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銜筆書史
-
2 # 朗照千江月
古代的群架,其實和現在電影中的群毆是不一樣的,也不是很多人鬥毆,拿著刀槍上前互砍,我們知道,現在很多香港片中,人多勢眾就有可能取勝,但是在古代,戰爭是非常講究陣法的。
在戰爭中,只有雙方組成嚴密的陣法,才能夠在戰爭中有取得勝利的可能。通俗的來講,就是透過組建各種陣型,從而來高效的斬殺敵人,好的陣法有可能起到以少勝多的效果,那麼古代的陣法有什麼神奇的面紗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一個陣法的好壞,主要決定因素就是這個戰陣的指揮官,除了考慮指揮官的位置外,還要考慮士兵兵器的排列和分佈,還要考慮的是,各個士兵在陣的中的行進速度,另外還有考慮到佈陣的場地以及敵軍戰陣的種種情況。
首先,一個戰陣的指揮官必須處在整個戰陣最關鍵的地方,他能夠觀察整個戰陣的情況,所以,這個位置絕對是安全的,絕對是視野開闊的,指揮官不能夠有被隨時攻擊的危險。根據兵書上的記載,不同的戰陣,指揮官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比如圓形的戰陣,指揮官的位置必須是戰陣的正中心,這樣指揮官就能夠環顧四周,而且本身安全也是有保證的。
其次,就是士兵的分佈順序,步兵是最主要的戰鬥群體,所以,在具體的戰陣中,這類士兵必須受到拿長矛之類計程車兵的保護。
最後,各個士兵在作戰過程中,如果向敵軍發動攻擊,各個兵種之間必須嚴格配合,既要相互掩護,但是又不能夠阻礙對方的行進。例如騎兵在戰陣中的位置是,他們往往是在主陣的兩翼,這樣如果發動進攻的時候,騎兵不會成為步兵的阻礙,而且步兵在受到攻擊的時候,騎兵還能夠迅速對步兵進行援助。
所以,古代的大規模作戰,並不是互毆,亂砍濫殺的戰爭,即便不是上面我們說的陣戰,古代的大兵團作戰,也是有嚴格組織的。
-
3 # 你的眼睛會騙你
古人佈陣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佈陣主要得考慮以下幾種要素:指揮官的位置;陣中兵器的排列分佈;各兵種的行進速度差異應該如何搭配;佈陣的地形是否利於兵力展開;敵軍的武器和兵種以及訓練程度等。
指揮官一般需要處於一個便於觀察指揮但是不容易受到攻擊的位置。例如,如果是圓陣的話,指揮官應該處於中心位置可以環顧四周,又能受到足夠保護。弓箭手、火槍手這類無法肉搏的兵種必須要有長矛手之類其他步兵的保護。在行進的過程中,陣型的要求必須是各分隊間既能夠相互掩護,而且還不能互相阻礙。例如,騎兵在行進的狀態下往往在主陣的兩翼行進,這樣,一旦需要進入攻擊狀態,騎兵分隊不會被前邊步兵擋住去路。不同的隊形要有不同陣法配合,而對付不同的兵種也要用相應的陣法。
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的標誌就是陣型熟練。孫子兵法中強調的六如(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其實就是要說明陣法操練的最高境界。強大的軍隊除了要能夠把陣型排得整整齊齊之外,還要做到行軍的時候陣型不亂,面對強敵衝鋒的時候陣型不散,進攻敵軍的時候迅速但是陣型不疏。面對不同敵情和地形的時候,陣型能夠快速變換。具備這樣的條件才是真正的精兵勁旅。
-
4 # 拉雪橇1314
佈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
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名的作戰陣法有三種:
一、八陣 這是戰國時大軍事家孫臏創造的,據說是受了《易經》八卦圖的啟發,所以又稱八卦陣。具體陣勢是大將居中,四面各布一隊正兵,正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奇兵,構成八陣。八陣散佈成八,復而為一,分合變化,又可組成六十四陣。當年諸葛亮還用石頭在四川奉節佈設過八陣的方位,作為教練將士演習陣法之用,名為“八陣圖。”
二、撒星陣 是南宋名將岳飛破金兵“柺子馬”的陣法。撒星陣的隊形佈列如星,連成一排的“柺子馬”衝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後撤時散開計程車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柺子馬”。
三、鴛鴦陣 是明代將領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他把士兵分為三隊,當敵人進到百步時第一隊士兵發射火器;敵人進到六十步時第二隊士兵發射弩箭;敵人進到十步時第三隊士兵用刀矛向敵人衝殺。這些變化反映了中國作戰陣法從傳統的方陣向多兵種的集團陣法演變的過程。
古代陣型簡介 簡單地說,“陣形”是古代軍隊的野戰隊形,它是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盛行於冷兵器時代,消亡於熱兵器時代。氏族社會,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衝突,當時還沒有軍隊,也沒有什麼指揮,戰鬥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隨著歷史的發展,奴隸制國家出現,奴隸主為了鞏固統治和掠取奴隸(戰爭俘虜是奴隸的主要來源),開始編制有組織的軍隊,並且採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陣”是在軍隊產生的過程中,因為組織軍隊和指揮戰鬥的需要而出現的,融合了古代軍制學和戰術學的成果。東方的戰陣起源於中國。
