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山頂的太陽

    皇宮有“涼閣”,放置從地窖運來的冰塊(冬天儲存),透過冰塊“昇華”帶走熱氣達到降溫的目的,或者直接到避暑山莊避暑。民間有條件的可以到地窖避暑,平民老百姓只能扇扇子、睡涼蓆了,食物可以吊到井裡保鮮。

  • 2 # 逗趣一人

    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扇子。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找到大大的樹葉來扇風,可是樹葉太容易破,使得人們不得不經常尋找新的葉子,很麻煩。後來,人們發明了用竹編的扇子,稱之為“搖風”。達官貴人們會用絹帛製成扇子,由僕人們在身旁扇風,主子愜意下人受罪。漢代還發明瞭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工具,有點像我們今天的風扇,當然這個也是要僕人手動操作,但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大家閨秀還會在上面繡上自己中意的圖案,以彰顯自己的秀外慧中。

    唐代的含涼殿其實是最早的空調間。含涼殿傍水而建,利用水車將水送到屋頂,然後水就會沿著屋簷留下來形成水簾,涼水在沿著屋子上下迴圈,帶走熱氣,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屋裡自然就涼快了。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清朝的避暑山莊,這都是清代皇室的避暑勝地啊!

    幾千年前的商朝,貴族們已經知道把冬天的冰儲存到地窖裡,以供來年的盛夏使用。但是,那是的冰是極其珍貴的,只有達官貴人們才享受的到。到了唐代,有人開始冬天藏冰,夏天拿出來賣,由此,廣大的人們群眾才開始享受冰帶來的幸福。現在我們吃的冰淇淋大家都以為是外華人發明的,其實在中國南宋時期有人用冰製造了一種叫“冰酪”的食物,後來經馬可波羅帶回了義大利,後來又傳到了英國,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男女老少都愛不釋手的冰淇淋。

  • 3 # MrSunXJ

    1.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冬天將冰塊儲藏在地窖,帶到夏季暑熱的時候,將冰塊取出,放置在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冰鑑”中,就製作出了可移動的、環保的“冰箱”了,既能儲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可謂一舉多得;2.搖扇子納涼,最常見的扇子是以鳥羽、竹製成,到了唐朝,還有皮製的扇子,清代皇宮內已有了機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開動發條,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動,產生徐徐涼風;3.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冰冰涼涼的,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非常涼快。

  • 4 # 方哲健康生活

    古人夏季消暑的辦法很多,從古詩中可以瞭解古人避暑十法:

    一、沐浴降溫。“今日初伏過,浴出易絺綌。”(《中伏》宋·董嗣杲)

    二、大雨壓驚。“溪聲鬥似銀河落,驚斷詩書一夢魂。”(《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宋·黃庶)

    三、靜坐神遊。“身在清風國,神遊白玉城。”(《次韻和中伏坐夜》宋·黃庶)

    四、冰酒寒瓜。“何處賜冰和郢酒,誰人割炙動鸞刀。 紫泥封詔防稽緩,寒水浮瓜散鬱陶。”(《中伏日省中當直》宋·楊億 )

    五、園林避暑。“南園避中伏,意適晚忘歸。”(《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園避暑值雨》宋·文同)

    六、池亭宴會。“樽俎逢佳節,簪纓奉宴居。 ”(《錢相中伏日池亭宴會分韻》宋·歐陽修)

    七、山寺煮茗。“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梅堯臣 )

    八、觀稼傳觴。“稻香藹藹暑風清,下馬傳觴聽水笙。”(《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宋·滕鎮)

    九、烹食蘆魚。“此行儻不遂,歸食蘆洲魚。”(《送綦毋三謁房給事》唐·李頎 )

    十、旅遊避暑。“勒移那計嘲塵俗,且作偷閒十日遊。”(《乙亥中伏逭暑牯嶺》清·鄭文焯 )

    沒有空調、冷氣房的古人,避暑的方法從“衣、食、住、行、遊、娛、樂”等方方面面著手,真乃智者之舉。

  • 5 # 人生如詩14

    我在這裡不說扇子和冷的飲食,我是從居住環境考慮的。北方的窯洞是冬暖夏涼的居所,南方的竹樓也有異曲同工之效。當然,皇家的清涼房更是“高階”的清涼居所了。

    然後就是躲開炎熱之地,搬遷到新的居所,比如京城的北海、中南海,就是清朝皇帝(包括慈禧)避暑勝地,夏天一般都不在故宮待著了。甚至康熙、乾隆還要去避暑山莊(承德)遠離熱的地方,直至現在避暑山莊夏天也是不熱的,而且晚上比較冷,所以連蚊蟲都沒有。只不過在當時普通百姓是不能享受到這種待遇的。

  • 6 # 九香紫砂文化

    從漢代開始,皇宮開始設有專門用來避暑的“清涼殿”。在清涼殿內,設有很多用來降溫的裝置,例如用透明盤子裝著的冰塊,用低溫的石頭壘砌的床,等等,當然僕人們也會在邊人工造風,拿著扇子對著主人不停扇風。

