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蝴蝶叔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這是人們爭論最多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本用不著爭論,在《辭海》、《大英百科全書》等權威辭書裡,提到三國時代的大“家”就只有兩人:一是曹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或詩人),另一個就是諸葛亮——政治家、軍事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爭論呢?這是因為,顛覆歷史已經成了當今歷史學家及其愛好者的特徵——許多歷史人物已經被評了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顛覆歷史,不和傳統的歷史評價唱反調,如何能一鳴驚人,如何能引人矚目。所以,過去說不好的歷史人物,我一定要為他找一些好處(比如對隋煬帝、對秦檜、對李鴻章);過去說好的歷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點毛病出來(比如對岳飛、對諸葛亮)。於是,歷史學界也不是清水衙門了,歷史學家們也照樣可以成為先富起來的人。只是,歷史真的可以隨意顛覆來顛覆去嗎?

    首先,作為軍事理論家,諸葛亮有著極其多的軍事著述,在三國時期無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傳運》、《軍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將苑》中“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飢;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這幾句話,已為歷代軍事指揮人員(包括其他行業有識領導)奉為座右銘;

    其次,諸葛亮還是三國時代最出色的軍事發明家。他推演確定的八陣圖,使中國傳統軍事陣法達到了最高峰;他發明的木牛流馬,是當時軍隊後勤供給最先進的運輸工具;他“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是當時最具殺傷力的遠端武器,他的這些發明創造同樣是當時無人匹敵的;

    當然,處在那樣一個改朝換代的戰亂年代,是否為軍事家,主要還要看他的軍事實踐,即是否有過統兵打仗的經歷以及他的戰績。談及此處,我不由得要先發一段議論:

    自從極親曹操的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在CCTV-10的“百家講壇”中狂吹了賈詡、郭嘉後,這兩個人的所謂軍事才能就被眾多“易粉”和一些滿足於一知半解的聽講者捧上了天,這真是一個極為荒唐極為可笑的現象。我不否認他們的確是曹魏集團的重要謀士,在許多關鍵場合、關鍵問題上給曹操謀劃過具有重要意義的計策,然而,既沒有姓孫武那樣舉世公認的軍事理論著述、又沒有統領過軍隊、親臨疆場指揮打仗的人,居然就成了“軍事奇才”,這豈非咄咄怪事!袁紹陣營中的田豐、沮授甚至呂布手下的陳宮,他們遇事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議也都準確、很好,但無奈袁紹、呂布均非明主,所以這幾個謀臣的才能被後人忽略了。其實,除了未能選擇明主外,他們哪一點比賈詡、郭嘉差!郭嘉的確給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並不是曹操的每次勝利都源於郭嘉的計謀:比如,官渡之戰,當與袁紹陷入相持時,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阻止了他。更何況,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沒打過敗仗,比如濮陽敗給呂布、宛城敗給張繡、徵劉表張繡中賈詡之計等等,易中天為何對此視而不見呢?賈詡也一樣,曹操徵宛城破張繡,賈詡除了獻投降計外,別無良策;張繡叛曹後依附劉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賈詡同樣束手無策。曹操因袁紹襲許都而撤兵,此時的賈詡靈感來了,這便有了“賈文和料敵決勝”(對此,《三國演義》的描寫和《三國志》基本相同)。易中天為什麼只提他後面的“料敵決勝”卻避而不談他前面的無計可施呢?郭嘉也好、賈詡也好,有主意他們就可以向曹操獻計獻策,沒有主意他們就可以緘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謀劃策,何況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謀。諸葛亮則不同,劉備大事小情都要問計於諸葛亮,而諸葛亮則須每求必應。孰優孰劣,還不一目瞭然嗎?馬謖給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發百中,如果他沒有後來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稱為“天生的軍事奇才、其軍事能力超過諸葛亮”?如果僅僅出謀劃策紙上談兵就可算軍事奇才,那趙括可稱“天下第一軍事奇才”了。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尚不被稱為軍事家,也沒有人稱其為“軍事奇才”。賈、郭被稱之為“軍事奇才”,實在是“軍事奇談”。陳壽在《三國志*龐統法正傳》中說:“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龐統與荀彧(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並駕齊驅,法正和程昱、郭嘉相當——連龐統、荀彧都在郭嘉之上呢,更別提賈詡了。

    為了“抗衡”諸葛亮,有些人還抬出周瑜、司馬懿說事兒,然而,他們“抗衡”得了嗎?

