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史資深宅

    公元755年,唐朝暴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起兵於遼西的營州。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這個中央帝國盛世崩塌,周邊吐蕃、回紇趁火打劫,尤其是吐蕃奪了西域,佔了最大的便宜。而東北方向,當時被稱為東夷和北狄的幾個勢力,包括契丹、奚、渤海、新羅,也從此擺脫了唐王朝的統治,開始獨立。作為東北強國的渤海為什麼沒有乘機侵唐呢?

    原因很簡單渤海國與唐朝相距甚遠,渤海沒有大規模遠端打擊唐朝的能力,加上唐朝施行節度使制度,雖然安史之亂削弱了唐王朝的綜合國力,但軍事實力依然不是渤海國能匹敵的,隨著周邊突厥、契丹的衰落,渤海國把擴張矛頭指向北方,重點向北開拓。

    安史之亂平息後,唐代宗於762年遣使到渤海,為示褒獎,正式承認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此後又拜大欽茂為司空、太尉,位列三公,大欽茂也成為了唐代對周邊國家封冊中受封賞爵秩最多的一位。公元771年,大欽茂正式改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 2 # 史歷曉有話說

    一、渤海國的建立。

    渤海國是由當時一個叫粟末靺鞨的少數民族為主體建立在東北的一個地方民族政權。

    起先粟末靺鞨這個民族與東北的一些少數民族都被大唐的營州都督趙文翽統治著,但是這個趙文翽呢,少數民族政策沒有做好,,對東北的少數民族的同胞們施以暴政,剝削與壓迫十分的嚴重,導致人心盡失,激起了各族人民群眾的嚴重不滿,

    這時契丹人趁虛而入。

    公元696年,也是大唐萬歲通天年間,契丹人在李進忠的率領下起兵造反,殺害了營州都督趙文翽,正式的舉起了反唐的大旗。而粟末靺鞨族人素有獨立建國不受欺凌的想法,於是在營州的粟末靺鞨族人也加入了反唐的陣營中去。

    在長安的武則天聽聞這場叛亂後,立刻派遣了大唐軍隊前往鎮壓。為了能夠更快的瓦解這隻反唐聯盟,大唐的智囊們權衡利弊之後,對叛軍採取了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方面對契丹實行全力武力鎮壓;一方面對粟末靺鞨族人實行安撫政策,對其領導加官進爵。

    可惜的是粟末靺鞨族人對大唐的招安政策心存懷疑,於是拒不受命。

    大唐沒辦法,就繼續派兵去剿滅,可惜的是粟末靺鞨族人憑藉險要的地勢,抵禦住了唐軍的進攻。

    到了後面,由於突厥、契丹的叛亂,大唐通往東北的道路被截斷,於是大唐就暫時放棄了對粟末靺鞨族人的剿滅。

    也再此環境下,公元698年,唐聖曆元年,他們正式建國,這時叫做大震國。

    二、接受大唐慰問,成為臣屬大唐的好學的學生。

    當了唐中宗復位時,中宗為了改變外交局面就派使者去大震國慰問、招安,這時的大震國也想通了,於是就答應了接受招安的政策,更是讓自己的兒子派往長安作為人質,正式臣屬大唐。

    又到了唐睿宗的時候,給他們把大震國的名字改成了渤海國。

    而這時候的渤海國也成為了一個二重政權,一方面是獨立有國號的民族政權,一方面是大唐的臣屬,相當於大唐的一個州,凡是渤海國的新王登基,雖然是父死子繼或兄死弟及,但是也必須要經過大唐的敕封;並且每年都要向大唐進貢。

    渤海國雖然與唐朝在早期時有過一定的衝突,但是自從接受大唐的慰問後,渤海國與大唐的關係越來越好,他開始高度認同大唐的文化、政治等各領域,儼然成為了大唐的忠實粉絲,一個大唐的好學的學生。

