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理小金魚
-
2 # 凌凌柒悟空
讀書這件事也是一樣的,如果單純為了監督自己讀書,那首先內心裡就把讀書當成了一個負擔,想要堅持下來可能會比較難。想一些激勵自己的方式,這樣就能輕鬆愉快地讀書了。
對於激勵方式,有以下幾種建議:
1.固定分享
經常發一些讀書的感想,或者摘抄一些筆記釋出在各種平臺上,與其他人一起互動,獲得別人關注,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強化方式。
2、做標記
每次讀完一本書就在書的第一頁寫上第幾本書、開始閱讀時間,在最後一頁寫上第幾本書、結束閱讀時間,這樣數字上的累積也是有效的強化手段。
3、制定獎勵
每次讀完一本書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買一杯想喝的飲料、喜歡的很久的漫畫書或者心儀已久的裙子等等,儀式感很重要,就像小學生們得到一張獎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強化手段。要不怎麼大家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呢?
4、找同伴
實在堅持不住,那還可以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堅持,互相聊一聊感想、聊一聊感興趣的地方,也順便互相監督一下嘛。
5、制定計劃並堅持執行
《微習慣》這本書講了一個小方法,給自己制定一個小小的計劃,比如每天讀兩頁書,最少兩頁,多了不限。其實你也可以這樣做,我覺得還可以簡單做個簽到表格,完成計劃就畫一個小勾,畫多了也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哦!我減肥的時候就是做了一張體重走勢圖,每天記錄體重,雖然體重有時增有時減,但是整體會一直呈下降趨勢,動力可是非常足的。
以上,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如果還有新方法我再補充吧。
-
3 # 九尾貓醬的信封
叔本華說:光是不停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的話,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在精神中紮根。因此有效的閱讀習慣才是開啟讀書的正確方法。
從問題來看,題主似乎對堅持閱讀下去的信心已經不足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來講一個“磕瓜子”理論,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神奇的現象,當你在家無聊時,會隨手抓過一袋瓜子慢慢嗑,幾個小時咻一下就沒了,但是如果換成閱讀,特別是需要學習的非虛擬類的書籍,就會度日如年。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你在磕瓜子時,從磕到吃的幾秒鐘,吃進去就是你得到的反饋,大腦不斷受到短刺激,並得到滿足,而學習卻需要不斷的經過思考,沉澱,過濾較長時間,導致當時大腦接收不到反饋資訊,因此無聊,迷茫,狂躁的干擾情緒襲來,閱讀工程如同大水衝壩般崩塌。
閱讀難,就是因為反饋週期長,閱讀方法不對,缺乏自制力的人,就很容易堅持不下去。
有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你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作者叫奧野宣之,是個做筆記的高手。如果你是的手帳愛好者,對這名作者一定不陌生,他獨創的資訊整理術,運用到生活各種場合,在日本當地著名兩大系統電視臺NHK和TBS的節目中播出,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和模仿,瞬間火遍大江南北,他的著作累積銷量也超過50萬冊。奧野宣之主張把閱讀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動詞”,能過他豐富的經驗,重新打創閱讀方式,每閱讀一個新知識點都落實在筆記本上,不再是單純憑空想讀就隨便拿起書就看,看完之後又忘掉的悲劇下場。
一、明確目標,從選書開始
微軟加拿大公司報告稱,到2014年普通人的注意力下降8秒,一個一個新的刺激點,讓人只專注於眼前的興奮,而忽略了深入的思考。
因此常常發生,我今天要買關於職業提升的書,走進書店看到滿滿的書海,眼前最顯眼的暢銷書打著各種雞血的廣告,咦?這本書好像很有意思,最終你買下了暢銷書,和購書前的初衷大相徑庭,甚至拿回家後你發現,為什麼買這本書?完全不想讀。
奧野宣之洞悉到了這一切,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開篇就向大家介紹這種閱讀“事故”,並將閱讀這點事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檢索(重讀)五個部分開始說起。第一步選書就開始應用讀書筆記的方法了。
不管是製作購書清單,還是做讀書筆記,奧野宣之都建議使用“資訊一元化方法”。
資訊一元化的方法很簡單,透過一本筆記本把以下內容統統記錄下來:
書寫任何內容
按時間順序書寫
附上日期
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
可以貼上
清單的建立,讓我們讀書有了目標,就好比照片的“焦點”即使拍攝同樣的場景,聚焦於面前的花朵和聚點於遠外的建築,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而在生活中我們從廣告、電視、朋友介紹、一切由興趣出發的購書慾望變成可視的清單,再回歸到真正購書時,發現不再被花哨的宣傳打亂我們的陣腳,衝動消費?不存在的。
