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樺姐談養育

    不知道你這個“公平”指的是啥?但,我想說的是,為啥非得糾結“公平”二字呢?你越糾結,帶給你的煩惱就越多。家庭教育更不能談“公平”。

    我的老師,能把極度叛逆、休學的孩子搞定,讓他們找到人生的目標,返回學校,最終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一個孩子他收100萬。試想,有多少家庭能夠承膽的起?

    我的一個朋友,他孩子自卑、不愛跟人交流,因為學校功課的壓力,心臟還不好。於是,我朋友就把他孩子轉到了一年15萬學費的私立學校,孩子是360度的變化,自信、Sunny、樂觀、身體還健康了。

    現在,好的教育資源都是偏向有實力的家庭的。我們不應該把精力放在追求“公平”二字上,因為,公平無處不在。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而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上。

    當你追求“公平”,你是在關注別人,跟隨別人的步伐。而當你把焦點放在建立”愛的氛圍“上,你是在關注自己,關注家人。

    雖然,我們上不起15萬一年學費的學校,我們也交不起100萬報師費。但是,我們的家人相親相愛,很溫馨,也很快樂。孩子懂事、孝順。難道,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 2 # 邁考Pan

    您寫的“公平”兩個字,很值得玩味。

    最為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教育界裡的“公平”就應該是【普惠型教育】。普惠型教育是讓每一個兒童擁有自信、自律、睿智、謙虛、友愛等一系列優質的心裡特徵。

    當今,良莠不齊的教育思維充斥在市場上,以“教育”為盈利的商業模式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教育工作人員,我們不能忘記“教育”的初心。

    其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遠勝於學校。家庭教育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徵進行引導。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陳會昌對北京200多名孩子進行19年的跟蹤研究,最終發現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兩大心理特徵,他把它稱作“兩顆種子”:一個是主動性,一個是自制力。

    根據“兩顆種子”的強弱,他把孩子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兩顆種子都很強的孩子,無論在學習還是班務活動上都是積極主動,而且紀律性很強,自制力很高;

    第二種是主動性強自制力弱的孩子,能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發言,能勇於表現自己,這是主動性的體現,但是這種孩子一般在上課時坐不住,一遇到事情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這屬於自制力差的表現。

    第三種主動性差但自制力強的孩子,情緒很穩定,學習和做事也有很強的自制力和執行力,但是這種孩子很多時候不願主動地與人交流,在面對競爭時也有一些退縮。

    第四種就是主動性差,自制力也需要提高的孩子,雖然他們也很有上進心和競爭意識,但是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表現的不夠自信,缺乏一個積極面對的姿態,而在情緒和規則意識上,他們更容易失控。當然,孩子自制力和主動性的表現也與他們成長階段的特點有關,比如因為性別的差異,女孩比男孩的整體表現就更為出色。

    毫無疑問,家庭教育應該是培養兩顆種子都發達,主動性和自制力都強的孩子,那麼應該如何去做呢?我認為平衡教育的關鍵是父母要做到既民主又權威的教育方式。比如培養孩子做事的主動性,就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特點,給孩子一個民主又寬鬆的氛圍;而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又要求父母敢於對孩子不良行為說不,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要進行正確的懲戒,讓孩子承擔他所能承擔的後果,藉此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

    所以,回到問題中提到“公”字,在家庭教育裡,我們更應該將它理解成“教育平衡”。

  • 3 # 李群189801392

    別扯沒用的,人是有命的公平不了,一出生就是書香門第,另一個就是山裡的農民。先把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弄公平了再說。

  • 4 # 嘻嘻啊啊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如果是你圖中的這種二胎之間的公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你可以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對孩子好,但是等你生了兩個孩子之後呢?老大老二年齡不一樣,你抽空參加了老大的家長會,就得抽空參加老二的家長會。給老大買了這個東西,就得給老二買。這還是表明上的公平。

    背後呢?父母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嗎?兩個孩子,總有更喜歡的那一個。尤其是當老二還小的時候,肯定有對老大說過“別來麻煩我”類似的話吧。因為當你照顧哇哇大哭的老二時,如果剛好老大也在調皮,丈夫又不在,這時候都不太容易保持好心情吧。心情不好就容易口不擇言。這樣的表現就很容易在老大心中留下“媽媽更喜歡弟弟/妹妹”的印象。

    如果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呢?

