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老泉48521042

    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較量的結果,學習海軍的嚴復回來專心著述,再染上鴉片。步兵管代背景的丁汝昌任水師提督(不懂海軍,也不學習海軍理論,只要深諳官場潛規則)。你再去看看伊東右亨和東鄉平八郎是如何治軍便知答案。

  • 2 # 青泥盤盤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我是絮叨叨。

    為什麼甲午戰爭中,我大清空有亞洲最大的艦隊,卻一敗再敗,潰不成軍?

    首先,我們看看《孫子兵法》中,對戰爭勝利因素的分析。故經之以五事,較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這是孫子兵法中對戰爭勝負分析的五個方面,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優劣勢分析模型,來分析當時雙方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

    “道”:乃恩信使民,比較的是雙方的政治,比較的君主的領導能力。

    慈禧太后(或者說光緒皇帝) VS 明治天皇

    大清高層,掌實權的慈禧太后和空有帝名的光緒正爭權奪利,不願戰,主戰的光緒手裡沒兵沒糧。而實力大臣李鴻章要儲存實力,不願戰。地方上隱形軍閥比比皆是,中央政權只剩下了一個空殼殼。而日本的明治天皇正勵精圖治,獨掌大權,改革政治。故從領導力的層面,清王朝與當時的日本政府幾乎是沒有可比性。

    “天”: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簡單的說,就是作戰時的自然環境。由於日本是主動的進攻方,選擇戰場時就會透過天氣、時間來選擇自己佔優勢的情況。比如大東溝海戰,選擇黃昏偷襲。黃昏是官兵情緒非常鬆懈的情況,而且清兵夜盲症比較多,射擊時有很大限制。

    “地”: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同樣,日本軍隊是主動進攻,經常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地形進行伏擊。並且日軍的海軍運輸能力也遠強於清軍,可以從廣闊的海岸線的任何一點進攻,機動性靈活性遠強於清軍。

    “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而甲午戰爭的統帥,海軍丁汝昌、陸軍葉志超都是屬於官僚中的佼佼者。丁汝昌自己不懂海軍,卻爭權奪利、排擠有能之人。葉志超更是貪生怕死,整個戰爭中堅決不與敵人相距100公里以內。從平壤城逃跑時,一晚上能跑500裡。有這樣的統帥,想不敗,沒天理啊。

    “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當時的日本軍隊,師法西夷。屬於新式軍隊,參謀、後勤、軍紀、組織能力方面都不是軍閥式的北洋水師可以比的。

    其次,我們很多人都被百年來的小日本愚化華人的一些謠言所矇蔽。

    什麼北洋水師比日本聯合艦隊強大,卻依然失敗。實際情況是:日本人也是人,不是神。甲午海戰,日本人靠的,主要還是被北洋水師更大的噸位、更多的火炮,更快的速度、更多的兵力從而取得勝利的。注意,這裡指的是海戰。而且甲午戰爭的關鍵也是海戰。有了制海權,機動能力要強過對手幾十上百倍,可以從容的選擇戰鬥的方式。幾乎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不信,我們可以來看看1894年9月15日大東溝海戰時,雙方軍力的對比。可以發現,日本,是靠這三倍於清軍的實力,打贏的。

    名稱 火炮/門 魚雷發射管/架 總排水量/噸 總兵力/人 平均航速/節北洋水師 195 556 32100 2126 10.2聯合艦隊 268 568 40840 3916 14.5其中,日本第一遊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另據英國海軍年鑑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

  • 3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中國近代海軍史、甲午戰爭史的話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所謂甲午有強大的戰艦,所指的就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所裝備的“定遠”級鐵甲艦。這級軍艦最大的戰鬥力特徵,就是擁有305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巨炮,因而在近現代分析甲午海戰的勝負原因時,很多人都認為,北洋海軍儘管在210毫米以下口徑的火炮方面不佔優勢(日本聯合艦隊的152、120毫米口徑速射炮無論是射速和數量都碾壓北洋海軍),但是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面還有一定優勢(“定遠”“鎮遠”共裝備8門305毫米口徑大炮,而日本海軍的大口徑火炮僅有三景艦裝備的3門320毫米口徑火炮),由此認為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面超越日本,這種情況下還會失敗,實在是不應該。

    但是,很少有人關注的是,北洋海軍最強大的鐵甲艦“定遠”“鎮遠”的最具威力的武器,305毫米口徑火炮,實際上是華而不實的銀樣鑞槍頭。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多數時候,大家關注的僅僅是火炮口徑。的確,305毫米的口徑確實很威武,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種火炮的倍徑(即火炮炮膛和口徑的比例倍數)。

    1880年代訂造的“定遠”“鎮遠”艦,是近代中國所擁有的第一型一等鐵甲艦,也是德國造船工業向國外輸出大型軍艦的開始。不過,由於“定遠”“鎮遠”設計時,中方對吃水深度、軍艦長度都做了嚴格限制(一方面是處於預算考慮,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中國的海灣水深普遍不大),當德國設計師在擺佈“定遠”級軍艦的主炮時,為了滿足左右兩側的主炮都能同時轉向單舷設計,在軍艦長度定死的情況下,只能儘量縮減主炮的長度,從而避免和司令塔等艦體上層建築相撞。

