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是太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為何還要去借款?
10
回覆列表
  • 1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就算是太子一個月的俸銀也是有限度的,而非可以肆意揮霍的,而胤扔平時生活窮奢極欲自然要靠銀子來作為其的支撐,所以向戶部借就成為了他維持奢靡生活的方法之一。至於還與不還是另一回事,又或者他認為那叫拿而不叫借,當然那是後話。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2 # 優己

    胤礽這個太子當得並不順當,由於各個皇子咄咄逼人,這使得太子必須養著這麼一批人才能保持勢力。比如,收買軍心,蜷養死士。當時收買軍心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提拔軍事長官,二是破格安撫將士賜田賜宅。國家是有自己的規定撫卹並獎賞,但是隻有破格恩寵才能拉攏軍心,只是多出來的花費部分就得太子自己買單了,這些花的都是大錢;而蜷養死士更是屬於太子的私人武裝,都得自己花錢養著。這就是太子花銷大的主因!

    花銷大就得自己去弄錢!要麼貪汙受賄,要麼買官賣官,只要能用上的方法肯定是用上了。比如,胤礽都把目光鎖定在那三百萬兩修河公款上去了。這也成了他後期翻檯的直接導火索。

    當時國庫管理有漏洞,可以提前預支往後幾年的費用,也可以先借錢後還錢。這就使得大家都往這個漏洞裡鑽,既然國家沒規定預支借款是犯罪,又能夠順利借到錢,這總比貪汙受賄,買官賣官風險低得多。比如,被抓出事了只需把欠款補上也不用治罪。而貪賣被抓肯定是丟官去職的。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胤礽做為儲君,收入自然不菲,但由於他的開支巨大,入不敷出,而向戶部借款,能夠緩解他的窘境。

    他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開銷呢?

    咱們來看看做為清朝的皇室,一年的正常收入情況。

    親王歲俸一萬兩,俸米五千石。

    世子歲俸六千兩,俸米三千石。

    郡王歲俸五千兩,俸米兩千五百石。

    長子歲俸三千兩,俸米一千五百石。

    貝勒歲俸兩千五百兩,俸米一千二百五十石。

    貝子歲俸一千三百兩,俸米六百五十石。

    …………

    胤礽週歲即被立為太子,享受的待遇自然遠遠超過一般的阿哥們。他成年後又代父皇監國,兼管刑部,平時還能得到康熙和後宮的賞賜,他的收入自然應該遠遠超過親王的俸養規例,大約估計一下,每年至少應該在八萬兩上下,很不錯了。

    這麼多錢難道還不夠胤礽花?

    確實不夠花,因為他開支實在是太巨大了。

    胤礽的開支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官場交際

    官場交際,迎來送往,這是胤礽最大的一筆開支。

    康熙的幾個兒子中,八阿哥胤禩的差使最好,管的是戶部,管稅收,天下錢糧,這稍微動動手筆,挪挪借借,巧立名目,賬上滲水,大把的銀子就嘩嘩地流進口袋。而且透過操作,這些錢還能暫時支借出來搞商業運作,開錢莊,開當鋪,買賣田地,交易房產,搞搞資源,都非常方便。所有的阿哥中,老八是最不缺錢花的。

    太子胤礽直接掌管的是刑部,司法機關。要想在這上面做文章撈錢,就只能用法律的公平去交換,搞司法腐敗,導致冤案叢生,這為胤礽後來犯下重大錯誤埋下伏筆。

    老八胤禩不缺錢,官場上迎來送往,扶持親信,施捨恩惠,賣通關節,構建起自己的勢力。 而太子胤礽也不肯任由朝堂諸臣倒向老八,胤礽就要維繫和穩固自己的勢力,當然也要搞好交際,也必須得花錢。但他的錢財來源渠道是比較狹窄的,錢不夠用,當然要借。