    首先,父母應該做到心理的公平。不能因為小寶年齡小,就要求大寶事事忍讓。

    其次,父母對於大寶和小寶,在食物和用品上的分配,一定要秉持公平原則,可以多問問兩個孩子自己的意見,他們自然會覺得情緒受到了關照。

    最後,當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家長切不可不問原因就對某一個孩子一頓批評,一定要耐心詢問原因,從中引導,使得兩個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握手言歡。

    分享一個識字APP。父母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5 # 佳寧讀書

    家庭教育是難以做到公平的,其實任何絕對公平的事情都不存在是一樣的道理。而是要做到自然,做到淳樸,做到和諧,給孩子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留出足夠的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時間,就是不錯的家庭教育。

    最近幾年不斷髮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和青少年自殺事件,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也激起了眾多網友的指責。我想我們更應該思考一下其背後的問題,以便儘可能做一些對此類事件的預防或者補救的措施。其實,出現這種不良事件的主人公都存在一定的心理不健康問題,而心理的問題往往是由於後天成長環境所造成的,其中家庭教育的失敗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還要做好家庭教育,我淺談一下個人對於家庭教育的幾點見解:

    1.思想上要重視。家庭教育才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關鍵,不要誤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一切萬事大吉了。

    2.時間上要付出。孩子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和隔代教育是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特別是對孩子一生的心理成長,甚至價值觀念都有深刻的影響。

    3.生活上多觀察。多注意孩子日常生活細節的問題,善於發現小問題,及時分析處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要讓小的問題逐步變大。

    4.付出耐心,愛心。要用心,細心。把對孩子的教育當作一生最偉大,最重要的事業來對待。

    總之,良好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也能影響孩子未來一生的幸福,希望天下家庭教育都能做得自然,和諧……

  • 6 # 三味聊教育

    我們國家所強調的教育公平,是指為公民提供平等公平的受教育條件,讓每個公民平等公平地享有國家教育資源。當然不是指平等公平地享有相同的家庭教育條件和家庭教育資源。

    這個道理很簡單:

    因為家庭教育條件和家庭教育資源屬家庭個人私有財產,而各個家庭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所有公民而言,是不可能實現家庭教育公平的。

    說具體點,兩個不同家庭的孩子,由於其父母文化素質不同,教育方法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以,他們所受的家庭家育就存在很大差別。比如:一個出生傳統農民家庭的孩子怎麼能跟一個出生高階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談家庭教育平等?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又怎能跟富家子弟談家庭教育公平?

    不過,如果真要談家庭教育公平,從另一層含義上講,任何家庭孩子所享受的家庭教育也是公平的,其公平性體現在:

    任何家庭或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都平等地享有重視程度,即盡心又盡力!

    另外,我們還應看到,即使國家教育,也只是相對公平,不可能存在絕對公平。

    我們可以做個比較說明——

    學生A:初中畢業後,走上了社會,自媒職業。

    學生B:一直上完大學,並深造又取得博士學位。

    我們說A、B兩人,作為公民,享受了教育的公平,是因為國家提供給他們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是公平的。上大學的機會是公平競爭,誰能考上,誰就可以繼續深造,更多地享受教育資源。

    從另一層面看,A、B二人實際享受的國家教育資源又是不平等的,甚至差別很大。

    可以肯定的是:學習優秀的人比學習不好的人更多地享受了國家的教育資源。

    因此,國家教育的公平也只是公平競爭下的“不公平"!即教育公平也是相對的公平!

  • 7 # 霜打臘梅

    教育上的不公平表現在多個方面:城鄉之間存在著教育的不公平性,城裡的學校教育資源豐厚,鄉村裡的學校定然不如城裡的;同一個城市裡,或者同一個鄉鎮裡,各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也不盡相同,資源好的,學生讀書趨之若鶩,不好的,高喊生源不足;即使同一所學校,同一級的不同班也存在著師資,生源的不同;就是在同一個班級裡,因學生知識基礎的不同,接受知識能力的個性差異,導致有的學生學習好,有的學生學生差,於是教師就會對同一個班級的不同學生有不同地觀照,而學生會感到教師教育的不公,從心底裡發出:我要公平;就是在同一個家庭裡,往往父母作主多,孩子作主少,父母成為主導者,孩子成為被動接受者,於是孩子從內心深處呼喚:對我公平點……