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神(九天玄女)那裡學到陣法(天一遁甲),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是在商朝後期。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乙到武丁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採用固定的陣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周師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陳”通“陣”。
-
5 # 梁甫長吟
陣法是古代戰爭中的一種作戰形式,在古代的戰爭中,“行軍佈陣”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戰爭的成敗。“行軍”就是軍隊行進到戰區的一種狀態,“佈陣”就是到達戰區後的作戰形態。中國古代有許多經典陣法:
一字長蛇陣,
二龍出水陣,
天地三才陣,
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
六丁六甲陣,
七星北斗陣,
八門金鎖陣,
九字連環陣,
十面埋伏陣。
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陣法就是武侯諸葛亮的八卦陣,也就是八陣圖。
八陣圖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創造的一種陣法,相傳孔明以亂世堆成石陣來禦敵,八陣圖分為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
三國演義中,關羽張飛被殺害,劉備欲為兄弟報仇,出兵討伐東吳。孫權求和不成後,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以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劉備大軍的攻勢,後在夷陵一帶打敗劉備大軍。
劉備兵敗後,陸遜一路追擊,卻遇上了諸葛亮佈下的八卦陣,陸進入陣後脫困不得,若非黃承彥也就是諸葛亮的岳父放了出去,陸遜說不得被困死於此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石頭擺的陣尚且有如此威力,如果是以士兵做陣呢?
-
6 # 蔚來計劃
《三國演義》裡大家都為“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稱讚不已,有人對其相當痴迷,稱其為“戰神”。可是在三國裡,真的有那麼多的武將單挑嗎?當然不是,別說三國箱,就論整個古代戰爭,武將單挑的也寥寥無幾。《三國演義》裡武將單挑,只不過是評書、影視渲染氣氛罷了。
在古代,戰爭分兩部分,攻城戰和野外戰爭。
攻城戰,顧名思義,一攻一守。攻方擺好陣型,有衝鋒雲梯,破門石墩。只要破門而入,爬上城樓,拿下這座城就完成了一半了箱,剩下的任務就是殺了。而守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阻擋入侵者的進攻。桐油、石塊、火燒等等。
野戰。就是在野外,約好個地方,大家一起過來對壘。在冷兵器時代,兩軍對峙,最重要的就是陣法。諸葛亮就是最善用陣法的軍事家。他的八卦陣,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在古代,練兵最重要的就是練陣法。只有熟悉運用陣法,才有可能在戰鬥中取得勝利。可是,陣法一旦被敵軍擊破,那就會造成潰敗。一旦潰敗,就會出現士兵慌逃。在對陣中,不是每個人都會參加戰鬥,畢竟空間有限,所以不會死太多人。而潰敗的話,會造成踐踏事件,這時候死的人要比打仗死的多。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對,請及時糾正。熱愛歷史,學習歷史。
-
7 # 青史回聲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古人打仗可不是我們平常那種一窩蜂往上衝?打群架?no,no,打仗可不是打群架。
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從先秦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明清冷兵器時代,無數的軍事家為了打贏戰爭和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那想出的東西那是一套一套的,就比如陣法。
陣法?我們大多數要麼是從一些小說看到,要麼從一些電視劇看到,在他們的筆下,陣法被傳得神乎其神!那麼所謂的陣法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就讓我為大家揭開陣法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陣法?顧名思義,就是軍隊的戰鬥佇列。
有人就有疑問了?排成佇列幹嘛,直接衝上去殺不就完了嗎?
想法倒是挺好,可是別忘了,人再怎麼厲害,他的體力都是有極限的。兩個人扭在一起撕打,頂多也就半個小時,體力就基本上就耗盡了。那麼幾千人、幾萬人呢?甚至是幾十萬人呢?