    本來,胤礽是個好孩子,但他被官場的風氣給帶壞了。

    康熙二十八年,大臣靳輔在治理黃河的任上積勞病死,康熙當時還在西北軍中做戰,無暇分神。太子胤礽率眾阿哥們親往拜祭靳輔,到了府上,悽慘景象令人淚下。

    靳輔清廉,做官數十年,除了一座御賜府邸以外,積蓄不到千錢。府中除了髮妻和子女,只有老弱僕從四人。靳輔的妻子穿著樸素,骨瘦如柴。胤礽心中不忍,留下白銀5000兩,並要求其他阿哥們也各疏葬儀。 本來也是個好心,但此例一開,就一發不可收拾。

    康熙二十九年,重臣佟國綱殉國。康熙親自制文,皇子們迎奠,老大胤禔奠禮8000兩,三阿哥胤祉組織士子文人寫詩祭贊,耗費達5000兩。胤礽做為太子監國,諸人的表率,自然也不能落後,又花費了很大一筆錢。

    至此後,朝廷雖日久承平,但儀程之風卻大肆氾濫侈糜。由皇子們蔓延至眾朝臣,生老病死、壽誕嫁娶、甚至納妾買宅,置辦田產,都要大操大辦。眾人隨波逐流,奢侈之風就愈演愈烈。 在這樣的官場風氣下,胤礽想搞交際,拉關係,那花費當然越來越大。

    比如你年薪十萬,夠多了吧?但你的圈子裡迎來送往的隨禮,一次五千,你能扛住?

    二、面子排場

    在這種侈糜的風氣下,胤礽做為太子儲君,出入往來,當然要擺個排場,爭個面子,而這方面的消費也是非常巨大的。

    出行要有諸多的隨行人員,保鏢護衛,文書秘書,勤雜服務。隨人員多了,人員的工資開銷也就多了。

    還要有專門的儀仗鸞駕,好車好馬。做為大清帝國的二把手,儲君太子,人家小縣長開著寶馬,你個大領導總不能開個夏利吧?至少也得體現出一定的檔次差距,最起碼的,勞斯萊斯是起步。而採買配置,維護打理,當然也是不小的開支。

    康熙晚年,宮中奢侈浪費,他曾經進行過一些提倡節約的活動,後宮嬪妃和康熙自己的飯食費用上,都力行節儉,而只有皇太后及皇太子宮中維持原樣。康熙還因此感嘆道:“(太子)飲食、服御、陳設等物,較之於朕,殆有倍之。”胤礽的排場、用度比他父皇還要高一個階層。

    三、採買美女

    胤礽有個壞毛病,他比較好色。

    康熙與赫舍裡皇后成婚,感情相投,彼此十分恩愛。而赫舍裡產下胤礽後即血崩而逝,令康熙悲痛萬分,思念深久。

    做為赫舍裡皇后唯一的遺子,胤礽自小受到康熙過分的溺愛,性格比較粗暴,生活上也缺乏檢點,放縱自己。他經常命人到江南採買有姿色的美女,後來還引發了康熙追查的“江南女子買賣案”。

    雖然已經有了正妻和諸多側室,胤礽仍然大量地去搜羅美女,這樣的事情當然不能讓父皇和其他人知道,免得落下把柄。

    沒有辦法把人帶入府中,那就只能養在外面。 養人自然要花錢了。要置辦居所,採買傢俱,僱人伺候,還要經常贈送些首飾、銀錢、珠寶,高檔化妝品,還要給人家親戚朋友辦事。

    養啥都沒有養人花錢厲害,這方面的開銷也是很驚人的。

    四、生意經營

    老八胤禩有老九相幫,他們比較有經濟頭腦,會賺錢。搞經營,生意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圓。

    太子胤礽知道了,也想廣開財源,但這些事情只能是暗中操作,他即沒有那個生意頭腦,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照管,就只好找人打理。但他用人不淑,這些人表面上迎合他,實際上只顧往自己口袋裡撈,不認真打理生意,這就導致太子的投資往往就賠了錢。沒有了進項,開支又這麼大,胤礽也只好再借錢。

