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姜學友

    曾國藩在中國近代史上評價還是很高的

    1,首先歷史上把他和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歸為晚清“四大名臣”

    2,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

    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華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

    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3,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4,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

    5,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國藩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

    6,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是個大孝子。

    7,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

    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

    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可見,曾國藩在歷史受到的評價還是特別高的

  • 2 # 經典守望者

    歷史上的人物,特別是曾經叱吒風雲的重要人物,其實是不能簡單地以正面或反面的角度來判斷的。畢竟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固定的臉譜,每一個人的性格與經歷都是複雜的。

    從歷史的發展角度看來,曾國藩挽救大清王朝於危難之中,可以說的上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結束了太平天國長達十餘年的動亂,使黎民百姓的生活恢復平靜,可以說是有大功於民的。

    而且,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上的哲學也非常讓人稱道。《曾國藩家書》中描寫的曾國藩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又一賢哲。在剿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藩主動上交兵權,沒有采納“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的勸進。一個“忠”字,曾國藩是當之無愧的。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上看來,曾國藩一生戎馬,殺人無數,在戰爭中被稱為“曾剃頭”,意思是進行屠殺時好像剃頭一樣,刀鋒過後,寸草不生。而且,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步入晚期,朝政昏聵,貪汙成風,女人掌權,少主年幼。曾國藩此舉多少有一些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意味在其中。此外,曾國藩在國喪期間納妾,完全不顧國家體面和自身的名節。天京城破之後,所有天國積蓄全部消失,也不由得令人生疑。就個人觀點而言,曾國藩其人“盛譽之下而似偽,大功過後而覺奸”。總之,他的性格之中看似波瀾不驚,實際上暗潮洶湧,是不能以正反面來決斷的。

  • 3 # 有得觀史

    過去那些年,電影戲劇的人物標籤化,一出場就能分出“好人”“壞人”,這不符合實際,現實中的很多人是分不出好壞的,有些人勉強區分,也只是偏正面或者偏負面。真正的純好人和純壞人很少。曾國藩屬於偏正面那種人。中國文化的基礎是儒家文化,我們可以用儒家文化標準來評判。

    曾國藩最為人詬病是他殺戮太重。在湖南辦團練時,逮住參加太平軍的基本就是殺掉,因此獲得“曾剃頭”稱號,攻下天京之後,又對太平軍進行殘忍的殺戮。

    人的生命是珍貴的,每個人只有一次,珍愛生命,能不殺就不殺,這才是正面人物應該做的。可是站在大清朝立場看,那麼多人風集雲湧般參加起義軍,不狠殺根本止不住,維護大清朝統治他那麼做很必要。

    有人說大清朝已經腐敗透頂,曾國藩根本不應該維護大清統治。然而,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老百姓的話叫“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曾國藩是大清的官員,大清給他發俸祿,他幫大清平叛,這天經地義。大儒顧炎武說過,“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按照儒家理論解釋,維護大清統治是曾國藩的職責,不管大清多麼不堪,他都應該維護。

    有人會說這是為曾國藩開脫,客觀上大清已經腐敗,維護它就是逆歷史潮流,阻礙社會發展。那好,救民族於危難沒錯吧?

    前面引用顧炎武的話只說了上半句,還有下半句“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就是我們常說的警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曾國藩當然也脫不了責任,那他又做得怎樣?作為儒家知識分子的曾國藩,把“平天下”作為奮鬥的終極目標,為了救中華於水火,盡了全力,他做的沒得說,這才是他被很多人推崇的前提。

    曾國藩積極興辦洋務,建了江南製造局,開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先河,在他的建議下派出了中國第一批留學生,這是實實在在對華夏民族的貢獻。從這個角度講,曾國藩無疑是正面的。

    然而更正面的是曾國藩的為人,他的修養和品格極佳,至今無人能匹敵,給華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不但可以經久不衰,而且可以傳至久遠,這種正面力量才最大。

    總結:豫有得認為,曾國藩的功過可以二八開,超過他的只有孔子和王陽明,所以相當偏正面的了。

  • 4 #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對於這個問題,在下的回答是,曾國藩是一個正面人物。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呢?無非是對曾國藩的一些行為有所爭議不能定性而導致的。而這些行為的代表事件有兩個,一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二是天津教案。

