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破乞
-
2 # 趣史夜話
澠池相會,藺相如維護了趙王的威嚴,一般印象是趙國贏了。秦國一點便宜沒沾到。但實際上秦國才是澠池相會的最大受益者。且看秦國實際的收穫。
一、秦趙講和,秦國安心攻楚
之所以會有澠池相會,是因為秦趙兩個超級大國互攻時,楚國趁機攻秦,而齊國趁機攻趙。大家可能會覺得趙國不是超級大國。其實趙國那時雖然國力不如秦國,但剛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軍事實力大增,連秦國都不敢輕視。秦國相當於冷戰時的“美國”,趙國相當於“蘇聯”。所以雙飛需要講和來先收拾一下不安分的國家。
澠池相會,秦趙雙飛處於暫時的和平狀態,秦國和趙國在此方面相當於平局。
二、秦趙雙方和談,導致六國連縱的失敗
秦趙和談後,秦國攻楚,趙國攻齊。雖然雙方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秦國的國力是優於趙國的,在隨後的長平之戰證明了這一點,而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不肯。最後趙王不得不換趙括來主動出擊,正好給了白起機會。長平之戰秦勝趙敗。
從這個方面來看,秦國贏了趙國。
澠池相會,表面上看是趙國大獲全勝,但實際上秦國一點損失都沒有,反而秦國抓住了秦趙暫時和平的視窗期,解決了楚國方面的憂患,並且六國的合縱聯盟也受到影響。秦國收穫最大。
如果趙國聯合楚國,對秦國施壓,來獲取實際的利益,比如城池等。那麼趙國才是真正的獲利。
-
3 # 填哥嗑歷史
錯,其實澠池之會上佔實惠的是秦國。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7年,昭襄王使人告訴趙惠文王。趙惠文王不敢去。藺相如和廉頗則主張趙惠文王前往赴會。於是,趙惠文王決定前往。並讓廉頗做好準備。於是,秦趙兩王在澠池會面。
飲酒正酣之時,秦昭襄王突然對惠文王說:“我早就聽說趙王喜歡鼓瑟,那就請趙王鼓瑟,以祝雅興。”趙惠文王真的拍了一下瑟。秦昭襄王令史官記下,趙王為秦王鼓瑟。後來,藺相如用計逼迫秦昭襄王擊缶。並且讓史官記下,秦王為趙王擊缶。因為趙在邊境嚴陣以待,秦不敢拿趙王怎麼樣。秦趙兩王把酒言歡。
這就是眾人皆知的“澠池之會”的故事。表面上,趙國威風八面,能逼得秦王擊缶。正因為如此,回去以後,藺相如被拜為上卿。
實際上,這次澠池會,趙國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秦國賺的彭滿缽滿。為什麼這麼說呢?
澠池之會秦國的實惠之一:穩固佔領的趙國領土。
我們看看澠池會之前秦國的表現。
秦昭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秦國藉口趙國不與它一起進攻齊國,向趙進攻。取得趙茲氏(今山西汾陽)等兩城。次年,攻取趙的離石(今山西離石縣)。再次年,白起取趙代(今河北蔚縣)、光狼城(今山西高平縣西)。
史記記載:十七年:秦怨趙不與己擊齊,伐趙,拔我兩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
十九年,秦取我二城。
也就是說,在完璧歸趙後到澠池之會前,秦連續三年攻趙。趙國接連敗績。澠池之會時,趙國本應該是在全力反擊秦國,奪回領土的。但是趙國沒有,反倒是在澠池會上與秦國把酒言歡,至於被秦國佔領的土地,不用說,當然是歸秦國了。
澠池之會上秦國的實惠之二:看清趙國懼怕秦國的本質
戰國中後期,趙國透過胡服騎射迅速強大起來。北御匈奴,南打韓魏,東滅中山,攻擊齊國。西御秦國。一時威風八面。
而在這之前,其實秦趙兩國因為有共同的敵人——魏國和齊國。所以兩國關係還算不錯。前284年,兩國共同參與五國伐齊之戰。齊國衰弱後,趙國成為秦國主要對手。但是秦趙兩國此前交手機會不多,特別是趙國胡服騎射後,秦趙兩國交手不多。秦昭襄王對趙國的底子不清楚。
而此次澠池之會,趙惠文王表面上維護和趙國的面子。實際上暴露對秦國的膽怯。首先,在去與不去上猶豫不決。去了,秦昭襄王要求趙王鼓瑟。趙王雖然不悅,但是還是為秦王鼓瑟了。當秦王讓史官記載下來的時候,趙惠文王居然不敢有所表現。反倒是藺相如有所表現了。
透過這次澠池之會,趙國對於秦國的膽怯暴露無遺。之後,秦國敢於大膽攻擊楚國,南韓,跟趙國的膽怯脫離不了關係。
秦國的實惠之三:秦國避免了兩線作戰。
這是秦國得到的最重要的實惠。也是秦國和趙國澠池之會的最終目的。
其實,澠池之會,發生在公元前279年,這個時候,秦國正在大舉進攻楚國。秦昭襄王最為擔心的,是實力強大的趙國突然進攻秦國。使得秦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之中。
澠池之會上趙王的表現,和會上的兩國和好,使得秦國沒有兩線作戰之憂。於是,秦國大舉進攻楚國。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國都郢都,楚王逃亡至陳,苟延殘喘。楚國因為半壁江山被佔領而日漸衰弱。這其中,就有趙國的功勞。
在澠池之會上,趙國得到了面子,秦國表面上失去了面子。但是,秦國穩固了佔領的趙國領土,探知趙國虛弱的底子,還避免了兩線作戰,佔領了楚國的大片領土,使得國家更加強大。這個面子,秦國丟的值!
