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盈寶

    關於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問題,經濟學界存在著激烈的爭論,主要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通貨膨脹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的促進論;通貨膨脹會損害經濟發展的促推論和通貨膨脹不影響經濟發展的中性論。

    一、促進論

    促進論者認為通貨膨脹具有促進產出增加,實現經濟增長的作用。其理由是:

    (1)在通貨膨脹中政府作為最大的債務人可以減輕一定的債務負擔。此外,透過大量發行貨幣,政府也可以獲得追加的財政收入。如果政府將透過通貨膨脹獲得收入全部用於實際投資,並採取相應措施保證民間投資不因政府投資的增加而減少,那麼這種通貨膨脹性的政策就會因增加了投資而增加產出,促進經濟增長。

    (2)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產品價格的上漲速度一般總是快於名義工資的提高速度,因此,企業的利潤就會增加。而這又會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3)通貨膨脹通常是一種有利於富裕階層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階層的邊際儲蓄傾向比較高,因此,通貨膨脹會透過提高儲蓄率而促進經濟增長。

    二、促退論

    促退論與促進論恰恰觀點相反。促退論者認為通貨膨脹會導致低效率並進而損害增長。其理由為:

    (1)在通貨膨脹條件下,持有貨幣會遭受購買力下降的損失。為此,企業和居民都會盡力把現金轉化為實物資產或增加目前的消費,致使社會儲蓄率下降,從而使投資率下降和經濟增長率下降。

    (3)許多國家實行累計稅。在發生通貨膨脹時,企業和個人將因為名義收入的提高而承擔較高的稅賦,這會影響生產的積極性,從而不利於經濟增長。

    (4)如果通貨膨脹超過一定時間,企業和居民便會產生預期,造成物價與生產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形成惡性通貨膨脹,並有可能導致經濟的崩潰。

    三、中性論

    中性論者認為,由於公眾預期,在一段時間內他們會對物價上漲做出合理的行為調整,從而使通貨膨脹各種效益的作用就相互抵消,因此通貨膨脹對產出、對經濟增長既不會促進,也不會損害。

    中國大度分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只是在開始階段的極短時間內,而且需具備一定的條件。就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對經濟只有危害,而沒有促進作用。

    (一)經濟增長效應

    即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具有正的效應。由於經濟處於有效需求不足、實際經濟增長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的狀態,可以透過通貨膨脹,增加投資,提高貨幣供給刺激有效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二)所得分配效應

    通貨膨脹時期,名義貨幣收入和實際貨幣收入之間產生差距。只有剔除物價影響,才能看出人們實際收入的變化。由物價上漲所造成的所得再分配,就是通貨膨脹的所得分配效應。

    (三)資源配置效應

    由於通貨膨脹的影響,資源會在不同的主體間轉移,使得主體的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的量發生變化,導致資源的重新分配。一般來說,小額存款人和債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貨膨脹的打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知道賭博的危害性,為什麼還有無數人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