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忘戰必危1090

    不能,殺紅了眼了,雙方都殺紅了眼了,管你是誰,殺了再說,比如國共開戰自己人打自己人管你是誰,先殺了再說,又好比李雲龍和楚雲飛,兩個互相欣賞的人,還不是都進醫院了嗎

  • 2 # 利劍穿雲

    朱允文逼死的叔叔還少嗎?為啥為了朱棣說這話?其實仔細想想,這句話可以有很多解釋,比如我不想親手殺他,讓他死於意外(亂兵,流矢,墜馬,食物中毒)都可以,到最後朱允文還能大大方方的演一出孝侄哭叔的劇情,豈不美哉。

  • 3 # 小熙為人人

    要是朱允炆沒有婦人之仁,不說這句話,100個朱棣也死了,也就沒有靖難之役的悲慘結局了。

    在靖難之役中的東昌、夾河、藳城之戰 ,朱棣多次有戰敗或被殺的可能。但由於建文帝頒佈了“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手下將士們很難活捉朱棣,又不敢傷他性命。

    (朱棣)

    只要他出現的地方,連槍炮都不敢放!朱棣仰仗著這個“免死金牌”,多次在敵陣中橫衝直撞、化險為夷,在敵軍眼皮底下得以全身而退,最終扭轉戰局!

    這絕對是建文帝打的最爛的牌,若無他的禁殺令,一百個朱棣也死了!婦人之仁要不得!自古帝王之爭從來都是六親不認,血雨腥風!

    除此之外,朱允炆失敗還有兩個原因:

    (朱允炆)

    一、不會用人

    建文帝原打算讓張昺,謝貴、張信在北平幹掉朱棣。當時朱棣的部隊都被調到了開平,滿城都是張昺、謝貴的部隊,本來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但建文帝卻把這三個人都看錯了!

    首先,張信叛變,把建文帝的部署密報朱棣。即便這樣也沒事,朱棣已是光桿司令,張昺、謝貴卻手領重兵。但可氣的是,張謝等人有勇無謀,竟中了朱棣的鴻門宴之計,在席間丟了卿卿性命。嘴饞加腦殘!

    二、臨陣換將

    兩軍交戰最怕臨陣易將!但建文帝卻多次換將,先是用敗到固城不出的老將耿炳文,然後是李景隆,統領60萬大軍都佔不了便宜。再就是盛庸、鐵鉉等人。頻繁換將,犯了兵家大忌!

    朱棣跟著父親朱元璋南征北戰,是能征慣戰的沙場老將,而建文帝心慈手軟,乳臭未乾。

    朱元璋也沒能給孫子留下什麼良將,打不過朱棣實屬正常! 據說當年朱棣攻入建文帝的皇宮時,宮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傳言甚多。 有說建文帝自焚而死的;有說建文帝落髮為僧,雲遊天下;還說建文帝逃到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他。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 4 # 牧漁子

    這句話是耿炳文被任命為徵燕大將軍時,出征前,朱允炆對他說的。朱允炆有朱元璋的狡詐,但沒有朱元璋的老辣。如果你能正確理解“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會知道靖難之役的結果不會被改寫。

    一、“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真正的含義

    大明朝初期,本來國泰民安,不過,那都是由朱元璋在撐著。元末天下大亂,蒙元撤回草原,這個時候,朱元璋確實需要封些藩王來穩定天下大局。藩王駐守一方,有自己的軍隊,在維護北方、西南等邊疆穩定上起到了正面作用。但長此下去,藩王割據一定會影響到朝廷。這個中國歷史上無法改變的輪迴估計明朝也躲不過。朱元璋封了二十五個藩王,其中一個是孫子,其他都是兒子。燕王朱棣就是這些藩王勢力最大的一個。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就感受到了這些藩王的威脅。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輔佐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削藩行動。不過,這朱允炆對於這些叔叔們,並不是想趕盡殺絕,而是想剝奪權利。如果剝奪權利的過程中發生了衝突,也請不要讓皇帝自己動手。他不想揹負對叔叔們骨肉相殘的罵名。