    由此,“定遠”級配備的其實是克虜伯公司的一種落後的火炮,或者說是一種過時的低威力版本火炮,即25倍徑的克虜伯305mm炮。當時,克虜伯公司主流的火炮,倍徑在30倍至35倍(火炮炮管長度是口徑的30至35倍),而25倍的克虜伯,意味著彈頭的重量不能太大(“定遠”級305炮的彈頭重量只是35倍新式克虜伯彈頭的一半),相應的穿甲威力也小(“定遠”級的305大炮的穿甲厚度還不如“致遠”等級軍艦裝備的35倍口徑的210毫米火炮)。

    所以,在黃海海戰中,儘管“定遠”級軍艦的305毫米口徑大炮多次命中日本軍艦,但是發揮的破壞效果卻十分有限。

    上述,是僅僅從“定遠”級軍艦的裝備技術角度對問題的解釋。

    有關本問題,還可以從海軍戰略、彈藥效能等角度分析,這些話題網路上說得已經比較多,本處就不再贅述。

  • 4 # 大福讀史

    雖然清軍擁有優勢的火力與國力,但是反觀日本雖然國小兵少,但是自主研發能力卻很強。單看清日雙方的火器對比就可看出,你會發現清軍所用的基本是洋貨或仿造品,日軍卻能自主創新。

    清軍火炮。德國制75毫米重野炮,清朝陸軍主戰火炮,射程五千米,有炮架可以運載,備彈藥24發。可根據作戰壞境,或採取馬拉式,或採取人力式。

    清軍火炮。美國加特林發明的三腳架式加特林機關炮。與車載式機關炮類似,也是透過手柄搖動發炮。此武器同樣被清朝仿造成功。曾在平壤戰役中投入戰鬥,並給日軍極大創傷。

    清軍火炮。英制300毫米阿姆斯特朗加農炮,但是它的實際口徑卻是305毫米。此為清軍擁有的最強級別的海防巨炮,主要列裝在要塞炮臺內的堅固工事內,其射程達到驚人的10公里,且破甲能力超強。日軍擊敗清軍後,隨即入侵澎湖島要塞,於工事內繳獲6門同類型的巨炮。後被日軍運回日本,安裝在東京灣炮臺。

    清軍火炮。英制150毫米阿姆斯特朗海防加農炮,也是清朝海防要塞主要裝備之一,同樣被清朝江南製造局仿製成功。

    清軍火炮。德國150毫米加農炮,屬於清軍海防主力炮種之一。實際口徑149毫米,炮管長522釐米,重達9.93噸,火炮發彈初速度530米/秒,射程11000米,所需炮彈重102斤。

    清軍火炮。德制120毫米加農炮,清軍海防炮種之一,屬於對艦火炮,炮架下配置了四隻鐵輪,可在軌道上環形移動,可以在360度內任意調整射擊角度。

    清軍火炮。德制150毫米臼炮,彈道軌跡類似迫擊炮,可呈拋物線狀發射,可以越過障礙物攻擊隱蔽在其後的敵軍。

    清軍火炮。德制80毫米穹窖炮,穹窖意為弓形藏穴,可依靠海岸工事極好地隱蔽炮身。甲午戰爭中,清軍曾在大連、旅順以及劉公島工事內大量佈置此種火炮。

    以上為清軍火炮配置,可以看出清軍自洋務運動以來的成果,也可看出清朝對海防的重視程度。雖然清朝列裝的雄厚火力足以稱雄東亞,但是卻並無自主研發能力。同時如此雄厚的海防實力也為北洋艦隊龜縮威海衛埋下伏筆。因為清朝不僅海防能力強,也為各個要塞儲存了大量糧草,其中單單旅順口儲存的糧草就足用三年。

    日軍火炮。1884年由日本大阪炮兵兵工廠仿造的義大利280毫米榴彈炮,在1887年量式生產。此炮主要部署在海岸,用於對艦射擊,故而在甲午戰爭沒有參戰

    日軍火炮。日本於1886年研製成功的240毫米加農炮,主要用於海防,最大射程9000米。此炮前輪可以微調軸心,主要是後輪做360度任意調整。此外,日本人還為之裝備了吊臂填彈裝置,可輕鬆將巨型炮彈填入炮膛。雖然此火炮設定先進,但是因為甲午戰爭中日軍佔盡優勢,故而未能參加實戰。

    日軍火炮。日本於1883年研製成功並量產的120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7000米。1887年開始大規模列裝日本國內各海岸要塞。

    日本火炮。日本自制70釐米火炮,炮身材質為青銅與鋼材,炮身長178釐米,重272公斤,配備的炮車重達690公斤。此火炮是日軍火力最強的機動用炮,火炮射界最高達19度,最低至負7度,最大射程5000米,射速每分鐘7發炮彈。

