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1個人生活

    中國的古都只有長安,洛陽,北京,南京。而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的只有長安,洛陽和北京。

    長安,為秦,漢,隋,唐的首都,經歷了中國歷史最燦爛的年代。但是隋朝時是有兩個首都的長安和洛陽。唐朝武則天時期首都是洛陽,從這可以看出在那個時期開始首都已經南移,到了宋朝,國土只有唐時的一半,首都自然而然定在了中原。

    另外是糧食產量,隨著隋唐南方的開發,南方的糧食產量和經濟增長力遠大於西北的關中平原。而長安也是依靠洛陽的糧倉才能維持首都地位。

    從五代開始政治中心已經轉移到了開封,到了北宋開封和洛陽已經完全成為了政治和經濟中心。

    蒙古滅宋,元朝建都北京,號大都。當時的北京被遼和金經營多年,已經有首都的氣魄,另在以元朝的疆域,北京能便於和蒙古本部聯絡。所以才出現了明朝朱棣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

  • 2 # 挑劍論古今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展示出來的千古帝都長安的沒落,原因很複雜,深入分析,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多次王朝的末期戰爭破壞

    秦朝末年,項羽攻入長安的前身咸陽,火燒阿方宮,大火三個月不滅,城池破壞殆盡。漢在咸陽旁建造新城,西漢末董卓之亂導致城池再次被毀。東漢末赤眉軍攻入長安又再次焚燬城池。直到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再次將長安焚燬,就此長安再沒有崛起,就此沉淪。

    二、自然環境逐步惡化

    伴隨著戰爭和人口的繁衍,關中平原的環境破壞嚴重,綠水青山逐步變成了黃土高坡,溝壑縱橫,風沙滿天,不再適宜人類居住了。

    三、糧食供給的限制

    之前關中平原是糧食主產區,但是隨著環境惡化,人口增多,關中平原的糧食已經滿足不了中央政府官員和軍隊的供養需求,而長安偏西北,南方主產區的糧食調運困難,但是北京可以從海上和運河運糧,有利於政權穩定。

  • 3 # 圖騰君

    我認為主要有兩點淺識。

    一是生產物資匱乏,難以維持政治集團的正常運轉。被“五胡亂華”折騰了近四百年的中國,關中地區人口大量南移,適應農耕文化的漢族人口銳減,農田荒廢,再者關中地區畢竟屬黃土高原的狹小盆地,農業品種單一,而江南地區物產豐富多樣,產量高,要維持集團正常運轉需要從南部調運,成本太高。後來明朝朱元璋派太子朱標考察還都長安,也是基於生活成本高的原因否定了。隋朝一統中國後,楊廣開始大興土木,開鑿大運河,修建東都洛陽,大運河轉物資到洛陽直達。

    二是航海事業的發展。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關中地區北面蒙古高原,西南青藏高原,南部、東部臨大海只有河西走廊一條通道的格局被打破,以福建泉州為基地的海上通路開通,政治、經濟中心東移的大格局必然形成。

  • 4 # 歷史卸個妝

    在中國長安簡直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存在。這座城市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我們國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城市。從周文王開始後有西周、秦、西漢以及東漢,等等13個朝代將這裡設為根基,時間跨度長達1200多年左右,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但是長安在唐代之後逐漸沒落,優勢漸漸頹靡,新的政權幾乎不在考慮將長安作為自己的帝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種。

    屢遭戰火,殘破不堪。

    作為一個老牌的帝都,它必然成為了所有鬥爭的首選目標。像唐代的安史之亂,便是長安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開始,當時的長安失陷,飽受了炮火的洗禮,許多珍貴建築都湮滅了,後來吐蕃趁虛而入,連續兩次攻佔了長安,更使得其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再加上後來的黃巢焚宮,長安的最後的輝煌徹底被澆滅了。

    面臨尷尬的環境問題。

    除了成都的天府之國還有一個關中平原在歷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以長安為中心,西起寶雞東至臨關,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之間的區域。

    《戰國策·秦策》記載:中蘇秦向秦惠王建議“連橫”之計時就說“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本身這就是一個物態極美的地方,可是再怎麼富饒也挨不住長安數百萬民眾的吞嚥啊,人們大量透支自然之力,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最終壓制了當時的農業生產。到了後期甚至為城市供水都成了難題,這樣的問題極大的遏制了當時城市的發展,最終長安淪為了被帝王所拋棄的帝都城市。