-
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澠池相會”這件歷史上有名的事兒,咱們在課本里都學過。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
大家可以看看這張戰國時的七國地圖,秦國和趙、楚都接壤,如果秦國打楚國時趙國插一腳,那麼秦國的壓力就很大,秦王想要透過政治手段免除後患。
(戰國時的地圖)
在此之前,兩國已經打了多年的戰,公元前282年,秦國佔了趙國兩座城;前281年,秦國佔了趙國一座城;前280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趙國,斬首2萬人。
雖然秦國一時之間滅不了趙國,但無疑比趙國強。所以趙王害怕有去無回,不太想去,但趙國名臣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太弱了,必須去。趙王這才去了,藺相如陪他同去給他壯膽。
趙國君臣認為此去有生命之危,去之前廉頗就和趙王說好了,“大王啊,您這一去最多三十天,如果超過三十天,那就說明您被秦國扣押了,為了防止秦王以您威脅趙國,那我就要立太子為王了,您看行嗎?”
(廉頗的影視劇形象)
這種對話要是發生在秦漢之後,敢這麼說的臣子說不定立刻就被君王砍了。身為君王的我為國家身處險地,身為臣子的你卻計劃著立我兒子為王?置我於何地?
但春秋、戰國時君臣關係相對簡單、純樸一些,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同意了。
接下來,趙王和藺相如就到了澠池,兩王相會。我認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角度似乎偏向於趙國,著重描寫了藺相如是怎麼保護趙王的:秦國大臣讓趙王給秦王鼓瑟,藺相如就逼著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大臣逼趙王獻十五座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就逼秦王獻秦國首都給趙王祝壽。
(藺相如逼秦王為趙王擊缶)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都未能佔趙王的上風,且趙國陳重兵於兩國邊境線上,秦王沒敢輕舉妄動,趙王平安的回到了趙國,任命藺相如做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
由此而引出了廉頗的嫉妒心,才有了後來的負荊請罪、將相和。
這麼看來,似乎秦王白忙一場啥都沒得到,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真是這樣嗎?根本不是!最開始咱們就說過了,秦王邀約趙王來澠池相會的目的,是為了和趙國交好,免得趙國在自己攻打楚國時插手。只要這個目的達成了,對於秦王來說這次宴會就是成功的。
(負荊請罪)
那麼目的達成了嗎?達成了。
雖然秦王“交好”的方式有點過於霸道,在趙華人看來就像欺凌,但會後兩國的確停戰了,趙國沒有在秦國打楚國時趁機攻打秦國,而是去打了齊國。
攻楚之戰,秦王又派出了白起,殺得楚國遷都淮陽,大傷元氣,從此再也無力和秦國相抗衡。
十多年後,秦王派白起攻趙國,於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降卒45萬人,從此有了殺神之名。
(邢佳棟扮演的白起)
【結語】
所以,秦國怎麼會沒在澠池相會中得到便宜呢?
正是在此會中穩住(或者嚇住)了趙王,才得以專心攻楚,楚一衰弱,趙也就沒有互為犄角的盟友共抗強秦了,最終都亡於秦國。
也許是因為藺相如以弱抗強的精神值得頌揚,才會給了人們那樣的片面印象吧。
-
5 # 始於終
澠池相會,雖然太史公描寫的主角是藺相如如何不畏強暴,維護君主尊嚴,但這次外交,實際上卻是秦國的重大勝利。
這是為什麼呢?
