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樓殘卷

    從字面理解,春秋戰國其實也能看出來端倪。

    首先春秋時期為什麼叫春秋呢,因為魯國史官把各國發生的事件都一一記錄下來,國家大事在祀與戎,那個年代國家大事基本上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那個時代,諸侯之間做事還是要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做事的,打誰也是把你打服了,認個錯就行,很少發生滅國的戰爭,而且那個時候戰爭規模很小,也沒有那麼多的陰謀詭計,雙方約定個時間地點打一架分個勝負就完事了,是非常有禮節性的貴族式的戰爭!後來孔子在此基礎上整理編輯,一目望去,某年春怎麼怎麼,某年秋髮生什麼事,於是乾脆就叫春秋。

    而戰國之所以叫戰國,正是因為諸侯爭霸愈演愈烈,戰爭規模擴大,戰爭變得非常殘酷,想打誰就打誰,大家都撕破臉,也沒必要打周天子的旗號了,爾虞我詐非常普遍,動不動就打殲滅戰,消滅敵方有生力量,讓你沒有反抗的餘地!所以把那個時期叫戰國時代!

    因此說是因為形式先發生變化了所以我們才根據變化把兩個時期分開,一個叫春秋一個叫戰國區別對待。而不是因為到了戰國才發生的變化!

  • 2 # 設計獵夫

    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力還很強大,諸侯都是由周天子分封,誰敢消滅別國吞併土地可是對周天子的不敬,王室可以號令天下諸侯討伐他,誰還敢有非分之想;但是到了戰國王室衰弱,楚王都明目張膽跑去問鼎了,可見不是一般地衰弱了,簡直名存實亡,沒有一股中央統治力量的鉗制,所以各諸侯國可以肆無忌憚了。

  • 3 # 枂夏言古

    恕我直言,春秋沒有滅國的話,是怎麼從100多個國家最後到了幾個國家呢?

    被滅的都是面積方圓幾十裡的小國,歷史教材上根本不會提及,所以你不知道。

    你所說的不被滅國,是大國間的,比方說齊國大敗趙國軍隊,佔領都城,是直接吞併還是扶持傀儡?

    當然是立跟自己修好的趙國君後代好呀,古代臣民的忠君和正統的意識是很強的,直接吞併勢必會引起其他問題。

  • 4 # 漁耕樵讀

    其實也不是沒有,只是不多而已。晉獻公假道滅虢,一次性的滅了虞國和虢國兩個國家。所以說春秋不滅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否則春秋萬國,到了戰國時期只剩下七個大國了。那也不能都是戰國滅的。

    但是春秋時期打的還不頻繁,而且往往是打著周王室的旗號,美其名曰尊王攘夷。戰爭也打的非常有規矩,因為你的口號是弔民伐罪,你再欺負別人就說不過去了。

    從齊桓公來看春秋霸主的心態

    就拿齊桓公來說,燕國被山戎攻打,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帶著人追了一千多里,消滅了孤竹和令支,齊桓公把打下來的疆域都送給了燕國,燕國一下子就闢地千里。

    燕莊公對齊桓公非常感激,親自送齊桓公歸齊,但是因為太熱情,都送到了齊國境內。齊桓公對燕莊公說:“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於是齊桓公把燕莊公所到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了燕國。

    公元前660年,衛國被狄人所滅。僅剩下五千遺民逃了出來,衛國國君也被狄人所殺,齊桓公把他們安排到了楚丘,幫助他們重新恢復了國家。

    公元前659年,狄人攻破刑國。齊桓公派兵救援刑國,在狄人退兵後,齊桓公把刑國遷到了夷儀,併為其營建了新城。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討伐別人是需要理由的,沒有不要怕,哪怕你編一個也成。蔡侯的妹妹蔡姬嫁給了齊桓公為妾,有一次齊桓公和蔡姬乘船遊玩。蔡姬那天不知道怎麼了,玩的挺開心,徹底放飛了自我。

    一直在那晃船,船搖晃的太厲害了,齊桓公很害怕說到:“你別玩了,船都快翻了”。蔡姬也挺任性,你不讓玩就不玩,那多沒面子。反而晃的更厲害,齊桓公一怒之下把她送回了蔡國。

    蔡姬回到蔡國,感覺自己很委屈,又沒犯錯,被遣送回來了。她跑到她哥哥蔡侯那裡去哭訴,蔡侯一看齊桓公欺負我妹妹那還得了,於是他把蔡姬改嫁了給了別人。

    齊桓公的本意其實是讓蔡姬反省一下,但是他忘了,諸侯夫人無大事不歸。也就是隻有大事才能被遣送回家。等齊桓公想起來,已經晚了,蔡侯已經把妹妹改嫁了。齊桓公那心裡憋屈啊,我們兩口子吵架,關你什麼事,起兵討伐他。結果蔡國不敵,齊桓公想著我這麼興師動眾的來了不能這麼就走了啊。

    管仲說沒關係,再往下走就是楚國了。齊桓公問到那我有什麼理由為什麼討伐他呢?管仲說:“當年周天子給齊太公的權利就是: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桓公很開心,那就走著。

    於是齊桓公率領著八國聯軍順流而下來到了楚國。楚國也很迷茫,我也好久沒欺負人了,怎麼找到我頭上了。於是楚王對齊桓公說道:“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

    齊桓公:“當年成王受我先太公征伐大權”。

    楚王:“那你也不能沒有理由就打我吧?”

