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是如何看待陶淵明的詩歌和他一生的成就的?
6
回覆列表
  • 1 # 遙山書雁

    「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 —蘇東坡

    縱觀陶淵明生平研究,雖然為數眾多,但大體都談及他的自傳性文章。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往往講求「知人論世」。

    知道作者的生平背景,絕對有助理解其作品。故下文即以〈自祭文〉、〈五柳先生傳〉及〈歸去來辭序〉,在深入陶淵明詩文前,先對他的生平、性情有一概括瞭解。

    一、《自祭文》節錄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餘得為人。自餘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絃。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陶淵明的曾祖父曾任東晉都督一職,封作長沙公。祖父則為太守,父親雖然曾任官,但其官位已經比起先人下跌許多。

    直到陶淵明之後,這個家族更形蕭條沒落,因此他才說「自餘為人,逢運之貧」,即言自己出生之時,正逢家族時運不濟。〈自祭文〉是陶淵明病重時所寫,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首一生,往往盡訴真情。

    二、《五柳先生傳》節錄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五柳先生傳〉雖然以第三人稱書寫,但在學界已經公認為陶淵明的自傳性文章。陶淵明在這篇文章,再三強調自己性格是內向、不求名利、好酒、好讀書。

    其實陶淵明少年時深受儒家影響,關心朝野之事,最後卻傾向以酒解決人生問題,這當中頗有可堪玩味之處。「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陶淵明頗有名士風流之氣,奔放的情感需要抒發,才會寫下無數精彩的詩文。

    三、《歸去來辭序》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辭序》為研究陶淵明生平必讀之文章。序言主要為陶淵明脫離官場的自白,在他正式決定離開前,已經一直不斷在仕與隱之間動搖,可謂「忽仕忽隱」。

    這有三大原因:

    1.謀生。

    2.匡時救世。

    3.性格與官場不合。

    其中第三點為陶淵明離開官場之主要原因,「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乃陶淵明個人的自覺,他無法虛偽待人,只懂以真性情處世,無法勉強可以改變自己的本性。

    凡是有名的隱士,他總是已經有了「悠哉遊哉,聊以卒歲」的幸福的。倘不然,朝砍柴,晝耕田,晚澆菜,夜織屨,又那有吸菸品茗,吟詩作文的閒暇?陶淵明先生是我們中國赫赫有名的大隱,一名「田園詩人」,自然,他並不辦期刊,也趕不上吃「庚款」,然而他有奴子。漢晉時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並且給主人種地,營商的,正是生財器具。所以雖是淵明先生,也還略略有些生財之道在,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但沒有酒喝,而且沒有飯吃,早已在東籬旁邊餓死了。——魯迅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有不少人勸陶淵明再次出仕,但他堅拒不出,真正覺悟自己性格的獨特。即使受人白眼,就算生活不再富裕,都無法改變他對田園生活的追求。

    相對其他人清談玄學但又名利雙收,陶淵明是唯一一個真正走出朝野圈子的文人,以生活實踐田園之美。唐宋之後,對他一再推崇、讚頌其詩文,成為魏晉時期第一流的文學家。

  • 2 # 費偉偉微評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作品共傳世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沖淡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

    陶淵明去世後,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徵士誄》,給了他一個“靖節”的諡號。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一生的品格和氣節,但對他的文學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後幾十年裡,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

    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的詩文相當重視,愛不釋手。蕭統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作傳。《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專集的第一部,意義十分重大。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讚“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時期

    陶淵明的文學地位,雖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隋唐時期

    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初唐王績是位田園詩人,他像陶淵明一樣,多次退隱田園,以琴酒自娛。

    孟浩然的崇拜

    唐朝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對陶淵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遊》中寫道: 賞讀《高士傳》, 最佳陶徵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李白的仰慕

    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慄裡,一見平生親。李白那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杜甫的欣賞

    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陶淵明視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韋尹丈人》中寫道: 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

    白居易的敬仰

    中唐詩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淵明的為人。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離陶淵明的家鄉潯陽很近,曾去拜訪陶淵明的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宅》這首詩。詩中先用“塵垢不汙玉,靈鳳不啄腥”,頌揚陶淵明高尚的人格。最後寫道: 柴桑古村落,慄裡舊山川。不見籬下菊,空餘墟里煙。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白居易在《效陶潛體十六首》中寫道: 先生去我久,紙墨有遺文。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白居易的這首詩就說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北宋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確定。歐陽修盛讚《歸去來兮辭》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歐陽修還說:“吾愛陶淵明,愛酒又愛閒”。北宋王安石曾說過,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蘇東坡把陶詩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八個字,概括陶詩的藝術風格,還是很準確的。

