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情治癒吧

    大衛.休謨(1711—1776),英國著名經驗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出生於蘇格蘭,曾就讀於愛丁堡大學。是英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英格蘭史》,《人性論》等。

    休謨的社會歷史觀點以人性論為基礎,把對財富、亨樂和權力的追求看做是人的本性,他認為歷史的作用在於發現有關人性的普通原理,併為現實提供經驗教訓。根據這個觀點,休謨創作了《人性論》。

    《人性論》分為三卷,第一卷”論知性”討論理智,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以及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是全書最重要的一卷,也是其他兩卷的基礎。第二卷“論情感”討論人的情感起源、性質和活動。第三卷“論道德”討論道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

    《人性論》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關於知識和或然推斷的論述》一節,休謨認為因果關係是人為的,不具有確定性。《人性論》發展了貝克萊哲學,它的經驗主義、懷疑主義和不可知論,對康德以後的西方哲學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它的方法和結論對今天的哲學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 2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老朽讀《人性論》,只被其懷疑實踐理性並不為理論理性所決定所震驚。比如:一扇門開著,這是個理論理性的判斷;但應否邁進去,這個實踐理性的命題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它與門是否開著無關。後來經康德的肯定,這成了西方哲學的一條定律。推論一下就可以說:懂法不一定不犯法。

  • 3 # 愛書如命的老餘

    西方社會思潮,也就是自由主義的書,主要分為功利主義和契約學派。而大衛休謨這本《人性論》,可以理解為功利主義一派的書(附帶一提,還有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穆勒的《功利主義》等,有時間會讀一遍),而契約學派,則包括盧梭《社會契約論》,羅爾斯的《正義論》應該也可以歸為此類。

    《人性論》是大衛休謨的代表作,電子書大概1500頁(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大概800頁),不算厚,坦白講,凡是帶論的基本都是成體系的書,包含著作者認識和看待,理解整個世界的觀點,所以如果不是比較有耐心,基本上看不太下去,也不太容易看懂(什麼資本論,正義論,貨幣論……)

    書本包括三塊,分別是論知性,論情感和論道德,論知性的部分基本在講認識論,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第二part講情感的起源,性質和活動

    在第一部分論知性部分,講的是人對外物的認知,也即認識論的部分,休謨認為,建立人性科學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煉的。感知作為意識內容的東西分為兩種,即“印象”和“觀念”,它們是兩類知覺,印象是初次呈現在心中的感覺,情感和情緒,而觀念是由記憶和想象對以前印象的再現,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單純觀念有單純印象來對應,而複合觀念則未必,比如幻想的產物,如長翅膀的馬,人首蛇身等。然後印象又包括感覺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覺印象可以理解為透過感官(文中叫官能)直接的感受,反省印象是反省得到的,其實休謨沒有太把反省印象和觀念給分開,這麼說吧,觀念是反省印象透過記憶和想象的方式復現的。這兩者的差別是記憶一般強烈穩定無變化,而想象可以自由地改變和移量它的觀念。然後接著往後聊觀念,觀念大體是實體觀念和樣態觀念兩類,我個人認為,實體觀念是對一個實體的描述,不會因為加入某種性質而改變其範圍,舉個例子,我們對黃金(這一實體)的觀念可能最開始是一種黃色,具有某種重量,具有延展性和可融性的,當發現它可以溶解在王水中的時候,我們就把可溶性這一觀念加諸這一實體上,但並不影響它的範圍,彷彿它原本就具有這種性質一樣,而樣態觀念大概是比如對“長的高”“美麗”“舞蹈”等名詞的觀念,隨著我們加入的條件越多(比如要170cm以上),會篩選掉一部分主體。

    然後往後面聊到關於知識和或然推斷,休謨聊了七種哲學關係:同一,因果,空間與時間(前三種是存在比較的),相反,類似,數量的比例,任何性質的程度(後面四種是絕對地取決於觀念的),而其中休謨著重講了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就是休謨認為因果關係都是人為的認知過程,經驗主義讓我們發現某件事情常常緊跟著另一件發生,便由一個可以推到另一個,一個叫做原因,另一個就叫做結果,這種根據經驗的推論是習慣的結果而非理性,但休謨並不排斥這種習慣。《人性論》的觀點是後續貝克萊哲學的前端,核心在於經驗主義,懷疑主義以及不可知論(休謨在《人性論》中認為,人的感覺是人的思想、認識觀念的唯一來源,因此,人的認識物件只能限定在感覺經驗的範圍內。只有人感覺到的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物質世界”是無法感覺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由於“人只能認識感覺”,而對於感覺產生的問題,是人的認識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這就是不可知論)。

