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上十二衛中一支,屬於軍隊性質,為什麼還被東廠壓制?
10
回覆列表
  • 1 # 如是史社

    錦衣衛一直存在於有明一代,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後裁撤“府、司”,置錦衣衛。錦衣衛的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

    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所以錦衣衛初始職能有三:守衛值宿;偵察與逮捕;典詔獄。後因濫用職權被朱元璋廢除。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為了鞏固統治又恢復了錦衣衛。東廠(東緝事廠),也是明成祖所設,是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北韓半島。 地點位於京師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首領由親信宦官擔任。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先例。

    此外,還有個西廠。存在時間很短,不做贅述。

    其實錦衣衛個東廠,開始時,兩個部門的職能分的比較清楚,屬於平級關係。但是他們都身負監視、偵查、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的責任,很多時候會有交集。而錦衣衛指揮使由武將擔任,屬於外臣;東廠首領由太監擔任,屬於內臣。錦衣衛要跟皇帝報告訊息,需要上摺子;東廠直接貼身報告就行。所以,東廠天然的跟皇帝更親近,皇帝也更倚重東廠。況且,皇帝還賦予東廠監督錦衣衛的權力。東廠逐漸變成了錦衣衛的上級。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思宗曾說:“苟群臣殫心為國,朕何事乎內臣”?殊不知,“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明朝的宦官誤國,終是自招。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2 # 勇戰王聊歷史

    錦衣衛由朱元璋組建,是一支軍隊,列屬於親軍十二衛之一。錦衣衛的人打扮的也很帥,身著飛魚服,腰配繡春刀。皇帝出門的時候,都是他們給開路。同時,還負責監督百官和百姓,搞特務工作。

    但是,錦衣衛權力過大以後,皇帝也怕被這個部門架空了皇帝。所以,朱元璋在整倒胡惟庸以後,曾收回錦衣衛的大部分權利,只讓他們保留保安工作。

    可惜,到了朱棣打敗侄子繼位以後,又重新啟用錦衣衛。不過,朱棣遇到一個很猖狂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此人名叫紀綱。百官都拜倒在紀綱的淫威之下,甚至還發生了"指鹿為馬"的事。

    紀綱和大臣們玩射箭的遊戲,他故意射不中,然後告訴大臣們說射中了。這些大臣哪裡敢惹紀綱,也都說射中了。紀綱覺得自己勢力很大,甚至想要謀反。

    於是,朱棣在東安門又搞了一個特務組織——“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太監管理。

    朱棣搞出一個東廠,主要是因為:第一,朱棣信任太監,朱棣曾多次透過太監,獲取了建文帝的情報。第二,太監有身體優勢,沒有後代,所以,基本不會謀反。第三,錦衣衛在宮外,使用起來不方便。而東廠屬於內庭機構,方便皇帝管理!

    東廠從建立以後,基本上一直監督和壓制著錦衣衛。因為,東廠作為監督錦衣衛的部門,它的配置很高。

    首先,東廠的廠公由皇帝親信的太監擔任,有權利監督錦衣衛。東廠廠公地位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太監中排名第二。

    其次,東廠的下屬人員都是從錦衣衛調過來的,太監只負責指揮,不用幹體力活。就連下去抓人和審訊,都是錦衣衛代勞。後來,東廠自己設定監獄以後,就不再用錦衣衛審訊犯人了。

    最後,東廠直接聽命於皇帝,廠督就住在宮裡,可以向皇帝口頭彙報工作。(太監基本沒文化)而錦衣衛一般都是需要寫奏摺給皇帝彙報。可能,皇帝給他的批覆,還要過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之手的。

    所以,東廠就的成了錦衣衛的上級領導部門!很多時候,錦衣衛的都指揮使見了東廠廠督要下跪磕頭。

    當然,也有例外。嘉慶皇帝在位時,有一位錦衣衛都指揮使很牛,名叫陸炳!在他的領導下,錦衣衛比東廠牛氣很多。

    陸炳是嘉慶皇帝的"發小",嘉慶在王府的時候,他就跟著嘉慶。嘉慶當了皇帝,他就成了錦衣衛一把手。有一次宮裡著火,嘉慶還在裡面。火太大,沒人敢進去救人,是陸炳衝進去救嘉慶出來的。他和嘉慶就是這樣的關係,嘉慶也最信任他!所以,東廠不敢監督他,更不敢惹他。

  • 3 # 溫長卿

    錦衣衛是否被東廠“壓制”和它是否屬於軍隊的關係不大。事實上在萬曆《大明會典》卷228所記永樂朝確立的“上二十二衛”中,只有錦衣衛政治地位最為特殊,兼有組織管理軍士、校尉、力士、將軍等人員,管理皇帝的鹵簿侍從、御前侍衛抓人、巡視皇城、夜間宿衛宮城,以及偵緝案件、管理特殊監獄等等重要職責。其它各衛不過負有單一的管理旗幟或守衛皇城的職務。錦衣衛政治地位重要正是因為它不那麼“軍隊”,承擔了許多非普通軍衛甚至親軍衛的職責。而且現代人印象最深的錦衣校尉其實並非世襲軍役,是從社會上招募的。