    桓公:“理由,呃,對,理由,管仲你來”。

    管仲:“當年周昭王南征未歸,我們想問問怎麼回事?還有你們沒有按時向周天子上貢苞茅”

    屈完:“周昭王至今還未歸嗎?我們也才知道啊!這都三百年了,他是不是離家出走的時間有點久了啊。這件事我們也不清楚啊,你們還是去河邊問問吧!至於苞茅沒有按時上貢是我們的過錯,以後一定按時上貢”。結果雙方各退讓一步,各自退兵了。

    齊桓公就是典型的春秋時期的霸主心態,他要的威望,而不是土地。因為春秋的時候諸侯對於土地的渴望不夠大,要了解這個實際上我們要首先了解井田制。

    井田制的衰落帶來的影響

    井田制規定所有的耕地都屬於周天子,諸侯也只是幫助周天子管理這些土地。而諸侯同樣也需要卿,大夫來幫他們管理土地,實際上諸侯真正自己控制的土地並不多。所以春秋後期往往出現了,卿大夫的勢力甚至超過了諸侯。

    但是到了井田制衰落以後,土地允許了自由買賣。於是湧現出了一大批新興的地主階級,誰擁有了土地就意味著擁有了財富。奴隸階級需要控制人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春秋時期的霸主都熱衷於建立自己的威望,而不是擁有大量的土地。

    但是新興的地位階級是透過土地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不需要威望,只需要擁有土地就擁有了一切。所以井田制的衰落,也直接導致了奴隸制的瓦解。農民積極性一定比奴隸高,但是農民一定要為擁有土地人服務。於是齊國出現了田氏代齊,晉國出現了三家分晉。

    所以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對於土地的渴望,遠遠超過春秋時期,而且他們為了得到土地可以不折手段。所以春秋時期那種靠威望建立起來霸主的形式也不再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用不折手段的方式來奪取土地。這也是戰國時期,兵家,法家,縱橫家崛起的原因。

  • 5 # 涼州七里

    春秋和戰國的區別

    想搞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這兩個時代的區別在哪裡。

    首先,春秋依舊是一個禮樂制度尚存的社會。

    最初的爭霸戰爭和外交行為中可見一斑。齊桓公為了博取列國的信任,不惜將五百里土地拱手相贈於不知不覺送至境外的燕國國君,咬牙吞下被曹劌綁了肉票的承諾,歸還了魯國失地。晉文公說好三天拿不下原邑就退兵,三天後內應說城裡頂不住了,但他依然退兵,原邑人知道後開門迎接。

    ▲禮樂制度

    後人不能說他虛偽,哪怕是作秀,後世也幾乎很少有人有這麼自然,這是禮樂制度的遺產,宋襄公的行為其實在當時其實是有廣泛認同的,而非“蠢豬式的仁義”。

    第二,周天子仍然是一盆菜。

    想要當霸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天子冊封和諸侯捧場,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周天子分發的胙肉依然是諸侯眼中的香餑餑。

    雖然只是一塊橡皮圖章,但誰不能否認天子的存在,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就是在維護周天子的權威和名義上的地盤基礎上達成。在爭霸撈實惠的過程中,諸侯不光要縱橫捭闔,還要讓周天子有面子,這樣才會配合你的行動。

    第三,晉國的存在與否很重要。

    齊桓公帶領的“召陵之師”只是嚇唬了一下楚華人,雙方誰都沒底,但如果不是晉文公在城濮之戰的攔截,楚國的勢力範圍早就衝出了江漢平原。

    晉文公之後春秋的主題就是晉楚爭霸,作為東周王室寄予厚望的“永藩屛周”的同姓諸侯,天子其實有著非比尋常的信任和特殊情況下同宗取而代之的辛酸。實際上,二者有一種“除了我,誰都不可以欺負你”的曖昧關係。

    但三家分晉打破了這一結構,作為晉國的臣子,他們眼中從來沒有效忠王室的概念,因而在史書上多以三家瓜分或晉升諸侯作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一個失去屏障的王室,從此成為了予取予求的蓋章機構。

    第四,土地所有制的變遷。

    “井田”是一種傳說中的土地所有制,其基礎在於分封制度規定的土地國有。實際上自西周中期“田裡不鬻”的規矩就有鬆動的記載,而春秋時期伴隨戰爭的頻繁,貴族階級之間身份的波動成為常態,導致這一規矩的徹底崩潰。

    而後來魯國的“初畝稅”,實際上是對私人土地的國家承認,再後來列國的變法,無不是遵照新型地主階級的利益來設計的。當經濟基礎變化的時候,上層結構自然會有變化。

    綜上所述,從春秋到戰國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設計到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的方方面面,而不能以《春秋》和《戰國策》的描述年代作為二者的區別依據。