    關於太平天國運動,許多人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農民起義全程絕對正義”上,不可否認由於階級壓迫而進行的農民起義本身是具有正義性的,但並不是全程絕對正義,尤其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並不具備強大的思想武器,所以在之後的一系列行動中將農民階級的侷限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屠殺,搶劫,強姦,甚至吃人。而領導階級,除了洪仁玕以外,其他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革命的終極追求應該是什麼。尤其是洪秀全,在定都天津以後更是瘋狂的建宮殿,娶老婆玩女人開宴會。所以太平天國運動拋開農民起義的先天正確性之後,中期和後期的所作所為對於社會和百姓的危害遠大於益處。因此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實際上是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的。

    而天津教案,曾國藩也實屬無奈,如果我們客觀一點來看,不論將誰放在那個時代的那個位置,都沒辦法比曾國藩做得更好了。天津教案的直接原因是洋人在中國地界囂張跋扈,再加上一些投靠洋人的地痞流氓胡作非為,最終激化本地民眾與洋人之間的矛盾進而演變成血案的一筆爛帳。而根本原因是由於清廷的腐朽,再加上兩次鴉片戰爭的陰影導致清廷在洋人面前根本硬氣不起來。曾國藩面對的直接選擇無非是秉公辦理,嚴懲洋人和洋人的狗腿子,搏一個清名,但這樣做的後果誰又敢保證貪婪的洋人不借機發動第三次鴉片戰爭呢?要知道,當時英國領事給慈禧的通牒可是必須給洋人一個滿意的交代,否則夷平天津港。可能有嘴炮會說洋人不一定敢,但是回頭看看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強大的國家想揍你找個理由你就只能捱揍。曾國藩想必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一邊是自己的清譽,另一邊是百姓的生命,作為一個無力的聖人,他也只能選擇後者了。天津教案之後,曾國藩也在不停的受到內心的譴責,畢竟作為一個聖人來說,他無論選什麼都是錯的,不到一年,曾國藩就暴斃了。估計臨死前曾國藩怨恨的可能是自己不夠強大吧。

    除去這兩點爭議比較大的,其他的爭議多數集中在曾國藩嗜殺上,人送外號曾剃頭,但是參考晚清糟糕而腐爛的政治環境,碰到一些貪官惡吏,曾國藩能夠採取的手段只有殺人了。

    爭議的部分說完,再說說他的一些對社會的深遠貢獻。江南製造總局,不論是籌建還是機器裝置的採購,都有曾國藩的手筆,而江南製造總局對中國近代無論是民用工業還是軍事工業的發展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留美幼童計劃,曾國藩鼎力支援,而這第一批留美幼童,全部成為了近代中國各領域的中堅力量,比如蔡元培,唐紹儀,詹天佑等等。

    綜上所述,曾國藩絕對是一個正面人物。

  • 5 # 麻花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麻花。我來分享下我的觀點。

    提問者覺得曾國藩是反面人物可能是因為其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中多次放縱部下燒殺搶掠,甚至是屠城,就次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其一,當時清政府在中原是正統地位,曾國藩作為清朝的將領自然要要盡全力剿滅,來專心對付西方列強。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其二,當時的國家正處於一個被西方國家侵略的狀態,可謂是國難當頭,形式本來就危機。太平天國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火上澆油,雖然太平天國也打著反對列強侵略的旗號,但一個內亂的國家如何能夠打敗列強的侵略?所以,必須剿滅。其三,太平天國是帶有宗教性質的。所謂的“拜上帝教”只要是違背教義的都必須要消滅,可以說這就是個邪教,為了一己私慾,禍害國家、禍害人民。換做任何一個政權都是要連根拔起的。再看太平天國的領導層有幾個是好人?喪盡天良的事可沒少幹,這樣的組織能留否?總之,就是不能讓太平天國在這種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死灰復燃。縱然曾國藩有諸多的不是,但不可否認其對中國往後的貢獻是巨大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所以我認為曾國藩是個很正面的人物。

    生平

    年少好學,聰慧過人,中舉出仕,十年七升,組建強軍,知人善任,剿滅太平,洋務就國,功成名就,位極人臣,後世楷模。簡單的幾句話不說看全曾國藩的一生,至少可以看個七七八八。看似簡單的幾句話,背後有著太多的付出,對後世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就重點看下他怎麼剿滅太平天國和洋務就國的。