因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戰爭的目的消滅所有敵人,而是打垮敵人。這個打垮,就是打破敵人的心理防線,讓其士兵戰鬥意志瓦解,從而潰敗。所以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了,答案就在此。
那麼問題了,如何在戰場上打垮敵人呢?這就得用到我們的陣法了。
歷史上通常出現的陣法,有這麼幾個:一字長蛇陣、三才陣、八卦陣、雁形陣、卻月陣、鴛鴦陣等等。
別看這些陣法名字起得很響亮,其實也沒那麼誇張。所有的陣法其實都離不開兩個目的:進攻和防守。
兩軍對陣之時,陣法的重要性就油然而生了。
一來它可以保持整支部隊的各單位緊密聯絡,即使其中一支失敗了,另一支部隊能及時補充上來,不至於全軍潰敗。二來,陣法的合理安排可以讓各部隊之間輪換作戰,不至於在部隊休息和重整部隊之時,遭到對方襲擊。
所以,現在明白了吧,打垮敵人,也就是打垮敵人的陣型(即陣法)。兩軍交戰,一旦處於相互對峙,互有勝負之時,那才是最可怕的。即使打敗了敵人,那也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所以要想盡量減少己方傷亡,就得打垮敵人的陣法。
任何的陣法都有弱點,只要你能發現。集中力量攻其弱點,然後全軍直插敵方陣型,令其首尾不能兼顧,然後逐步包圍蠶食。時間長了,敵方士兵就會產生恐慌,因為失去主將,就等於一群狼失去了頭狼。恐慌之後,就會往後逃,大部分士兵往後逃,就等於說全軍潰敗。
著名軍事家孫武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戰爭雖然有時候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夠儘量減少傷亡,是這些軍事家所要做的。陣法也就這樣產生了。
回覆列表
在諸如《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中,曾經出現過許多名稱極其威武的陣法,什麼“一次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彷彿相聲貫口一般。
那麼,歷史中究竟有沒有這樣的陣法呢?答案是——有,但不是在戰場上用的。
據《魏書.高宗紀》所載,北魏和平三年,“制戰陳之法十有餘條。因大儺耀兵,有飛龍、騰蛇、魚麗之變,以示威武。”這段史料說明,當時這種華麗麗的戰陣,主要是在歲末的“大儺”,也就是大型軍事團體表演中使用,基本類似於現在的“集體舞表演”。
在南北朝時期,這種大型的軍陣表演主要起到展示軍威、娛樂大眾的作用,然而到了後世,許多隻會“紙上談兵”的將領卻往往把它當做戰爭必勝寶典,奉為圭臬,日日不斷操練,並且應用到實戰當中,其結果自然是丟盔卸甲、一敗塗地。明代名將戚繼光就曾在其著作《紀效新書》中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尖銳批評:“(陣法)日久傳訛,習學通是虛套,其真正法令、營藝,無一相合,及臨陣又出一番法令。如此操至百年,何裨於用?”
那麼,古代實戰中真正的步兵陣法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始終佔據主流的步兵陣法只有一種——方陣。
在《尚書.牧誓》中,記載了武王在牧野之戰前對士兵們發表的演說:“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其中“比爾幹”中的“幹”指的便是盾牌,而“比”則是連線之意——“將盾牌連線起來”,可見當時就採用的是密集的步兵陣法。而透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排列方式,能夠看出秦代部隊的陣型也是以方陣為主。
自漢到隋,關於軍隊戰陣的理論記載較少。然而,在歷史戰事的記載中,我們也可發現,當時步兵的作戰方式仍以緊密而縱深較大的方陣進行作戰,在佇列相互接近時,前排士兵相互砍殺,而佔據優勢的一方便會逐漸突破至對方軍陣的內部。從戰國以降,這種行為被成為“陷陣”,與率先登上敵方城牆的“先登”一樣,是評價將領戰功的重要標準。三國時期,高順所率領的“陷陣營”;曹操與呂布作戰時,由典韋所率領的“陷陣兵”;東吳屢立戰功的丹陽“青巾軍”都是擅長陷陣作戰的精銳部隊。
到了南北朝時期,步兵軍陣發生了一定變化,由原先正面窄、縱深大逐漸轉為了正面寬、縱深淺的列陣方式。在《晉書.石勒載記》中所記述的洛陽之戰中,劉曜所率領的十餘萬大軍“陳於洛西,南北長十餘里”,形成了一個正面極寬,而縱深不過二十餘人的方陣。
這種步兵作戰形勢的變化,除了便於兩翼部隊向中央運動,從而對敵方形成夾擊之勢以外,還能夠能夠較好的應對越來越多的騎兵衝擊——
從南北朝初期起,裝備了馬鐙、馬鎧、馬槊的騎兵隊伍逐漸普及,這種騎兵隊伍的衝擊力極為強悍,如果還是採用之前的大縱深方式,整個步兵軍陣很容易在騎兵衝擊下而崩潰。而縱深變淺後,當騎兵衝擊時,正面的步兵可以及時向側後方撤退,待騎兵衝過後重新合攏,陣型的彈性和持續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因此,在唐代的《大唐衛公李靖兵法》中,曾經記載過大正面的步兵陣型。在唐朝初年的李世民與竇建德的虎牢關決戰中,雙方的軍陣都綿延達到二十餘里,可見,步兵方陣的扁平化在此時已經成為了戰爭中的主流列陣方式。而在《紀效新書》中,戚繼光明確指出,“法欲簡,立欲疏,非簡無以解分糾,非疏無以騰挪進退”,可見,這種較為稀疏的扁平方陣被一直沿用到了明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