    第二部分是講論情感,是接著第一章往後延伸,大體是在講由反省印象(前面講過,觀念是反省印象透過記憶和想象的方式復現的)衍生出的感情,如美醜,愛恨,喜悅與悲傷,謙卑與驕傲,其中提到了謙卑與驕傲的物件是自己,也即自己對快樂或者痛苦的印象或想象的觀念結合,而愛恨的物件是另一個人,另外提到說我們對富人當權者的尊重是源於我們的同情心而不是期望從中得到好處,我個人理解大概是說當我們知道富人可以得到尊重的時候,也意味著自己成為富人的時候可以得到同樣的尊重;對弱者的憐憫則是源於我們的想象(大概是身臨其境的feel)。而惡意和妒忌的來源可以視為反向的憐憫心理,是出於與他人比較的進一步得到的痛苦和失落感(注意是進一步而不是本身的痛苦,而是對比產生的痛苦),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妒忌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妒忌的物件往往不是遠遠不成比例的物件,而往往是接近的物件,舉個例子,你對同伴的天賦的嫉妒會超過你對朗朗,李斯特的嫉妒感(因為這種不成比例,所以往往會成為尊敬乃至崇拜)。突然想到黃執中在奇葩說超級英雄那一期講到了,神是不能鼓舞人的,只有人才能鼓舞人,愚公移山的結局是晚上兩個神仙把山移走,那個不鼓舞人,是移山的精神和過程才鼓舞人,大抵也是如此吧。

    第三部分是講論道德,也是基於前兩部分的延伸,先聊了一個惡與德的關係,休謨認為惡是先於道德而存在的,只不過人類認識到了道德之後選擇約束惡的存在,但我還是認為善惡的定義是人為的一件事情,畢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要用善惡來劃分實在是有點奇怪。往後面休謨也提到了分工合作的作用,個人無法解決1.工作繁重的任務2.多方面的需求導致技藝的不精通(這一塊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提到了,當每個人都需要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的時候,很難在某一方面達到精通,而當社會開始分工之後,可以節省工作切換的時間,在熟練度上的差距,以及由於長時間從事同一方面工作進而對節省工作的器械或技術的發明(也即熟悉帶來發明的靈感)。另外休謨意識到正義是源於一種人類契約,也即你的我的的財產權以及所有權的劃分,唯有當任何東西足夠多的時候,多到可以滿足所有人類的慾望的時候,這個時候財產的區別(或者說概念)就消失了,他是否認詩人筆下的黃金時代的,也就是說桃花源記裡面的社會或者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世界都是基於物質極其豐富的情況下,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這本書雖然叫做人性論,但其實並不像我最開始想象的對人的各種慾望或者心理進行描述,反而是講自己的一套認識世界的體系,說實話現在啃哲學書還是少了一分耐心和一分經歷,加之中西方觀點和時代的間隔,導致有很多地方看不下去,比如講時間和空間的無限不可分性的論證什麼的,看完這本書之後一段時間內應該是不會再碰哲學書了,看幾本小說調劑一下吧。

  • 4 # 楊天鎖805

    “人性”幹嘛看他們的“書”?或別人的“人性”?自己能看好自己的“人性”就已經了不起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這三項就足夠自己看住、學習一輩子的了!

  • 5 # 雲海易緣

    西方社會思潮,也就是自由主義的書,主要分為功利主義和契約學派。而大衛休謨這本《人性論》,可以理解為功利主義一派的書(附帶一提,還有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穆勒的《功利主義》等,有時間會讀一遍),而契約學派,則包括盧梭《社會契約論》,羅爾斯的《正義論》應該也可以歸為此類。

    《人性論》是大衛休謨的代表作,電子書大概1500頁(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大概800頁),不算厚,坦白講,凡是帶論的基本都是成體系的書,包含著作者認識和看待,理解整個世界的觀點,所以如果不是比較有耐心,基本上看不太下去,也不太容易看懂(什麼資本論,正義論,貨幣論……)

    書本包括三塊,分別是論知性,論情感和論道德,論知性的部分基本在講認識論,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第二part講情感的起源,性質和活動

    在第一部分論知性部分,講的是人對外物的認知,也即認識論的部分,休謨認為,建立人性科學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煉的。感知作為意識內容的東西分為兩種,即“印象”和“觀念”,它們是兩類知覺,印象是初次呈現在心中的感覺,情感和情緒,而觀念是由記憶和想象對以前印象的再現,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單純觀念有單純印象來對應,而複合觀念則未必,比如幻想的產物,如長翅膀的馬,人首蛇身等。然後印象又包括感覺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覺印象可以理解為透過感官(文中叫官能)直接的感受,反省印象是反省得到的,其實休謨沒有太把反省印象和觀念給分開,這麼說吧,觀念是反省印象透過記憶和想象的方式復現的。這兩者的差別是記憶一般強烈穩定無變化,而想象可以自由地改變和移量它的觀念。然後接著往後聊觀念,觀念大體是實體觀念和樣態觀念兩類,我個人認為,實體觀念是對一個實體的描述,不會因為加入某種性質而改變其範圍,舉個例子,我們對黃金(這一實體)的觀念可能最開始是一種黃色,具有某種重量,具有延展性和可融性的,當發現它可以溶解在王水中的時候,我們就把可溶性這一觀念加諸這一實體上,但並不影響它的範圍,彷彿它原本就具有這種性質一樣,而樣態觀念大概是比如對“長的高”“美麗”“舞蹈”等名詞的觀念,隨著我們加入的條件越多(比如要170cm以上),會篩選掉一部分主體。