    剿滅太平天國

    我們高中的歷史課上就講過在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鴉片戰爭戰爭的後果導致清政府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且揹負了鉅額賠款,國庫的空虛讓清政府不得不橫徵暴斂,很多地主階級趁機兼併土地,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最後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想以此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起義剛開始時可謂是勢如破竹,一路北上,佔領南京城並同時向北京城繼續進軍。1854年曾國藩發表剿匪檄文開始了長達10年的對太平軍作戰,於1864年攻陷南京城並放縱部下對南京城平民展開了屠殺和搶掠。這算是曾國藩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汙點了。

    領導洋務運動

    曾國藩是一個很憎恨西方列強的侵略行為的,但他並不是一味的排外,而是一個很有世界眼光的人。他深知清朝走到這一步是因為什麼,所以他很贊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始同李鴻章等人開始了洋務就國,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軍工廠—安慶軍械所;支援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這裡要說下為什麼曾國藩對中國近代有著巨大貢獻,他深知光靠洋人帶來的物質上的強大永遠都不是自己的強大,這點從甲午戰爭後洋務運動徹底失敗就得到了證實。所以他組織創辦了翻譯中心,對眾多西方的重要、經典文獻進行了翻譯,為近代華人民的思想啟蒙、科技啟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有功有過,但從大局觀上來看,他對中國近代的貢獻是巨大的,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的先驅者。當然曾國藩的事蹟遠不止這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 6 # 兇猛青史

    曾國藩的一生,頗為複雜,既有平定內亂、保境安民的義舉,也有血腥屠城、縱兵劫掠的惡行,總得來說,我認為三七開吧,七分正面、三分反面。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革命思維的影響,曾國藩被當作“鎮壓革命的劊子手”,但是當那段激烈的歲月過去,隨著更多史料的出現,一個更加鮮活的曾國藩出現在大家眼前。

    對於曾國藩的評價,就離不開他率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

    到底鎮壓太平天國對不對呢?

    從史料來看,我認為是對的。

    早期的太平天國,是具有正義性的,主要是廣西一帶受壓迫的礦工,忍受不了殘酷的剝削,揭竿而起,這無可厚非。

    但是自洪秀全君臣定鼎天京之後,其所做所為,已經徹底背離了正義初衷,燒殺搶掠、毀壞傳統廟宇、焚燒書籍、濫殺軍民、王爺遍佈天下,這個新建立的太平天國,比晚清政府還要腐敗一千倍,這樣的天國,能夠代表正義嗎?這樣的太平天國能夠帶領華人民走向光明嗎?明顯不能。

    極度腐敗的太平天國,不過是傳統的帝制幽靈在中華大地的又一次變種。

    這種以摧毀中華傳統為手段,蠱惑人心,以竊取中華統治權的腐朽集團,既沒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援,也得不到天下讀書人的擁戴。

    由此看來,曾國藩率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是完全正義的,其結果,客觀上也許是維護了大清政府,可是在主觀上,我認為曾國藩的本意,是為了儲存中華民族的千年道統。

    由於曾國藩和湘軍戰士們的奮戰,中華民族免於一場文化災難,千年燦爛文明得以儲存,從這個角度,我認為曾國藩是正面人物!

    當然,曾國藩也有一些惡行,主要是在戰爭期間,對一些太平天國的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造成很惡劣的影響,曾國藩的一生也充滿了汙點。

    總得來說,我以為曾國藩是一個正面人物,但是並非完人,他一生追求內聖外王,卻算不得一個聖賢。

  • 7 # 鮑勃s

    兩軍相戰,各為其主而已。曾國藩貧苦農民出身,考取功名,獲得清政府提拔,才有了出頭之日,他作為地主階級,清王朝的既得利益者,當然會支援清政府。

  • 8 # 曼巴星

    讀曾能夠讓我有很多內省的東西。他老人家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總結出來立功立言立德的聖人中的半個。一共兩個半那半個就是他。另外兩個是孔子和王陽明。但是我個人更加欣賞的是曾國藩,因為他真的是浴火重生,原本是資質平平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做到半個聖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同時也告訴我們這些資質平平的人,透過努力是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王陽明天資過人,這個不是誰都能擁有。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曾國藩更加具有人生激勵意義。同時因為他距離我們最近對新中國的影響也是最大的。無論是政治,經濟,人才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當初他對容閎的留學生計劃起到了非常當的作用,而那批留學生們,對未來的新中國發展有著無窮大的作用。

