多的平臺。如果產品經理沒有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僅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和市場調研,是無法真正發覺到客戶的真正需求的。
-
7 # 獨飲酒中愁
首先我們就要認識需求,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定義需求的話:人們願意支付一定成本去滿足的願望我們可以稱之為需求, 需求的本質就是痛點,而使用者的需求,就是一種願望,之所以稱之為願望,就是目前未滿足的、欠缺的、不爽的、痛的、期望得到的,就是這些構成了使用者的需求。
偽需求往往是某些創業者或者產品經理關起門來自己意淫出來的需求,實際情況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手機很方便吧,各種應用基於一身,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可能就只會用其中幾種吧。比如有一個老人買手機,然後經理就說,我們這個手機處理器好,反應速度快,音質好,價格實惠,別人可能不賴煩。他買手機的時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打電話,接受簡訊,與別人進行交流,其他的都無關緊要。這個時候,經理極力推薦的手機解釋的功能就是“偽需求”。如果你說這個手機打電話非常方便,發信息也可以語音輸出,真的很方便,這個時候沒準他就馬上買了。
就比如一個經理到一個非洲部落去推銷鞋子,鞋子雖然在其他地方都是人們身上必穿的,在我們眼中就是真需求,但是對於非洲人民來說,他們更願意來光著腳,走在非洲大地上面,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太多的實際要求,要改變他們的想法,有時候就是很難,儘管你極力推薦自己這雙鞋子多麼合腳,多麼舒適,但是對於光腳習慣了的他們來說,買鞋子就是“偽需求”。不過如果經理願意投入工作,做好當地的宣傳,真正願意去推廣,根據他們的意見改進產品方案,偽需求也可以變成真需求。
在推銷產品的時候,要看待具體的人和事,不要隨便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傳播產品的功能,學會了區分,才能更好的推銷產品。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要要對偽需求進行定義。一般意義上偽需求是指PM提出的和你產品使用者人群完全無關的需求,但除非你家的PM水平太不入流,其實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我們在工作環境中更多碰到的是以下幾種“偽需求”的情況。
一、【PM過份帶入個人立場,以自身需求代替使用者需求】部分同理心不強的PM經常會犯的問題,其更多的是從自身使用產品的場景出發來判斷使用者場景,以自身需求出發來判斷使用者需求。最終導致所產出的需求是符合某個極小人群(和此PM同類型的使用者)訴求的。當然也有可能此PM既是此產品的核心使用者人群,從而誤打誤撞也產出了極為優秀的方案。二、【以使用者聲量來對需求作出判斷】很久以前PM圈就流傳過一句話“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然後自己做決定”。但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我也會經常能見到“聽多數人的意見,然後讓他們做決定”的PM。他們會過份關注使用者的意見,以使用者聲量來對一個需求的重要程度進行判斷。但通常來說這種極端case影響使用者的範圍是極小的,而他們會反覆進線或者透過其他渠道投訴,而此時可能我們只是需要規範一下客服流程以及人工兜底方案,鋪上一兩個客服人力即可完美解決。這種PM的一意孤行很有可能最終滿足了1%人的需求,卻忽視了某個沒有這麼極端但會覆蓋30%人的問題。三、【對產品架構及核心場景理解不深】要說這個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問題:“功能對使用者的引導和打擾的邊界在哪裡?”,即你在產品上安插的每一個需求其實都會對部分使用者產生打擾。你可以將使用者使用產品的主流程想象成一條公路,而其他的的分支流程就是公路兩旁的廣告牌,或多或少的都會對使用者產生影響。PM需要對產品架構及核心場景有極其深刻的理解,才能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所以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真正使用者完全不需要的那種“偽需求”其實在真實工作場景下很少會遇到,而經常遇到的則是對核心場景、使用者理解不透徹而產出的“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