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秋的世界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開始對南韓進行出口管制,對半導體材料進行核查,取消了安全保障友好國家認定,從7月4日以後,對氟化聚醯亞胺,光刻膠和氟化氫三個產品進行單獨許可和核查,並且從8月開始,從安保友好國家的白名單上剔除南韓。

    物件產品如下:

    從剔除的產品看,可能南韓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很難過,比如說氟化氫,日本企業佔據全球80%到90%的份額,南韓公司可能找不到替代品,南韓的半導體領域非常依賴於這些產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前段時間南韓對日本企業的賠償勞工訴訟,由於南韓是三權分立國家,因此日本政府是想以斷供施壓,來迫使南韓做出對日本有利的舉動。

    這個起因是因為14名南韓前勞工在二戰期間被三菱重工強制勞動,首爾法院判決三菱重工賠償人均9000萬韓元,三菱不服,提出上訴,但是被駁回。

    9000萬韓元看起來很多,其實並不多,一共不過52萬人民幣,即便是14名南韓勞工全部加起來,實際上也沒幾個錢。

    但是日本的態度是,當年日本和南韓簽訂過《日韓請求協定》了的,因此南韓沒有資格再向日本追討欠款,這個協定是當年朴正熙在位的時候,朴正熙為了獲得日本支援,和日本簽訂的協議。

    問題在於南韓最高法院已經做了判決,並且不止三菱一家公司,早在2018年,南韓最高法院就判處過新日鐵住金公司的賠償責任。

    因此現在的問題就已經僵在這裡了,南韓已經準備透過WTO來起訴日本,實際上沒什麼用,即便是取勝,最少也要1年零六個月。

    不過這對於日本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會引發南韓產業界脫離日本,要知道,日本年年對南韓是貿易順差的,三星電子實力比較雄厚,一旦南韓產業界徹底脫離日本,可能對日本的經濟更加不利。

    雙方就這麼僵持著,等待一方低頭認錯。

  • 2 # 補刀蝦

    大家好,我是痴人,我有不一樣的觀點。

    日本在G20則結束,就跟南韓翻臉,完全體現了安倍晉三的梟雄本色。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看看東亞三國的大局。

    東亞中日韓三國的核心國家是中國。

    2018年,日本前三大出口貿易伙伴是中國(1439.9億美元,佔比19.5%),美國(1400.6億美元,佔比19%),南韓(525.1億美元,佔比7.1%)。

    日本前三大進口貿易伙伴是中國(1735.4億美元,佔比23.2%),美國(815.5億美元,佔比10.9%),澳洲(456.9億美元,佔比6.1%)。

    2018年,南韓前三大出口貿易伙伴是中國(1621.6億美元,佔比26.8%),美國(727.4億美元,佔比6%),越南(486.3億美元,佔比1.8%)。

    南韓前三大進口貿易伙伴是中國(1064.8億美元,佔比19.9%),美國(588.7億美元,佔比11%),日本(546.1億美元,佔比10.2%)。

    各方統計不一樣,資料稍有一點偏差,不影響分析。其中中國的資料不包括香港。如果包括香港,中國的佔比要更大。

    從這個資料,我們可以確認以上觀點,中國是東亞三國的工業鏈與市場的雙重核心。在東亞工業鏈中間,日本和南韓是中國工業的配套商。南韓還有三星,LG等品牌,日本相對是更加純粹的配套商。日本與南韓之間的貿易,在各自國家的佔比中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日本與南韓在工業鏈上更多的是競爭關係,而不是配套關係。所以日本與南韓,歷史與現實,新仇與舊恨,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為什麼日本在G20剛結束就對南韓動手?這正體現了安倍的梟雄本色,出手快,準,狠。

    日本在2016年就開始頻頻對中國示好,為今天的國際形勢佈局。因為長久以來,日本都是靠美國市場吃飯,對中國不上心。而特朗普上臺之後,國際形勢大變。安倍立刻就開始進行長遠的佈局。終於取得成果,安倍在2018年訪中,在G20峰會上,中日之間達成十點共識,並再次確認領導訪日的計劃。此事對日本極為重要。

    中日關係確認,再加上前不久日本與歐盟簽下了自由貿易協定。安倍晉三多年佈局,G20峰會之後,大局已定。安倍隱忍已久,此刻終於騰出手來開始對付南韓。

    為什麼一定要馬上動手,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日美貿易談判。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此後日美貿易談判的大戲就要上演。

    所以G20峰會之後,是唯一的時間視窗,安倍晉三必定在此刻毫不猶豫的快速插刀。

    安倍晉三,既能在美華人面前裝孫子,又能對南韓插刀。對天朝,第一次執政時首次出訪國就是天朝,第二次執政立馬變臉,如今又頻頻示好。翻臉如翻書,如同教科書。日本戰後第一梟雄。

