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記南強

    提到《三國演義》,首先想到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他們的桃園三結義真的是很值得我們現在的人讚揚。可以同患難,共生死,相互支援,相互信任。此乃真情意也。

  • 2 # 小一時空

    提到“三國演義”,最先想到的一個人…

    應該會是曹操。

    最想先想到的一個場景…

    應該是“青梅煮酒論英雄”…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誰能當之?”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 好精彩的片段啊!

    -

    曹操論遍天下英雄,痛快淋漓!

    他才華橫溢,文武雙全;

    他有男兒夢想並付諸實施,雖百折而不撓;

    他求賢若渴,重能力輕出生;

    他有膽有識,眼力過人,

    他是諸豪傑中個人能力最強者!

    遺憾的是……

    他殘暴多疑,利令智昏,

    最後只能成為一代奸雄!

  • 3 # 九香紫砂文化

    司馬懿相對諸葛亮來說, 他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 最多的就是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人, 卻不知道他做過什麼事了。

    但是司馬懿的一些話,還有他的高情商,真的是非常值得我向大家推薦。

    接下來我就來說說司馬懿在劇中說的五句話吧!

    這五句話涵蓋非常的廣,一直從職場,創業,婚姻,育兒,甚至說到交朋友的幾個方面,具體那句話適用於那個分類,還請大家親自去劃分。

    一、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一生最大的對手有二,年輕時輔佐曹丕時,最大的對手是楊修,然而在楊修因雞肋事件被曹操判刑後,司馬懿卻主動請求曹操讓他見楊修。

    曹操問他原因,司馬懿是這麼說的:“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誠懇的一席話,果然打動了曹操,也越發讓曹操從心底欣賞他。

    秉承著這個為人處事原則,司馬懿對楊修、諸葛亮等對手們都充滿尊敬,甚至對害過他的人都不存恨意,在危難時刻總能得以和解。

    二、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在曹叡去世後,曹爽囂張跋扈,獨斷專權,一手操縱把司馬懿升為太傅,其實是架空了他在朝堂的控制權,面對曹爽種種咄咄逼人的行徑,司馬懿的學生鍾會上門勸他:“老師,你就甘於這坐而論道的太傅之位嗎?”

    司馬懿卻不為所動,他以楊修為例好言教導鍾會,不要重蹈楊修覆轍。

    “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一句話,就點出了司馬懿不和曹爽一般計較的原因,不是怯懦,只是先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對於人生勁敵,不能急於攻擊,而是要靜待良機,別讓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害了你。

    三、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曹爽毫不顧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要逼郭太后遷宮,以此來架空年幼的皇帝,司馬昭忿忿不平地對父親說,曹爽實在太過分了,這是在淩辱司馬家,忍無可忍之時就無需再忍。

    但司馬懿聽了兒子一番言論卻非常平靜,他問司馬昭:“這曹爽比諸葛亮如何?”司馬昭回答道:“螻蟻爾。”

    司馬懿於是進一步告訴兒子:

    “與愚蠢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人這一生,難免和愚蠢為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遭遇愚蠢的挑釁,下作的手段時,沒必要睚眥必報,多行不義必自斃。

    四、我只想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裡

    司馬懿剛輔佐曹丕時,眾人要在曹丕府中設宴,本該和“同事們”飲酒作樂的司馬懿,卻陪張春華在灶下做飯,面對張春華的小脾氣,司馬懿好聲安慰她:“外面的事談得再大,飯總是吃不香,還是家裡的飯好吃。”

    一番話,頓時哄得張春華開心了許多。

    張春華倚靠在司馬懿背上深情地傾訴,不管以後的天下如何,只要司馬懿一生平安,司馬懿更是對妻子說出了那句他記了一輩子,也做了一輩子的話:“我只想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裡。”

    五、敗而不傷,敗而不恥,先要學的是善敗

    在與諸葛亮對陣失敗,被搶了隴上小麥後,魏軍眾將士都十分不滿,明明魏軍兵力是蜀軍數倍,居然還輸給了諸葛亮,連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坐不住了,一起去司馬懿帳內抱怨。

    去了司馬懿的大帳,卻只見司馬懿和管家侯吉居然優哉遊哉地打著五禽戲,兩個兒子頓時連連吐槽。

    司馬懿倒是非常淡然,問兒子:“你們是來打仗的,還是來鬥氣的?”

    那些一心想贏的人,就能贏到最後嗎?

