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溜溜媽丫
-
2 # 勺媽隨筆
孩子說話有早有晚,男孩女孩也不太一樣,可以觀察一下,如果寶寶能聽懂一些意思就不用太著急。
在引導一歲半寶寶說話的時候,可以分幾步慢慢來。
第一,發音練習。如果寶寶一直不開口說出聲音。可以從疊音開始教寶寶發音,比如,小貓叫“喵~喵~”,小鴨叫“嘎~嘎~”,小汽車“嘟~嘟~”……當寶寶發現這種發音很好玩,他就喜歡跟你玩發音遊戲。
第二,詞彙量積累。會發音了,就得慢慢增加寶寶的詞彙量。準備一疊認知卡片,告訴寶寶這個是什麼,每次三五張,運用蒙氏教育的“三階段命名法”:
①命名(比如說出的名稱)
②辨別(讓寶寶指出在哪裡)
這樣慢慢累積,寶寶的詞彙量就會越來越豐富。
第三,多對話。平時跟孩子說話多的家庭,孩子的語音能力一般都很強。因為對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孩子需要理解,需要回應,語言能力自然而然就起來了。另外三歲前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學習都是從環境中得來的,你給他創設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他自然也就語言越豐富。
-
3 # 手忙腳亂的寶爸寶媽
在教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寶寶到了牙牙學語,爸爸媽媽開始賣力地對寶寶進行語言攻勢。但並非所有的話都是寶寶可以照單全收的,所以父母可別幫倒忙哦。
這些“倒忙”父母可別幫!
一、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週日閱讀獎勵已送達!馬上領取!
廣告
表現:“地上髒髒”、“寶寶,吃飯飯啦”、“到時間睡覺覺了”等。
害處:用疊詞和兒話說話是寶寶語言特定階段的表現,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正確做法:當寶寶伸出雙手說,“媽媽抱抱。”媽媽就應該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並說,“媽媽來抱寶寶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儘量縮短寶寶疊詞或者兒話使用的時間。
二、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表現:寶寶把“哥哥”說成了“蟈蟈”,爸媽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甚至下次再碰到說“哥哥”的情況時,父母也跟著寶寶說“蟈蟈”。
害處:如果父母將錯就錯學習寶寶的錯誤發音,那麼寶寶就會得到錯誤暗示,認為自己的發音是對的,這種錯誤的發音可能會因此很長時間難以改變。
正確做法:爸爸媽媽不要學寶寶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寶寶的發音自然會逐漸正確。
三、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表現:寶寶指著水杯,媽媽立即反應:“寶寶,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寶寶連嘴皮子都不需要動。
害處: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圖,並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正確做法:當爸爸媽媽從寶寶的行為舉止中發覺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杯,他拿著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時,會非常努力去說“水”。
-
4 # 楷媽談育兒
一歲半的孩子該怎麼引導說話,父母對這樣的問題很困擾,那麼小的孩子似乎無從引導,然而引導孩子開口說話的方法很多,關鍵看父母願不願做!
1、給予孩子說的機會這點是很多新手父母容易忽略的,為什麼說要給予孩子說話的機會?你是否看到過這樣的情形:孩子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咿咿呀呀還沒怎麼說,父母卻能馬上領會,並直接把東西給孩子,通常到這裡就結束了。
然而聰明的父母,會在孩子要東西時問他:你要的是這個麼?這個叫什麼!孩子正常都會學的,拿給他以後再重複東西的名字,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有發音的機會,又有學習的機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急於幫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要增加寶寶的交流機會,耐心傾聽孩子說話!