    耿炳文出征前,朱允炆給了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的囑託。要知道朱棣和其他藩王不同的是,他起兵反了。雖然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但這性質可是叛逆之罪,至少要夷三族的。那就是說,朱棣必須死。但殺叔的罵名皇帝不背,誰來背?這個鍋誰都背不起?所以作為臣子們來說,就要認真揣測皇上的意思了。歷來皇族內鬥,臣子遭殃,替主人出頭的人,打輸了株連九族,打贏了置主人於不義!橫豎都沒有什麼好結果。所以,耿炳文接了這條命令之後,就註定他無法獨善其身了。

    二、其實朱允炆慘敗並不是毀在這一句話上

    首先,朱允炆銳意削藩,朱棣可不是第一個。當初,齊泰認為應該從燕王朱棣開始動手,他勢力最大,幹掉他,其他人都老實了。但黃子澄認為太冒險了,應該先從容易的開始,先剷除了燕王的羽翼,最後他也就沒什麼力量抗衡了。朱允炆走了著臭棋,從周王朱橚開始下手了。

    其實,朱允炆還真是沒有殺這些叔叔們,周王朱橚被從開封抓到南京,被貶到雲南,又抓回南京囚禁。沒過多久,齊王朱榑也來陪朱橚了。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也被貶為庶人。除了湘王朱柏是個倔脾氣,不願受辱,引火自焚之外,其他的叔叔不但沒有被朱允炆殺掉,後來還被朱棣恢復了王位。從而可見,朱允炆不是說說而已,你要是給他把一個活著的朱棣抓回來,他還真下不了手。“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個最高指示就是讓朱棣死在戰場上。就像湘王朱柏因印鈔案,自行了斷,朱允炆也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一樣。朱棣死在戰場上,一到達了皇帝的目的,二又不是皇帝下令所殺,本來應該是最好的結局,耿炳文是大明的老臣了,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有人說明軍敗在因為這句話不敢對朱棣下手,才造成朱棣的多次逃生、反敗為勝,其實是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朱允炆是敗在戰術上,靖難之役不會改寫。

    本來朱允炆討伐朱棣,是皇帝討伐叛臣,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算是帝師了,皇帝乳臭未乾,駕馭這個天下的能力還遠遠不足。

    這幾位大儒就是朝廷大政方針的主要策劃者。預期說“大儒”,不如說“腐儒”。朱允炆的“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句名言怎麼可以公開說呢?大家心知肚明,但你說出來年輕人會想多了。朱棣裝病,請皇帝放在南京做質子的兒子回來,朱允炆還真答應了,這都什麼關頭了,儒生怎麼想的?難道非得想宋襄公一樣,等對手準備好了才能進攻,否則就不仁義了?朱允炆在削藩之時,瞻前顧後,坐失良機,給了朱棣造反的機會。初戰失利,就換掉老將耿炳文。讓這個防禦戰專家徹底失去了對朝廷的信任。最臭的一招棋,是方孝孺說給朱允炆的那段話:即事不濟,當死社稷。眼看南京不保,這幫儒生滿口仁義道德,要皇帝堅守,如果受不住,應當以死酬志!後來,這幫儒生推薦的“帝國新秀”李景隆開啟城門迎接朱棣入城,皇帝也放棄了南撤計劃,自焚在南京城中。

    從頭到尾,朱允炆幾乎沒有一個節點能佔據主動的,天下也不是方孝孺式“誅十族都不投降”的忠誠所能守住的。朱允炆削藩沒有錯,戰略上本有主動,但戰術上一敗塗地。

    朱允炆以及他的儒生團隊在錯誤的時間,以錯誤的方式主導了大明帝國的朝廷。“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本身不會對明軍的軍事產生太大的影響,但背後反映的是這個團隊迂腐不化的理念和拙劣不堪的技術。