澠池之會發生在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具體發生在幾月不清楚。當年,秦將白起攻楚,奪取鄢(國都)、鄧;後一年,白起再接再厲,拿下楚國新都郢,秦把這兩年奪取的楚國土地,劃分成一個新的郡,南郡。白起因功封武安君。
史籍中大力描寫了藺相如機智,勇敢的應對蠻橫無理的秦王,卻沒有記載澠池之會秦趙達成了什麼協議。澠池之會三年前,秦攻趙,奪取兩座城池;一年前,白起帶兵奪取趙國光狼城。秦趙戰爭已經維持了數年,而要是追溯秦昭襄王對三晉的戰爭,已經持續了15年之久。
當初趙惠文王不敢參會,趙國臣民盡力勸諫,為的很可能是休戰。白起可以在南方大殺四方,攻城略地,矛頭調轉攻擊上黨也罷,晉陽也罷,也會獲得相應的成就。
澠池之會後,秦趙除了華陽之戰中短兵相接一次,維持了10年的和平。趙國獲得了休息時間,避免了繼續和秦國的消耗,同時兼併其他地方;秦國也暫時維持了與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國力日盛的趙國持續糾纏的危險,可以放手去其他地方侵略,獲得更大戰果。趙國厲兵秣馬,小口慢吃,從魏、燕、代獲得了不小收穫;秦在這十年中南破楚,中敗韓魏,開疆拓土。
秦趙休戰,兩國都是贏家。
回覆列表
第一:就在秦國接二連三對趙國用兵,並且屢戰屢勝之際,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的使者再次來到趙國,盛情邀請趙惠文王前去澠池聚會。趙惠文王不知秦昭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自然不敢貿然前去,但是,自認為和秦昭王打過交道的藺相如卻力主趙惠文王接招,大膽前去。趙惠文王聽從了藺相如的建議,決定赴會,同時決定讓藺相如作為重要陪同人員前往。
原來,在聚會中途,喝得興奮了的秦昭王耍了趙王一把,他說:“我早就知道趙王您愛好音樂,因此,今天想請您露一小手,彈奏一首曲子為我們的聚會助助興。”趙惠文王不敢拒絕,就當場扭扭捏捏地鼓起了瑟。誰知此時出現了意外。一個秦國史官走上前來,手持刀筆開始書寫,邊寫邊唸唸有詞:“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現場獻藝,鼓瑟一曲。”演奏事小,但用這樣的方式被秦國史官載入史冊就有些丟人現眼、有損人格國格了。但是,既然你趙王已經演奏,別人記錄你也沒有辦法。
正在趙惠文王將牙齒打落往肚裡咽時,他看到了藺相如的身影。只見藺相如走到秦昭王面前,態度誠懇然而堅決地說:“我們趙王也聽說秦王您擅長演奏秦地的音樂,因此,我給你送上一個缶,請您也來上一曲,讓大家樂呵樂呵。”
藺相如讓秦王擊缶,這下尷尬角色就換成了秦王。秦王當然不想幹,但他看到藺相如時,就洩了氣。原來,藺相如把瓦罐高高舉起,已經做出了拼命的樣子:只要你秦王不演奏,或者你的手下敢先動手,那麼休怪我不客氣,我手裡的瓦罐隨時都會向你秦王的頭上砸去。
在藺相如近距離的威脅之下,秦王不得已在那隻瓦罐上敲擊了一下。藺相如趁勢回頭招呼趙國的史官,讓趙國的史官也如法炮製,寫下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字樣。
第二:這樣一件事讓人覺得蹊蹺,秦昭王為什麼要拉著趙惠文王來聚會呢?他搞這個“澠池會”到底用意何在?是他沒事找抽、自取其辱,還是另有圖謀呢?
這需要我們聯絡前後的史實來分析。
公元前279年,也就是秦趙“澠池會”的那一年,秦國舉兵攻楚。楚國在秦國的南方,當時是秦國統一天下最強大的對手。秦國舉兵南下,難免後方空虛,如果此時趙國偷襲秦國,必定會讓秦國遭受重大損失。在這一歷史的節骨眼上,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秦國對趙國必須做到知己知彼,必須摸清自己的這一重要鄰國的底牌和底線、態度和立場,如何才能摸得清呢?只有和趙王近距離接觸,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看趙王如何迴應。於是,秦昭王決定邀請趙惠文王前來,這就是著名的“澠池會”。
第三:趙王既然應約前來,秦王就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對趙王進行無所不用其極的火力偵察。讓趙惠文王現場鼓瑟,就是秦王火力偵察的一個環節。秦王的目的就是想透過這一不合常禮的舉動,來觀察趙王對於秦國的真實態度,為自己的決策蒐集引數。如果你趙王的第一反應是乖乖地服從安排,那就說明,趙國對秦國心存畏懼,秦國就可以放心大舉南下攻楚了。很明顯,秦王讓趙王鼓瑟,這既是政治鬥爭,也是人格較量。無奈,在這一次較量中,趙惠文王的底牌顯露無遺,一下子就屈居了下風,其人格和尊嚴受到相當程度的摧殘。所有這一切,已經被秦王收在眼底。知道了趙王的真實態度,下一步就是安撫趙國的問題了。
只是令秦王沒有想到的是,半路上殺出了個藺相如。這小子似乎要拼命,這讓秦王有些意外,也有些窘,更有些為難。要知道,秦王之所以要張羅這個聚會,就是為了和趙國搞好關係,以了卻自己的後顧之憂,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當時的形勢是秦國有求於趙國,這是一個大背景,在“澠池會”上,秦國絕不能和趙國搞僵。所以,在關鍵時刻,秦昭王顯示了自己的政治風度和氣量,決定對藺相如忍讓三分,現場擊缶。
第四:“澠池會”上秦王的忍讓,為秦國贏得了時間,為秦國了卻了後顧之憂,於是,秦國放開手腳進攻楚國,一年後,就攻下楚國的都城郢都。這就是為我們所忽略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