    【明代南京錦衣衛校尉進入皇城作為憑證的銅牌】

    至於錦衣衛和東廠的關係也並非“壓制”那麼簡單。的確東廠的偵緝範圍也包括錦衣衛官員所犯案件在內。如成化朝錦衣衛千戶潘旺勘察江西瑞州人毛鳳案件時,東廠官校便揭發其接受布政司、府各級官員的賄賂,併為人求情,皇帝將其發配廣東充軍。(《明憲宗實錄》卷236)又錦衣衛千戶安賢奉命離京前行辭朝禮時“失儀”,而負責糾察失禮官員的御史、引導禮儀的鴻臚寺序班等人當時都未彈劾安賢,此事也被東廠揭發。(同書卷270)錦衣衛的本職包括御前侍衛,與皇帝本人接觸機會多,首腦一般為皇帝親信,便於其控制。但皇帝仍不放心,以更加親密的宦官帶隊再去偵查錦衣衛官員的行動。

    但東廠的人員除提督太監之外,出外辦差的官員、校尉多來自錦衣衛。《大明會典》明言:“其東廠內臣奉敕緝訪,別領官校,俱本衛差撥。”調到東廠的官員日後有可能調回錦衣衛,如天啟七年東廠理刑楊寰被任為錦衣衛西司房提督。而且東廠沒有自己的監獄機構,犯人都要移送到錦衣衛的北鎮撫司監獄去關押、拷問。這樣一來,東廠和錦衣衛之間就有了工作合作和人事調動等千絲萬縷的聯絡。

  • 4 # alive310

    錦衣衛是明朝蒐集情報的機構,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掌管皇帝的儀仗和侍衛,其權利很大主要職業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可以逮捕任何皇親國戚,並且有自己的監獄進行不公開審訊。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布衣年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25歲參加起義軍反抗元朝,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了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先後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方統一中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對各個方面進行改革,由於朱元璋出身布衣深知地方官員的腐敗,嚴懲貪官和權貴錦衣衛也是此次改革的產物鞏固了明朝的統治。

    朱元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特令其錦衣衛掌管刑獄,有巡查逮捕審訊之權利也有參加收集情報策反敵將的工作。相當於現在特務機構,錦衣衛的存在在與北韓的戰爭中收集到大量的日軍情報。為明朝對日的勝利做了很大貢獻,在洪武二0十年,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的刑具,將所有囚犯交給刑部審理,將錦衣衛廢除。到明成祖時期,錦衣衛一職又得以恢復,明朝存在的時間 錦衣衛就一直存在。直到明朝滅亡。

    東廠是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由明成祖設立於永樂年間,由自己的親信太監擔任首領。其是設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分支遍佈全國最遠都達到北韓半島。明朝中期錦衣衛和東廠並列相互制衡,東廠的權利要在錦衣衛之上,並且只對皇帝負責權利比錦衣衛還要大,其可以監督緝拿臣民,從而明朝開始了宦官干政。

    為什麼會有東廠呢?東廠是由明成祖朱棣建立,其在靖難之役中用武力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權,在南京登基,改年號永樂。但是當時社會對其合法性異議紛起,朝中很多大臣對其新政權不是很支援,所以朱棣也對朝中的很多大臣不信任,於是想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只對皇權負責於是設立東廠。因為在起兵過程中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多力,所以在他心目中宦官比較可靠,於是朱棣一反太祖關於宦官不得干政的禁令,重用宦官。東廠的建立還有監察錦衣衛的意圖,讓其相互制衡,其更深的背景是加強明代的中央集權。明朝的大太監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都曾經統領東廠,起初東廠只負責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到犯人還要交給錦衣衛審理,但是到了明朝末期東廠的權利進一步增大有了自己的監獄。

  • 5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翻閱明史,經常有一個詞浮現眼前,那就是:廠衛。廠,指的是東廠;衛,即是錦衣衛。兩者都屬於皇帝親信機構,直接受皇帝指揮,但地位衰榮,主要看皇帝的態度,如果皇帝傾向廠,則廠權就重於衛,反之,衛就凌駕於廠,並不存在誰長期壓制誰的問題。不過,自明朝中葉以後,宦官專權,而司禮太監又提督東廠,所以一般來講,是廠權高於衛權,錦衣衛是凌駕於東廠的。另外,錦衣衛使也大多是司禮監太監的親信,如明英宗時期的司禮太監王振,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就是他的私黨。司禮太監一方面出任東廠提督,同時又派心腹擔任錦衣衛使,把這兩個特務機構控制在自己的手裡。除了宦官專權的主要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廠的番役都是從錦衣衛選拔來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東廠壓制錦衣衛的現象。這個情況的出現皆是皇帝寵信宦官的結果。