    在政治上,渤海國採用唐朝的軍事制度和行省劃分制度;經濟上積極引進中原的農業技術;甚至是都城都是仿照長安城的建設。

    渤海還與唐朝簽訂了一系列的軍事條約,包括無論雙方誰受到軍事打擊,都要出兵援助。

    因此渤海國與大唐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所以安史之亂後大唐與渤海關係依舊也沒什麼奇怪的。

  • 3 # 折衝萬里

    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三:

    其一、自渤海王大欽茂奉行唐化政策,力倡“文治”以來,渤海華人心思定,傾慕華風,嚮往內地。渤海國內,已無復大武藝時黷武、好戰的思潮,自然不會像吐蕃、南詔、契丹、奚那樣,為了攫取利益而落井下石,去開對唐戰。

    其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唐朝雖已中衰,但其尚存的實力依舊很強大,仍不是小小的渤海國可以覬覦得。真要同唐朝撕破臉皮,渤海國未必見得能沾到多少便宜。這一點,吐蕃、南詔就非常短視,沒有渤海國看得遠,看得明白。沒錯,安史之亂後,吐蕃、南詔一度侵吞了唐朝大片國土。但在唐朝緩過勁以後,接連展開了一系列漂亮的反擊戰,逼得南詔與唐朝重新結盟。打得吐蕃簽訂《長慶會盟》,重申舅甥之好。而後,唐朝又滅了南下的回鶻汗國,重收契丹、奚兩番。當年落井下石的惡鄰們,此後都被唐朝收拾了遍。唯獨明智的渤海國得以獨善其身。

    其三、渤海國賴以對唐朝的經貿往來,作為國家生存的根本。在國內不願打仗,打仗又未必能贏的情況下。維持同唐朝的隸屬關係,鞏固對唐朝的經貿往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故而,安史之亂剛剛平定,渤海國便立即恢復了同唐朝的關係。當時的唐朝滿目狼藉,渤海國又主動獻殷勤。出於穩定邊疆的考慮,唐代宗這才不計此前渤海國的忤逆,還晉封渤海郡王為渤海國王。而唐朝在恢復忽汗州都督府後,也非常知趣。對待渤海國完全比照於那些半自治的地方藩鎮(如河朔三鎮),基本對忽汗州(渤海國)的各項內務不加干涉。只當渤海國依規上奏王位更迭,或內部的出現其他重大變更,而請示朝廷時。唐朝才會行使稽核權,並且一律照準允之。

  • 4 # 有風物語

    歷史上的渤海國並不在渤海之濱,而是遠在東北內陸,建國於唐朝武則天朝的渤海國,以今吉林省吉林市為中心,南抵長白山,北至黑龍江,西與契丹接壤,東邊佔有今日北韓一部,是一個區域性大國。從第一任國王大祚榮接受唐朝冊封之後,就一直與中原保持封貢關係,除了最初的二位國王與唐朝有過交戰之外,立國將近230年的渤海國一直與中原關係密切,算得上是藩屬國中保持友好往來的典範。(渤海國立國229年 滅於耶律阿保機之手)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渤海國上下有自知之明,知道無法與哪怕是經過戰亂的中原王朝抗衡,也需要藉助中原王朝之力威懾周遭虎視眈眈的各草原民族,同時農耕技術發達的渤海國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區域自治政體,也需要依靠中原王朝的經濟底蘊和先進技術來維持自己的經濟發展。

    被唐太宗解放了的靺鞨人

    由靺鞨人為主體的渤海國形成國家與唐朝關係很大。一開始,靺鞨人只是原始部落般的存在,先後屈從於東北的夫餘國和高句麗國,或者說是被這些強國奴役。

    唐太宗打垮了高句麗之後,就將依附高句麗的那部分靺鞨人帶回了營州,也就是今日遼寧朝陽地區。當時的靺鞨人首領是乞乞仲象,這些靺鞨人在營州生活了三十餘年。

    武則天當政之後,因為一改對邊疆民族的政策,所以不甘忍受奴役的契丹人,在營州舉起了反旗,史稱“營州之亂”,而因為契丹人勢大,所以營州靺鞨人不得不暫時依附契丹,隨後在乞乞仲象帶領族人,一直向東北跑回了自己的老家。

