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林堡人

    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描繪了曹操,小兒子對甄氏夫人的迷戀。曹操西征討伐的目的為其甄氏夫人,滅了袁紹家族,是由曹操大兒子曹坯統兵,搶奪霸佔了甄氏夫人,曹坯的莽撞使曹操後來腦羞成怒。甄氏面對曹家父子周旋的生活中,發現曹操的小兒子曹植,儀表堂堂最有文才帥氣的學者,倍感仰慕的才子佳人,暗送秋波使曹植失去魂魄五色無主,近似瘋癲階段,正逢曹坯外出爭戰死於域外,曹操趁勢宣佈收甄氏夫人為妾己有,曹植敢怒不敢言,一度沉淪為愛情的旋渦不能自拔,瘋癲出走江湖便傳為那時期的愛情佳話。顧愷之根據曹植所編寫的自述《洛神賦》文章內容,繪畫成一幅人物山水畫《洛神賦圖》,畫裡描繪了出水洛神形同甄夫人,是曹植心目中的仙女與眾多美麗的丫環,整個畫幅人間仙境般的青山綠水,論證了中國古代愛情故事富有思想內容的山水畫,《洛神賦圖》成就了古代中國,山水畫與人物的代表性作品,顧愷之對藝術精湛的審美程度,也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這是《洛神賦圖》的藝術價值和魅力所在之處。

  • 2 # 雷家林書畫

    此文情真意徹,是由天授,寫得悽豔動人,文字表現的畫面充滿幻覺,為後世為藝者開啟一扇天窗:曹植的《洛神賦》寫得非常的美豔而傷感,在洛水邊的夢幻奇遇只是一個空幻的影子,一時的情感滿足最終還是結束,惆悵而歸。魏武的天下只有一個帝位,讓曹植作了失落的文人,愛情同樣是失手,心中的傷懷只能寄託在詩文中,也許《洛神賦》一文寫得太優美而動情了,讓顧愷之久久難以忘懷,故以其高超的丹青手筆,把這一美妙的故事描繪下來,當然,由於同情失落的王爺,顧氏在結尾畫成王爺抱得美人歸,這是符合華人大團圓的美好心理,一定程度上為曹植鳴不平,讓曹植在九泉之下獲得寬慰。

    文字的心理記錄是流動的一個過程,而且由於文字只是抽象的符號,化為一個讀者的形象是因人而異的,所謂不同的哈姆雷特便是道理。由於時代的不同,想象的差別是明顯的,繪畫的的優點便是影象化,讓人們有直觀的感覺。如何表現描繪一個悽豔故事的流動過程,中國畫人的高明就在於利用長卷的優勢,把一段美麗的故事連綿化地展示出來,但這又不是連環畫的格式,沒有隔斷的痕跡,畫面是一個整體,山石樹木水紋連綿不斷,只不過是主角人物(才子佳人)從左到右反覆出現,此種正規化影響後世的畫者,比如顧閎中先生,他的謊報圖《韓熙載夜宴圖》用的這種程式。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卻是完全的文學性繪畫,沒有功利色彩,更多的不是再現一個生活的場景和細節,而是王孫巫山一段雲的情節。

    手揮五絃還好描繪,目送飛鴻就不好表現,文字的優點是繪畫沒有的,故高明的畫家只能揚長避短,對於文字的描寫有所取捨,甚至有所屬於改變。本來太陽與荷花只是對美人美麗的比喻,顧氏乾脆畫到畫面,其實也是十分的合理,那麼多的神靈出現在文字影象中,個個是上古的佳人,湘水之神,漢水之神,一切美好的倩影被曹植羅列出來,為其文字繪畫生色。 其它奇異的怪獸(飛龍、飛鳳、鯨鯢等)出現在畫面,這是文字中有的,確實 給畫面帶來神奇浪漫的色彩,加上“人大山小”的童稚繪畫形態,給人印象的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或者說童話世界亦可,至少是失落王孫的大人童話。

    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的神女圖讓人看著十分的養眼,同樣曹植的文字字字珠璣,妙句疊出,當然,你最好進行雙參,一邊讀文一邊讀畫,以文字窺細節與心理,以影象證服飾與風情,兩兩相參,也許會獲得難得的藝術享受。(曹植二字寫成曾植,改過來)

  • 3 # 一往文學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建安時期是文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湧現了一股新的作家力量,比如"三曹"、"七子"等等,他們的文風一種"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因此逐漸形成了"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文心雕龍•時序》)的"建安風骨"這個傳統。曹植,為"三曹"之一,為曹操之子,曾七步成詩,被稱為"建安之傑",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被謝靈稱其"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劉勰說他是"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但後世對他的評價和稱讚主要在其五言詩和樂府詩的成就上,鍾嶸稱他的詩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古今,卓爾不群。"對他的辭賦和其他文體皆略有提及,但實際上他的辭賦成就不亞於詩歌,特別是曹植的《洛神賦》更是對後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洛神賦》是曹植賦中名篇,它透過運用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描繪了人神相戀的悲劇,是黃初四年曹植回潘地經過洛水時有感而作,正文先敘述在經過洛水時遇到一位美人,以和御者的對話引出洛河之神,接著用濃墨重彩、極力鋪成的方式描繪洛神之美和雙方的感受,最後以悲劇人神殊途、洛神離去和作者不捨眷戀之情為終。《洛神賦》雖然不足千字,到思若有神,詞采華茂,清徹絢麗。它擺脫了漢大賦鋪張堆砌的習氣,開啟了魏晉抒情駢賦之先河,它對後世藝術創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對繪畫的影響