    下面介紹一下明朝的宦官機構,宦官機構被稱為內府衙門,共二十四個。分別是: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十二監,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四司,兵仗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洗衣局、銀作局八局,總稱“二十四衙門”。設在皇宮內的宦官機構,主要是這二十四個衙門。官宦最高一級叫太監,為宦官各主要衙門負責人。其次是少監、監丞,為太監的助手,這些都是高階宦官。再往下就是典簿、長隨、奉御、當差、聽事等。人們以太監通稱宦官,是用最高階職稱來概括全體,不過是一種習慣上的稱謂。

    在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權力最大的當屬司禮監。其主要組成為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秉筆、隨常太監八九員。提督太監掌管全部大小宦官,掌印太監管理內外奏章及御前勘合。秉筆、隨堂太監負責管理奏章文書及照閣票批朱(也叫批紅)。透過上述介紹,我們發現,由於制度上的優勢,使得宦官群體完全凌駕於錦衣衛和內閣、百官之上。尤其直接與皇帝商討軍國大事和批朱下旨之權,這是錦衣衛根本不能比擬的。況且宦官群體與皇帝日夜相處,深知皇帝喜惡,必然比錦衣衛更加深得皇帝信任。

    可能肯定的講,宦官群體中幾乎清一色的宵小之徒。他們干預朝政,不僅於國無益,反而荼毒甚廣。鑑於漢、唐宦官之禍給國家造成的混亂,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就明確規定宦官只能灑掃侍奉,“不許讀書識字”,“不得兼外臣文武銜”,“敕諸司不得與文移往來”,“鐫鐵牌置宮門口:‘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洪武十年,有一個太監因在宮裡待的時間久了,就妄議朝政,被朱元璋當日發配回鄉。朱元璋對宦官的危害有一段精闢的認識,他說道:“閹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際,聲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結君心。而便嬖專忍,其本態也。苟一為所惑而不之省,將必假威福,竊權勢,以干與政事。及其久也,遂至於不可抑,由是而亂階多矣。”即使對宦官防範如此之嚴的朱元璋,也在不知不覺中把他們當成了親信,派他們參與國家政事。如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派“內使趙成往河州,以綾綺帛市馬”;洪武十一年,“遣內臣吳誠詣總兵官指揮楊仲名行營觀方略”。朱元璋尤不能杜絕宦官之毒,後世之君更是指望不上。

    終明朝一代,宦官之禍雖比不上漢、唐之時動輒廢立皇帝,濫殺無辜,只不過是皇帝的一個家奴。但如朱元璋所說,由於“假威福,竊權勢”,因此權勢熏天,罪惡滔天。明朝皇帝們也為他們寵信宦官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公元1644年二月,被派往宣府和居庸關任監軍的太監杜勳和杜之秩投降了李自成,隨後杜勳搖身一變成了李自成的特使竟然親自勸降崇禎帝。李自成兵臨城下後,守城太監為求自保,在放炮時先揮手讓農民軍躲開再開炮。三月十八日夜,起義軍佔領外城,崇禎帝憂心如焚。而太監張殷向皇帝進言道:“皇爺不必憂愁,奴輩有策在此。”崇禎帝忙問何策?答道:“若賊果然入城,直須投降便無事矣。”氣的崇禎帝一劍將其砍死。

    有人言,明朝實亡於宦官之手,此言雖然偏激,但宦官之禍確實佔相當大的責任。

  • 6 # 哈密達姆

    做個類比,以現在來看太監可能更像公司秘書,錦衣衛就好比保安,一個是領導身邊人,拿個雞毛都能當令箭,何況,太監一般出宮去地方大多以宣佈聖旨為主,是真的令箭。在皇權鼎盛的時候他代表皇帝行使職能,在皇權沒落的時候,他可以代表一切,給你搞個假聖旨,加官晉爵都跟玩的一樣。所以,有本事的太監可以成為“九千歲”,只比皇帝低一頭,沒聽說過那個將軍可以做到如此。

  • 7 # 歷史鑑古今

    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他們的權力都是來源於皇帝。是皇帝授予了他們權力。錦衣衛的職責更多的傾向於內衛部隊。他最初的設定也確實是儀仗隊性質的,只是後來被皇帝拓展了權力。而東廠的職責更相當於是秘密警察。他們各自的領導者也不一樣。錦衣衛的主導者是指揮使,可以當作是一位將軍。而東廠的主導者是太監,一般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他們和皇帝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將軍可以說是皇帝的下屬,只是聽命於皇帝的命令列事。而太監不一樣,太監可以說是皇帝的家奴。對皇帝惟命是從。有著長時間的接觸。所以相對於是皇帝的家奴,皇帝肯定更加信賴於他的家奴。所以問題的糾結,不在於錦衣衛是不是軍隊暴力強制機構。而在於賜予他們權力的人和誰的關係更加密切?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皇帝更加信賴太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玩家票選最累人位置,50%玩家選擇了打野,上單玩家:下次TP了,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