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韶華傾夢
-
2 # 浩浩和湯湯
劉備伐吳之前,趙雲提出的建議是與諸葛亮一致的。東吳和西蜀無論誰得到荊州也改變不了孫劉較弱的現實。孫吳和劉備的勢力較弱,而既然荊州已經丟失,劉備方面更應當儲存實力,並集中全力與曹魏一搏。而不應該再將實力去與孫權火併。這是極其客觀的大局。孔明和趙雲是正確的。只是劉備既丟失荊州,又死了兄弟,心中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也不甘心荊州丟失,所以東征孫權。其實要是站在劉備立場上考慮,即便有些人寬宏大度,能忍得下這口氣的也不多啊!劉備就是忍不了的,其實要是司馬懿估計就能忍,呵呵!而劉備作為國家的主人,丟失了土地不去奪回,就不配作皇帝。這是他的立場,也不能說錯誤。但是結局可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太遺憾了。
-
3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引言:劉備準備伐吳時,首先趙雲提出了怎樣的建議?其次是再來根據形勢來討論下這個建議是否正確?劉備伐吳時,趙雲的建議是不要東征伐吳,而應該北上伐魏。
關羽敗走麥城,不僅丟掉了當時的荊州三郡,還被東吳殺了,荊州的重要性對蜀漢的發展和戰略性不言而喻。劉備伐吳的目的之前無非是奪取荊州和為關羽張飛報仇。
劉備提出伐吳,這時候的趙雲和諸葛亮作為文武之首,都提出了不宜伐吳的看法。趙雲是這樣說的,國賊是曹魏,雖然曹操已死,但曹丕篡漢自立,已經激起民憤,應該利用這個民憤去北上伐魏,這樣的話關中百姓會裹糧策馬來迎接正義王師。
國仇為公,兄弟之仇為私,豈可因私廢公。不應為私仇出兵伐吳,而是應該為天下公仇出兵伐魏,如果魏國被滅,東吳自然會俯首稱臣。
趙雲這個建議提的非常好,不是從個人的角度來出發,而是從整個國家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劉備因關羽被殺,荊州被奪,正在氣頭上,聽不進去規勸,執意伐吳。
劉備的真實的想法與趙雲不一樣。趙雲的想法,是要先伐魏,把魏國滅了,東吳不足為慮。
劉備的想法是報兄弟之仇和奪荊州之恨,劉備與關張情同手足,一路風雨同行,這個仇不管怎樣都是要報的,要不然對自己無法交代,也無法跟天下人交代。還有就是荊州必須要拿回來,從漢中經過千里蜀道北伐,從後面諸葛亮北伐戰爭得知太難了,糧草運輸、大軍行軍等困難重重,如果荊州還在手中,水陸並進,大大增強北伐成功的機率。所以劉備要拿回荊州,不惜代價的要拿回。
趙雲提出的建議並沒有錯,劉備伐吳也沒有錯,劉備並沒有被仇恨矇蔽,相反他會清醒,他要藉著關羽被殺的這個仇恨去奪回荊州。
結語:劉備伐吳結果的失敗,被後人總結為不該伐吳。其實,換句話說,在當時的情形下,劉備伐魏成功率相比伐吳只低不高,曹魏剛建國,實力雄厚,伐魏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得益的是東吳孫權。劉備伐吳過程中,如果見好就收,同意東吳的請和,在有利的情況下重新劃分荊州,未嘗不是最好的結局。歡迎朋友們點贊、評論、轉發。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我是紫氣東來。謝謝您的閱讀
-
4 # 鴻哥iouyh福小鋪
荊州失去之前,劉備和曹操激戰漢中,曹操大敗,失去張魯所獻地盤。
換句話說,蜀漢的隆中對,一支出川,一支出荊州。
荊州的攻襲被折斷,但出川的力量猶在,且是傾國之兵。
夷陵之戰的兵力從哪裡調配來的?
還不是將已出川的兵力撤回,這意味著什麼?