    春秋戰國的戰爭方式不同

    瞭解二者的區別,就知道為何給後人的感官中戰爭方式的區別之大了。

    第一,戰爭的講究更多。

    “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者。”--《淮南子》

    這話是在替宋襄公鳴冤,而實際上也是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前者是競技運動,唯有貴族世家的子弟具備上戰場的資格,對等的戰爭向來是點到為止,後者則是叢林法則,勝者為王,毫無規矩和底線可言。

    第二,勢力更加均勻。

    春秋時期誰也不具備通吃的實力,這是當年分封留下的地緣割據,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夠更改的,隨意挑起滅國戰爭是會招惹眾怒的。

    因而大家追求的並非吞併,而是臣服,眾星捧月地當老大,有點玩網遊人民幣玩家的感覺,這也是“爭霸”行為的現實基礎。

    第三,認知的不同,這是重點。

    “爭霸”的行為在後世看來不可理喻,彷彿是有便宜不佔還使勁嘚瑟,然而我們不能用今人的思維去考量古人的行為,如同我們不能想象後世的生活,甚至二十年前我們也曾固執的認為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

    戰國的諸侯們,唯有燕國時西周的封國,楚國的歷史甚至不必西岐部落短,秦國是東周晉升的諸侯,齊國換了主人,晉國則是家臣的逆襲,這樣一幫子人顯然不會講禮樂制度和周天子太放在眼裡。

    春秋的滅國規矩

    說來說去,春秋終歸還是有一百多號國家從地圖上消失了,因此並非不能滅國,而是在於滅國的方式的選擇上。

    規矩一:主和賓之外的隨便打。

    西周分封的諸侯在春秋初年有三個群體,分別是大頭姬氏宗族、小頭功臣集團(二者都是主)和前朝後裔集團(賓)。因為存在明顯的分封從屬關係,大家相當於同僚,因而相互給點面子,而當年孟津會盟的“八百諸侯”就沒有這個待遇,至少在春秋伊始就沒聽說幾個,想必是被慢慢吞併和同化了吧。

    ▲孟津觀兵的八百諸侯,全數凋零於東周

    春秋江淮地區的徐國(東夷部落殘餘),就是在這樣形勢下被孫武和伍子胥滅國了。

    規矩二:看不見的可以打。

    按照分封的規矩,公爵也不過百里封地,一些小國家只有幾十裡的就更多了,大國周邊的倒黴蛋們,秦國掃蕩關中,楚國擺平江漢,也沒聽說誰喊冤的,尤其是夾縫裡的小國,早上發兵,晚上慶功,誰有著閒心來主持公道呢?

    唯有中原地區是敏感的,誰敢消滅鄭、衛或者宋國,就是在跟全天下宣戰。

    規矩三:站錯隊的活該被打。

    ‘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夾輔周室。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者,汝勿赦宥。’--《左傳》

    這是當年王室給予齊國的“無限開火權”,但觸發條件並非看不順眼,而必須是犯了錯誤的諸侯,那就是該死了。

    最大規模的站錯隊莫過於當年關中平王和攜王的“二王並列”時期,朝貢周攜王的關中附近小諸侯很多,但最後支援周平王的是鄭、秦、衛和晉,等塵埃落定之時肯定是要秋後算賬的。因此給予晉國的河西地區“區域性無限開火權”就是這個意思,天子可以將地皮給你,但需要你自己去拿,因而晉獻公“滅國十七,服國十八”,多半就是當年不長眼的那群人。

    規矩四:有仇報仇,不必忌諱。

    齊桓公的仇人是誰?魯國,那是競爭對手公子糾的保護國,甚至連管仲射出的那一箭的帳都只能算在魯國身上了,於是抓著對方一頓狠揍。

    晉文公漫長的流浪之路,他最大的恩人是宋國和楚國。宋襄公在泓水中箭後可謂奄奄一息,但他依然爬起來用諸侯之禮招待重耳一行,並贈送了二十輛馬車。

    楚國也同樣以國禮相待,並告知重耳,能幫助你的人唯有秦穆公。

    仇人是誰呢?曹國和鄭國,聽說重耳的肋骨長到了一起,曹國國君居然親自跑到澡堂去偷窺,重耳落荒而逃;在鄭國同樣沒人搭理,國君避而不見,被民眾送了一把泥土。

    於是在城濮之戰中,重耳以打壓鄭國,援救宋國為突破口直面楚國,然後以“退避三舍”在明面上還了楚成王的人情。

    至於那個不長眼的曹君,早就被順路抓了俘虜。

    這些復仇和報恩,在當時是理所當然的。

    總而言之,春秋的戰爭多少還是需要一個理由的,要麼對圍觀者,要麼安慰自己,並非想打就能打。而到了戰國時期就成了赤裸裸的叢林法則了,爾虞我詐、朝盟夕毀,恪守信義的楚懷王被囚禁致死,而虎狼之邦秦國卻能夠左右逢源。

    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實際上是“人心不古”的一次經典展現,可悲的是,戰國的風骨今天已然不可見,想來兩千多年來,中國已經經歷了許多次“人心不古”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定義街拍?在商場裡拍攝的人像,算不算是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