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郎明哥
-
2 # 物來則應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曹操以遠少於袁紹的兵力,與袁紹對峙一年多,並且最終擊敗了袁紹。
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戰敗呢,主要是因為袁紹不採納謀臣的正確建議,自己的戰略戰術又不行。
官渡之戰以前,曹操起兵攻打劉備,劉備兵敗逃到青州,然後透過袁紹兒子袁譚的牽線,投奔了袁紹,關羽也是在這場戰役中被曹操俘獲。
在曹操和劉備火拼的時候,袁紹的謀臣田豐就提議,趁曹操在外打仗,袁紹帶兵去攻打曹操的後方,斷了曹操的後路,必然能重創曹操,結果此時袁紹的小兒子生病,袁紹心思都在兒子身上,沒有發兵,可見,袁紹是一個好父親,但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君主。
結果曹操打完仗回到官渡,建立好防禦體系了,袁紹兒子病也好了,袁紹此時出兵攻打曹操,已經錯過了最好時機。
這時候田豐又出來勸諫說,既然曹操已經防守好了,咱們就兵臨城下,不攻打他,跟他對耗,咱們糧食多,曹操連年打仗,窮兵黷武,沒錢沒糧,耗不過咱們,而且咱們兵多,還能分出一部分兵去襲擾曹操的其它領地,讓他疲於應對,時間長了,曹操內部不穩,必然大敗。
十分中肯的說,田豐出的計策是非常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曹操缺糧是硬傷,兵少是事實,袁紹如果採納田豐的計策,是有相當大的機率打敗曹操的,結果袁紹不但沒采納,還認為田豐總說曹操強大,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田豐關進大牢了。
袁紹那邊昏招不斷,曹操這邊卻是積極採納謀臣建議。三國演義裡說袁紹帶兵七十萬,以顏良為先鋒,攻打白馬,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地,保證主力部隊過河,曹操率兵七萬,親赴白馬去解圍。實際上按照正史統計,當時袁紹的兵力大約在十萬左右,曹操的兵力在三、四萬左右。
敵強我弱,荀攸建議曹操帶兵先去延津,假裝渡河去抄袁紹後路,迫使袁紹分兵救援,然後曹操派騎兵快速趕回白馬,打顏良一個措手不及,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張遼和關羽作為先鋒在白馬大敗袁紹的軍隊,關羽在此戰中還斬殺了大將顏良。
白馬失利,袁紹率領大軍從延津渡河,企圖尋找機會和曹操決戰,曹操當然不傻,一路跑回官渡。
戰爭到此階段,袁紹也還是佔優勢的,雙方几次拉鋸之下,許都以南很多州縣都歸附了袁紹,此時沮授建議袁紹,繼續打持久戰,耗下去曹操就要不行了,袁紹依然不聽,繼續主動進攻,就是要決戰。
曹操此時也動搖了,想從官渡撤回許都,手下荀彧勸曹操說,你倆在官渡耗半年了,此時你再撤,軍心動盪,後果不堪設想,只能咬牙堅持,曹操於是決定繼續堅守。
荀攸又給曹操出謀劃策,偷襲袁紹的運糧部隊,曹操派大將徐晃半路截擊,成功燒燬數千車糧草。袁紹趕緊從後方又運來大批糧草,存放在烏巢,然而袁紹手下謀臣許攸此時叛變,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曹操,曹操親自帶兵到烏巢,把袁軍的糧草又都燒了。
袁軍無糧,全面潰敗,袁紹和袁譚父子帶著八百親兵跑路回了河北,留下了七萬多士兵被曹操俘獲,曹操因為手下兵少,消化不了這麼多俘虜,又怕俘虜暴動兵變,把這些俘虜都活埋了,至此,袁紹兵敗,元氣大傷。
-
3 # 一半是火焰
袁紹在官渡之戰在兵力佔優數倍於曹操的情況下最後戰敗令人大跌眼鏡,究其原因和個人的性格缺陷和不曉軍事密不可分,當初曹操在打劉備時許都兵力空虛,謀士田豐就再三勸袁紹趁機襲取許都迎回天子,袁紹說:孩子有病需要照顧離不開。氣的田豐以杖杵地、連連嘆息。烏巢是袁軍的糧食基地由大將淳于瓊把守,當時有人就勸袁紹:淳于瓊喜歡喝酒,嗜酒如命,恐怕會誤事最好換人,袁紹不聽,結果被曹軍夜襲燒了糧倉造成軍心動搖。雙方在戰鬥僵持節段時,曹操有退軍之意,但謀士郭嘉說了袁紹有十敗,曹操有十勝,讓其有堅持下來的決心。袁紹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善惡不分,用郭圖、逢紀的歪計害了整個軍隊,敗軍後殺害了田豐洩憤,沮授的良策不能用,被曹軍俘虜後不屈被殺,袁紹是一誤再誤,用人失當,忠言不能用,失敗是早晚的事!