    “同治二年(1863年),到安慶謁見曾國藩。同治三年冬,受曾國藩委派,為籌建江南製造局赴美採購機器,次年回國。所購100多種機器,成為第一個洋務企業——江南製造總局的主要裝置。曾國藩遂保舉容閎以五品候補同知銜,任江蘇巡撫丁日昌的譯員。容閎先後翻譯了《地文學》、《契約論》等書。同治五年,曾國藩採納容閎建議,在江南製造總局內設立兵工學校,培養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同治七年,容閎上書江蘇巡撫丁日昌,轉呈軍機大臣兼總署大臣文祥,提出四條建議。同治九年,容閎又向曾國藩提議派學生官費赴美留學。曾國藩與李鴻章商議後奏報清廷獲准,陳蘭彬、容閎分任幼童出洋肄業局正、副委員。容閎在滬、粵、港共招生120名,從同治十年至十三年4年間,每年派出30名赴美留學。”“組織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同治七年(1868年),向清政府提出以選派幼童出洋留學為重點的四項條陳。同治九年(1870年),在容閎的反覆勸說下,曾國藩終於表示願意向朝廷奏請派留學生。獲得朝廷的批准,同治十年(1871年8月)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由陳蘭彬任出洋局委員、容閎為副委員。陳蘭彬負責留學學生在美期間的中文學習,容閎則負責孩子們在美國的教育,直至同治二十年(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學生為止。這批留美生中從事工礦、鐵路、電報者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者5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1人、北洋大學校長1人;從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領事、代辦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長1人、副部長1人,駐外大使1人,國務院總理1人;從事商業者7人;進入海軍者20人,其中14人為海軍將領。總之,除早亡、留美不歸和埋沒故里者外,大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9]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唐國安、民國第一位總理唐紹儀,周長齡,中國電報事業奠基人。還有很多北洋水師的軍官。”

    以上文字來著百度百科,可以看出來中國近現代的工業和教育業都是由於曾國藩的大力支援才會有那麼多的成就,人才的培養就如同化學反應,一個人可能真的會改變全世界,而因為曾國藩的努力保舉,為我們培養出了這麼多的人才,對於新中國各個方面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還有的就是當時他對湖南湖北人才的提拔,對中國近代的改革和進步也是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們難以用資料說話的,但是這些都是如化學反一樣,一但產生反應。所產生的成果是不可估量的。我還是非常願意多讀讀曾國藩的書籍,對他對自我嚴格要求和猛火煮,溫火燉的修身方式多多研究,然後用到自己身上讓自己不斷的成長。

    這本書之前我看過,同樣都是張宏傑先生寫的,我看的那個版本是再版的,張宏傑先生主要突出了曾國藩在經濟上和官場上的事情,這次這版是比較全面的一個版本。上一次沒有讀到曾的一個非常大的特點,他比較忌取巧,事事都是踏踏實實的完成。這點是我最需要學習的東西了。這些年學技術基本上都是在取巧。導致功底不紮實。而自己比較推崇的《勸學》裡邊最經典的莫過於,蚓無爪牙之利,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也就是是堅持。早上跑步的時候還救了一隻蚯蚓,它不知道為何要從路的一邊爬到另一邊去。但是它們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很容易被過往的車壓到。所以我把它直接挪到了對面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它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以後做事忌急躁,要穩穩當當的學習和生活。凡事都是有個合理的過程,就像《讓子彈飛》葛大爺那句經典臺詞,步子不能邁的太大,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從此以後不要自以為是,凡事用都要踏踏實實的去做。還有就是老曾的對待自己欣賞人的態度,左忠堂和李鴻章一生和老曾摩擦不斷,但是老曾從來沒有出手去整治過他們兩個,尤其是左忠堂不斷的給曾國藩下絆子,其實左忠堂能夠成為最後的那個左忠堂,老曾功不可沒,但是左很多事情上不但沒有感恩,反而因為所謂的瑜亮情結而給老曾難看。但是老曾真的做到了宰相肚裡好撐船,凡事以大局為重,私人上的事情可以相忘於江湖,但是公事上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在左宗棠西征的時候,老曾給糧給錢並把自己最有利的戰將都給予了左,足以說明了曾文正公稱號中的正字的含金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小孩出生後不長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