    《洛神賦》對洛神形象的刻畫成為千古絕唱,不僅促進了中國辭賦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成為繪畫、書法的素材,在繪畫方面,影響最大的就是運用藝術技巧將洛神之美推向極致的顧愷之繪畫作品《洛神賦圖》。

    顧愷之,不僅精通詩詞歌賦,繪畫成就也極其突出,被稱為書畫家四祖之首,留下繪畫作品百餘件,《洛神賦圖》就給中國繪畫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顧愷之運用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具象了《洛神賦》中人神相戀的情節,將整個畫卷分為四大部分:初見洛神時曹植的驚喜和周圍人的漠然、眼神交匯時的愛慕和驚異、人神殊途終是分離的不捨與悵然。整幅畫卷在描繪情節的同時淋漓盡致的運用細節、對比、反襯、眼神交匯、顏色等充分展現出人物關係和複雜的心理,充分展現了什麼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真正實現了"文學和繪畫的相通"。可見,《洛神賦圖》不僅完美詮釋了曹植的《洛神賦》,也豐富了中華民族藝術遺產,創造了更高的價值。

    二、對書法的影響

    冠書聖之稱的王獻之,在曹植去世後的一百年後,鍾情於書寫曹植的《洛神賦》,最終創出驚世小楷《洛神賦十三行》,成為小楷中的極品,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據研究考證,王獻之因迫於政治壓力,導致婚姻坎坷,無法與意中人相守,這種情感與曹植《洛神賦》有共情之處,當悲情難抑時便長筆飛揚,同時魏晉時期政治爭奪的苦悶也讓他只能寄情於書法作品,用不拘一格的恣肆筆法去消解內心的悲痛。因此,他的書法結合形態美和精神美將曹植的《洛神賦》推向小楷的巔峰。

    除了王獻之,趙構、祝允明、趙孟頫等眾多的書法家也鍾愛於書寫《洛神賦》,使曹植的《洛神賦》成為"母體"的存在,歷久彌新,可見《洛神賦》強大的文化藝術生命力和藝術內涵。

    三、對後世小說的影響

    《洛神賦》作為中國文苑的一朵奇葩,對中國文學內容、題材以及對作家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單從對小說的影響來看,在塑造人物形象、容顏、體態上,很多作家便借鑑了《洛神賦》的美女標準,《洛神賦》從第二段開始用大量篇幅描繪了洛神宓妃的容顏、體態和著裝:"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曹植極盡一切辭藻寫了洛神體態輕盈,遠看若朝霞、近看若芙蓉的典型形象。之後的小說作品像《李師師外傳》中描寫李師師"新浴方罷,嬌豔如出水芙蓉。"《紅樓夢》中描寫探春"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兒,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還有蒲松齡筆下的《畫壁》中"拈花微笑,櫻唇欲動,眼波將流"等無不以《洛神賦》為範本,體現出《洛神賦》之價值。

    另外《洛神賦》中對人神相戀卻終無法相守的故事模式,影響了大批小說家,特別像是《聊齋志異》、"三言""二拍"、唐代傳奇等這樣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志怪小說類,都遵循了從一見鍾情到人神(鬼)殊途,最終悵然離恨的模式。比如蒲松齡《葛巾》中洛陽書生常大用對牡丹仙子葛巾一見鍾情,並結下姻緣,最終卻以悲劇收場的故事等等都以《洛神賦》故事結構為原型。

  • 4 # 貓眼觀史

    雖然在儲君的爭奪中,曹植沒有能夠勝過曹丕,但在文學領域,他絕對是曹家最為出色的人,後世很多人對於曹植的評價都非常高,其中謝靈運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

    三國劇照

    可由於三國以及後來南北朝的亂戰,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沒有流傳下來,不過他還是有部分作品能傳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這篇文章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傳世名篇,對於後世的藝術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

    曹植《洛神賦》

    洛神又稱為宓妃,是古帝宓羲氏之女,她在洛水溺水身亡,隨後就成為洛水女神。當然,很多人一直都認為,曹植的這篇文章並不是真的去描寫洛神,而是想要描寫甄宓,據說曹植在與甄宓相處的期間,倆人產生感情,可畢竟甄宓是自己的嫂子,曹植也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義,甄宓死後,曹植非常傷感,在自己回封地的路上,曹植夢中與甄宓在洛水相遇,他因此就寫出這篇傳世佳作來紀念心愛的人。當然,還有一些別的觀點,認為曹植的這篇文章是有其他用意。

    不管他寫文的目的是什麼,都不會影響到這篇文章的偉大,《洛神賦》最大的特點就是用詞華麗,但通讀文章後就能發現此文與一般盲目堆積美句的不同,它整體對仗,語言生動優美,華麗中透露著清新飄逸。這篇文風格與《楚辭》有著一些相似的地方,曹植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自己的行文瀟灑。當時兩漢盛行賦文,曹植很好繼承了這點,再結合他出色的文采,這才造就這篇佳作。

    那麼這篇文章為何會對後世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呢?

