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行天下崔
-
2 # 王銀令
首先老人在氣落之前先要凈身理髮,把壽衣穿好,壽衣要單不要雙,三五七件為吉。把少許頭髮用面和成七個小蛋用手娟包好握在老人右手中,左手握元寶,右手握頭髮,手不能空。鞋帽衣服蓋臉布不能讓逝者露肉。在逝者氣落以後把逝者抬到正房停屍,分男左女右停放,開始燒紙錢。
待一切安頓好後開始請總理事請陰陽先生看時辰,時辰看好後理事開始安排報喪,請廚師,女兒請嗩吶。這期間親朋好友都來弔喪,孝男孝女守靈棚謝孝。一切事務都由總理事安排,孝子們就不用操心了,就等入殮下葬埋人了。
在下葬前一晚天快黑時,開始迎靈祭風神。這一晚孝子賢孫守靈準備入殮。柴灰柏枝金元寶,鋪七蓋八要分明,口黃錢要剪掉,騎的墊布要抽走,四平八穩慢慢放,衣帽整齊死者榮。為什麼要撒柴灰呢,古時天熱怕屍體腐敗流出來,因為柴灰吸溼,久而久之成了風俗習慣。另外人在逝後還要排最後一次大小便,所以在氣落穿衣時都要在褲襠裡夾一塊墊布,在入殮時抽出去。那嘴裡叼的口錢就迷信了,不能抽出來,要剪斷,因為人逝後閻王爺要審問在陽世間幹了什麼壞事,逝者嘴裡含有東西不能說話,閻王爺就開恩讓昇天堂不用下地獄了。
總而言之,白事頭緒大,各項禮節繁雜地很,一般上年紀懂禮節在白事裡他們非常受人尊敬。
因為我們這裡白事禮節風俗習慣太多,今天才是冰山一角。|律千萬篇不離祖,這是德孝文化不能失傳。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
3 # 祝福2992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喪事習俗。即使同一個民族,也有不同的講究。
單說我們這裡,發現老人不行了(我們今天講的是壽終正寢的老人,而不是天災人禍急病傷亡的死者),要趕在老人嚥氣前把壽衣穿好,壽衣從裡到外都是新的,要單不要雙。穿整齊後兒女就要守在身邊,一旦發現老人眼角紋開了,口氣急促,趕緊把老人移到正房,放在早已鋪好的靈床上,男左女右,腳蹬後門。
(不要讓老人嚥氣前死在炕上,死人揹著炕走,據說對後人不利。)
等老人嚥了氣,便往死者嘴裡塞點東西,過去窮就塞好吃的,現在大多是金錢,表示老人沒有空嘴走。左手握著金元寶,右手套著銀鐲子,口袋裡放些紙幣銅錢,然後用旌被蓋住全身,不能露出肉來。記住,做這些時千萬不能面對著死者的嘴,要側著身子,避免和死者接氣,據說一旦接氣,極容易詐屍還魂。
一切準備妥當,來到院子裡,放幾聲爆竹,大多是二踢腳,咣咣,告知這家有人走了。
聽到爆竹聲,大管事,槓頭,扶喪,縫包袱的不請自到,按部就班,操辦喪事。
縫包袱扯孝衫,縫孝帽,孝子孝孫在扶喪攙扶下到屯西頭土地廟報喪廟,也就是給死者在陰間報上戶口,回來後正式上香,還有點亮死者身下的長明燈。從現在開始到出棺前,這香和燈就一直亮著,不準熄滅。
我們這裡都是三天出殯,如果是前半夜死的,就叫大三天,如果是後半夜死的,那叫小三天。第二天一大早便開始忙乎,大管事的請陰陽先生看墳地,擇時間,請吹鼓手,請廚師,槓頭找人抬棺材,舉幡,拿花圈,中午要報大廟,午飯後接祭,三拜九叩,唱喇叭戲,晚上要放路燈,送盤纏,然後燒歲頭紙,叩響頭。
第三天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出殯,現在大多是陰陽先生看時辰出殯。