    在這裡,我主要針對家庭教育的公平問題,談點自己粗淺的看法與大家共勉。

    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他(她)們應公平地享受Sunny雨露,公平地享受教育資源,其對教育的公平要求是上蒼賦予他的正當的權利。那麼,家庭教育能不能實現公平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怎樣才能實現教育的公平呢?我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家庭教育是民主的,不搞一言堂。在同一個家庭裡,家庭成員對某一件事的決定,對某一次活動的進行,應與孩子商量決定,或者有意徵詢孩子的意見,這樣長期下去,孩子會感到父母親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孩子參與家中各個活動,從內心深處感到“我”是家中重要的一員,是家中的主人。這體現了人格公平的教育。

    二是家庭教育是和諧的,不用高壓手段。有的家庭裡,父母做事、說話,對孩子居高臨下,採取盛氣凌人的說教,這肯定會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和諧,是不好的。孩子有個性,對某事有點叛逆,家長應冷靜分析,不能用高壓手段平息了事,多站在孩子一邊想想:其說的正確,鼓勵表揚;不正確,耐心開導。把父母親與孩子的親情關係關在和和美美的籠子裡。這體現了情感資源的公平。

    三是平時教育孩子採取啟發式,不搞注入式。孩子具有正常的人格尊嚴,有對事物進行初步評判的能力。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採取啟發誘導,反對不要孩子思考,直白地代替孩子做決定。對某道題,某個問題,要給孩子留下足夠多的時間,讓其認真思維。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獨特的個性,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這又體現了思維教育的公平。

    四是家庭教育是群體的,不是單一的。在同一個家庭裡,家長與孩子可有意地搞某項愉樂活動,或編個話劇等等,要讓孩子積極參與,成為主要角色。這樣經過一家人合力完成,這既培養了孩子合作精神,又再次使孩子體會到平等的人格魅力。這又體現了與人合作的教育資源。

    五是家庭教育是開放的,不搞封閉單一。平時可帶孩子走出房間,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陶冶孩子性情。這又是孩子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美的天人合一的教育資源的公平。

    還有德育教育資源的公平,非智力教育資源的公平等等。

    如果能按以上教育孩子而教育,那對孩子來說就實現了家庭教育的公平。你說呢?

  • 8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公平只能是相對的:規則公平就是最大的公平了。

    我們現在的教育,考試的內容大體上都是一樣的,最後的決定性的高考,在選拔上也是儘量做到了公平。可能我們依然會覺得,為什麼高考不是全國統一考題,統一錄取?這實際上也是為了保持一定的差異化。物理上有個共振現象,在學習上也是一樣的。美國之所以能夠創新,作為世界的領頭羊,實際上來源於教育的差異化。我們一方面不喜歡教育把人培養成一個模子,一方面又希望大家按照一個模子來選拔人才,這實際上也是內心矛盾的一個表現。

    強調絕對的公平最後會讓整個體系失去活力。怎麼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呢?

    難道我們為了公平,就不能允許別人多學習嗎?

    為了公平:規定學生只能看同樣的書,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學習?

    孩子不一樣,老師不一樣,家庭也不一樣。教育的公平在於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努力來獲得成長。但是你要求每個人起點一樣,那顯然是不現實的。父母都不一樣,孩子一出生就註定了不同,怎麼能夠要求絕對的一致呢?

    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長有時間精力、也有能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而有些家長,因為工作或者是能力方面的差異,無法給孩子很好的家庭教育。這些差異是必然存在的,總不能不讓別人教自己的孩子吧?

    我想您更多是想說,家庭條件好的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挑選更好的學校,更多更好的課外學習機會,父母能夠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導等等。

    這些差異是永遠存在的,沒有差異,人類社會就沒有辦法發展的。教育已經是很公平的一件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必須要透過高考來考取大學。而高考,出題也是非常公平的。

    不必要糾結別人家條件好,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條件。充分利用好現在的條件,多投入時間和精力,孩子的成長所需要的一切實際上都已經足夠。

    比如說:老師上的差別,可以用參考書來彌補,而不管是什麼家庭,參考書都是可以買得起的。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實際上大家要考察的內容都是一致的,也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橫向分析,和自己差不多條件的,是否有足夠多的成功的榜樣?如果有,那麼就像這些人學習,像ta們看齊。與其花時間在糾結公平上面,不如投入時間讓自己實力變得更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囊患者能喝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