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內海
-
2 # 蘇明講歷史
貞節牌坊的貞節與貞操同義,是一種對女性從一而終的要求。根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清代建設貞節牌坊作為表彰的婦女需要滿足下列要求:節婦孝子、樂善好施、累世同居、百歲期頤、急公好義、一產三子。
中華大地幾千年的歷史,自先秦已經產生這種貞節觀念。秦始皇時期還特地為巴寡婦修築了懷清檯。到了漢朝漢宣帝第一次下詔褒獎貞順。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了建立貞節牌坊的做法。南朝王氏十六歲時喪夫,親人都勸她改嫁卻堅決不同意,甚至還把自己的耳朵砍下來表示自己的決心。雍州刺史聽聞此事,專門為她建了類似後代牌坊的建築,並題“貞義衛婦之閭”,以嘉獎她的貞節。
明清時期貞節牌坊的建立有了法律上的明文保證,因此這一時期是貞節牌坊的興盛期,特別是到清朝。清朝初年規定,旌表貞節由官府撥款三十兩專門用於建立貞節牌坊。從此,貞節牌坊開始氾濫。其中,在徽州現存的一百餘座牌坊中,就有40多座貞節牌坊,且均建於明清兩代。
但這種“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對於女子的迫害十分嚴重,女子處在被社會監控的狀態,甚至有父母為了能夠使家庭得到表彰而要求婦女跟隨死去的丈夫自殺。
-
3 # 孔六十三
貞節牌坊是指為了表彰封建女性對自己的丈夫堅貞不渝,一生恪守貞節而建立的牌坊。有文字記載最早的貞節牌坊是秦始皇為巴寡婦清建立的“懷清檯”。貞節牌坊幾乎伴隨了整個封建時代,是封建統制者對女性的一種統制手段。尤其在程朱理學得到推崇後,立貞節牌坊這一風氣盛行,很多人以自己的家人被立貞節牌坊而感到榮光無限,以明清時期最甚。其實這是一樣吃人的封建壓迫,裡面包含了多少女性的血淚和青春啊!立貞節牌坊、裹腳,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迫害和摧殘。而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夫為妻綱”,更是從思想和靈魂上對女性進行壓迫。這些都是封建糟粕,要秉棄。
-
4 # 奔馬155314228
貞節是指“貧賤不能移,畏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後來人們把那些死了丈夫永不改嫁,或為死去的丈夫自殺殉葬,忠貞不渝的女性稱為貞女烈婦,為她們興建的門樓建築稱為貞節牌坊。
最早的貞節牌坊是秦始皇為當時巴邑一個名叫清的寡婦修建的“女懷清檯”。巴寡婦清早年喪夫,她為死去的丈夫守身如玉,多次拒絕王孫貴族的求婚再嫁,把對過世丈夫的一片摯愛深深埋藏心低,一心思地經營發展她的丹砂產業,使她的丹砂產業遍佈各地,建立起龐大的丹砂帝國。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巴寡婦捐獻拒資給予支援,受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度贊楊。特別是當秦始皇知道了巴寡婦為丈夫忠貞守節的感人事蹟後感概萬千,欽佩有加,亦然決定為她築牌立傳,千古頌揚。於是,秦始皇親自著手為巴寡婦在都城的咸陽為她修建了“女懷清檯”,邀請她入住,安享晚年。並且,秦始皇還特許巴寡婦擁有一支強大的私人武裝。這在當時甚至後來的歷史中確實是一代帝王對女性最高的禮遇。