2、儘量選擇單一的語種人口眾多的家庭,會存在多種語言的情況。孩子剛開口說話時,太多語種的環境,孩子學說話會顯得比較吃力,本身還不會說話,要理解多種語言會更吃力,所以建議家庭統一語言,孩子會學的更快。
3、父母平時多和孩子交流現在年輕的父母,很多都是手機控,回家都是各自抱著手機玩,跟孩子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模仿發音,模仿誰的?肯定是父母,所以父母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鼓勵孩子發音。
父母平時可以給孩子閱讀繪本、睡前講故事、玩些益智類的圖書,都是很好的交流機會。
綜上所述,引導孩子說話,無非就是鼓勵孩子多說、和孩子多交流、增加學習的語言環境。
-
5 # 夏嘎吱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歲半的孩子該怎麼引導說話,父母對這樣的問題很困擾,那麼小的孩子似乎無從引導,然而引導孩子開口說話的方法很多,關鍵看父母願不願做!
1、給予孩子說的機會
這點是很多新手父母容易忽略的,為什麼說要給予孩子說話的機會?你是否看到過這樣的情形:孩子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咿咿呀呀還沒怎麼說,父母卻能馬上領會,並直接把東西給孩子,通常到這裡就結束了。
然而聰明的父母,會在孩子要東西時問他:你要的是這個麼?這個叫什麼!孩子正常都會學的,拿給他以後再重複東西的名字,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有發音的機會,又有學習的機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急於幫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要增加寶寶的交流機會,耐心傾聽孩子說話!
2、儘量選擇單一的語種
人口眾多的家庭,會存在多種語言的情況。孩子剛開口說話時,太多語種的環境,孩子學說話會顯得比較吃力,本身還不會說話,要理解多種語言會更吃力,所以建議家庭統一語言,孩子會學的更快。
3、父母平時多和孩子交流
現在年輕的父母,很多都是手機控,回家都是各自抱著手機玩,跟孩子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模仿發音,模仿誰的?肯定是父母,所以父母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鼓勵孩子發音。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三秦情懷35
多用語言跟他交流,每天晚上儘量多給娃讀書,可以買個智慧機器人,每天給娃放著聽,裡面有詩詞,故事,英語,內容很豐富,價格幾百到一千多都有。,選擇空間大。
語言訓練就是多說,多練,要對小孩有耐心。
-
7 # 樹之椰
“18~24個月,兒童的詞語學習速度驚人(每天1~2個詞)。”(《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
1歲半~2歲是很多孩子學習語言的迸發期,有效的引導能夠讓孩子的詞彙量迅速增長。
我家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是從一歲半開始有了質的飛躍。一歲半之前只會說單音詞,一歲半後,在一個月內從一個字的單音詞迅速過渡到兩個字的詞語、兩三個字的短語、四五個字的短句。
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在於多陪孩子說話,讓孩子多多積累,同時鼓勵孩子多開口。一般積累多了,孩子就能說出來了。
01在家多交流互動1.帶領孩子閱讀繪本。
挑選出孩子喜歡的繪本,每天帶孩子重複指認圖畫中的動物、車輛、人物或其他物品名稱,重複閱讀繪本內容。
反覆閱讀,能加深孩子的記憶,讓孩子熟悉各種事物名稱的發音並最終發出來。
有時候一面插圖,就能讓孩子學會上十個詞彙。我家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帶他閱讀他最喜歡的《坐巴士出去玩》,在一個星期左右基本上把一面插圖上所出現的動物全部認全了。
興趣就是這麼強大。一本孩子喜歡的繪本,足以讓他百讀不厭,幫助他學會越來越多的詞語和句子表達。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繪本的作用。只有繪本,才能讓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隨地翻看到形形色色的事物,認識到精彩絕倫的世界,在反覆的閱讀中無限擴大孩子的詞彙量。
2.指認日常用品的名稱。
孩子早期學會的詞語主要由物體的名稱組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很多日常用品或日常動作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和關注。我們要積極迴應孩子的疑問和需要,及時解疑或主動說明,清楚地說出相應物品的名稱或動作名稱。
如麵包、米飯、麵條、蘋果、香蕉等食物名稱,孩子經常能接觸到,在孩子接觸的同時,我們可以指著相應的食物說出它的名稱。
如床、桌子、沙發、椅子、衣櫃、茶几、爬行墊、被子、碗等日常所見所用之物,我們都可以在孩子接觸的過程中說出它的名字和用途,逐漸擴充孩子的詞彙量。
3.親子游戲中積極交流。
在每天快樂的親子游戲活動中,我們一定要積極主動地說話,並引導孩子說出力所能及的話語。
心情愉悅的時候,孩子更願意學習和互動。
比如陪孩子玩玩具車,我們把車子開過去給孩子,孩子又把車子開回來給我們。在這樣的遊戲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把假裝遊戲也加進去,豐富對話:
“寶貝,輪到我了。現在我把巴士開過去咯!巴士,快點!巴士加油!”