    -------------------------------------------------------------------------------------------------

    再補充一點關於日本對南韓插刀的動機。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半導體行業如日中天,佔全球50%以上份額。與美中國產生激烈競爭。美國透過廣場協議等手段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同時扶植南韓半導體產業。南韓三星50%以上的股份由歐美資本持有。

    人在屋簷下,哪敢不低頭。二戰以後,美國建立了戰後世界經濟秩序。日本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也是依託於這個經濟秩序。並且日本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依賴於歐美市場。日本對美國的打壓也只能忍聲吞氣,無可奈何。

    人類歷史的發展,不會一成不變,總是充滿變數。而現在變數出現了,就是中美貿易戰。全球產業鏈將會因此而洗牌。這一次不同以往的是:中國既是全球產業鏈核心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不久之後,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完全能獨立於美國而存在。所以,整個東亞地區將會圍繞中國進行產業鏈整合。

    這是日本的機會:吃了我的,要給我吐出來;搶了我的,要給我還回來。日本經濟的衰退,正是源於半導體產業的丟失。日本經濟的重振,也在於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在這次產業鏈整合開始時,日本馬上開始搶佔身位,率先動手,限制向南韓出口“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3種半導體材料。日本的目的直指南韓半導體產業,搶回半導體市場。

    南韓寄希望於美國調解,而美國已經不管了。

    如果沒有其他變數發生,南韓經濟面臨崩潰的危險。南韓的六大支柱產業:半導體、汽車、鋼鐵、建築、造船、石油化學。可以看出,與中國日本的產業鏈高度重合。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南韓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即將成為日本戰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眼光獨辣,出手的時間,角度,力度都無可挑剔。

  • 3 # 北京不冷東京熱

    這次G20期間,安倍與10幾個國家的元首進行了會晤,只有幾個國家安倍沒有舉辦首腦會議,這其中就包括南韓。

    韓日雖然都是美國的同盟國,但韓日因為歷史問題總是不能和諧的走在一起,哪怕南韓歐巴也挽救不了日本全國對南韓的嫌棄、生氣和失望。

    在這次G20發生前一年,南韓國內就二戰勞工賠償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博弈。南韓法院判定二戰勞工仍然有個人索賠權,要求相關日本企業賠償。慰安婦問題上,南韓法院也判定日本需要道歉和賠償。然而,日本稱,和南韓的所有歷史問題都於1965年以及朴槿惠時期,與南韓政府達成了不可逆的“協定”,意思是事情都解決了,不能翻轉。

    然而,南韓卻不聽。南韓國內民意對日本始終沒有充滿好感,覺得日本就是一個不誠實的國家。

    G20舉辦之前,日本不好發作,怕南韓到時候不來,問題就大了。G20一結束,日本人的悶氣終於找到了發洩點。馬上放出訊息,將停止對南韓出口相關半導體零部件。這無疑將對南韓半導體產業形成打擊,事實上也將對日本企業形成破壞,對世界半導體市場格局,貿易鏈路都將產生混亂影響。可見日本對南韓是有多恨。

  • 4 # 江淮聖手

    亞洲大陸的國家數量是很多的,而這些國家各自的利益也不盡相同,所以亞洲各國在政治上的博弈一向激烈,而且變化極快。而東北亞三國之間的關係則更加微妙,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剛在G20峰會上還在向外界展示“一派和諧景象“的日韓兩國,在G20結束不多久就”風雲突變“公開翻臉。

    據悉,G20一結束,日本就開始限制南韓半導體產業,直接停止了相關零配件的供應,這一舉措雖然對日本自己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是日本還是選擇與南韓翻臉,那麼,同為美國“小弟“的日韓,矛盾為何這麼深,日本迫不及待對韓翻臉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雖然我們與日本有世仇,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安倍晉三的“政治平衡木“玩的還是很好的,可以說日本早在2016年就為G20佈局,此前的日本一直與中國作對,以此取悅美國主子,但是自特朗普上臺,日本發現這位美國主子不好伺候,而且在外交場合上還多次作出”侮辱性動作“,安倍雖然臉上笑嘻嘻,但內心估計早就那啥了。這種世界形勢下的日本開始走近中國,在G20峰會上,雙方更是達成了10點共識,還確定了訪日日期計劃。由此可見,日本開始將重心轉移到中國。

    但是對於同為鄰國的南韓,日本卻無法容忍,因為南韓一直揪住慰安婦和勞工問題不放,在日本看來,這些問題早在朴槿惠當政時期就已經解決,但南韓卻認為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所以雙方一直在這一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更何況在對中國的貿易中,南韓的產業與日本是競爭關係,日本當然要對南韓進行打壓。