    周瑜,滿打滿算,就打了“赤壁之戰”這一場硬仗,還是在自己的“主場”。即便是赤壁之戰,也不是他獨自打的:“權…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諸葛)亮詣先主(劉備),併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三國志*諸葛亮傳》;“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劉)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三國志*周瑜傳》。無論從哪個資料看,赤壁之戰都不是周瑜單獨打的。周瑜功勞確大,但不能全都算在他頭上;

    至於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比,我們還是看看蜀、魏、晉之外中立方人士吳人張儼怎樣評價的吧——《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吳大鴻臚張儼作默記,其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書曰:...魏氏跨中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世霸主。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

    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今仲達之才,減於孔明”——這才是客觀的評價!

    接下來,言歸正傳,談一談諸葛亮的軍事實踐與戰績:論文韜武略,曹操在三國時期可謂首屈一指,但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曹操就沒再得到什麼便宜。孔明不僅幫助劉備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畢的形勢下“先取荊州後取川”,實現了《隆中對》中的預言;以一介書生前往東吳促成聯盟至赤壁破曹、從荊州直取成都、五次北伐令強大的曹魏惶惶不可終日。而且,他與之作戰的對手都十分強大,曹魏集團自不必說,就是益州劉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幾代的地頭蛇,又是易守難攻的地形,而諸葛亮仍能助劉備戰而勝之(取川蜀龐統有功,但他過早陣亡。最後解決問題的還是諸葛亮),這豈是“軍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如果他的軍事才能不行,劉備、劉禪豈能讓他擔任軍隊統帥,還不早就“下課了”!

    有些人根據陳壽《三國志》裡一句“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便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在是荒唐的很。稍微動下腦子就能明白,作為西晉臣子,如果不這樣說,那末,他將置其主子——宣帝司馬懿於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透過司馬懿之口誇讚諸葛亮:《三國志*諸葛亮傳》:“亮...卒...。及軍退,宣王(司馬懿)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這難道不是在稱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是在誇獎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嗎?

    讓我們看看世人是如何評價劉備與諸葛亮的:《裴松之注*三國志*先主傳》:“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徵士傅幹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何為不濟也?’”一個“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的人,居然終成鼎立三足之一,沒有諸葛亮的“謀”,哪得如此!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那末,為什麼後來他未待“天下有變”就急於出擊曹魏呢?有人說,這是諸葛亮自恃才能窮兵黷武。但問題不能這樣看: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天下盡知這是個昏庸的皇帝。有諸葛亮在,劉蜀固然可以自保,但一旦諸葛亮去世,則劉蜀必然成為別人(或曹魏、或孫吳)的口中食、囊中物,這一點也是天下盡知。因此,諸葛亮必須要趕在自己在世時爭取足夠的的優勢,即使力所不殆也要勉為其難以求一逞。即所謂“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諸葛亮《後出師表》)。

    明瞭了這一點,對諸葛亮以最弱小的劉蜀卻頻繁征討最強大的曹魏就不會覺得奇怪了。但弱小蜀漢終究沒能完成統一大業,對此,《三國志》作者陳壽認為“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應該說這個看法是比較準確的。然而,有些人卻因此詬病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這種人真是太淺薄了!

    拿破崙先有法俄戰爭之敗,最後的滑鐵盧戰役使其再無回天之力,但全世界沒有人否定他軍事家的地位;

    縱觀曹操一生,儘管有眾多謀士為其出謀劃策,但也打了不少敗仗,特別是滅袁紹、收荊州之後,其實力已是天下第一,儘管如此,還是遭遇了赤壁慘敗,以後又在徵漢中的作戰中折損了大將夏侯淵,失利於劉備。卻沒人因此否認曹操軍事家的地位;

    而諸葛亮完全憑著自己個人的智慧,統帥千軍萬馬東征西討,更多的時候都處於以弱敵強之勢,卻依然能攻城略地斬將奪隘進退自如,怎麼就“軍事才能平平”呢?這也太雙重標準了吧。

