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向青山

    西方中世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亡開始,以1453年東羅馬帝國亡結束,但一般專指西歐。

    西歐的封建制由三部分融合而成:

    1,羅馬的遺產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導致西歐小國林立,但這並非分封而來,而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2,基督教的強大

    整個中世紀,羅馬天主教在經濟上佔據當時西歐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與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方面唯我獨尊。

    也就是說在西歐教權與王權一直是共存的,且教權高於王權。

    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也好,神聖羅馬帝國的Alto大帝也罷,其稱帝都要經過羅馬教皇的加冕。

    3,日耳曼人的傳統

    一是羅馬法

    二是日耳曼習慣法

    與羅馬法律相比,日耳曼習慣法產生於日耳曼人古老的習俗,而並非統治者的意志。

    所以對於日耳曼人來說,法律是超越王權的,沒有一個國王可以絕對專制,這種王權有限制度是後來西歐擺脫君主專制的基礎。

    中國周朝的分封制除了形式上也是封邦建國外,與西歐封建制完全不同。

    1,周朝分封天下是自上而下的封建,西歐主要是從未形成強有力的王權。

    2,周朝賴以維繫統治的是周公的制禮作樂,從而衍生了後來的儒家思想。

    在周朝從未有凌駕於王權之上的宗教,天子和後來的皇帝都是一身兼二任,相當於西歐的王權加教權。

    3,法律在周朝尚未形成,後世即使秦國也沒有一個凌駕於皇權的法律存在。

    最後,與西歐的封建制相對的,或者說更相似的應該是中國秦朝之後的帝制時代,因為同樣都是君主專制,只是西歐的王權一直不強而已。

    此外,中國皇權一尊但經常遇到挑戰,農民起義,地方造反不斷,沒有永遠的貴族存在。

    而西歐王權不強但一直世襲,直到今天仍有許多自稱血統高貴的貴族存在,尤其是包括君主立憲國家。

  • 2 # TonyDeng

    相似點很多,本質是一樣的。這個話題比較大,可能會分篇寫。

    中國遠古時代,即所謂堯舜禹時代,是部落林立,然而會有一個最強的部落是首領部落,那個叫王(也有稱帝、後的,都是一個意思)。王是眾部落的頭,部落並沒有邊界,歸附即可,稱為諸侯。天下王的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謂“中國”,是王地位於天下中心,是中心之國的意思。國是一個部落或諸侯。

    歸附是有權利和義務的。諸侯歸附王,王就有對其安全提供保護的責任,諸侯的義務也是進貢。王的本領,除了自己打,還有自己的部落勢力,那些部落是聽王指揮的,較為親近,其他部落被欺負或遭受外敵攻擊,向王求助,王就會率領一群諸侯共同作戰。這就是所謂的攻伐自天子出,天子的威望源於你的這種能力。

    炎、黃、蚩尤、共工、羿、堯、舜、禹等,應該是很著名的部落,其中有些成了王,但有些不是,他們會爭,有些會和平轉讓,有些也是爭戰。夏、商、周也是諸侯之一,按照《史記》的記載,三者都是炎黃子孫,周在商時已立國,只不過到文王、武王時取代了商當上天下王罷了。

    遠古時代,各種生產方式的部落都有,天下王是相容幷蓄的。到周時,中國農業生產佔了主導地位,定居文化與遊牧漁獵文化不同,就產生了所謂華夷之辨,前者自稱華(華是燦爛的意思),稱後者為蠻夷。一般,農業定居有較穩定的收入,可以穩定進貢,所以那個時候向周天子臣服的,大多是這種部落。

    周的策略,是把前述的權利義務關係向外擴充套件,亦即分封諸侯,讓他們自己用相同的模式構建一個領地,層層進貢。這樣是一個逐層疊進的封建結構,所謂的封邦建國是也。

    對農業來說,是定居的,所以一個邦國,必須有固定的據點,那就是城堡,“國”是用城牆圍起來的城堡,城外是農田,農民耕種,向城堡國君進貢產品(稅率10%),國君再向上層比如周王進貢10%,這就是所謂的“井田制”。農民與領主沒有依附關係,是自由的,但農民要靠領主保護不受侵犯,特別是遊牧(蠻夷戎狄)民族的侵犯,所以他們樂於進貢,但沒有作戰義務,作戰是城內貴族子弟的事。這就是史書和詩經記載,春秋時諸侯作戰,居然有農民旁觀譁笑之事的原因。

    中國古代的“國”,就是國君貴族,屈原的“愛國”,是這種國,根本不是現代我們所說的“愛國主義”。現代中國愛國主義概念,國是生我養我的土地、民族;西方的愛國主義,是民族國家概念,國家即政府,是愛政府主義的代名詞——注意西方人士指你愛國主義的時候是持負面意義。