那麼,秦始皇為何對巴寡婦給予如此高的禮遇呢,僅僅是因多她對亡故的丈夫的忠貞不渝,或者對修築萬里長城的資助?歷史的方方面面告訴我們----不盡然,這就要從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說起。秦始皇的母親出身舞妓,相貌傾國傾城,善長歌舞,後來被鉅商呂不韋買來納為小妾。接著又被呂不韋將已經懷孕的趙姬送給質押在趙國的人質異人,異人是秦國公子,是安國公的兒子。後來在呂不韋的扶佐下救出異人,異人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秦國後來的國君。異人死後,趙姬的兒子(實為呂不韋的私生子)繼承王位,也就是贏正秦始皇,趙姬成為太后,呂不韋為仲父。異人死時趙姬剛剛三十出頭,生性風流淫蕩的趙姬哪能耐住寂寞,時常糾纏舊相好呂不韋,可呂不韋年事已高,怎能填其欲壑,再加上呂不韋也深知一旦東窗事發,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呂不韋找來一個叫嫪毐的人送到趙姬身邊,供趙姬享樂。誰知趙姬很快懷了嫪毐的孩子,為了掩人耳目,趙姬與嫪毐逃到距咸陽二十里之外的雍和宮居住,且為嫪毐生下兩個孩子。後來事情敗露,贏政抓捕了嫪毐,將其五馬分屍,親手摔死兩個孩子,其生母趙姬被幽禁在咸陽宮鬱郁而死。身為相父的呂不韋,其與趙姬的暖昧關係也被贏政知曉,被迫飲鴆自盡。
瞭解了秦始皇的母親,結合巴寡婦清的生貧事蹟,我們就不難理解秦始皇為何成為第一個為巴寡婦清立貞節牌坊的國君;也就不難理“千古一帝”為何給一個寡婦給那麼高的禮遇。
自秦始皇為巴寡婦立貞節牌坊後,歷朝歷代都對婦女守節之事大加褒獎,且各界名流都有不同的提議和做法,且規定了不少對失節婦女嚴懲重罰的酷刑,各朝各地為貞女所立牌坊更是不計其數,這極大地頌楊了女子對愛忠貞不渝的高尚情操。不過,這些大多都是片面地頌楊女子堅守節操,對男人們的風花雪月及名門旺族的三妻四妾卻聽之任之,那些國君帝王更是後宮三千,淫樂無窮,囚禁了多少冤女幽魂!所以,以本人看來,貞節牌坊很大程度上成為封建社會束縛已婚婦女的自由,剝奪她們重新選擇幸福生活的權利,成為她們生活的桎梏。只有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制定了男女平等的婚姻法,使廣大婦女在自尊自愛的基礎上自由相愛,和男人們享有同樣的生活權利。
-
5 # 劉一千五
自貢市涼高山牌坊壩"張氏貞潔牌坊"。點開圖片可知其上的牌文,浮雕,年代。己經說得清清楚楚。
前幾天,有北京來的朋友四個,專門搭建了手腳架,拆除了舊有的木架保護支撐,這些廢舊木頭送給二十米外的坎下的一座寺廟——一座己有三百餘年的古老廟宇,名為"鬥口寺",以酬謝主持的大力支援。
張氏貞潔牌坊,是建於光緒年間(放大圖片可知詳細情況)的一座純石頭牌坊,歷經百餘年完好如初。前十幾年地震,把牌坊正中頭頂上的寶頂震落,在正大門前一米處砸出一個直徑一米的大坑,其遺蹟至今清晰可見。
自貢自鹽道自沙灣(河底下)經龍井,再上涼水井,過涼高山,鄰關帝廟(目今依稀可見舊牆垕)山門向東穿王氏貞潔牌坊(與張氏貞潔牌坊遙遙相望。下坡並列大青石板八十米,望坡而上,左側半山腰有古寺廟——鬥口寺遺址(文革中被造反派毀壞,被迫拾餘佛像在鄰近一民居內重新正位),古鹽道穿張氏貞潔牌坊正大門而過,漸行漸遠而走大墳堡(今大山鋪),然後走何家場,再到牛兒渡入沱江,至此走遍祖國山山角角……
自貢境內多牌坊,自古至今尚純潔。張氏貞潔牌坊就是昭示一位母親,在丈夫死後,含辛茹苦拉扯大孩子,孩子出息後回鄉立此建築以盡孝道。而其深遠意義早就不止是這一點了……
父老鄉親,遠方客人每過此而止步,流連拍照,前後轉轉才離去。可見人們對貞潔牌坊的推崇。
-
6 # 青史一滴墨
貞節牌坊是封建時代統治者表彰終生守寡或為了貞潔殉夫的女性,為她們的道德事蹟建立的牌坊建築。貞節牌坊一直隨著古代人們貞潔觀念的轉變一直隨著時代不同而改變著。那麼最早的貞節牌坊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據文字記載,廣義上最早的貞潔牌坊出現在秦始皇時期,巴邑有一個名叫清的婦人早年守寡,然後憑藉自己的商業手腕成就了一番事業,並且還巨資資助過秦始皇修長城,秦始皇為了表彰其貞節,就為她建築了懷清檯。“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雖然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出現了貞節牌坊,但是在秦漢時期,女性倫理之中的貞節觀念,並沒有被當時的政權統治者大力倡導,女性再婚是在平常不過的事。