-
4 # 小號哥
我認為袁紹之所以在官渡之戰中敗給了曹操主要由其性格缺陷決定的,他才大志疏,色厲內岔,好大喜功。關鍵是袁紹不會用人,實際上袁紹手下人才濟濟,文有田豐,沮授,許攸武有張頜,高嵐。並不比曹操差,關鍵他不會使用,聽不進去建議,有人說袁紹沒有聽田豐的建議進軍官渡攻打曹操以致失敗,實際上這種說法不對,即便是他攻打曹操這步棋也不一定不對,袁紹的實力遠大於曹操只要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戰勝曹操,可惜他剛愎自用,寡義廉恥,最終失敗。總之袁紹根本不會用兵。
-
5 # 歷史迷猴神通
官渡之戰前,看似實力雄厚的袁紹,實際上就像一頭吃胖的“傻豬”。
遇上曹操之前,袁紹碰到的對手比他更菜,於是都被他一番收拾。於是,矯情的袁紹認為,他就是世界的王道。
看上去,他那麼會投胎,他們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而他又佔著河北,所以他以為自己將無敵……
一、袁紹比曹操的境界差距但無能的人千萬不敢盲目自信,否則他們就會變得很危險。
很久以前,袁紹和曹操曾經有過一次對話,看出了兩人思維方式上的差距。
袁紹問曹操:“如果未來要爭天下,你可以依據的什麼?"
曹操反問袁紹:"足下意以為何如?"袁紹說:"我南據黃河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你覺得會成功嗎?"
曹操說:"我任用天下有智慧、有勇力的人才,用正確的方法領導他們,無所不可。"
對話雖短,卻透露出了曹操的老辣。而事實上,在話裡也可以看出,出自世家大族的袁紹,心中有牢固的仗勢欺人的觀念。他一直迷信兵多地廣,就像有人迷信有錢就是王道。
但曹操,最相信的永遠是人。事實上,“以人為本”簡直可以說是各個時代英雄,創業成功的根本。
二、曹操們對袁紹的認識事實上,袁紹後來真的擁有了他夢寐以求的勢力和地盤,在官渡之戰時,他已經兼併了公孫瓚的土地和兵馬。
袁紹“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曹操部將都不願意和兵力囂張的袁紹對戰,但曹操和他的謀士們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多年的交往,曹操對袁紹有著深刻的認識:“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換句話說,袁紹就是三國時代的一頭“黔之驢”。
而曹操的主要謀士荀彧則認為,和曹操相比,大帥男袁紹:“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御軍寬緩,法令不立”,簡直沒有優點。
而和荀彧一樣,同樣認為袁紹沒優點的,還有賈詡、郭嘉。
這些觀點中可以看出,儘管袁紹當時處於人生巔峰,而大部分人也都認為他是一頭大象。但事實上,在曹操、荀彧、郭嘉、賈詡這些人傑們眼裡,袁紹倒更像一隻吃胖的“傻豬”。
三、小人當道的職場01.荀彧和郭嘉受不了的袁紹們
很明顯,天下的人精都認為袁紹不行,但可怕的是袁紹自以為行。
而更可怕的是,自己不行的袁紹,還專用不行的人。
郭嘉和荀彧都曾經為袁紹打工,但他們都受不了袁紹的職場。讓郭嘉很反感的是,袁紹的政權裡遍地都是親戚子弟,有著非常複雜的人際關係。
而且,荀彧和郭嘉都發現,在袁紹職場獲得成功的,都是“好言飾外者”和“寡能好問者”。換句話說,就是沒真本事的哈巴狗和裝叉犯。
例如:郭圖、審配……
02.烏煙瘴氣的職場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袁紹執著於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所以誰同意袁紹愚蠢的見解,袁紹就認為誰有能力,然後誰就能獲得成功。
田豐和沮授都是有能力的人文,但他們正直,因為說了實話,都走進了袁紹的囚車。
大哈巴狗郭圖四處煽風點火,沒出過一處好主意,卻在袁紹帳下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張郃、高覽都是名將,卻被小人郭圖壓住風頭,不得已臨陣倒戈,投靠了曹操。
許攸提出奇謀不為所用,一怒之下也投靠了曹操。
事實上,無論是顏良、文丑,還是田豐、許攸,在官渡之戰中,大牛人荀彧早就替他們算好了命運。荀彧給曹操預言說:
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四、官渡之戰,袁紹最終是輸在“人”上事實上,迷信兵力和財力的袁紹,最終卻輸給了“人力資源”!
無能而自信的他,需要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把說實話的能人逐個剷除,重用了一幫專業挖坑的人。
面對著看似弱小,卻有著巨大人才優勢的曹操。郭圖、審配根本不配合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們過招。
顏良、文丑、淳于瓊,也實在是給智勇無敵的關羽、張遼、徐晃們磨刀。
更不要說一把手的大帥男他袁紹本人,在蓋世奸雄曹操的面前,他簡直就是一頭三國時期”黔之驢“,遇上了一頭下山虎,遲早看上去都是一盤菜!