    西周的這種井田制封建制度,自“初稅畝”以來,逐漸破壞,最後到戰國時徹底廢棄,進入按土地面積計算權利義務的模式。南宋眾儒曾有大辯論,探討是否需要恢復井田制,那是宋代的土地兼併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所謂“富者田連阡陌,貧無立錐之地”,貧富分化引發極大的社會問題。

    井田制破壞,土地不再按戶分配,那麼層層繳納稅收也不必要了,擁有土地者直接向國君繳納即可,少了中間層,收入豐富得多,向外擴張掠奪土地的動力更足,此時周天子根本是多餘的。戰國的時代就是這般,諸侯王都不必要再向下分封,直接管轄所有土地,每個王國內部,都是中央集權制。隨著王國的兼併和擴張,中央集權制不斷延伸,直至秦統一六國覆蓋全部領土。

    封建和中央集權歷代都有反覆,但總的來說,趨勢是向中央集權的。

  • 3 # 和言

    從形式上,我覺得是沒有分別的。

    周的這種分封就是“封建”。封建,就是分封建國的簡稱。

    這種國家形式在各大文明幾乎都出現過,比如日本明治維新以前的封建時代也是這種分封制,幕府是最大的那個封國。

    分封制的國家結構與中央集權息息相關。

    像中國崇尚中央集權,所以分封制從秦之後就很少出現了,即使有,也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沒了。

    而日本也想中央集權,但是實力不允許,所以就發展成了幕府那種奇怪的形式,一方面保留著分封,在分封的實力壓制基礎上透過控制封國大名來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而歐洲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並沒有中央集權的政治需求,所以大家排排坐分果果,一人劃一塊地方享受去了,所以一直是封建制,然後因為沒有中央,自己當國王又沒有地方蓋章,要是別人不認可或者說所有人有地盤都可以稱王國王不就沒有含金量了怎麼辦?

    中國不存在這個問題,這個是天子封的,上天任命。

    日本有天皇,這也是幕府一直保留天皇的一大原因,畢竟天皇是神,幕府自己都是別人蓋的章,也沒有自信可以去給別人蓋章。

    歐洲沒有中央,那怎麼辦?所以捯飭了個羅馬教皇來給自己加冕。

    後來拿破崙覺得教皇加冕算個鳥,在加冕儀式上一把搶過CROWN自己戴上,也算是對歐洲封建傳統的一個反抗和嘲諷吧。

    所以我覺得分封和封建,本質上是一樣的。

  • 4 # 思想空間

    一、中西制度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

    分封制一般認為是中國西周的一種政治制度。西周所處時代是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分封制是周天子將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與前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這些被封的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和向天子述職的義務。諸侯是天子的臣屬,需要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封建制是西歐公元5世紀至15世紀通行的一種政治、經濟制度,一般認為起於公元476年西羅馬滅亡,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結束,這一時期稱為歐洲的中世紀。封建制是法蘭克王國的查理·馬特推行的以土地為中心層層分封,封主封臣之間具有嚴格等級的政經合一的統治制度。從時間上來說,西歐的封建制度比西周的分封制度晚了1500年左右。

    二、中西制度的歷史形成不同

    中國西周的分封制是周武王滅商後,為了鞏固周天子政權,有效駕馭與統領滅商後的王族、功臣與前代貴族,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為周天子鎮守國門與開疆拓土而建立的一種政治制度。比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周天子的分封制是一種政治制度的大膽創新。

    西歐的封建制的形成是西羅馬帝國在北方蠻族日耳曼人橫衝直撞下崩潰滅亡後形成的。羅馬帝國滅亡後,他原來統治的國土區域內處於一種四分五裂的無政府狀態,就是蠻族日耳曼人之間也是經常發生衝突。加上西歐地理上天然具有山水相隔的特點,導致各自為政、互築高牆的莊園經濟局面。法蘭克王國的建立非但沒有實質性消滅這種天然分離狀態,反而用政經合一,以土地所有權為核心的層層分封等級森嚴的契約形式加以強化,於是封建制才逐步形成。

    三、中西制度內容與形式不同

    西周的分封制分封的主要物件一是同姓血親,二是功臣,三是前代貴族(包括被征服的商代貴族)。西歐封建制是國王或領主將土地連同上面的農民分給有功之人,受封之人則以服兵役為條件終身享用,形成封主與封臣關係,這些受封之人後來都是莊園主,絕大多數與國王並無任何同姓與血緣關係。西周的分封制受分封的物件享有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形成一個個諸侯國,可以世襲。受封之人在自己的諸侯國內繼續分封下去,這樣,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是大小宗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西歐封建制受封的物件雖然也享有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但西歐封建制前期是不能世襲的,只是後期因王國對受封的領主們難以駕馭,才逐漸實行世襲制。但是西歐的封建制並不無限制的往下再進行分封,受封的領主雖然與國王之間屬於臣屬關係,但也是契約關係,各個領主在自己的土地莊園內享有權利義務依據契約約定進行。

