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耕耘我以我血薦軒轅

    夷陵之戰發生在三國時期的蜀和吳之間的一場戰爭,起因是吳國將領呂蒙襲殺了蜀國名將關羽,奪取了荊襄九郡之地,蜀國皇帝劉備禦駕親征的戰爭。

    戰爭的時間為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兵力上劉備略佔優,在夷陵之處對峙,吳國由青年將領陸遜指揮,前期避開劉備的鋒芒,後期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最後用火功擊敗了劉備,使蜀國損失慘重。

    當時蜀國和吳國的軍事力量比魏國弱很多,赤壁之戰是吳蜀聯合才擊敗了魏國,夷陵之戰使雙方都有大的消耗,給了魏國各個擊破的可能,而吳國孫權是一代梟雄,江南多才俊,認識到只有吳蜀聯合,才能形成三足鼎立,蜀國諸葛亮一直提但聯吳抗曹,所以,吳王孫權審時度勢,聽取大臣的建議,向蜀國求和。

  • 2 # 一斗書生說歷史

    孫權是個實用主義兩面派。

    東吳打不過曹魏,又想擴充地盤,只能去打劉備的荊州。孫權怕曹丕從北面來攻,所以一直用“假投降”來忽悠曹丕(稱臣卻不送人質),避免陷入兩線作戰。

    奪荊州、夷陵之戰,東吳都取得了大勝,但再想忽悠曹丕,也忽悠不下去了。曹丕看清了孫權的真面目,徹底和孫權翻臉,多次攻吳。

    這種情況下,孫權要避免兩線作戰,只能選擇和蜀漢講和。正好蜀漢經歷夷陵之戰後,也是元氣大傷,有暫時休養生息的需要,諸葛亮上臺後更是開啟“第二次孫劉聯盟”。

    於是,孫劉兩家很快“捐棄前嫌,重歸於好”。所以,政治舞臺上,真的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 3 # Rosie瑜伽樂園

    因為當時孫權已經和曹丕全面開戰了,所謂孫權向劉備求和的說法,主要是孫權為曹丕,而不是為劉備。

    因此孫權“甚懼,遣使請和”,就是《先主傳》裡,美化的一種春秋筆法。再舉個有趣的例子:

    (注)魏書太祖紀:登國元年(386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十二月,慕容垂遣使朝貢,奉帝西單于印綬,封上谷王。

    386年初,拓跋珪稱代王,年末,慕容垂派人,冊封拓跋珪為上谷王,但《魏書》就要寫成,慕容垂來給拓跋珪朝貢。

    夷陵之戰後,孫權來向劉備求和,《先主傳》的筆法也差不多。其實當時的情況,

    @頗牧衛霍的回答,已經詳細說明了:

    頗牧衛霍:對於蜀國而言,發動夷陵之戰是否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再來貼史料整理一下,以及略微說明一下洞口之戰的位置:

    (注)三國志文帝紀: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權臨江拒守。十一月辛丑,行幸宛。(注)三國志先主傳: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注)三國志吳主傳:黃武元年春正月......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二年春正月,曹真分軍據江陵中州......三月,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仁子泰因引軍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將軍嚴圭等擊破彫等。是月,魏軍皆退。

    整件事情,捋一捋時間表,就行了:

    222年8月:夷陵之戰結束。222年9月:曹丕開始從洞口、濡須、南郡,分3路伐吳。222年10月-11月:孫權派人出使劉備那裡,劉備派宗瑋回報孫權。222年11月:東吳呂範遭遇不利,損失數千人。222年12月:孫權派鄭泉回報劉備。223年1月:曹真進兵江陵。223年3月:魏曹仁等,與東吳朱桓等大戰,最終東吳擊退曹魏。

    可見,222年8月,劉備剛收攏敗兵,9月曹丕就開始,從洞口、濡須、南郡,分3路進攻孫權。

    圖1為曹丕,分3路南下進攻東吳,洞口位置存疑圖2,洞口的位置很難確定,孫權命令呂範督孫韶、全琮等人,而《張遼傳》記載張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又《呂範傳》也記載呂範為丹陽太守時“治建業,督扶州以下至海”,《全琮傳》記載全琮早先屯兵濡須不遠的牛渚,所以洞口位置,估計在牛渚-海陵之間。(注)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吳錄》記載曹丕3路南下時,劉備嘴炮威脅陸遜,而陸遜則嘴炮反擊,你劉備再來還是死。

    劉備畢竟剛經歷夷陵大敗,只能扼守白帝城,防守尚可,但進攻恐怕是無能為力了。

    可對孫權來說,他就要全盤考慮了,就算劉備沒實力進攻,但在曹丕3路南下的緊急時刻,凡事總要預防萬一,這萬一孫權全力對付曹丕,而一旦打的時間長了,劉備派幾千人從長江來噁心一下,怎麼辦?