  • 5 # 孤葉徐飛

    朱允炆說沒說過“勿使聯有殺叔之名”,靖難之役的結果都不會改變,但其表明了這場戰爭的性質;天下是朱家的,朱家內部爭皇位,無論誰勝誰負,捲入其中的臣子難有好下場;雙方是你死我活,難以共存的戰爭,但都不能背殺死對方的責任,只能是臣子背鍋;所以,朱允炆希望朱棣死在戰場上,他不擔責,有責也是前方將領承擔,朱棣同理;結果是朱棣進京同時,宮內失火,傳朱允炆已死,都不擔責,完美收場。

  • 6 # 庭州行者

    這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的原文,出自《明史.恭閔帝本紀》,原句如下:

    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

    朱棣帶領著數十兵馬逼近南軍營地,結果被包圍,但南軍將領因為朱允炆曾經說過不要讓自己揹負殺害親叔叔的惡名,所以都不敢下令放箭,射殺朱棣。於是乎,叛賊朱棣從容地從敵軍營穿過,毫髮無損。

    建文帝的這個命令,非常令人費解。在中國古代,君臣身份是排在長幼身份之前的,參考漢高祖劉邦在取得政權後,他的父親——太上皇劉老太公也要對他行君臣之禮,可見在中國古代儒家的觀念中,“忠君”才是第一要位。從小博覽群書,聰穎機敏的建文帝朱允炆,肯定很明白這一點。朱允炆發兵,是在燕王朱棣已經確確實實謀反的前提下,因此朱棣此時的身份就是叛賊,而不是皇叔。再者,在對朱棣動手之前,朱允炆已經對很多藩王下手,其中湘王朱柏——建文帝的另一個叔叔,就是被他逼死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原文記載的這種場景下,武將們完全有機會將朱棣活捉,押解到南京接受審判,不一定非要殺死他。但這些武將卻一動不敢動,幾乎是目送朱棣成功偵查離開,非常違反常識。

    所以,朱允炆在這種情況下說出這句話,其真實性存在很大的疑問。聯想到中國古代的史學作品和文學作品的界限不清,很有可能這句話是著史之人杜撰出來的。

    這樣說來,朱棣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朱棣當時手下計程車兵,多是在邊境與蒙古軍交戰廝殺的精銳之兵,同時朱棣本人也積極招募蒙古騎兵加入他的陣營;而南方的軍隊,多是由軍戶組成的,因為承平日久,戰鬥能力已然大大下滑,豈是朱棣部隊的對手?更何況,朱棣後來兼併了同是精銳的寧王邊軍以及蒙古朵顏三衛,實力更是有了巨大提升。要知道,在任何時候,軍隊的素質都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將領的素質,是決定戰爭成敗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畢竟,軍隊的數量再多,單兵素質再高,如果沒有能夠正確領導,那麼軍隊的威力也是發揮不出來的。因此,在軍隊戰鬥力不給力的情況下,如果南軍能夠出現一位合適的將領,那未必就敵不過朱棣。然而,可惜的是,南軍不僅軍隊素質不行,將領也沒有幾個能用的。南方資歷最老的,是老將耿炳文,此人善於防守,然而與燕王的作戰,需要的是進攻,能夠進攻的將領,或是自然死亡(如常遇春,徐達),或是被朱元璋提前幹掉(如藍玉,馮勝,傅友德),建文帝實在是無人可用。不出預料,耿炳文慘敗。唯一能和朱棣掰手腕的徐輝祖,根本得不到重用。

    反觀朱棣一方,朱棣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將領,他的兒子朱高煦更是出色的將才。除此之外,張鈺,朱能等人,在後來都證明了是可用之將才。因此,朱棣在將領的質量方面存在著絕對的優勢。