    然後往後面聊到關於知識和或然推斷,休謨聊了七種哲學關係:同一,因果,空間與時間(前三種是存在比較的),相反,類似,數量的比例,任何性質的程度(後面四種是絕對地取決於觀念的),而其中休謨著重講了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就是休謨認為因果關係都是人為的認知過程,經驗主義讓我們發現某件事情常常緊跟著另一件發生,便由一個可以推到另一個,一個叫做原因,另一個就叫做結果,這種根據經驗的推論是習慣的結果而非理性,但休謨並不排斥這種習慣。《人性論》的觀點是後續貝克萊哲學的前端,核心在於經驗主義,懷疑主義以及不可知論(休謨在《人性論》中認為,人的感覺是人的思想、認識觀念的唯一來源,因此,人的認識物件只能限定在感覺經驗的範圍內。只有人感覺到的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物質世界”是無法感覺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由於“人只能認識感覺”,而對於感覺產生的問題,是人的認識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這就是不可知論)。

    第二部分是講論情感,是接著第一章往後延伸,大體是在講由反省印象(前面講過,觀念是反省印象透過記憶和想象的方式復現的)衍生出的感情,如美醜,愛恨,喜悅與悲傷,謙卑與驕傲,其中提到了謙卑與驕傲的物件是自己,也即自己對快樂或者痛苦的印象或想象的觀念結合,而愛恨的物件是另一個人,另外提到說我們對富人當權者的尊重是源於我們的同情心而不是期望從中得到好處,我個人理解大概是說當我們知道富人可以得到尊重的時候,也意味著自己成為富人的時候可以得到同樣的尊重;對弱者的憐憫則是源於我們的想象(大概是身臨其境的feel)。而惡意和妒忌的來源可以視為反向的憐憫心理,是出於與他人比較的進一步得到的痛苦和失落感(注意是進一步而不是本身的痛苦,而是對比產生的痛苦),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妒忌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妒忌的物件往往不是遠遠不成比例的物件,而往往是接近的物件,舉個例子,你對同伴的天賦的嫉妒會超過你對朗朗,李斯特的嫉妒感(因為這種不成比例,所以往往會成為尊敬乃至崇拜)。突然想到黃執中在奇葩說超級英雄那一期講到了,神是不能鼓舞人的,只有人才能鼓舞人,愚公移山的結局是晚上兩個神仙把山移走,那個不鼓舞人,是移山的精神和過程才鼓舞人,大抵也是如此吧。

    第三部分是講論道德,也是基於前兩部分的延伸,先聊了一個惡與德的關係,休謨認為惡是先於道德而存在的,只不過人類認識到了道德之後選擇約束惡的存在,但我還是認為善惡的定義是人為的一件事情,畢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要用善惡來劃分實在是有點奇怪。往後面休謨也提到了分工合作的作用,個人無法解決1.工作繁重的任務2.多方面的需求導致技藝的不精通(這一塊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提到了,當每個人都需要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的時候,很難在某一方面達到精通,而當社會開始分工之後,可以節省工作切換的時間,在熟練度上的差距,以及由於長時間從事同一方面工作進而對節省工作的器械或技術的發明(也即熟悉帶來發明的靈感)。另外休謨意識到正義是源於一種人類契約,也即你的我的的財產權以及所有權的劃分,唯有當任何東西足夠多的時候,多到可以滿足所有人類的慾望的時候,這個時候財產的區別(或者說概念)就消失了,他是否認詩人筆下的黃金時代的,也就是說桃花源記裡面的社會或者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世界都是基於物質極其豐富的情況下,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這本書雖然叫做人性論,但其實並不像我最開始想象的對人的各種慾望或者心理進行描述,反而是講自己的一套認識世界的體系,說實話現在啃哲學書還是少了一分耐心和一分經歷,加之中西方觀點和時代的間隔,導致有很多地方看不下去,比如講時間和空間的無限不可分性的論證什麼的,看完這本書之後一段時間內應該是不會再碰哲學書了,看幾本小說調劑一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人懷孕之後才有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