    到了唐朝,則出現了“含涼殿”,用水帶動一扇巨大的扇車,製造出源源不斷的風,而風又吹動冷水,形成了涼氣,這可算作是古代的空調了。類似的“清涼殿”到了明清時代則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發明出了可移動的、用來儲存冰塊並能噴出冷氣的冰櫃。抗暑的手段更進一步,也更有效了,甚至人們可以在這種冰櫃中冷藏西瓜等水果。這種在酷熱之後迫不及待地吃口冰涼西瓜的快感是現代人也熱衷的。

    (唐代的製冷裝置)

    另外,據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人為了避暑還會組織“避暑納涼會”。在夜晚,“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鮓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

    顯然,上面這些避暑的方式,普通人家是難以承擔的,單就如何在夏日持有冰塊,這是普通百姓絕對做不到的。那麼老百姓怎麼避暑呢?

    (古畫中的避暑建築)

    民間常用的一種納涼工具叫作竹夫人,又叫作青奴。這是一種竹製品,用竹篾編織而成,呈圓柱狀。竹夫人約有一米長,中間部分是空的,周身佈滿網眼。《紅樓夢》中有一燈謎,謎底就是這供人納涼的竹夫人:“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這個燈謎可以說是很形象地描繪了竹夫人。人們或抱或枕,足可納涼。宋代陸游有首詩單道這種清涼的情趣:

    《初夏幽居》

    虛堂一幅接籬巾,竹樹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龜不食猶能壽,弊帚何施亦自珍。

    枕蕈北窗寧有厭?小山終日對嶙峋。

    (竹夫人)

    古人避暑納涼的方法和工具還有很多,而其中還有一個方法可以算是古今通用的,那就是那句人皆共知的俗語:“心靜自然涼”。只要保持內心平靜,清涼的感覺就會到來。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曾作詩來闡述這個道理:

    《銷 夏》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今天來看,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人感到炎熱,除了高溫、暴曬之外,還有一種情緒性的中暑。受高溫影響,人的情緒很容易失控,有發生摩擦或爭執的危險,人的身心在高溫之下便處在如此狀態。

    (華君武漫畫作品《心靜自然涼》)

    這時候有的人大汗淋漓,情緒暴躁,而有人神清氣爽淡然自若,這樣的區別除了個人體質原因,另一個就是心理狀態決定的。情緒的變化是會影響到人對氣溫的主觀感受,心靜自然則涼。

  • 7 # 一老沈一

    這問的,是咱中國的古人吧?

    咱中國的古人是怎麼過夏的?熬著過唄。

    別說古人,現代的咱們,什麼時候才用上電?沒有電,空調、電扇、冰箱等等等等,想都別想。 其實,有了電,上述的這些家用電器,也是改革開放這幾十年才普及的。年輕人可以打聽一下,北方大城市裡的人,80年代有幾家有電扇?經常是不少人手裡拿個大蒲扇,呼噠呼噠不停地扇。用摺扇,那一般就大小是個幹部或文化人了。 由此可知,古人過夏天一定很悲催。

    即便古人,也一定要把窮人和富人區分開。 最廣大的窮人是農民,天氣再熱,照樣“鋤禾熱當午,汗滴禾下土”,不然飯都沒得吃,要出人命了。

    富人,亦分小富人和大富人。能留下詩句作品的,真正像皇帝那樣的大富人不多。

    所以,他們也苦夏。 詩聖杜甫雲: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腸子都快蒸熟了,只能靠開窗納涼——開窗,這是古人度夏的第一招。杜甫老家河南,屬於中原,夏天的溼度大概不高。 北宋王令,祖籍河北,後來去了高郵等地。他有詩名《暑旱苦熱》,寫道:“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另一首《暑熱思風》說:“坐將赤熱憂天下,安得清風借我曹。力卷雨來無歲旱,吹盡雲去放天高。”詩裡,有憂國憂民情懷,但江淮夏天溼度高、無涼風是肯定的。 古人度夏的第二招,就是扇子了。漢代班固詩云:“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團方。來風堪避暑,靜夜致清涼。”不過,真要是太熱了,扇子作用大概不大。所以,還是李白來的痛快:“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只是除了像竹林七賢和詩仙這樣的角色,沒幾個敢這麼幹。據說,紀曉嵐某年曾因酷暑難耐,脫了精光寫字,突然乾隆微服而來,嚇得他屁滾尿流藏到了桌下,這是欺君,要殺頭的。 古人度夏的第三招,是喝茶喝井水。那個時候沒有可樂、北冰洋,也沒有冰棒、冰激凌。只能喝茶喝井水消暑了。關於茶的詩很多,不引了。蘇軾《與王郎夜飲井水》雲:“吳興六月水泉溫,千頃荷花聚暗蚊。此井獨能深一丈,源龍如故亦如君。”井水好就好吧,作個詩還不忘拍皇上的馬屁。歐陽詢寫的《九成宮醴泉銘》,原文為魏徵奉敕所做,九成宮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的離宮,在裡面發現了醴泉,為此而作。都說魏徵諍諫如何如何,可仔細讀讀這篇“銘”,原來他也是個拍馬屁高手。皇帝們夏天都有避暑之處,比如清朝皇帝的承德避暑山莊,這是小富人們比不了的。 古人度夏的第四招,應該是沖涼。然此事不很文雅,難以入詩。只是杜甫在《夏夜嘆》裡說:“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詩裡不寫,可估計沒人不洗。