“寶貝,輪到你了。快把巴士開過來給媽媽!寶貝,給巴士加油!加油!加油!”
“啊哦,翻車了!車輪還在轉呢!司機一定要小心啊!”
“停車!停車!有乘客要下車了!噢,下來的是一個老奶奶呀老奶奶,小心腳下噢!”
“對面來了一輛車,是警車耶!你好,警車!寶貝,你也打招呼說‘你好’!”
……
從多次的開車遊戲互動中,孩子不難學習到有關交通工具的一些名詞、動詞和一些社交常用語,也許一開始只會說“車車”,但慢慢地,他就會說出“巴士”“加油”“下車”等詞語。
02在外多觀察互動。外面的世界廣闊多姿,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到外面,多看看,多聞聞,多聽聽,多說說,讓孩子在與事物的近距離接觸中,既增長見識,又積累詞彙,逐漸熟悉多種事物名稱和社交常用語。
從小區內部環境到附近公園和商場,再到遠一點的動物園或風景優美的地方,再到各地景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風景,不同的際遇,能給孩子帶來多樣的語言刺激。
出行在外,對於孩子注意到的事物,我們可以順著孩子的視線,指向孩子注意的地方,清楚地說出事物名稱或簡單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
比如孩子指向一個工地上的塔吊,我們應及時給予注意並指明“寶貝,那個是塔吊!”
對於我們想要孩子知道的事物,我們也可以用手指出來,然後告訴孩子相關資訊。
比如,我們想讓孩子認識一朵丁香花,便可以指著一朵丁香花說“寶貝,看,這是丁香花”。
這種兩個人指向同一物體和事件的共享注意的過程,在發展心理學上也叫“共同注意”。
“經常經歷這種共同注意的嬰兒和學步兒能聽懂更多的語言,做出有意義的手勢、說出詞語的時間更早,詞彙發展也更快。”(《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
不可否認,在戶外玩耍時,共同注意是一種很有效的引導孩子學習語言的方式。
一般來說,一個新的詞彙,我們重複幾遍,孩子就有可能記住。即便當場沒有說出來,也有可能在某個不經意間冒出來,讓我們大吃一驚。
正如《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所說,“養育者使用的詞彙越多,兒童學習到的詞彙就越多”。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多和孩子交談互動都是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最佳方法。
-
8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孩子一歲半處於語言啟蒙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家長可以採用規範兒語的引導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語言的興趣,更好的促進孩子說話能力的提高。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經常能看到他用圓圓的眼睛盯著你看,樣子呆萌可愛,也會讓人覺得寶寶是在認真地聽你在講些什麼。事實上,這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能夠透過大量的觀察和模仿來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了。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教授透過兩個實驗來判斷母親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個實驗場景中,母親逗孩子開心,給予孩子鼓勵,在這個場景中,孩子也表現得很開心,積極響應;
在第二個場景中,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如何吸引母親的注意,這位媽媽一直面無表情,於是孩子開始崩潰大哭。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的情緒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孩子也在透過父母的兒語來進行觀察和模仿,從父母的兒語中獲取外界資訊。
而且在日常的活動中,父母也可以透過兒語來促進與孩子的感情,多用肢體語言來給與孩子溫暖,比如用"張開手臂"的方式,表示我們想擁抱孩子,用親臉頰的方式表達自己鼓勵孩子等等。
希望上面的方法可以為家長提供重要參考!
回覆列表
家長多跟他說,同時,認真聽他表達,不管你能不能聽懂,用心去體會他要表達的意思。聽完他說的後,可以重複一遍,跟他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