    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真的能笑到最後。”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司馬懿來到他生前所在的蜀軍營帳,以水代酒敬孔明,眼中滿含熱淚,如果不是兒子提醒他身後是大魏的將士,司馬懿甚至要跪下去祭拜。

    司馬懿誇讚孔明:

    “你一生清清白白,就像這水一般,雖然你我為敵六載,但我卻一直視你為知音,孔明,讓我尊你一聲,先生。”

  • 4 # 史研

    我會想到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貂蟬,人家不光是長得非常的漂亮,更重要的是心中非常有大義。其實在三國中裡,貂蟬根本沒有喜歡過董卓呂布,甚至關羽之類的,她心中唯一一個最喜歡的人就是她的義父王允。雖然貂蟬是三國演義中虛構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但是卻把貂蟬這個形象生動的塑造出來了。這個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身體雖然很弱不禁風,不堪一握,但是卻比男孩子還要忠烈。面對義父的請求,還有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她自然而然地答應了她的義父,同時也是為了拯救天下百姓。她可不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妖女,而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大英雄。

    那我將從她的具體事情來分析一下,看看此女子有何奇處。

    歷史上根本沒有貂蟬這個人物,是羅貫中給她塑造出來的。

    在三國志記載裡面是寫到,呂布和董卓的一個妾私會,害怕被董卓知道,於是找到了王允,想要王允給自己想辦法,結果王允正好求之不得,他們兩個聯合起來就除掉了董卓。

    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三國志)

    而不是王允使出了美人計,先把貂蟬許配給呂布,然後假裝貂蟬是被董卓搶走了,最後呂布非常的生氣,在貂蟬的誘惑下,呂布動了殺機,最後一步步的把董卓殺死。這三國志記載裡面沒有講這個侍女是不是王允的女兒,也沒有什麼姓名,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逐漸的聯想起來的。

    三國演義,說到底就是一本小說而已,雖然它以歷史人物為原型,但是很多都不是真正的歷史。用來當做真正的歷史資料是不可以的,但是偶爾借鑑一下也可以,畢竟羅貫中能夠把這本小說寫的淋漓盡致,成為中國歷史上四大小說之一,這三國演義自然是有其妙處。

    貂蟬,這個形象塑造的非常的好,非常的令人敬佩。

    在三國演義中,像貂蟬這個人物,塑造的非常的好,在三國演義的記載裡,她本來就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侍女,是王允救了她,把她當做親生女兒一樣教導她,貂蟬自然是感激不盡。

    蟬曰:“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第八回)

    剛才一直都想要報答王允的恩情,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可是有一天發現王允最近都不是很開心,於是貂蟬想要去幫助王允。王允最近就是因為董卓的事情而心生煩惱,當時的董卓已經大權在握,而且殘暴無良,就連王允也感到不安。面對這樣的情況,光靠硬拼是沒有用的,只能另想其他辦法,而他看到了貂蟬,就想到用美人計了。

    他當時就帶著貂蟬一起討論,甚至跪在貂蟬面前,用拯救天子,用拯救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來求貂蟬。這可是對他恩重如山的義父,其實在貂蟬心中早已經非常喜歡王宇了,但是奈何是父女之情。不如這一次就報答了王宇的恩情,就算把自己的身體獻給了董卓和呂布又能怎樣?於是貂蟬自然是答應了他,就算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貂蟬曰:“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洩漏,我滅門矣。”貂蟬曰:“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允拜謝

    從那一刻起,貂蟬也自然是和王允恩斷義絕。貂蟬再也不是那個單純的小女孩了,而是變成一個身負重任的女英雄,為了能夠拯救天下百姓,不惜毀了自己的清白之身,實在令我們這些人敬佩。果然是巾幗不讓鬚眉,令許多大丈夫汗顏。

    姜宸英言:爽之喪心,一女子且不欲聽其完節,其肯出身除逆,為烈丈夫之舉哉?在三國演義中,貂蟬下落不明成為千古之謎,我認為貂蟬殉葬呂布

    自從貂蟬除掉董卓之後,就一直跟隨在呂布的後面,現在他已經是呂布的妻子了。在中國古代裡,身為一個妻子就應該要輔佐自己的丈夫,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就算是王允現在在這裡,貂蟬更應該聽的就是呂布的話。貂蟬現在可是對呂布非常的好,畢竟這是自己的丈夫,雖然不是正妻,只是一個小妾,但是呂布喜歡貂蟬,貂蟬自然是感恩戴德。