    要知道歷史上,曹丕此次南下,從222年9月開始,一直打到223年3月,戰爭持續差不多半年時間,所以222年10月-11月,孫權通盤考慮後,主動派人去劉備那裡試探,是很正常的行為。

    (注)吳書曰:使蜀,劉備問曰:"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轢漢室,終奪其位。殿下既為宗室,有維城之責,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議,是以寡君未復書耳。"備甚慚恧。

    孫權主動來人,然後劉備就派宗瑋回報孫權,估計是給孫權送信,後來12月孫權派鄭泉回訪劉備。

    《吳書》還記載劉備問鄭泉,孫權怎麼不回自己的信,鄭泉則嘲諷劉備。

    當然了,與陳壽在《先主傳》的記載一樣,《吳錄》和《吳書》都是東吳方面的史料,對劉備和陸遜的對話,劉備和鄭泉的對話,也都屬於美化東吳的春秋筆法,畢竟哪有孫權又遭受曹丕南下危機,雙方互相需求時,還莫名其妙加戲進行嘲諷的?

    反正東吳方面記載都是陸遜和鄭泉義正言辭,有理有據,而劉備則是理屈詞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雙方互訪後,自然都是一副“你懂得”,於是心照不宣,開始打默契球,使得曹丕南下進攻東吳,這段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孫劉基本上相安無事。

    而陳壽在《先主傳》裡對“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這句,以春秋筆法美化2點:

    陳壽沒有交待,孫權正與北方曹丕開戰。陳壽模糊了孫權的畏懼物件,其實孫權畏懼的是曹丕,而不是劉備。

    說白了,陳壽在《先主傳》裡,對這件事情這樣記載,就是明顯的帝紀寫法,為尊者諱而已。

    而在曹丕3路南下的背景下,孫權先主動派使者去劉備那裡是事實,但陳壽在《先主傳》裡刻意春秋筆法成孫權畏懼劉備也是事實。

  • 4 # 歷史丹心

    東吳雖然大勝,但大舉方略未可轉移,東吳本偏東南一隅,保境有餘,因其重注水軍,天下無敵,奪統江山,尚且不行。論力量,遠不及北方曹操,曹操等的是機會,是戰機,聯盟不破,一時半會吃不了兩個,再者,人家東吳也明智,只要孫聯盟一破,北魏有機可乘,各個擊破,再三國的力量中,魏仍然是最強的,如曹操與司馬懿的話,三國鼎立之勢非十年八載不可動搖。

    從蜀的方面,雖元氣大傷,蜀的力量明顯強過吳,尤其是陸戰野戰,悍將智庫仍然大部健在,只要蜀漢再舉傾國之兵,即使吳能自保,恐懼元氣會大傷。給魏一統天下創造條件,蜀吳聯盟是大計,深謀遠慮,令魏不敢南下,可以恢復力量,養精待發,十年磨劍,只為最後一擊。

    綜合形勢,只有恢復聯盟,利於自己,在後期主要是漢魏間的?爭奪戰,吳基本不參與,主要是想讓兩敗俱傷,坐收江土。由於蜀戰線太長,加上國力有限,窮兵黷武,本不寬裕的蜀被拖累,拖死,這就是魏願意看到的,但吳卻不願意,因為只傷蜀,魏仍然有實力南征,至司馬氏時,先後滅掉,蜀吳,蜀吳實為兩枝筷子,國利雖重,勿忘強魏。正是這樣,無論勝負,吳欲取天下,必須先穩定蜀,觀時待變,或讓魏蜀兩傷,於利於國,有此見識的人北有曹操,司馬懿,吳有周瑜魯肅,蜀有孔明等輩。

    為將為王者當有吞吐宇宙之機,明瞭天時地利之理,王侯將相成千古功名,攜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如是而已。

  • 5 # 夢想家2021

    為了和平,我們始終在戰鬥

    夷陵之戰蜀漢軍戰死及投降有八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沒,劉備自身免禍,逃入益州永安縣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一病不起。身為勝利者東吳戰後卻再次求和。

    戰前求和是不想打,或者是不敢打。已經大勝,按將軍們的意思,再加把勁兒,乾脆去成都的街上走一走。但陸遜不允許,孫權不允許,曹丕也不允許。

    夷陵之戰,實際上就是三國的半場哨。史學家胡三省稱:“曹公不追關羽,陸遜不再攻劉備,其所見固同也。以智遇智,三國所以鼎立歟!”三分平衡牢不可破。夷陵之戰後,孫權的智慧凸顯於世。如果說,對於天下的形勢,還有哪個“大佬”一輩子都清醒不犯糊塗,恐怕只有孫權。

    東吳一力主和,始終採取“守”勢。看起來不夠威猛,但確實避免了被更兇殘地打臉。曹操死在了南征上;劉備死在了東征上;曹丕呢,也是念念不忘要南下打東吳,但最終無望。

    夷陵之戰中,孫權派遣趙諮使魏。曹丕問孫權是個什麼樣的領導?趙諮說:“聰明仁智,雄略之主。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陳,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雖然有溢美之詞,但描述是客觀而準確的。孫權與曹劉所有的爭鬥都和荊州有關。失去荊州,哪怕是部分的失去,將嚴重的破壞掉他“據三州虎視天下”的基本盤。誰動荊州,就是給他上眼藥,讓他流淚。只有荊州在手,他才能平靜地等待,觀望,等到沸騰的終於平靜,所有的野心家都稱帝,不再承認自己是漢臣。