出殯時又是一番景象,起棺前孝子要謝槓,給所有抬槓人叩頭行禮,表示謝意,逢河過橋孝子要跪在前面……
總之,白事非常繁鎖,各種名目不斷,所需人員眾多,開資很大。我們這裡,一場白事下來,上百人參加,甚至更多人,各項費用一統計,花了幾萬,十幾萬,真是死人風光,活人遭罪。
-
4 # 流氓97465
廣東廣州喪葬習俗
1、“白事”不需廣而告知
從治喪方來說,前期主要有3個步驟。
首先,人死之後,家裡人要在家裡先設一個小的靈堂,主要是擺一個供桌,上面放著逝者的相片,設香爐,供以水果若干盤。有親戚朋友上門弔唁慰問,可以為此上香表達心意。
其次,就是要選擇出殯時間,關先生說,按照廣州人口口相傳,有3天不擇日之說,就是說,人死後3天內出殯下葬,可以不用挑選日子。如果是在3天后的話,就要看皇曆,選擇適合出殯的日子方行。
在選好日子出殯或開告別會後,家裡人就要分頭準備。有的人負責通知親友,有的人負責聯絡殯儀館、佈置場地、購買必要的用品等。
第三就是開遺體告別會。追思逝者,告別會後,由主人家請來賓吃飯,進行答謝。
“‘白事’與喜事不同,只需要告知親屬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廣而告知。”關先生表示,家裡頭出了這種事,一般人都是比較低調的。如果不是特別好的朋友,並不用專門通知他們。一般人都是從別人口中得知,主動上門弔唁的,主人家一般不會主動通知別人。這期間,主人家一般不會到別人家裡做客,外人無事也不會登門。
許多人都會問:出席喪事是否要給“帛金”?廣州人也有給“帛金”的習慣,但是它與喜宴的“紅包”不同,並不是一定要給,而且多少也沒有定數。不過在多年的演化下,現在一般人在出席遺體告別會時,通常的慣例是包100元的“帛金”。據一位老仵工老張介紹,“帛金”源於以前人們生活不富裕,親友家裡發喪,出席喪禮的都會送些數目為單的錢,幫補一下親友辦喪事支出,除了是對死去的人聊表心意,也實實際際地幫助一下在生的人。“帛金”是包裝在白信封內的。
2、“帛金”不能事後補送
老仵工特別提醒說,“帛金”與紅包不一樣,不能在事後補送。只能在出殯前送達主人家。在香港,會在白信封上寫明“奠儀”。廣州人會在白信封的抬頭上寫明逝者名姓,落款註明“某某某敬輓”。
有一些廣州人在包“帛金”時也學習了一些香港的做法,如給“帛金”不能整數,如100+1,200+1,500+1,以此類推。
在告別會當天,每個前來殯儀館參加逝者遺體告別會的親友都會收到主人家的一個白毛巾:裡面放著3樣東西:
第一樣是一個小“紅包”。“紅包”非常小,只有三指寬的一個小紙包,裡面包一塊硬幣。寓意恭喜發財。
第二樣是糖果。廣州人的習俗是放一塊水果糖。寓意甜甜蜜蜜。來賓走的時候必須把糖給吃了。
第三樣是小折刀,或者在小“紅包”上別兩枚針,象徵“利利是是”。
每個前來參加追悼會或告別會的親友,在進場前,會在胸口別上一個小黑紗。開完後,走之前,可以取下丟棄。
在出口貿易公司工作的李經理前年父親去世時,原本戴著黑紗的他正好要參加一個正式的會議,沒辦法,他只好加穿了一件外衣,將黑紗擋住。“如果戴著這個,別人見到了心裡總會很彆扭,如果談生意的話,就更不好了。”
3、自然老死視為“喜喪”
現在,許多老廣州人還保持著一個傳統,就是出外進飯館吃飯時,一般不會點剛好7樣菜。如果小輩點了7個菜,有老人在的話,他就會叮囑加多一個菜,或是點多一個小菜。這個規矩也是由喪葬習俗語引發而來。因為,舊時在出殯後,主人家都請來賓留下吃飯,而每桌的菜也正好是7個,與“去”同音。有些地方,還有7不出(出嫁),8不埋的規矩。