    但是最後呂布還是被打敗了,最後被殺了,但是後面就也沒有了貂蟬的記錄。在歷史上有很多的人認為貂蟬有各種各樣的下場,有人認為貂蟬被曹操最後送給了關羽,最後被殺了。也有的人認為貂蟬失蹤了,歸隱山林,以及各種網友的版本,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也不能夠確定下來。畢竟這是羅貫中虛構的一個人物,最後的結局應該是羅貫中來講。

    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上來看,貂蟬的確是一個烈女,面對呂布的死,應該不會再去嫁給別人了。從三國演義對貂蟬的描寫中就可以看出,貂蟬就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女英雄,雖然是一個柔弱的女子之身,但是卻比大丈夫更能夠抵天立地,這是很多人都不能夠與之相比的。最後自盡了才是一個最好的下場,當時亂軍之中是逃不了的,不想要再被別人侮辱,只能夠自己了結自己。

    正是:“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對貂蟬的描寫,羅冠中也是對貂蟬非常敬佩的,這是他筆下一個非常厲害的奇女子。相信他如果想到了這些事情,必然是要把貂蟬能夠善始善終的。可惜的是就是小說中總是會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說清楚,這也是正常現象,有時候就是因為這個樣子,才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

    那你們認為貂蟬的下落應該是怎樣的呢?

  • 5 # 生活不堪

    我首先想到的是周瑜,三國演義裡面為了襯托諸葛亮有意的貶低了周瑜(也正是因為他的有意貶低我才會去看歷史書瞭解真實的周瑜,從而敬佩他,三國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周瑜,)

    1:因為赤壁之戰,周瑜一把火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勢。

    2:三國演義了塑造了他和諸葛亮的愛恨情仇,既生瑜何生亮。

    3:還有三國演義裡面塑造的貶低周瑜的那一計謀,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4:另外就是他有個漂亮老婆叫小喬。

    最後還有一個輔助就是蘇軾的那首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6 # 歷史局中人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劉璋”這個人,身為益州的土皇帝,居然“引狼入室”,把劉備請過來幫忙打張魯,這樣的神操作即便穿越到現在,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張魯頂多算是一頭狼,可是劉備那就是一隻虎啊。

    為什麼身為益州牧的劉璋會有如此腦殘的操作呢?

    首先,劉璋的性格導致他不能獨當一面。

    當年劉焉去世時,本來沒有繼承權的劉璋被益州實力派趙韙推上了益州牧的位置。為什麼趙韙會如此呢?就是因為趙韙認為劉璋這個人胸無大志,沒有才能治理好益州。主子沒有本事,那就會重用趙韙了。打著這個算盤,劉璋就如意上位了。可見,劉璋能夠當上益州牧,不是因為他有本事,而是偏偏因為他沒有本事。

    第二,劉璋偏聽偏信“親劉派”法正和張松的話,導致劉備率軍入川。

    在赤壁之戰前,劉璋懾於曹操的實力,派了張松去曹操那裡致以敬意,可是曹操沒有按照應有禮節款待張松,使得張松懷恨在心,也就斷了向曹操投降的念想,轉而向劉備示好。劉備一直以仁義待人,自然博得了張松的好感,也為劉備入川打下了基礎。再加上張松和法正兩人作為內應,使勁說劉備入川的好處,劉璋終於同意了這個主張。

    第三,益州集團不穩定,導致劉璋向劉備求救。

    上面說到,是趙韙把劉璋扶上了益州牧的位置,劉璋雖然沒本事,但也不是傻瓜,肯定不想做趙韙的傀儡,於是就和趙韙爆發了內鬥,還差點被趙韙殺了。可是在“東州兵”的幫助下,劉璋奇蹟般的反殺了趙韙。可是即便趙韙死了,益州內部卻沒有得到穩定,因為趙韙身後的本土派和劉璋身後的外來派的“土客籍”矛盾已經勢同水火,以劉璋的智商根本治理不好這樣的民族矛盾。在此時,似乎也只有請劉備來幫忙了。

    劉備聽到劉璋請自己去益州幫忙平定張魯,估計做夢都會笑醒。益州地區一直被劉備認為是自己要征服的地盤,可是苦於沒有機會去,也不能沒有理由直接出兵去攻打益州,怕丟了自己“仁義”的招牌。沒想到,劉璋會主動請自己,這估計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吧。劉璋的這一操作,也為三國鼎立打下了基礎,也算是有功之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2裝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