拆東牆補西牆。
所以,曹魏慫恿東吳滅荊州,一石多鳥。
首先是阻止了荊州攻擊;
其次解決了失去漢中後的威脅;
最後是挑起了蜀漢和東吳的戰爭。
最關鍵的是解決漢中的威脅。
只要想想後來的諸葛亮多次北伐就知道,劉備將業已出川的兵力調轉方向的悲哀。
那一次的兵員和物資調集是多麼不容易。
在荊州,甚至宛城沒失去的時候,壓根用不著考量物資兵力調運問題。
結果呢,費時費力不討好不打緊,重點是全盤皆輸。
所以趙雲的建議是正確的。
與其勞心費神把已好不容易出川的兵力物資再運回來,倒不如先打曹魏,解決後勤運輸線的問題,而後在夾擊荊州。
可惜,劉備那個時候聽不進去,做了最大敗家決定。
如果趙雲建議被採納。
曹魏在漢中爭奪戰敗北,必定沒多大實力反擊,就算沒有攻到洛陽,但宛城肯定拿得回來,宛城一回來,長安岌岌可危。
如此一來,荊州就唾手可得。
只要再想想司馬懿為什麼再出山就要奪宛城,諸葛亮聽說孟達要回歸,立馬既往不咎,重要性很明顯。
故此,趙雲的建議十分正確,奈何劉備是用簡單粗暴快思考問題。
-
5 # 蔥蔥那年
劉備伐吳,趙雲提出的建議是正確的選擇嗎?無疑!趙雲提出的建議比較正確,符合蜀漢恢復漢室的戰略思想。
但是,劉備為什麼要伐吳?那不是因為東吳背信棄義,打破聯盟,偷襲人家的地盤,還斬殺人家的頭號軍政人員!擺在劉備面前的問題,不是該不該討魏,或伐吳,而是在一國之君的層面上,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對蜀漢有利。
第一、趙雲的伐魏建議:國賊是曹操,非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不應置魏,先於吳戰,兵勢一交,不的卒解。
也就是說,大漢天下被曹操竊取,不是孫權,曹操雖然不在了,他的兒子曹丕篡漢自立,已激起民憤,應利用民憤北上伐魏。把魏滅掉,吳將自然臣服。
趙雲是繼關羽、張飛之後加入劉備團隊的,武藝超群,兩次救幼主劉禪,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這次敢冒犯龍顏諫言獻策也是考慮兵力、軍需、費用等權衡的結果,甚至如果獲勝,收穫將比遠道伐吳高的多。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伐魏固然好,但是那東吳可是會背盟、會偷襲的!有這樣的盟友實在放心不下!白衣渡江可不是活生生的的例子?更何況曹魏實力更強。
第二、劉備的伐吳。東吳偷襲荊州,斬殺大將關羽。對剛建立的蜀漢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一來,損失一員護國大將;二來,蜀漢百姓會不會失信於自己。於公於私 ,伐吳不可多等一天,打回地盤 ,打出威風,為兄弟報仇!為荊、益百姓的安全感,穩定蜀漢政權。就連大設計師諸葛亮也沒有說不東行的,只是在夷陵戰敗後說了句意味深長的"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什麼意思?是法正能代表益州方面的威望保持對蜀漢基業信任?還是伐吳時,法正仍可用奇計破敵?無從考證。劉備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吳進發。誰知,孫權又向曹魏稱臣了,還被封了吳王。劉備於是更小心了,那就先駐兵震懾!最後還是被抓了破綻,燒回了白帝城。
總之,這兩種選擇都不錯,政治上都對,但是還需要從軍事上出發。最終,劉備選了伐吳策略,也算是對關羽不幸去世的一個交代,對內樹立一種威望,對外是一種震懾吧!
-
6 # 叢中笑6603
曹操稱劉備為英雄,其實可能是虛晃一槍,讓劉備虛榮心得到一下滿足。
你想,劉備一直要復漢室,好不容易得到了西川這塊寶地,好好的養精蓄銳,以圖中原才是根本。
沒想到,就是為了報仇,置興漢室,強蜀川的國策於不顧,也不聽各方意見,連諸葛軍師也不帶,起傾國之兵殺向東吳,一敗塗地,從此蜀國一厥不振了。
趙雲的建議其實是正確的,可他連軍師的話都不願意接受了,還會聽趙雲的嗎?
-
7 # 濱城老王
首先肯定的是,劉備伐吳時,趙雲提出的建議不但是正確的,而且是非常正確的,十分符合當時國際國內的客觀形勢,是一個理性思維的結果。
我們先回顧一下趙雲提出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建議?《三國志》注中引《雲別傳》記載了這件事情:“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這是說關羽敗走麥城,丟了荊州這件事。其實,這個時候關羽已經死去一年多了,劉備要給自己的把兄弟報仇,何其遲也,不過是討伐孫吳的一個藉口而已。劉備於221年四月在成都稱帝,七月便出兵伐吳,他究竟是要為關羽報仇呢,還是在顯示皇權的威風?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
劉備伐吳的訊息傳出後,趙雲認為不妥,馬上進行勸諫。他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關於統一戰線問題,明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說我們的朋友,什麼是當前主要矛盾,什麼是次要矛盾。趙雲指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蜀國的主要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孫權,不可本末倒置,只要滅掉了魏國,何愁吳國不歸順呢。