    (渤海國開國之君大祚榮)

    武則天在突厥人和奚族人的幫助下滅了契丹叛軍之後,一邊假意封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一邊派契丹降人李楷固銜尾追殺東逃的乞乞仲象所部。乞乞仲象病死,他的兒子大祚榮成了新的首領,在遼吉交界的天門嶺設伏,大破李楷固部,終於逃回了故鄉。

    因為武則天又跟突厥人翻臉,於是遼東地區為突厥勾連契丹所肆虐,也使得武則天無法再派軍進剿靺鞨人。大祚榮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做了國王,國號為其父所得賜爵的“震”。

    待唐中宗繼位,大祚榮卻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唐朝的招撫,接受冊封,並派兒子大門藝入唐朝為質。後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始有渤海國。

    封王又設羈縻州 使靺鞨人安定下來

    大祚榮心甘情願地成為大唐的藩屬國是十分正常的。

    首先是大唐已經中興,曾經與大唐做過戰的大祚榮深知大唐的底蘊,當時只是一支投降的契丹人偏師就滅掉了他的一半族人,如果是大唐調集大軍來戰,只怕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而且,對少數民族極不友善的武則天已經死掉了,大唐對外政策是以羈縻為主,也就是自由度較高的民族自治。渤海國已經被設了羈縻州,而一把手正是大祚榮本人,並不擔心唐朝派官吏前來指手畫腳剝削壓迫。

    (唐朝使者曾在大連旅順為大祚榮立碑表述其功勳)

    另外渤海國雖然建國,可是四周列強環繞,不說東邊一直打來打去的新羅,更大的威脅是契丹、突厥等不事生產的草原部落。史書說,渤海國強盛時,有精兵數萬,可是相對草原民族而言實在不夠與之戰,夾縫間生存就要抱好大腿。所以渤海國想要穩穩當當的,就需要大唐的庇護。

    再者,渤海國所處都是平原地區,所以農耕要比畜牧漁獵業發達,而想要發展生產力,就離不開唐朝的先進技術。也正因為靺鞨人開始定居,所以需要的各種生產生活物資越來越多,而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和大唐進行交易互市來取得。

    更何況,很多的渤海國上層都是在營州受過中原文化教育和薰陶的,生活安定下來的他們,既知中原的強大,也對中原生活心生嚮往,這一點上倒是繼承了先前奴役過靺鞨人的夫餘國對中原王朝的恭順態度。

    被唐玄宗教訓了一次就老實了

    大祚榮去世後,他的兒子大武藝繼位。新君登位總要有所作為,雖然不敢向南找打,卻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和他們同源的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雖然沒有建國,但是同樣降服大唐,大唐也設了黑水都督府,而且派出了官吏去管理。進犯黑水靺鞨實則等於跟唐朝開展,在大唐當了很多年人質的大門藝馬上表示反對,結果爆發了一場衝突,大門藝逃往唐朝。

    (渤海國設有五京,上京最為繁華)

    大武藝幾次向唐朝索要大門藝無果,一怒之下居然也不打黑水靺鞨了,直接派軍進犯唐境。唐朝當然不慣他毛病,指派新羅去對付大武藝,新羅和渤海國一直在爭奪地盤,這一次一下派出了十萬人。為了獎勵新羅的聽話,唐玄宗把原本被渤海國佔了的新羅的土地又賞給了新羅。

    大武藝很快就服軟了,一方面是為了邀功,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很重要,派人去京城的時候告訴唐玄宗,突厥人也在聯絡我們,想和我們夾擊投靠了唐朝的友邦契丹和奚族人。