    五、老八慫恿

    老八胤禩管理著戶部,對太子的經濟情況他十分清楚。胤礽從國庫借款,他非常清楚,但他非但不加以勸諫,反而故意縱容,慫恿太子多借,有求必應,還從不催討。其居心自是不良。

    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胤礽累積的欠款居然高達四十五兩白銀。閤府上下,不吃不喝十年也還不清。

    等到胤礽發覺已經無力償債的時候,自然要從其它方面想辦法,這就為他搞司法腐敗,冤獄叢生,而被捉住把柄埋下了伏筆。

    而胤礽想要擺脫這些債務,最好的辦法就是早點登上皇位,因此操切之情漸漸暴露,引起康熙的警覺。

    以上這些就是太子胤礽向戶部借款,高達四十五萬兩的主要原因。

  • 4 # 把酒共東風

    胤礽身為一國的太子,之所以還要向國庫借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恰恰就是他的這個太子身份。

    在《雍正王朝》第四集裡胤禛開始追繳國庫欠款,王掞以送書的名義,給太子胤礽夾帶了幾千兩銀子。知徒莫若師,王掞說胤礽平時手腳大,每年四萬兩銀子不夠開銷。作為一國儲君,他似乎沒有撈錢的必要,別說是貴為太子了,就是底下的普通皇子,他們的吃穿用度也都有朝廷供給。那他為什麼還要借國庫裡的錢呢?因為他有花錢的用途。

    在國庫欠款的皇子中還有三阿哥,十阿哥。老三借款有正經用途,是拿來給大清國修書去了,老十呢,是個吃喝玩樂的渾人,而且人家有自己的“道理”,什麼時候兒子花老子的錢也要還了?他這歪理就算是傳到康熙耳朵裡,大不了也就是大罵小懲一頓。這話太子能說嗎?他不能,因為他是太子,是將來要執掌大清江山的皇上。其餘的阿哥呢,人家不是“生財有道”,就是“甘守清貧”。

    作為太子的胤礽沒有生財之道,因為掌管大清天下錢糧的戶部在他的死對頭八阿哥手裡。他也沒辦法甘守清貧,為什麼呢?就因為他是太子,一個一直做了三十年的太子。只要一天沒有坐上皇位,他就還有一天被擠下去的可能。他要保住這個位子就得有自己的勢力,就得有為自己說話辦事的人。那他靠什麼來拉攏別人呢,空頭支票嗎?倚仗著太子的位置,一時還行,久了恐怕就不靈光了。千里做官只為財,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誰會死心塌地跟你那麼久。宦海浮沉尋常事,三十年呢!這官能做多久都還不一定呢。更何況他還是眾矢之的,別人雖也互相傾軋,但他卻是別人眼中最大的那個目標。畢竟,不扳倒他,一切都是白扯。

    以一個人的力量,同時對付那麼多人,而且這一對付就是三十年,更何況在他的對手中,還有為了拉攏人心,能夠一擲千金的財力雄厚之人。

    這麼看,身為太子的胤礽,為了保住這個一國儲君的位置,為了拉攏網羅自己的勢力,除了在國庫借款,他也基本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而且還得是偷偷的借,因為大清國有規定,嚴禁大臣私交皇子,以防結黨營私。所以這種易遭皇帝猜忌上不了檯面的事,他只得透過下屬黃體仁、肖國興來給自己向國庫借了。

  • 5 # 歷史鹹談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說,康熙王朝的九龍奪嫡。康熙在位之時,有感歷朝歷代皇室繼承人,除了能跟隨開國皇帝出征的人,大多是無能之輩。也深感清初朝堂的複雜性。就有了皇子成年變可開府,參與朝政的政策。

    康熙的兒子很多有五十多個,其中有能力,成年的,有可能繼承皇位的有九個。這九個皇子都參與了朝政,各自或自立或合夥,都有自己的班底。都為了皇位努力。

    這幾個皇子之間互相拉攏朝臣,培養自己的班底,這些都需要巨大的金錢。只有有了錢財,那些朝臣才會站在自己這邊,不然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幹的。