第二個理由是客觀分析當前敵我雙方的實力,順勢而為,必能成功,“操身雖斃,子丕篡位,當因眾心,先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趙雲認為,曹操雖然死了,但是曹丕接了班,曹氏集團還在,實力依然強大,絕不能正面攻擊。我們應該順應人心,先取下關東地區,佔據河、渭上游的有利地勢,然後沿流而上,攻打魏國。到了這個時候·,關東的老百姓們都會自帶乾糧,騎著戰馬前來迎接大王您的正義之師。這是一幅多麼壯觀美好的畫面啊。趙雲的分析鞭辟入裡,既客觀理性,又鼓舞人心。
最後,趙雲再次為自己的建議做了強調,因為事關重大,重要的事情有必要反覆強調,以引起領導的充分認識和重視,“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趙雲強調,如果我們置主要敵人曹魏於不顧,而率先與吳國交戰,一旦真的打了起來,那就不是說停就能停下來了,曠日持久,國力必將難以支撐。趙雲說得沒錯,就魏蜀兩國實力來看,蜀國地小人少,剛丟了荊州,又折損了關羽、張飛這兩員被劉備視為股肱的上將,客觀上在短時間內已經沒有資本與曹魏爭鋒了。
自古道,忠言逆耳。當了皇帝的劉備,習慣了聽阿諛奉承的順耳話,對趙雲的一片忠言完全聽不進去。“先主不聽,遂東征。”正像俗語說得那樣:“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殘酷的現實證明,趙雲的建議是非常正確的,劉備伐吳,自取其辱,損兵折將,他也連氣帶病,死在白帝城。他若是能虛心聽取趙雲的建議,何至於此呢?這,或許就是上天的安排,也是對劉備這種人的懲罰吧。
回覆列表
只講演義,不過多扯上正史。個人認為,趙雲的建議是不太正確的。對於當時的選擇來說,或許蜀漢唯有靜待時機才是最為主要的。理由如下。
其一,雖然曹魏篡漢,東吳剛吞荊州,都還不太穩定,但蜀漢也是剛吞益州不久。按照趙雲的想法來說,其最主要的就是阻攔劉備伐吳,而把矛頭轉向曹魏。但是,趙雲的建議,只是建議,並無確切的可行性。
畢竟,如果這個時候的劉備伐魏的話,有可能佔據兩個有利條件,就是天時和人和。所謂的天時,就是曹丕剛篡漢不久,軍心未穩,這時的劉備若以“清君側”的名義去伐魏,或許還有可能得到其他忠於漢室的人呼應。而人和,就是蜀漢建立後,蜀軍計程車氣正式高漲。再加上關羽和張飛兩人的去世,必定會掀起一股悲憤的氣息,哀軍必勝,伐魏還是有一定操作性的。
但相對的,正是曹魏篡漢,才真正向天下表達了一個訊息:東漢已真正滅亡了!而曹丕能這麼容易的奪了帝位,還能相信有多少真正的忠於漢室的人存在?還有,儘管劉備佔據了天時人和,但單單就是一個地不利的因素,就足以讓蜀軍止步於關中之外。這樣一來,伐魏根本不切實際。
至於東吳,其在孫策和孫權兩人的統治和鞏固之下,儘管它的總體實力低於曹魏,但遠遠不是剛剛得到一個益州的蜀漢所能媲美的。
再者,東吳是剛剛吞併了荊州,但這吞併的一部分只是被蜀漢所佔據的一小部分罷了。而其餘的大部分荊州地域,在赤壁之戰後,已經屬於東吳,在這麼多年的管轄和發展下來。蜀漢這時候插手,根本無法伸的進去。
而透過劉備伐吳的失敗,也正好反應了趙雲所建議的伐魏,更是不切實際。
其二,趙雲的想法是從武將的角度,而劉備是從君主的角度。儘管劉備的軍事水平,沒有諸葛亮和趙雲這些人的水平高。但是,劉備畢竟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在長期以來的積累下,還是有其過人之處。
再者,劉備是上位者,是君王。其在先天上,對看待問題的角度,就遠遠跟趙雲不同。
因為趙雲的武將身份,他看待問題的時候,過多的還是從軍隊,士氣,以及將領等方面去看待問題。所以,在得知劉備要伐吳後,他第一時間便站出來反對。因為從他的角度來看,和守株待兔,以逸待勞的東吳不同,如果這個時候伐魏,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況且,曹丕這個時候的重心還放在鞏固帝位上,沒有過多的涉及到邊境的防禦。
而劉備不同,雖然他有考慮到趙雲所講的因素。但是,其過多的還是放在長遠的發展上。因為蜀漢之所以這麼迫不及待的取了益州,就是因為當初三分天下的策略。而這個策略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守住荊州,穩佔益州。
如果這個時候,荊州被奪取了,那無疑是斷了蜀漢的一條臂膀。到時,只要東吳牢牢的扼住荊州這條線,那麼,蜀漢只能龜縮在益州,很難再像有荊州這般進出隨意了。再者,東吳和蜀漢是聯盟關係,孫權的這麼一打一奪,豈不是讓劉備丟了面子嘛!
劉備代表的是蜀漢的臉面,既然東吳都把巴掌扇過來了.那麼,無論是否適合伐吳,劉備也必須出軍。畢竟,這是臉面的問題。
總而言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因為趙雲和劉備所站的角度不同,使得兩人對事件的看法也就不同。因此,趙雲的建議對劉備而言,只是簡單的建議,是不太準確的。而劉備伐吳,不僅是報仇,還是臉面問題,更是為了未來的蜀漢能真正的馬踏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