    對於人煙稀少遠在萬里的東北,唐玄宗仍是羈縻政策,也需要渤海國來牽制契丹、新羅,也是就大度地原諒了大武藝的冒犯。

    從那之後,渤海國再也沒有和唐朝動過手,一直是恭順的仰慕態度。

    一年朝貢四五次 拒絕日本招攬

    渤海國對於唐朝的恭順透過朝貢就能看出來。從大祚榮開始的五十年間,基本上是年年朝貢,中間有一年沒有朝貢的話,第二年就會連續朝貢兩次。大武藝馴服之後同樣也是年年朝貢。

    (位於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的渤海國遺址博物館)

    這種親密關係,直到安史之亂才有所改變。因為中原亂起,道路阻隔,而後又有吐蕃破長安,朝貢停止了九年之久。

    在這期間,渤海國雖然進犯唐境,但是對周邊同樣是唐朝附庸的部落下手,致使安史之亂後,幾個原本向唐朝朝貢的部落消失不見了。

    不過在唐朝恢復秩序後,渤海國又開始朝貢,而且有時候極其頻繁,一年要朝貢四五次。唐皇也投桃報李將“渤海郡王”升格為“渤海國王”。當然朝貢不只是向唐皇獻禮,同樣也是一種交易形式,收了朝貢品的唐皇必然會賞賜渤海國繼續的物資。

    而在安史之亂期間,一直與渤海國有經濟往來的日本,竟然要求渤海國主向日本稱臣。後來眼見大唐轉危為安,日本人馬上改變了態度,公文中又開始稱呼渤海國主為“渤海國王”了。

    唐朝末年,雖然不再是年年朝貢,但是渤海國新主繼位都會告知唐朝,請求冊封,直到唐朝滅亡。

    結語 一榮俱榮縱觀渤海國與唐朝的關係,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為與唐朝的交往密切,從唐朝學回了許多先進文化,所以靺鞨人為主體民族的渤海國才能成為東北的區域大國。而隨著唐朝的衰落,雙邊交易斷絕,困守東北一隅的渤海國也漸漸走向衰落。渤海國最後是毀於失去了唐朝壓制的契丹人之手,繁華的渤海上京化為灰燼。渤海華人雖然不能預見未來,但是很識時務,知道自己的生存離不開中原王朝的助力,因此即便是安史之亂後唐朝走向衰落,他們仍然願意繼續依附。至少唐朝的對外政策是羈縻,而不是草原民族對異族安全是奴役。

  • 5 # 方山中人

    關於渤海國的由來這裡不需詳述,大家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一依唐制”的國家,自武周時始建其國,最強盛時,大概佔據如今的東北地區,還包括部分遠東地區及北韓地區。全勝時有上京,中京,東京,西京以及南京五處都城,有海東盛國之美譽。眾所周知,唐自安史之亂後,國力急劇衰退,對外不能懾服四方諸夷,以吐蕃為首的境外民族開始入侵唐朝疆域,河西,隴右盡失,西域四鎮面對吐蕃強敵,孤軍堅守近半個世紀,然而,唐王朝卻因“事勢不及相恤”,嘉獎之餘,仍然任其自生自滅;對內則不能控制諸多藩鎮,朝廷也多昏君奸臣,尤其是唐朝後期宦官勢力過大。

    那麼渤海國為什麼還要跟唐朝繼續交往呢?

    其國是由唐朝冊封,在相當多的制度上皆以唐為準,故三省六部皆有,七寺一院等不過換了個名字而已。也曾多次派人來抄錄《唐禮》等諸多書籍,而且渤海國是唐朝的藩屬國,雖然其“外王內皇”,但地位不能改變。

    加強與中原的貿易,屢次派人來學習中原先進的知識文化以及技術等。

    推崇儒家,派來的學生在唐朝學成歸國後,大多佔據渤海國的機要位置,如仿國子監而設的胄子監,就是專門傳播儒家知識的。

    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渤海國都像唐朝學習,唐朝與渤海國關係自然也就十分密切,晚唐詩人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可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f手遊怎麼設定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