到了唐朝,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社會風氣十分開放的朝代,有記載唐朝的公主改嫁過的共有23人,甚至其中還有三婚的,連皇室貴族都對改嫁稀疏平常不以為意,更遑論民間了。當時的社會男女自由交往十分普遍,大詩人白居易還寫過《婦人苦》,他認為要婦人守節是不公平的。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一個巔峰,各界人士對於物慾的追求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社會各界名人雅士都養妾狎妓、縱情聲色犬馬,柳永這類文人更是整日流連青樓。放縱的社會風氣也影響了女性的生活和思想,她們也變得非常“開放”。許多人家都不以自己的女兒當侍妾、歌女為恥,頗有“笑貧不笑娼”的味道。
凡事物極必反,到了宋朝中期,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改變了中國的學術思想以及風俗制度,對無止盡的私慾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有人問程頤“寡婦孤苦無依,能改嫁嗎?”程頤回答“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使婦女的貞節觀念在崇古的基礎上愈演愈烈。
到了元朝,雖然統治階層淫奢無度,廣擴後宮佳麗,但是對於民間則極力宣揚婦女貞潔觀念,男女授受不親觀念也被重視,至於婦人不能接觸除了丈夫以外的異性,以及寡婦為丈夫守節則更是被認為天經地義。
明清時期,婦人的貞操觀念得到進一步強化,而這一時期也正是貞節牌坊真正大興的時期。明太祖朱元璋頒佈了對守節寡婦本家免除差役的法令。在那種環境下,守貞已經不只是統治者倡導那麼簡單,倘若違反三綱五常,輕則被逐出族門,重則被浸豬籠甚至凌遲。據《古令圖書整合》記載,烈女節婦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加至267人,到了明朝則暴增至36000多人,清代僅安徽休寧縣就多達2200人。
明清貞節牌坊雨後春筍般的林立,伴隨的是當時社會環境下婦女們被壓抑和泯滅的自我。當時的女子規勸書中,也增加了大量的宣揚貞節的內容。如康熙、乾隆年間藍鼎元的《女學》、陳宏謨的《教女遺規》、李晚芳著的《女學言行錄》、王相的《女範捷錄》等等,流傳甚廣。成千上萬的婦女在當時的環境下以身殉夫,有自願也有被迫。
所幸的是,到了新世紀的文明時代,當時的封建糟粕已經被如今的我們拋棄,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我們應該繼續提倡男女平等,向著文明進步的新時代社會邁進。前不久溫州的“女德班”的死灰復燃仍需要我們警惕,如今貞節牌坊已無再立豐碑的可能,但是我們需要提防的是人們心中“貞節牌坊”的重新樹立。
-
7 # 語見
貞節最早指有純正高潔的道德觀念的女性。
後狹義指“貞節牌坊”,通常是古時用來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而符合當時年代道德要求,流傳特異事蹟的女性,為其興建的牌坊建築。
每一處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個活潑潑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
如果探索其起源,秦始皇就因巴邑地區名叫清的婦人守節行為大嘉讚賞。併為她專門修建了一座“懷清檯”,這算是貞節牌坊的原型。要知道在秦漢時期,民風淳樸,女子離婚改嫁是非常常見的。女人守節在當時看來,可能還有點非主流。秦始皇對這種行為會讚賞,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的處境。
秦始皇的母親比較放蕩不羈,不但和呂不韋糾纏不清。甚至和自己養的面首嫪毐生了兩個兒子。嫪毐因謀反為殺,他們的孩子被秦始皇摔死。其生母也被秦始皇囚禁。在當時人看來是一種不孝行為。秦始皇樹立貞潔典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一種合理性吧!