當然,由於喪宴與喜宴不同,主人家和來賓的心情都不是很好。這頓飯大家也“味同嚼蠟”,現在,很多來賓都選擇不吃這頓飯就離開了。
出席遺體告別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注意事項,來賓必須遵守,否則就會很尷尬。比如說不能穿豔色的衣服,不能遲到。“白事”與“喜事”有別,主人家到點就會開始,不會推遲。
4、遲到有對死者不敬之嫌
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孔先生就告訴記者一件他經歷過的難堪事。他出席一位同事的遺體告別會。結果他遲了5分鐘,沒想到,遺體告別會提前了10分鐘舉行了,他到的時候,已經快結束了,負責簽到的主人親屬十分訝異地看著他,到場的來賓們也“眼神怪怪”地盯著他。“雖然主人家沒有責怪我,但是我心裡十分不好過。覺得對逝者很不尊敬。”小孔說。
廣州人現在在參加白事和追悼會時,大家都會變得相當守時。因為這是不能遲到的,否則就會有對死者不敬之嫌。
-
5 # 老馬燈
喪葬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說,喪葬文化興盛,道德興盛。喪葬文化衰,道德衰。
在《紅樓夢》裡,王熙鳳辦過兩件喪事,一是寧國府的秦可卿之死,一是榮國府的賈母壽終。前者是協理,後者是份內事。但前者辦得十分出色,令人拍案叫絕,後者卻辦得馬馬虎虎,“連鳳姐自己心裡也過不去”。兩辦喪事前後對照,反差強烈,除了說明賈府由盛而衰的總趨勢外,也說明了一個人的成與敗,同他周圍的客觀因素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在我們老家,人去時候,喪家要趕緊委託村人去親戚家報喪,報喪時不能踏入對方的家門,要告訴對方死者是誰,何時去世的,何時出殯。
家中的孝子孝女要穿孝服守夜三天,要在靈棚裡相伴死者,在靈前要不時燒紙火,女婿要拉羊祭羊。
這三天,家庭經濟條件好的要請道士唸經超度亡靈。
三天過後,到出殯之日,由女婿外甥舉著領魂幡先行,孝子孝孫親戚朋友跟隨在後,村裡房下(鄰居)抬著棺木前行,棺木要一直抬到墓地,半路不可落地。經過沿途人家時,沿途人家在門口要燃草驅鬼。
人下葬後從當晚開始,連續三晚要給亡人送水火。
以後每隔七天,親戚要上墳點紙,一共七次。然後到百日再上墳祭拜,在到死者的一週年祭拜,三週年祭拜,十週年祭拜,一般這些祭拜都是隆重的。
在死者的家人,在百日內要用白布矇住鞋面,且百日內不得進入別人的家門。所謂“帶孝期”。
因為這些喪葬風俗,增加了對死者的尊崇尊敬,無形中使活著的人們珍愛起生命,尊重起生命,也就是禮儀之風盛行起來。
-
6 # 幕阜山下
座標:江西省修水縣
作為江西國土面積最大的縣,修水縣是(贛、湘、鄂)三省,(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九縣的交界處。
不過因為山多,造成交通不發達,一定程度上制約修水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因為閉塞之故,也形成比較獨特的喪事習俗。
一,全村幫忙
村裡有人去世,沒有出外打工、讀書的成年人,都會第一時間聚攏過來。然後由為首的人,統一安排分工。