二、帶著筆記“閱讀”
讀過的書,轉身就忘了,思維方式沒有變化,隻字片語也未留,充其量只能算“已閱”。奧野宣之創造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改變了這種尷尬閱讀狀態。
有同學可能不太能理解,蔥鮪火鍋和讀書筆記有什麼聯絡,蔥鮪(wěi)火鍋是一道以蔥和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魚肉為主料,蔥為配菜,都是這道菜餚不可缺少的關鍵食材。“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就是將“摘抄”比作魚肉,將“評價”比作蔥段,作為同樣重要的“材料”進行融合的一種讀書筆記法,可以幫助你將讀過的好書銘記於心。用一個公式來表示:
蔥鮪火鍋式=魚肉+蔥
接下來就是實打實的做讀書筆記了,非常簡單和實用,只要將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三個關鍵要素分類記錄在筆記本中即可,這是初步鍛鍊自己養成讀書筆記的習慣,你可能會問剛才說的重要“材料”呢?除了以上三大要素之外,把摘抄(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和評論(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也著手寫在讀書筆記中。
親身體驗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後,發現自己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都有了飛速提升,再也不會一讀就忘,一寫就懵的狀態,自己的靈感也似乎開竅了,當和同事們一起開會做頭腦風暴時,一個個策劃點子全都像雨後嫩筍“砰”冒出來,不得不說這本書為我帶來的不僅僅閱讀思維的改變。
心理專學說,人在心理上都會為內力和外力,內力是我們自身所需要的覺悟和態度,比如,認真刻苦,堅持不懈,而外力就是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我們由淺入深的掌握技能。
奧野宣之透過《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面面俱到教我們閱讀的正確方法,堅持閱讀就不再那麼困難。希望小夥伴們都可以享受閱讀這件事。
-
4 # 墨凰
我,一個重度讀書愛好者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下大家,是哪些原因監督你去工作賺錢?是哪些原因監督你每天從舒適的被窩裡鑽出來去搬磚?
是因為需要花錢才會去賺錢!每天的油鹽柴米醬醋茶,以及漂亮的衣服、bulingbuling的首飾,還有孩子的奶粉、學費,父母的養老。不去搬磚,哪裡來錢支付這些開銷?
讀書也一樣,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輸出倒逼輸入,這是意識層面的監督自己看書。我看書的歷史很長,從識字開始就喜歡看書,周圍鄰居家的書都看完了。但是那時候看書還是比較隨性,真正爆發式看書是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4年,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老闆和我順路,每天下班都讓我坐順風車,條件是我得在這一段15分鐘的車程裡,分享一本書給他。你沒看錯,每天分享一本書,做一個像羅胖子那樣的幫別人讀書的人。
雖然我之前積累了大量的書籍,但是也不夠每天分享一本啊,於是我每天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都拿來看書了。
所以,如果你也想讓自己多看書,不妨給家裡人或者朋友約定,就不要每天分享了,這個確實難度太大,你可以設定為每週分享一本書,甚至可以做成讀書沙龍。我後來自己帶團隊的時候,就給團隊下了個規定,這是我極少的團隊規定之一,就是每週一次讀書分享會。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分享可以形式簡單點,只要能講一兩條自己看書的體會就可以了,不做評判,養成大家讀書的習慣就好。有了這個輸出習慣,自然倒逼他們去輸入。
第二個階段是去年,我偶然得知還有書評人這個職業,覺得非常符合我自己,也不枉費自己看了那麼多書,所以開始動筆寫書評。但是寫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彌補這些問題,並且儘量保持每週一篇書評更新在自己的自媒體上節奏,我又開始找相關的書開始看。
上面說的是從意識上要有一個讀書的習慣,有些朋友可能會說自己已經有想讀書的想法了,但是專業書看起來確實很枯燥,容易走神或者放棄,那麼這就要訓練自己的讀書方法了。具體的讀書方法,之前其實我回答過一些問題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這裡我再大概回答一下。
首先要訓練自己看書的速度。
看書太慢,你的眼睛跟不上大腦的話,它有富餘的處理能力,就會自動走神想其他的事情去了。是的,你的大腦比你想象中勤奮多了,自己會給自己找事幹。所以,讀書的時候不要念出聲,也不要默唸,更不要回視,讓你的大腦超負荷運轉,它就沒時間找其他事幹了。
具體的閱讀方法,在《博贊學習技巧》和《溝通聖經》這兩本書中有很好的方法介紹。
這是《溝通聖經》中講述的眼睛移動的原理。不要追求我們看書的時候每個字都看懂,事實上,是一句話中的所有字連起來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單個的字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閱讀的正確方法就是一目十行。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手指在書本上移動,來養成一目十行的習慣。這個手指的移動,不是指小時候看書那樣,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而是手指豎著在書本上移動,而且略快於你的閱讀速度,讓你的眼睛儘量去跟手指的移動,而不是手指的移動來將就眼睛。