    外部局勢的原因。

    將一個城市定為皇都,安全是首要考慮的。作為一個合格的都城對內要足以應付各方諸侯的割據,對外要可以方便抵禦其他民族的侵略,唐代之前西北的匈奴突厥經常來犯,當時為了抵禦這兩個遊牧民族長安具備非常有利的地形條件。可是唐代以後中,與外族的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少數民族相繼崛起於東北,來自西北的威脅反而顯得無足輕重了。後來許多帝王相繼將都城遷至北京,其實就是為了抵禦來自北方的威脅

    在這樣的條件下,長安逐漸失去了軍事中心的地位。

    綜合以上這幾種原因,長安的敗落並不是偶然。任何事物的變遷都具備內在的合理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長安國都的地位已然不保。但是他依舊處於關中的中心位置,屬於戰略部署的重鎮。因此後世君王對他的發展依舊不敢鬆懈。

    參考文獻:

    1、王明德《論中國都城的東漸》;

    2、王雙懷《古長安城的歷史興衰與沉浮》;

    3、陳旻琦《從長安到洛陽:兩漢選都研究述論》;

    4、《戰國策·秦策》;

    5、《通典·州郡四》;

    6、《梁太祖編遺錄》。

  • 5 # 許願的泥菩

    歷史上千年帝都長安,是如何失去國都地位的?

    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一個城市成為國都的幾個條件。

    第一個,易守難攻。不能說沒有一個阻礙,直接就打到城下了,要麼有山礙,可以建關卡;要麼有河流阻擋。

    第二個,資源比較豐富,包括水、樹林、土地肥力等等,最起碼要滿足人們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產的糧食,要差不多夠消耗(這個在前期特別重要,因為交通不發達)。

    第三個,人口。即這個地方的人口要多,要有人氣。因為其要保證可以徵到兵保衛其地方;另外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要用到人。

    長安作為千年古都,在最後除了易守難攻這個缺點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失去了。

    先說資源,大量的開發導致森林消失,又處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可耕地減少,水資源也在減少,甚至一些河流出現乾涸的現象,遠滿足不了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了。這種情況在唐朝就出現了,但是因為大運河的開通,各地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進長安,所以,還能堅持。

    但是另外一個直接決定了後期沒辦法再作為都城了,那就是戰亂導致的人口流失。劉邦和李淵在起兵爭奪天下的時候,先搶奪的地區都是關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朝定都長安,所以這片地方人口較多,可以為其爭奪天下提供較為充足的兵力。但是其後繼王朝,比如東漢,不在長安建都,也很簡單,經過長期戰亂,整個城市沒有多少人了,不適合建立都城。唐朝能夠接著在長安建都,得益於前期其他民族佔領了長安,並且以此為都城,給它留下了基礎。唐朝之後,就不用說了,長安也有很多其他勢力再次建國,可是面臨的結果就是不斷的征伐,人口不斷流失。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是每個朝代都有“天子守國門”這種霸氣的。隋唐我們都知道,定都長安,基本也是直面異族騷擾,李世民時期,頡利可汗帶領軍隊直接到達渭水,然後李世民親自出面,進行的議和。唐朝之後五代十國,接著是宋朝,宋朝的國策能給宋朝皇帝多少直面異族的勇氣呢。

    到明朝時期,西安已經徹底落寞了。去過西安的都知道,上過鐘樓的,基本都可以看到明朝時期西安的城池狀況,總面積才11平方公里左右,唐朝的時候可以達到80平方公里。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過度的開發和戰亂導致資源短缺,人口流失,最後城池逐步縮小,徹底退出國都的地位。

  • 6 # 長安風華夜未央

    在中國歷史上,長安城是強盛輝煌榮耀的代名詞!他是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從周文王築設豐京開始,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東漢(漢獻帝六年)唐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定都,時間跨度長達1200年左右。這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是少有的。長安定都時間雖長,有一種現象卻不容忽視:唐朝之後,長安的優勢不再,新立政權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避開了長安。如五代割據政權以洛陽和開封為國都,宋元明清分別以開封、杭州、北京為都城。

    長安為何屢遭“失寵”呢?這其中有何道理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原因:

    老牌都城毀於戰火

    作為老牌都城,長安所在必然是鬥爭所在。唐代的安史之亂既是大唐國運的轉折點,也是促成都城長安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開始。安史之亂時,長安失陷,飽受戰火洗禮。當時,吐蕃也趁虛而入,兩次攻入長安,累計佔據時間長達25天左右,長安城受到嚴重破壞。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黃巢與唐諸鎮兵激戰,不敵後連夜撤離長安。途中,黃巢“焚宮闕、省寺、居第略盡。”大肆破壞這座偉大的城池,致使“荊棘滿城,狐兔縱橫”。對此,詩人韋莊在《長安舊裡》感嘆道“滿目牆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然而,此戰之後僅僅過了10年,長安又遭逢軍閥朱全忠的破壞,當時“全忠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餘不息。”長安遭到毀滅性破壞。然而,長安還未來得及恢復元氣,五代時軍閥勢力在關中頻頻發動戰爭,本來就已不堪的長安更加破敗了,乃至失去了作為國都的基礎條件。

    生態環境惡化

    除了成都平原,中國最早還有一個區域被稱為“天府之國”。這就是關中平原。關中平原以長安為中心,西起寶雞,東至潼關,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之間,河流綜合,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堪稱定都的風水寶地。《戰國策·秦策》中蘇秦向秦惠王建議“連橫”之計時就說“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同樣,秦末漢初之際,山東人的劉敬強烈要求劉邦遷都關中,說“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關中雖號稱“天府”,然其土地狹小,並不足以支撐長安動輒百萬的人口規模。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必然要透支自然的承載能力。一是政府鼓勵大量開墾荒地,砍伐森林,過度開發農業。二是隨著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生態失衡性災害接連出現,這些又反過來壓制了農業的開發。據《通典·州郡四》載,唐代宗大曆年間,關中耕地只有6200餘頃,相比漢代,減少了近3900萬頃。如果,再算上產量的降低,其損失更是難以估量。三是城市用水緊缺。唐末以來,水資源明顯減少,無論是涇、渭、霸等河流,還是龍首、清明等人工渠道,流量都在減少,甚至出現了乾涸。周邊水源如此,遑論城市供水了。

    外部局勢的變化

    歷來統治者定都長安都不會少了這樣一層考慮:對內對付東方各諸侯的割據勢力,對外要抵禦外部的侵略行為。這其中,抵禦外部的侵略是最為棘手的事情。如來自西北匈奴、突厥常年來犯,中原朝廷定都長安可以對其很好地壓制。中唐以後,外族關係卻發生了改變,契丹、渤海、女真等少數民族相繼崛起於東北,來自西北的威脅已不是重要所在,如西夏。在這種背景下,長安逐步失去了失去了長駕遠御的形勢和軍事中心的地位;而黃河中下游(洛陽、開封),甚至北方(北京)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明朝時候,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很大原因是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已經崛起,爭奪燕山防線和關外的遼河平原已經成為國家戰略考慮。而定都北京,可以更好地推動這一目的的達成。

    綜合來看,長安的敗落,是在國都東漸北移的趨勢下完成的,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值得一說的是,長安城的國都地位雖然不在,但他還是關中的區域中心、西部重要的軍事重鎮,統治者設定重要機構,對其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 7 # 黔城小白

    長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名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

    長安,也是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於此。

    但自唐代以後的1100多年裡,再也沒有一個王朝建都於此。

    而究其原因,始於唐末。

    唐朝末年,唐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各地區的控制力,導致了各路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偏生那幾年又天災頻發,搞得各地民不聊生。

    老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求一條活路,揭竿而起成了唐末百姓的最好選擇。而起義的農民軍,誕生了幾個大名鼎鼎的梟雄,比如王仙芝,黃巢。

    在農民軍一路勢如破竹的進攻下,於公元881年,長安城破,隨後被黃巢佔據,待到唐王朝組織軍隊再次光復都城時,已經是三年以後。

    而源於這次浩劫,長安城被亂兵焚燬。

    而在黃巢之後,長安又遭受了三次打擊。前兩次都是將長安略做修繕後,又由於失守再次被焚燒,這最後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大軍閥朱溫拿下長安之後,下令拆除了長安城。

    在唐王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裡,已經不復存在的長安地區,還是戰火紛飛,直接導致該地區的人口從唐鼎盛時期的百萬之眾,降為不足萬人。

    也自此,長安這座故鄉之城,結束了它數千年的都城歷史,且再也沒有延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雞遊戲收費了,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