大致有:負責借桌椅板凳和鋪席(3-4人)、負責採購物品(1-2人)、負責燒火炒菜(4-5人)、負責泡茶端茶(2-3人)、負責禮房接待事宜(2-3人)、負責八仙(8人)……
其中,廚房、茶水之類的,多安排女的;涉及體力的,多安排男的。
這裡著重說一下八仙。
所謂八仙,必須是村裡的人,必須是已結婚的人。他們要負責的事情很多,比如生前沒有準備好墓地的,八仙要去負責挖好;比如生前沒有準備棺材,八仙要去負責買棺材;比如送葬的道路狹窄、不平的,八仙要負責挖寬、填平;比如送葬到了墓地,八仙要負責覆土掩埋。
其他各個安排的職位,也是很多雜事的,就不一一說了。
二、請和尚做道場
做道場的和尚,並不是真正的和尚,也是農民,或者是鄰村的,或者是同鎮的,只是做這一行的人。平時他們也是務農,抽菸、喝酒、吃肉,並沒有什麼區別。
一般人家都會做3天的道場,也有做5天、7天。不過不是錢多錢少的事情,而且有規矩,具體我也不太清楚。
所謂的道場,就是在死者家裡的大堂,搭建靈堂,懸掛宗教畫卷,敬奉當地的菩薩。然後,和尚按照既定的模式,升堂,唸經,家屬跟著三跪九叩,燒紙錢,燒祭文。
有2個比較有意思的,1個是打燈,就是親屬(主要是女婿等外戚)花錢請和尚做的,和尚手託一盞油燈,邊唱邊手腕720°運轉;1個是踩圖,就是用石灰劃好的地圖,和尚帶著親屬沿著地圖走。
三、全村都在死者家吃飯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成年人都安排去做事了,家裡的小孩子、老人也就全部去那邊吃飯了。這也是前面安排分工為什麼負責借桌椅板凳和鋪席要3-4人。
這是比較小的村,大一點的,估計不會,畢竟人數多,成年人不用全部做事。
不過,即使沒有安排做事,大家還是會去幫忙,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誰家都有老人,誰都會死,不去幫忙,你家老人去世,就沒人願意幫忙了。
另外,在外打工的人,一般不要求回去幫忙。逝者已去,生者還要賺錢養家過日子。
其實真要寫全,估計要很多很多字,這裡就只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從我小時候到現在,老家一直延續這樣的喪事習俗。當然,現在增加放哀樂、很多東西開始租用了,但基本的東西並沒有改變。
PS:圖片就不放了,大家可以搜一下“修水喪事”影片看看
回覆列表
首先人去世後先理髮,刮鬍子,洗腳,穿壽衣,然後把人放在比較寬敞的客廳。(是人多時親屬來時祭奠方便點)
再讓幫忙人員通知所有親屬,叫報喪,家裡的孝子們的守靈,(在人沒出藏時,孝子們吃飯時要先祭奠去世的親人,還要保持香火不斷)親屬來了的祭奠,到了第三天叫入斂,(人去世後一般情況下,放五天,親人有遠點得放七天)入斂就是所有親屬得來,把人放在棺材裡,等到出藏那天再封棺。
出藏那天所有親屬來了,等幫忙人員封了棺,把棺材抬上靈車,所男孝們在前面拉,(長子夾轅)女孝們在後面推,把親人送到墓地,再由幫忙人員把棺材抬下,放進墓穴,再用鐵鍬添墓,(添墓同時,長子要把花圈和紙錢點燃,)等墓添好後,紙也就燒的差不多了,等紙燒完後,再離開墓地,回到家中給親人遺像磕頭,脫去孝衣。這就出藏完了,剩下就是過七數,從頭七到七七,七過完後要過百曰,百日過完再過頭週年,二週年,三週年,三週年過完後孝期就完了,就是不用穿孝衣了,也就說墳從新墳到老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