    更何況,北伐果真無功嗎?第一次北伐奪得三郡,雖然得而復失但遷徙人口入漢中擴充了國力;第二次北伐進退有度,因故退兵時斬敵大將王雙,令魏軍望而卻步不敢進逼;第三次北伐奪武都、陰平二郡擴充套件了蜀漢的版圖;第四次曹魏強勢攻蜀,諸葛亮以弱抗強,舉重若輕瀟灑禦敵,輕鬆擊退司馬懿入寇;第四次北伐,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壘,獲得“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之戰果。在因糧草不濟而退兵時還順手射殺了名將張郃;第五次北伐兵臨渭水,直指長安,以十萬軍兵對抗二十萬眾,以弱敵強,主動出擊,接連取勝,打得國力最為強大的曹魏及其統帥司馬懿龜縮不敢出戰。正像前面提到的張儼所說的那樣:“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如果不是征戰途中諸葛亮病死與五丈原,最後的勝利還未可知。

    至於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的聲譽是被《三國演義》捧起來的,更是荒唐之極。說這話的人,既沒有起碼的歷史常識,又沒有起碼的文學常識:“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給諸葛亮這樣高評價的人是誰,詩聖杜甫。難道唐朝的杜甫也會受明朝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

    遊過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門前有座建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時期功績卓著的名宰相;書寫者柳公綽是柳公權的哥哥,也是位大書法家,刻碑者魯建是當時碑刻者中的絕頂高手。因文、書、刻歷來為人們稱絕,所以此碑被稱為“三絕碑”。如此興師動眾,難道也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齊管(仲)、晏(嬰),總漢蕭(何)、張(良),異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豐約,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評價,難道也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其實,與其說後人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不如說羅貫中、毛宗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響更確切。因為,畢竟人家生活的年代比我們距三國時代近了好幾百年。

  • 2 # 琪哥的人生

    我的淺見是:東漢末年,山河動盪不安,卻孕育出了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已經近2千年,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諸葛亮則是三國裡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多源於三國志中:對於諸葛亮才能,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簡單的來說行軍打仗一般。難道諸葛亮真的就只是一個總理兼後勤部長?

    對於三顧茅廬之前劉備一直漂浮不定,不得安身之地,隆中對的三分天下,確定了戰略思想,指明瞭方向。雖赤壁之戰確實與諸葛亮沒有太大的關係,但為什麼孫吳要聯劉?為什麼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取得了棲身之所?為什麼孫吳沒有藉機消滅劉備呢?其中諸葛亮在戰略謀劃上就做足了準備,避免了被侵吞,同時還取得了荊州,為入川奠定了基礎。此外古代行軍打仗的特點,城池是非常重要的據點,是必爭之地,為什麼呢?因為這是糧草後勤的來源,也是前線佔領後的糧草最佳保護基地。還有為什麼古代打仗,一直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10萬戰鬥力,估計需要50萬人準備前線糧草,可見糧草在當時打仗是多麼的重要,而這些一直都是諸葛亮在籌劃錢糧。所以從宏觀來上看,諸葛亮已經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家了。

    後來與張飛,趙雲分別率軍入川,分定郡縣,平定南中,七擒孟獲(漢晉春秋記載有七擒孟獲),北伐取武都陰平二郡,嚇退郭淮,破司馬懿,甲首三千,從此司馬懿龜縮不戰。這些具體的戰役都能在正史中找到,而且因戰爭需要還發明瞭連弩,木牛流馬,並且所演繹的八卦圖也沿用了幾百年!而且孔明行軍是少數能夠做到”風火林山“的軍事家(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否則司馬懿也不會感嘆諸葛亮為天下奇才也!

    可是當關羽大意失荊州,整個戰略思想被打破的時候,為什麼諸葛亮沒有重新確定戰略方針,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或許當荊州從手中失掉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知道大勢已去,只能北伐,絕地求生,才會說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不得不說的是又缺乏那種置諸死地而後生的魄力,或許這就是諸葛亮最大的瑕疵!不論怎麼說,後人以無法完全還原當時的情況,自能自行腦補。所以我認為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

    希望大家喜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如何引導一歲半的孩子學習說話,謝謝大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