    這九個皇子中,以太子,四皇子和八皇子最為有能力。其中四皇子以能力為重,下屬不多但是大多是一些清官,有能力的官員,其中年羹堯最為有名,自己在外領兵,而且還能賺錢。八皇子素來有名望,人情事故最為圓滑,有賢王的美譽,所以大多數官員都依附在他身邊,而且他手底下的生意數不勝數,有足夠的錢財。

    最為苦逼的就是太子了,能力不大,還不被康熙看中,幾次罷黜太子之位。而且身為太子,有不能有太多的生意資源。所以為了和幾個弟弟抗衡,多拉攏一些朝臣,他不得不向戶部借款,然後再從中,中飽私囊。以養自己的人脈。

  • 6 # 我主沉浮582

    胤礽身為太子,他的俸祿是其他王子中最高的了,可是他為什麼還要向戶部借銀子呢?

    在《康熙大帝》裡面有交待。作為太子,乃未來皇上,他花銀子卻是地方多,一眾門客,自己特喜聲色犬馬,開支當然大,這是原因之一。

    太子沒多大經濟頭腦,不像八阿哥有手下私採金礦,賺錢多多,單單靠那俸祿怎麼樣維持開支啊?那放只有去戶部借銀子!

    其實,太子借銀子很多人認為是沒辦法了才借的,本人不敢苟同!

    本人認為,太子是靠借戶部銀子應付日常開支,但主要是奔著借銀子不還才去的!

    太子想康熙一下位,自己坐上去,欠戶部銀子當然無人敢追究,最後不了了之!所以正是這個心態,才不停地向戶部借,

    說起來這個太子真的好二!

  • 7 # 烈酒灑向青春

    雍正王朝之中,太子胤礽是一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一日不是皇帝一日就有被推翻的可能,一日就是臣子。

    而在康熙時代京城百官向戶部借款是一種風氣,不去借款反而是成為一種不合時宜,那麼太子胤礽這個臣子有什麼不可以去借款的呢?

    更何況一國儲君更要經營自己的圈子,穩固自己的地位。金錢開路自然是無往而不利的。而錢在哪裡來呢,身為儲君萬眾矚目不能大肆貪汙,戶部借款就成為一個來錢的好地方了。

    按照清朝爵位劃分,監國太子的俸祿肯定不低,至少也得七萬兩左右,為什麼太子缺錢?

    1.上文說了,太子要鞏固地位勢必要拉攏朝臣,就得需要大量金錢,光靠俸祿遠遠不夠用。

    2.太子好色,從電視劇中能看出來,每年都需要從江南秘密買賣美女(讓我也這麼幹,好多美女哇)

    3.太子之位本是眾矢之的,至少老八想取而代之,所以老八肯定不會借錢給他,反而會慫恿太子向國庫借錢,老四風氣正,屬於沒錢借的那種。

    4.太子由於康熙的寵溺,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慣了,吃喝玩樂用度開銷巨大,所以俸祿肯定不夠用的。

    綜上所述,太子作為儲君肯定不會去大肆貪汙,因為太冒險了,向國庫借錢是必然之道。

  • 8 # 日記哥愛讀書

    胤礽身為監國太子,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但在朝臣元老中,必然會畏懼三分,今日之監國太子就是明天的皇上。得罪了太子無異自掘墳墓。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太子的吃穿用度,宴請朋黨,還有一個一朝天子一朝臣,培植扶持自已的親朋黨羽。是真金白銀堆砌出來的。胤初的貪腐早己振驚朝鴨,僅江南貪墨治河公款與鹽道受賄兩項,足夠其開

    那麼太子向戶部借款,恐怕只是人怕出每豬怕壯的欲蓋迷彰,掩人耳目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海行動》為什麼票房可以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