-
8 # 文開石
【貞節牌坊】因時代的不同而重視度不同。
最早的貞節牌坊雛形在秦朝。巴邑有一個名叫清的婦人早年守寡,不願再嫁,一心經營丈夫留下來的丹砂礦,後來因巨資資助過秦始皇修長城,以及修皇陵捐出一座但砂礦。秦始皇為了表彰其貞節和功績,就為她建築了懷清檯。
這個可以看作最早的貞潔牌坊雛形,但主要還是表彰支援修長城修皇陵的功績,如果單單只是不再嫁,基本是不可能給立懷清檯的。
漢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都只是表揚。這些朝代,要麼就是民風開放,要麼就是動亂時期,對於貞節牌坊,偶爾也有。
官方的角度,只是支援,但基本沒有明確的的推崇提倡。比較有名的幾座也是又有守節行為,又有貢獻表現。
宋朝隨著儒家程朱理學的發展,開始極其強調貞潔觀念。這個時期貞潔觀念變得十分的狹隘和偏執。整個社會對婦女守貞潔的要求,更是到了苛刻的地步。而各地官府也把貞潔烈女事蹟的多少、貞節牌坊立的多少當成一種政績。
包括很多地方盛行“驗紅”,新婚之夜房間裡備上一個白綢絹。次日,夫家會用銀盤託著白綢絹示眾。若有血跡,大家都會來道賀。男方甚至派人送寫有“閨門有訓,淑女可欽”的大紅喜帖給女方孃家表示感謝。若沒有血跡,男方可以當眾休妻。
遼金元少數民族政權再次開放。少數民族地區,更注重生育能力,更注重種族繁衍。
所以這幾個朝代,和漢唐的時候一樣,基本沒立幾座貞節牌坊,只有元朝稍微多一些。
明清對貞操觀念達到極限的瘋狂。明朝重新拾起儒家程朱理學的這些倡議,經過發展,到了清朝達到巔峰。
大的家族也把獲得貞節牌坊當成整個家族的榮譽。以安徽歙縣為例:整個宋朝獲得貞節烈女稱號的有5人,到明代達到了710人,到清朝7098人。所以,在明清時期,對女人貞操的要求,基本上已經變成了女人必須遵守的規則。
這個時候,貞節牌坊成了一個大事。要由家族上報朝廷層層審批層層核實,再由朝廷下撥款項,有地方官府安排修建。(清朝規定標準是三十兩“坊銀”)
最後的清朝以政府行為對婦女的殘酷嚴苛到了巔峰。《古今圖書整合》中有歷朝歷代所謂“貞潔烈女”的統計:
周至五代 92 人
宋代 152 人
元代359 人
明代27141 人
清代100 萬人
這個資料還只是有名有姓有事蹟,由朝廷認定旌表過的。
回覆列表
從封建社會,以男性為尊的時候開始,基於守寡婦女得到了當政者的讚揚,便逐漸成為一種風氣讓人們爭相效仿。巴之不得家裡能有貞潔烈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