    首先要看曹植這篇文章到底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可以說這篇文是古代抒情小賦的代表作,與兩漢之前的大賦有著一些區別,他的這種風格和行文結構,被後來南北朝諸多的文學家沿用,也開啟了一段文壇的革新。

    並且曹植的這篇文章,被後世很多的畫家劇作家引用,像顧愷之這些名家都有以《洛神賦》為主題的作品,王羲之也引用這篇文章進行過創作,之後關於《洛神賦》的劇作,以及各類的衍生作品實在太多。曹植在此文中的用詞也對後來唐宋的詩詞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少人都沿用他的詞句來進行創作。直到現代,很多文學家進行創作的時候,仍然是要參考這篇文章。

    我認為造成這種影響的主要因素,還是曹植他非凡的想象力,其實古今文學的主旨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美女一直都是一類非常熱門的題材,無數文人都會塑造眾多自己心中的美女形象,曹植在這方面算是一個開創者,他在此文中所塑造的洛神,從樣貌,到動作,服飾各方面描寫得非常傳神,這也成為後世文學的一個重要模板,無數人在塑造美女的時候,都是以他的洛神為基礎進行創作的。

    曹植在文中還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類絕妙的形容詞,其實洛神這個形象在文學作品中也多次出現過,之前司馬相如這些人都曾經描寫過洛神,曹植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取了他們的一些特點,不同的是,曹植是真正讓洛神這個美人的形象立體化。

    他從風韻姿態,容貌動作不同的角度對洛神進行刻畫,視覺忽遠忽近,給人一種神秘的美感,其中各類比喻應用恰當,這種行文手法確實是給後世文學家們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他在此文中所表現的不只是一個絕世美女應有的樣子,更是一種新樣的美學理念,這種理念引領著文壇有了新的發展。

    三國劇照

    除了這種傳神美感的刻畫外,這篇文另一個大的特點是奇遇,這可是文壇裡面被用到最多的一個詞,曹植在文中忽然遇到洛水女神,在前段他描寫中事先毫無徵兆,美女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這種構思非常有意思,他開頭平鋪直敘,說自己是怎麼怎麼來到這裡的,看起來沒有什麼意思,可忽然文章步入高潮,洛神就這樣悄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後來陶淵明這些人也都採用這種風格,從平常到忽然奇遇,很多人都喜歡這種風格。

    從思想上來看,這篇文傳神抒情,透過塑造人神相遇的幻境,讓人處在美好虛幻中盡情聯想。我認為這個特點還是要結合一下曹植當時的情況,他早期由於自己的文采,得到曹操的重視,一度是有成為儲君的可能,結果曹植在爭儲的過程中連續犯下不少的錯誤,這就讓他失去了奪位的可能。

    曹丕當政之後,對這個和自己爭奪儲君之位的兄弟沒有下殺手,但也沒有給他什麼好的待遇,曹植被一貶再貶,自己身邊的這些密友也先後被殺掉,他這次回封地,就是在遭受曹丕貶謫之後,當時曹植的心情絕對是非常差,他本身也想要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否則他絕對不會和曹丕爭儲。

    但此時一切都已經晚了,曹植徹底無法實現夢想,在苦悶中他創作這篇文章,其中的情感就與後世無數的文人有著共鳴。自古諸多的名篇,都是在一些文人非常不得志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中國大部分文人的真正夢想還是從政,像李白這樣灑脫的人,也是想要在官場上有所成就,可他們常常會遭遇到貶謫罷官這樣的事情,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就必然會透過文學創作來表露心境。曹植透過寫幻,來麻醉自己,讓自己忘卻眼前的困苦,很多文人就仿照他的這種想法來進行創作。

    這種風格對於南北朝的文學創作影視就非常大,因為當時南北亂世,很多人都失去自己的家園,人們飽受戰亂之苦,卻又沒有辦法改變現實。因此無數的文人就透過酒與詩文來麻醉自己,曹植這種寫法正好就符合他們當時的心境,這就讓陶淵明這些著名的文人,都開始進行豐富的聯想,仿照曹植來虛構一個自己理想的幻境,連同後世著名的《紅樓夢》,在情感構思上也是沿用了曹植的這種特點。

    南朝的詩文辭藻華麗,也是由曹植引領的一種潮流。總得來看,這篇文章的價值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洛神這麼一個立體美感的形象出現,讓後來很多人的文學創作變得更加簡單,可惜的是,曹植一生中創作的大部分詩篇,都由於戰火的因素沒有能流傳下來,這也讓後來很多人並不是真的瞭解他的文才。

    參考文獻:

    《洛神賦》

    《文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敘庫宣佈,至10月12日止已打死了262人土軍,7輛坦克,一架無人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