    古代文人們苦夏、詠夏的詩不少,幾百首上千首總是有的,但表白閒情逸致“扯淡”的多,無非是水邊、林下、山邊、深閨,皆能消暑,等等。

    以上這些,倒都不如施耐庵在《水滸傳》裡說得好:“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就是貧富差距。 古代,因為夏季高溫,是熱死過不少人的。宋至道二年(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渴死者其眾”。 乾隆八年(1743年),據不完全統計,“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 接著往下說,就是古人用冰降溫了。

    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冰字,寫作“仌”。最重要的是,當時已有了冰窖——河北藁城臺西商代諸侯邑落遺址編號為132的室外儲藏窖,坑口1.9-2.5米,深5.4米,分兩層。學者說,是用以藏冰的凌陰。“凌陰”,是周代對冰窖的叫法。 2004年安陽大司空村也發現了晚商井藏式窖穴。窖深2-3米,在穴底,還有一個深達6米以上的長方形井式豎坑。經考證,確定為是商代的冰窖——除儲冰之外,還冷藏易腐食物。這樣的考古發現還有。

    周代,冰窖已很普遍。如秦都雍城宮殿區的“凌陰”,結構設計非常合理,具備排洩冰融積水的功能。

    《說文解字》裡,收錄了一個“窞(dàn)”字,許慎解釋說:“窞,坎中小坎也,《易》曰:入於坎窞”——指的就是既存冰,又貯藏易腐食品的冰窖。

    考古發現的春秋韓都新鄭宮殿區的地下冷庫,內鋪地磚,有一溜五井,有大量豬、牛、羊、雞骨出土。易縣燕下都發現的冷藏屋,內挖三眼井,同出土牛、羊、雞等食品。 周朝,不僅冰窖已很普遍,還有了專門掌管冰窖的官員。周《禮.天官.凌人》載:“夏,頒冰掌事。秋,刷。”漢代鄭玄注曰:“刷,清也。鄭司農雲:刷除冰室,當更內新冰”。

    漢代,冰窖開始稱作冰井。酈道元的《水經注》說,漢“朝廷又置冰室於斯阜,室內有冰井”。他的意思,大約是說“冰室”儲物,“冰井”儲冰。

    現在知道早年間規模比較大的冰窖,是三國時期魏武曹操建的冰井臺。據說,曹丞相在河南漳縣,那個時候叫鄴城的西北,建了三個“臺”——中為銅雀臺、南為金獸臺、北為冰井臺。有書說,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於冰井中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賜大臣。” 漢以前,冰窖基本都是專為皇親國戚、王公貴族所用的。到了魏晉時期,其普及性稍有擴大。 一個證據是,晉代,“冰鮮”一詞開始盛行。士族之外的文人,亦可食用到“冰鮮”食品了。 另一個證據,是在南朝時,已有了“冰壺”一說。“冰壺”,玉製儲冰器皿。因此,才有了當時“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的詩句;也才有了後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絕唱。

    唐宋時期,冰窖更為廣泛。文人墨客吟詠夏天享用寒冰的詩句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還有了冰酒,稱為“冰堂”。蘇軾詩曰:“使君已復冰堂酒,更勸重新畫舫齋”。陸游稱讚滑州冰堂酒天下第一。所謂“冰堂酒”,就是冰鎮之酒。 到了清代,冰窖才有了官窖和民窖之分。不過,民窖大多很小很少,現在還能儲存的更是鳳毛麟角。比如北京,現在能查到的,只有三處官窖—— 一在故宮之內;一在北海公園東門陟山門街雪池衚衕,號稱雪池冰窖 ;一在北海公園東夾道恭儉衚衕五巷五號,號稱恭儉冰窖。

    但即使到了這個有民間冰窖的時候,對於最基層的廣大百姓,仍然未必能夠享用。

    還要說的是,中國很早,已經有了類似冰箱的器物——冰鑑。周《禮.天官.凌人》說:“春始治鑑,……祭祀共冰鑑”。註解說,這是一種大口的容器,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御溫氣。 古代的時候,還透過置冰於室中,營造“冰廚”環境。《吳越春秋》說:“勾踐之出遊也,休息食室於冰廚”。看來,越王勾踐,也不完全是臥薪嚐膽,仍然挺講究享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的左腳,小腿肚子有時候會突然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