回覆列表
袁紹兵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糧草不足,不會用人,自負,有野心不夠能力。
烏巢被燒,軍心不穩:一句都督死了,軍心潰散。
首先,袁紹不善於用人。
這個盡起冀、青、幽、並四大州兵馬,擁有七十萬大軍的興兵征討曹操的袁紹,手下本來有許多有本領、有能耐的勇將,比如張郃就是一個武藝精純、身懷絕技,能獨當一面的猛將,但他不用張郃來守屯糧的烏巢,卻將一個嗜酒如命的淳于瓊派到了這個極其重要的崗位上,怎能不誤事。
其次,袁紹不用良才,更不採納良謀,怎能不失敗,怎能不眾叛親離。
田豐、沮授這些有謀略的忠義之士要麼被貶,要麼獲罪;還有張郃、高覽這些勇將由於不被重用,一個個離他而去投到曹營。實力派謀臣許攸在關鍵時候(截獲曹軍情報後)向袁紹獻上的妙計不被採納,反倒遭到袁紹一通大罵,後來許攸投降了曹操,給曹操帶去了袁軍的一些重要的軍事機密情報,促成了曹軍實施夜襲烏巢的軍事計劃,使這場戰役出現了重大的轉機,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使曹操這一弱勢軍事集團轉敗為勝。
本來有許多好的謀士,大部分都不被任用,只剩下審配和郭圖。在官渡之戰的開始和相持階段,審配還出了幾個好主意,比如他曾建議堆築土山、打地道打擊敵人,使得曹兵寸步難行、防不勝防,還說得過去。至於這個郭圖,我看純粹是紙上談兵的主兒,他拘泥不化,生搬硬套什麼“圍魏救趙”的經典之計,遭到了大敗,他看到自己的過失害怕獲罪,於是又玩起了陰謀詭計,不僅在袁紹和將領(張郃、高覽)之間撥弄是非,而且反覆無常、陰險狡詐,實為一個卑鄙小人!袁紹用的是這樣的小人和庸才,他怎能戰勝曹操?!可憐這個滿腹經綸的沮授了!戰爭剛剛開始,他就獻了一個良謀,希望搞持久戰,以消耗對方的糧草然後取勝!但這不符合急於求勝、氣勢洶洶的袁紹的心理,袁紹帶著那麼多的精兵強將就是想一舉殲滅曹軍、攻克許昌的,因此他認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軍心”是可想而知的。沮授因這一次獻計而獲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軍中。但這個可憐而忠義的沮授還是能以大局為重,他在被拘禁的牢籠裡尚且時時關注兩軍的戰況,當他夜觀天象發現“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鬥之分(意即賊兵劫掠之害)”,於是他冒死向已醉臥的愚蠢的袁紹進諫:“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提備。宜速遣精兵猛將,於間道山路巡哨,免為曹操所算。”言說烏巢糧草的重要性和保護糧草的重要意義。可惜袁紹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合理化意見,反而將他大罵了一頓,而且還喪心病狂地以“翫忽職守”的罪名斬了監押沮授的兵士。
最後,袁紹不善於用兵,多疑而優柔寡斷,不會抓住有利戰機,以致白白坐失良機。
當兩軍在官渡相持了近乎兩個月的時間後,謀士許攸忽然截獲了曹操軍糧告竭的重要軍事情報,於是他向袁紹獻計說:“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審時度勢,這是那麼厲害的妙計啊,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當時袁紹採納了許攸的這一計策,我看歷史將會重寫,那時統一北方的將是袁紹而不是曹操了
但這個驕傲、多疑而又愚蠢的袁紹,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不僅沒有采納謀臣許攸的妙計,反倒將許攸這個很有實力的謀臣拱手相送給敵人。還不僅僅如此,這個被罵出去的謀臣許攸還帶走了袁紹的若干軍事機密。許攸後來告訴了曹操嗜酒無備的將軍淳于瓊守把袁紹的軍糧庫烏巢(絕密情報),曹操當機立斷,立即實施夜襲烏巢的軍事行動,完全燒燬了袁紹大軍的儲備糧倉,兵無糧自亂。你說袁紹愚蠢不愚蠢?袁紹怎能不失敗呢?這是怎樣的戰役啊?
後來袁紹的謀臣許攸投降曹操後,向曹操和盤托出他曾向原來的主子袁紹獻的計策,曹操聽後大驚,幾乎被驚出了一身冷汗說:“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可見許攸的計策是多麼得厲害,但就是這個良策卻被愚蠢而蠻橫的袁紹說成是:“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
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袁統帥啊!真是好謀無斷、色厲內荏的草包,就這樣,白白喪失了一個置曹操於死地的大好時機,他怎能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