    最後,謀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朱允炆身邊的三書生,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雖說是熟讀儒家經典,且書生意氣,善於指點江山,但畢竟都是些政治經驗為零的青年才俊,說不好聽就是愣頭青,他們的建議都是紙上談兵,從來不去考慮操作的可行性。面對這樣的隊友,朱允炆自然是在智謀方面完全被碾壓。

    因此,朱允炆這個愣頭青,註定是無法削藩成功。因為他根本不是並經將強,老謀深算的四叔朱棣的對手。

  • 7 # 騎驢去高考

    觀察一個人的水平,看看他身邊的朋友就知道了。你看建文帝身邊都圍了些什麼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幫人一個比一個蠢,一個比一個貪慕名節,下筆論物,品評人物,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可是一到治國理政,安邦定國,貪戀虛名,投鼠忌器,首鼠兩端,實在是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那麼問題來了,建文帝為何整天和這幫老夫子泡在一塊,因為他覺得他們是對的嘛!他覺得他們高明無比嘛!才華橫溢,才高八斗,紙扇一搖,方步一邁,大計就出來了,風采好的不行不行的!

    當初,曹操的兒子曹植與楊修、丁儀交好。楊修領著曹植丁儀看到曹操的一盒點心,上書“一合酥”,楊修開啟盒子就吃了起來,曹植丁儀二人驚懼,楊修勸道,沒事,沒事,太好吃了,你們也嘗一下,儼然一副主人的派頭。曹操來時些許不快地問道,何人吃了點心。楊修答道,我們幾個吃的,您那盒上不是寫著一人一口酥嘛!曹操只好笑了笑。等楊修丁儀走了後。曹操對曹植說,你怎麼跟這些人鑽在一塊,這幫人滿口浮誇,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以後少跟這幫人來往!以曹操看人的眼光,一眼就知道楊修這幫人虛榮浮誇,用這幫人只會百興俱廢,整天做些尊孔復故,禮樂興幫之類的事情。結果曹植還是喜歡和楊修這幫人做朋友,依靠他們想要繼承王位,最後毫無懸念地敗給了曹丕。

    同樣的,朱允炆身邊也圍著幫文士,他們聞著味湊到了一塊。朱元璋應該知道他孫子身邊圍著幫什麼人,他也應該知道這幫人能幹些什麼,寫寫文章,主持主持國家大典,唾沫星亂飛地講一下孔孟正道,僅此而已。國家有事,這幫人一勺就讓人給燴了!不過咱老朱有辦法,那就是把強人全殺光,這麼驚天偉地的逆向思維實在是咱老朱的傑作。一個沒有人才的時代,就是潭平庸的死水,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進步,再說你能殺得了一時的豪傑,你能把世世代代的豪傑全殺光?這麼常識的問題,這麼可笑的做法怎麼可能在中國歷史上全面上演,實在是匪夷所思。朱元璋想維護他朱家的利益想瘋了,這麼不擇手段而血腥。不過這個強人如果是自己兒子呢?結果滑稽的事情發生了,他為孫子把所有的強人全殺光了,但卻留了一個,而他卻最有可能也有資格搶班奪權,因為他是自己兒子,一個曾經有當皇帝機會的人。悲催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他那草包孫子只好一個人孤伶伶地面對他那強悍的叔叔,因為他身邊真正強悍的人都被他爺爺眼疾手快地幹掉了!

    我以前看過一部關於靖難之役的電視劇,劇中說建文帝在南京陷落後逃走,夜色裡他若有所思地站在庭院中,信口吟出那首傷感的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那時候覺得那是一個多麼文弱書生,多麼善良,多麼悲情的一位皇帝。他無心政治,他追求美好的生活。可現實不是這樣的。朱允炆非常想要不辜負爺爺對他的期望,他熱切地想要大明江山繁榮昌盛,他熱衷於治國理政,很可惜,他不是那塊料,他爺爺非要趕鴨子上架,因為他厭棄老四的兇悍與冷酷,喜歡孫子的溫順與恭謹,所以,他選了一個最可愛的人,把最兇悍的人抖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秸稈還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