    蘇東坡一生把陶淵明當成良師益友,不但愛好其詩,更仰慕他的為人。他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晚年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居高聲自遠”,由於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在北宋文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極力推崇陶淵明,對進一步確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苦悶中,把陶淵明引為知己。在《水龍吟》詞中說:“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辛棄疾留下的詞作626首,其中吟詠、提及、明引、暗引陶詩陶文的有60首,幾乎每10首詞中就有一首與陶淵明有關。辛棄疾在《念奴嬌》中稱:“須信採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給予了陶淵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評價.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現代,沿襲了兩宋對陶淵明的崇高評價。

    現代名家的推崇

    魯迅先生曾說過,“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確如其言,陶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淵明的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陶淵明的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語言,看似質樸,實則奇麗。在平淡醇美的詩句中,蘊含著熾熱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是田園詩的精品或極品。其中《少無適俗韻》,編在中學生的語文課本中。詩的抒情沁人心脾;詩的寫景,豁人耳目,讀過後叫人終生難忘。什麼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卻未必志同道合。仔細研讀過陶詩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這時他又受到老莊哲學的影響,因為他有過以往文人多不曾有過的田園生活,並且親自參加了勞動,與勞動人民有了接觸,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而在崇尚駢儷陳舊文風的晉代,能創造出有獨物風格的田園詩的新形式,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從少年時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時的“猛志固常在”,始終對世事沒有淡忘。他傳世的名篇《桃花源記》,正是他對如同上古原始時代的那種人們自食其力、友好相處、沒有種種現實中的紛擾與貧困的“怡然有餘樂”社會的憧憬。就是他的隱居與飲酒,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對當時黑暗統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滿和反抗的意義在內。當然,陶淵明畢竟是一個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許多安貧樂道、及時行樂、避世消極的東西。但後世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和選家出於自己的階級偏愛,多著重欣賞和讚揚他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才是陶淵明詩文的精華所在。

  • 3 # 鄭非夢妙文

    提起陶淵明人們首先會想起他創作的那些充滿田園風味、鄉土氣息的詩歌。他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那就是一生淡泊於名利,不追求於功名利祿,甘心做一個閒雲野鶴,暢遊于田園風光中,呼吸於芬芳泥土中。在古代“學而優則仕”,有才華的文人墨客們大都會致力於仕途,醉心於功名,哪怕在官場中屢遭排擠,一再貶謫也一忍再忍,難以割捨官場的生活。

    陶淵明則不然,他是一位純粹的詩人。對於官場唯恐避之而不及,即便官帽硬戴到他的頭上,他也堅辭不受。認清了官場的爾虞我詐、相互傾軋,陶淵明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陶淵明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智慧表現在“捨得”二字,捨棄宦海沉浮的生活,真正將靈魂寄託於大自然中,用生花妙筆創作出了眾多享譽中國文學史的田園詩歌。他的田園詩歷久而彌新,留芳百世而不衰,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他的《桃花源記》至今仍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淨土,影響巨大。

    下面我們摘錄陶淵明的田園詩《飲酒二十首.其五》,讓我們在他清新自然的詩歌裡淨化下久已蒙塵的心靈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4 # 曉松之歷史雜談

    陶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

    ……

    蘇軾引用陶淵明的遺言,將陶淵明引為知己。

    兩個高尚的靈魂,跨越歷史長河在那一霎那間相遇,並相惜。陶淵明的詩歌地位也因此而升為超一流。

    蘇軾欽佩陶淵明對於自我和社會的深切認知和自我保全的智慧與勇氣。

    其中有知音相惜、相見恨晚的喜悅和美好,更有對人生無奈的憾恨。

    最後一句“使汝等幼而飢寒”,頗多心酸。

    理想與現實的深刻矛盾,都在這段話裡了。

    ……

    記得蘇州大學某大佬出了本關於陶淵明的書,被朋友席間調笑,說陶淵明最後餓死了。

    大佬的學生,跟我說起此事。

    我說,他們沒有想過,如果陶淵明不激流勇退,也許連餓死的機會都沒有。

    在魏晉時期,人均壽命不足三十,下到貧民,上至皇室,多少人死於非命,不得善終?

    皇位更迭如走馬燈一般,差不多十餘年就一換,每換一次就是血流成河、滿門抄斬。

    飢寒又算什麼,至少比抄家滅族要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崇禎帝朱由檢換成宋高宗趙構,明朝會形成南宋的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