    西周受封的諸侯們主要義務是: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和向天子述職。

    主要權利是:享有受封國土地以及人民相關的稅收、自主任命諸侯國內的官員、權利世襲與繼續在諸侯國內進行分封。西歐封建領主的權利為:獲取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並與人民形成人身依附關係,領主獲得國王的保護,而領土之下的農民卻只接受領主的領導與保護,國王的權威是有限的。當時流行西歐的一句名言“我的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遠不同於中國古代“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信條與價值。西歐在中後期王權衰落後,各領主們逐步取得了王權在地方的權力並將其轉化為同封土一併世襲的私人權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稅收、鑄幣等權力。而西歐封建領主要義務是為國王服兵役與進貢,領主內的農民也有為領主打仗服兵役的義務,但人身依附性沒有中國西周分封制下的農民那麼強。

    四、西歐封建制制度主要源於羅馬文明、日耳曼傳統以及基督教的影響

    古羅馬文明繼承了古希臘城邦文明的特質。城邦文明的特點是各城邦既要服從帝國中央政府的領導,城邦本身又有相對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而且各城邦內部的管理帶有現代民主制度的影子。因此城邦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遠沒有中國古代中央集權政府領導下中央與地方關係那麼緊密,這也是西歐封建制的制度意識的源頭之一。

    日耳曼蠻族衝擊羅馬並使羅馬帝國崩潰後,蠻族內部先是衝突征伐不斷,建立鬆散統一的加洛林王朝的統治者還沒有形成國家的概念,他們將國家領土作為家族財產進行瓜分,並由此造成多次分裂與內亂。日耳曼文化中有軍事上統一作戰,戰後瓜分果實各自為城,各據一方的傳統,形成了散佈在廣大鄉村間的領主莊園經濟的基本單元,大部分社會活動與經濟活動都發生在自成一體的莊園內。不得不說這種國家的分裂與內亂,以及導致的莊園經濟形式也是王朝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選擇政經合一的封建制原因。

    西歐的天主教對形成封建制也有巨大的作用。自從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為國教後,教會的作用越來越大,世俗的政權領袖也不得不接受教皇的認可。當時教會為了自己教義的傳播以及為了擴大勢力範圍,不僅僅對文化進行壟斷,也廣織田產,出租或分給廣大的農民(教民)耕種。據統計,鼎盛時期,教會佔有的土地不會少於整個土地的三分之二,少的時候也達到了三分之一。教會擁有土地後當然不會輕易拱手交到世俗政權的國王所有,而凡是有莊園的地方就有教堂存在,因此教會式的宗教經濟就成為西歐封建制的助推手。

    西歐封建制度與西周分封制的最大不同就是國王與封建領主之間的合約關係與二者的互相制約關係。西歐封建制下的國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循一種契約。每個人都按照契約對他人負有某種義務,如果封臣違反契約,國王要按照契約執行而不是隨心所欲的執行。國王侵犯了封臣的權利,封臣們可聯合起來反對他。國王濫用權力,封臣可以對國王進行限制。封建制度下的王權具有有限性,國王與封臣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制約的契約性質關係。

  • 5 # 浸淫之辭

    區別相當的大!

    現在中國歷史研究者,因為曾經落後,而患上一種類似東亞病夫的病。一切都照搬西方邏輯,以西方制定的規則來審視自身。其實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這裡說的差異不是現在西方思想和東方孔儒思想的差異,而是上古人種不同發展過程的差異。上古西方人是從遊牧搶掠開始的,東方人是以漁獵農耕開始的。這就造成了二者巨大的文化差異,直到現階段,西方的侵略性都遠遠高出東方很多。

    所以西方的封建,是分不清敵對還是友好的,戰爭不斷。而東方的封建,至少在孔儒文化出現之前是團結的,是以血脈為核心的高度團結!戰爭只發生在不同人種之間。而西方是,惹急了我自己人也打……如今歐洲國家的數量就證明,他們現在仍然是處在某種類封建之中。而中國仍然是團結一體的,周邊的幾個國家,也是當年戰爭逃亡後帶著仇恨獨立的,並不影響華夏的團結。

    很多人說,是儒家的大一統思想讓中國始終保持統一。其實恰恰相反,正是儒家的等階思想,才讓中國不斷的產生內亂,否則以上古血親維繫的,最團結的種族,就算保持各種自治,也必定是世界最團結統一的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乒聯奧地利巡迴賽女單決賽那場球輸在哪裡?如何避免與伊藤對戰吃接發球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