    即使雙方都在美國手底下辦事,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依舊會產生摩擦。在G20峰會之前,日本不敢將南韓逼的太緊,怕南韓G20峰會上不給面子,選擇缺席,所以只能一直壓制。但是現在G20峰會結束了,日本也沒有“小辮兒“被南韓揪著,所以G20一結束,日韓就開始翻臉。要不是看在美國主子的面子上,雙方的摩擦恐怕更加嚴重,所以現如今日韓之間翻臉一點也不奇怪。

  • 5 # 王祖蔭1

    《環球時報》報道,曰本不承認是訴訟案引起的。實際上也犯不著為這幾錢鬧翻臉。日本的理由是過去對韓方優惠太多,損害了曰方利益,有些還涉及日方技術秘密。我猜想,曰韓在慰安婦問題上和獨島主權上積怨較深,這次又是韓方單方裁定,錢雖不多但氣勢壓人。日本人惱了。找個藉口發難,讓你棒子瞧瞧,老子也不是好惹的。不過,我估計不會立即僵死,還有迴旋餘地。畢竟兩國都是美國的馬弁。

  • 6 # 搜了生態農莊

    日本經濟產業省7月1日宣佈,將加強3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南韓的出口管制。對於南韓出口的心臟產業——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屏來說,這不啻於當頭一棒。別忘了,南韓三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制造商。

    韓媒用“進入緊急狀態”形容韓企的反應,南韓政府的迴應也相當強硬——召見日本大使抗議,敦促日本取消相關措施,並表示將採取訴諸世貿組織等反制措施。風波不斷的日韓關係再掀驚濤駭浪。

    是什麼原因,讓這兩個重量級鄰國突然翻臉了?

    去年10月,南韓最高法院作出終審裁決,認定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現為新日本製鐵公司)在二戰期間,把4名南韓原告強擄至日本做苦力,應當向他們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58萬元人民幣)。此後,又有兩家日本公司遭到類似訴訟。日本相關公司的一些股份被南韓扣押。

    日本勃然大怒,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已解決相關問題,南韓現在完全是亂來。因此,失去耐心的安培政府,G20一開完,就向南韓動手了。

    但日本此舉,真的只是為了報復勞工賠償案判決?

    市場有觀點認為:

    自去年至今,圍繞二戰遺留的歷史問題爭端,讓日韓關係跌入谷底,日本民間“反韓”情緒高漲。

    在此輿論氛圍下,日本政府其實從去年年初就開始商討報復南韓的措施了,如從6月開始,加強對從南韓進口海產品的檢疫等。如今,日本政府決定對南韓出口的半導體材料加強管制,也是報復手段之一。

    而之所以是半導體此材料,主要是日本在其中兩個領域所佔據的國際市場份額高達九成。在這方面,南韓對日本的依賴較強,實施制裁對南韓經濟的打擊也較為顯著。

    此外,日本政府選擇這樣的時間點,也在於參議院選舉即將舉行。此舉,及展現了安培政府的強硬姿態,又順應了民意,從而為自己贏得選舉增添了一分把握。

    南韓是日本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國,日本在半導體方面對南韓加強管制,也難免會衝擊到自身。

    《日本經濟新聞》稱,這項可以稱為“猛藥”的措施,從長遠看將對日本產生巨大副作用——那就是引起“脫離日本”行動。三星等在全球擴大供應網的大企業可能在中長期內尋找替代採購物件。南韓《每日經濟》也表示,一旦日本政府將報復措施付諸實踐,那麼日本相關企業的銷售也必將受到重擊,而且未來日本眾多企業從南韓進口記憶體、快閃記憶體、OLCD面板也將受到影響,這樣做可能會導致韓日企業“共滅”。

    最後,怎麼看?

    兩點粗淺看法吧:

    第一,日韓兩國的爭端主動權在日本,可能最終還需要美國來搭個橋,撮合兩國關係改善。然而,今時今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還沒有表現出撮合這兩個“小夥伴”關係的意向。而在缺乏美國干預的情況下,日韓關係很難實現迅速轉暖。

    第二,日韓經濟戰的後果,就是日韓兩國經濟不同程度衰退,這點已經有美國的前車之鑑。但此舉,可能會給日本央行寬鬆貨幣一個強有力的理由。日本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就曾表示,如果日本央行當前的宣告可以解讀為,如果經濟失去實現目標的動力,日本央行將毫不猶豫採取行動,那麼我們可能不需要在指引中增加新的承諾。

    國與國之間的糾紛,本質上還是為了化解自己的矛盾,但是縱觀歷史,攤上這麼一個鄰國,還是蠻頭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是農作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