這個眼睛的移動在《溝通聖經》第12章:增進閱讀速度。
《博贊學習技巧》裡有具體的測量自己閱讀寬度的方法:
把兩個食指指尖在面前距離鼻樑大約10釐米遠的地方靠攏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水平線。開始挪動指尖,然後沿著水平線緩慢地將它們分開,同時眼睛仍然盯著遠處你所選擇的那個點。繼續移動,直到指尖移出你的視野,看不到眼角之外手指的運動。停下來,測量你的兩個手指分開的距離。閱讀的時候儘量保持這個寬度,並儘量持續提升這個寬度。
其次,讀書還要有做筆記的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才會覺得讀書有用,才會讓我們持續保持閱讀。不過如果做筆記是另外的問題了,跟這個問題關係不大,就不展開說了。
綜上,讀書先有意識,再有方法,從中找到樂趣,得到收穫,就能持續養成讀書習慣了。
-
5 # 五香加皮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知道你目前的狀況是否和我一樣。我一直相信,如果我懂得多一點,未來的機會就一定多一些。所以我現在但凡是有能接觸到新鮮事物的東西就絕不會錯過。我想學畫畫,於是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可以教畫畫的社群;我想學點樂器,於是買了尤克里裡;我想學習寫作,於是我找到了鼴鼠的土豆老師的寫作課。說到這裡 你一定覺得還不錯啊。可是,我從不在畫畫群裡說話、發言,絕對是群裡的小透明。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我甚至覺得那個群裡太多訊息,於是把群遮蔽了;尤克里裡買回來之後,一直放在那裡,到目前為止,連一首簡單的《小星星》還彈不好;寫作課更是堅持了一個月不到就以各種理由拖延……最近才 又開始拿起書來看。這是我目前的狀況。
我曾經也特別想找到一個特別好的方法來監督我。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瞭解到“番茄鍾”,於是開始嘗試。結果就是我總能給我的懶惰、拖延找到各種合理的藉口。什麼是“番茄鍾”呢?實際上就是在25分鐘之內,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干擾做自己的事情。可是這個永遠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沒做到,為了和 自己和解 ,我們總會找到些理由來原諒自己。其實,說到底,沒有什麼外在的力量能夠真正做到監督,一切都要以自我願意為基礎,為前提。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一個有想法卻無法堅持到底的人能變得更好呢?我想,如果有個和自己旗鼓相當的人,兩個人一起相互監督,相互學習,相互打氣一定會好很多。當然,這一切必須要建立在我們自己有意願讀書的前提條件下才可以。
回覆列表
堅持閱讀是閱讀能夠起到實效的關鍵所在,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往往都以“學習/工作壓力大”“時間緊”等理由,慢慢放棄了閱讀的習慣。
其實時間緊張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那為什麼有些人還是能堅持閱讀呢?對於真正重視閱讀的人,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有的。
那麼有什麼監督自己堅持閱讀的好方法呢?
第一,辦一張借書卡。其實城市的圖書館對任何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都是一座金礦,好好利用的話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閱讀的系統性,又能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所以將借書卡隨身攜帶就會不斷地提醒自己:“這周你還沒去圖書館翻翻書呢!”這樣一來,只要肯走進圖書館,自然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另外可以主動訂閱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報紙雜誌,這樣就能在固定時間收到自己喜歡的讀物,“提醒”我們堅持閱讀。
第二,在計劃表中規定每天的閱讀時間。總有人經常會將閱讀這件事忽略掉,晚上睡覺前才想起書還沒讀。所以不妨將每天的閱讀時間寫進計劃,用條文固定下來約束自己,照章辦事。這樣一來,閱讀時間也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會變得規律。
第三,和身邊的人組建“閱讀聯盟”。我們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一個“閱讀聯盟”,相約一起讀書,這樣的話如果忘記讀書或者想偷懶,盟友便會起到監督的作用,大家一起將閱讀習慣堅持下去。
總而言之,讀書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習慣,不能斷斷續續,更不能將它當成裝點門面的“花瓶”。當然,讀書也要循序漸進,不能貪多求快,否則效果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