    日軍火炮。日本自制70毫米山炮,炮身材質為青銅,重量為256公斤。此火炮實用效能極強,可以根據作戰需要或分解、或重組,十分適合多山地的北韓以及東北山區地帶。火炮射界最高可到21度,最低至負10度,最大射程3000米。

  • 5 # 丫丫侃神劇

    其實論甲午戰爭時北洋海軍的軍事實力和軍艦戰鬥力,和日本聯合艦隊是半斤八兩的。比如北洋海軍引進的致遠號和靖遠號,這兩艘姊妹艦產自德國,艦船鋼板用料和配備火炮口徑都是當時世界上公認的頂尖技術,船員和艦長也都是經過歐洲多年留學和長期實際實驗培訓過的,而這樣的武器裝備人員配備,本是不該失敗的,起碼可以說是不該敗得如此慘烈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致遠艦戰鬥,主要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認為歸咎於慈禧。由於慈禧把持了清廷三朝大權,平日裡生活極度奢靡,在甲午戰爭前夕,北洋海軍本來是有意購買英國的吉野號(日本購入後命名),本來已經商議好了,後來因為慈禧抽調購買吉野號的資金用來修葺頤和園,一時間主持購買吉野號的李鴻章左右為難,最後只能放棄,吉野號也被日本購入。

    2、北洋水師

    從北洋水師的裝備上就可以看出來清政府的腐朽,在甲午戰爭末期,北洋水師各艦均受到了嚴重打擊,更是有近一半的戰艦被擊沉和正在搶修,完好的戰艦也趨近彈盡糧絕,這就凸顯除了北洋水師軍費嚴重缺乏的弱點,很多戰艦專用的炮彈都在整合分配,口徑大小根本不一致,小了的打不到一定的距離,大了的根本塞不進炮膛,緊急關頭,只能邊和日軍周旋,一邊拿著銼刀銼,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達到戰艦的要求。有的甚至因為購入時間過長和儲存不當,造成了炸膛和啞彈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的北洋水師,在船堅炮利的日本聯合艦隊的圍攻下,失敗就成了必然。

  • 6 # 考古者說

    甲午戰爭不僅僅是一場海戰,而是清王朝在海陸兩個戰場都潰敗的一場戰爭。

    雖然經過前一階段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清王朝開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但是在“中體西用”理論的主導下,只是藉助西方的器物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來服務於中國固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觀念。由於受這一指導思想的束縛和制約,晚清的近代化軍事改革只能在不觸動舊的政治體制和綱常名教的前提下進行,因而始終侷限於和停留在購買、仿製西方武器裝備這樣的狹窄範圍和低層面上。

    到頭來只是實現了武器裝備和教育訓練方式的革新,而在軍事制度、軍事理論與軍事觀念等方面,則幾乎毫無建樹。這與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全面接受西方的軍事理論與文化觀念,積極推行軍制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因為缺乏新的軍事制度、軍事觀念的支撐,軍事改革和國防建設極為不徹底。

    本文節選自:葛業文《甲午戰爭清朝失敗的主要軍事原因及現實啟示》,有刪改

    另外,長期以來,清朝上下對日本普遍抱著輕視的心理,認為不過是“蕞爾小邦”“彈丸之國”,全然不以為意。清政府從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一直視英、法、俄等西方強國為主要威脅來源,因此將軍事戰略的重心放在了防備這些國家上面,根本未把目光投注於所謂的“蕞爾小邦”日本。對於日本實行明治維新,效法歐美改變國體和政體,迅速由貧弱而富強,並以侵略中國為目標大力擴充軍備,軍力不斷增強這些情勢,許多清朝軍政要員渾然不知。

    的確,北洋海軍很強大,北洋海軍成軍後,李鴻章陶醉於其表面的威勢,洋洋自得地聲稱:“北洋海軍規模,足以雄視一切,渤海門戶,深固不搖”。但是,北洋海軍循用中國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陸防思想,來指導近代化的海上作戰。北洋海軍的建軍理念和目的只是“揚威海上”“建威自保”,成軍後始終奉行依託海岸炮臺進行作戰的消極防禦戰略,滿足於把口守岸,而不是像日本海軍那樣把主動出擊、奪取制海權作為海戰的最高原則。受制於這種以陸籌海的作戰指導思想,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戰術戰法運用,一直立足於消極防禦,不以奪取制海權為目的,結果導致自始至終被動挨打,最後全軍覆沒。

  • 7 # 晨筱雨623

    強大的戰艦,所謂強大要看你怎麼理解了,定遠鎮遠兩艦,噸位比日艦大,裝甲防護比日艦強,中彈400多發,上層建築損毀嚴重,就是不沉,可謂強大,可是不沉並不以為意必勝。四門305重炮可謂強大,可是打了一天305重炮命中寥寥無幾,擊沉敵艦更是無從談起。這種停留在紙面上的強大,毫無用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T-14坦克上有哪些創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