    夷陵之戰因荊州而起,剛剛打退劉備,曹丕就撲了上來。理由是:誠心不款。要孫權按規矩把王太子孫登送到許昌做人質。曹二代派出了曹休、張遼、臧霸、曹仁、曹真、夏侯尚、張合、徐晃兩路出擊。看看這份名單,想想夷陵之戰戰前戰後東吳壓力有多大。

    這時候劉先主也不省事,還給陸遜寫信:你說我要是這會兒再打過來,能贏不?陸遜勸他:您哪,好好休息吧,三國就這麼著了,別瞎折騰了。是啊,劉先主的臉也丟不起了。曹丕接到軍情文書後,遠端作業,斷言“劉備不知兵”,七日後劉備果然戰敗。這個段子真的太傷面子了。劉先主可是和曹公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男主角,居然被曹二代羞辱的一無所有。“不知兵”!你要曹老如何感想?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孫權看自己很清楚,所以,他不會自取其辱。東吳一直都在守,和曹丕也罷,和劉備也罷,爭著,打著,求和著,外交官始終在路上,不放棄任何一個和平的契機。不這樣,無以立身處世,無以安居江東。他真的不是小霸王,如果他哥還在,天下局勢,還未可知呢。那可是個暴脾氣,曹丕劉備這樣的,論打仗,真不帶眨眼的。

    話說,江東孫吳有理由鄙視他們,劉備稱帝,寫信給孫權,沒有迴音。他還問為什麼?孫權正式回覆:您是宗室,還指望您興復漢室,這就稱帝了?我有點不好意思,您呢?

  • 6 # 上將噯福斯

    這叫做見好就收。

    三國三國,是魏蜀吳三家角力。

    孫劉兩家兵戎相見,還有一個最強大的曹魏在旁邊虎視眈眈。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曹魏就等著孫劉兩家兩敗俱傷,他好漁翁得利。劉備不得不防,孫權更不得不防。

    因為劉備的蜀漢還有山川之險。東吳已經幾乎完全喪失了淮南淮北,被曹魏全線壓制到了長江一線。從荊州到建業數千裡的長江防線,需要太多的兵力。

    東吳當時全國的兵力不超過十五萬。參與夷陵之戰的就有五六萬人。剩下的人馬,要防守廣大的國土,實在是捉襟見肘。

    如果繼續擴大戰火,向西進攻蜀漢。則要面臨七百里巴山的崎嶇地形和蜀漢軍隊的殊死抵抗。勝負很難預料。最大的可能是,五六萬大軍與蜀漢陷入僵持。

    如果曹丕此時趁機舉全國之兵三十萬大舉南征,不但荊州保不住,整個東吳都要完蛋了。

    孫權詭計多端,對此豈能不知。既然長期佔領荊州的目的已經達到,乾脆果斷的見好就收。孫權打了勝仗還求和,不是害怕劉備,而是要保住勝利果實。

  • 7 # 江湖小曉生

    打你一巴掌,再給你一顆棗,你還不能喊疼。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轉折點,如日中天的劉備,在失去了荊州和關羽以後,基本上已經到了喪失理性的地步,所以他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決然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可是這一戰並沒有如他所願,因為他戰敗了,而且損失慘重。而且一病不起,沒多久就病死了。在這之後,東吳居然主動求和來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第二,孫權清楚,他們現在最大的對手不是蜀漢,而是曹魏。

    孫權擊敗劉備以後,曹丕那邊立刻就派人前來攻打孫權,分為三路大軍,聲勢浩大。很顯然這是想在孫劉兩家互相傷害之後,他好來撿漏。不過讓他失望的是,孫權頂住了壓力,擊退了這三路大軍,穩定了東吳的局勢。從那以後,孫權明白了他真正的對手不是蜀漢,而是曹魏,要想對付曹魏,就必須要跟蜀漢聯合在一起,單獨靠他一家,是根本沒辦法對付強大的曹魏的。

    第三,已經佔領了荊州,得到好處的孫權暫時還不想孤立無援。

    夷陵之戰過後,最大贏家孫權,徹底擁有了荊州的地盤。而蜀漢也無力再跟他要回這塊地盤。這個時候的孫權意識到必須要跟蜀漢達成聯盟關係,才能保證自己地盤上的安寧。他可不想讓蜀漢跟曹魏結盟,一起來對付東吳。已經佔了便宜的孫權,自然是想要和平處理這件事,所以他選擇求和,放低姿態。這就跟打你一個嘴巴子,再給你一顆棗是一樣的道理。蜀漢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往肚裡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有哪些適合酷女孩的日常穿搭,休閒帥氣有風格,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