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後世還是叫柴榮呢?
2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歷史上有許多王朝,為尋求的其法理性,而在姓氏上作文章。如匈奴族的漢趙政權,沙陀族的後唐政權等,雖與漢、唐的帝室無任何血緣關係。卻皆分別以漢、唐的國姓為氏,並以漢、唐的合法繼承人而自居。卻也有這麼一個朝代,為尋其篡位法理性,楞是改了前朝皇帝的姓氏,此便是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人所共知,儘管趙匡胤當皇帝有一千個“迫不得已”,但篡位卻是不爭的現實。周世宗待趙匡胤如兄弟,趙匡胤卻讓大周江山變了色,難免要授人以話柄。而大宋的開國皇帝得國不正,大宋的臣子們也跟著臉上無光。於是,就在前朝皇帝的姓氏上做起了文章。

    提起周世宗、周恭帝的名諱,我們現一般都稱之為柴榮、柴宗訓,但周太祖的名諱卻叫郭威。一朝天子卻有兩個不同的姓氏,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僅此一例了。我們通常用“江山易姓”以指改朝換代,匈奴劉淵、沙陀李存勖跟大漢、大唐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卻硬是透過其姓氏與國號,而與大漢、大唐強扯上了某種關係。緣何大周的國號沒有變化,皇帝的姓氏卻發生了變化,也真夠讓人匪思的。

    其實,在大周朝,柴榮並不叫柴榮、柴宗訓也不叫柴宗訓,而是分別叫郭榮、郭宗訓,大周朝的國姓由始至終都姓郭。史載:..後兄守禮子榮,幼從姑長太祖(郭威)家,以謹厚見愛,太祖遂以為子。太祖後稍貴,榮亦壯,而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沈重寡言。

    也即是周世宗自小就成為了郭威的養子,從郭威的姓氏而叫郭榮。因郭威的親生兒子們後來又皆為漢隱帝所殺,故而,在郭威當上皇帝后,便以郭榮為皇太子。郭威死後,郭榮嗣位,是為周世宗。周世宗當上皇帝后,並沒有做白眼狼,而恢復原姓。周世宗對其生父柴守禮,以元舅之禮待之,柴守禮的其他諸子們也並沒有獲得宗室的身份。

    而宋人在修史的時候,硬是將周世宗父子恢復了原姓。即是用了春秋筆法,寓指大宋的江山雖得國不正,但周世宗父子一系卻也同樣不是周太祖郭威的嫡脈傳承,從而為“大宋代周”尋找其法理上的依據。

  • 2 # 猴格大人

    在後周時世宗就是叫郭榮,絕對不是柴榮。到了宋朝,才被人為故意的改為柴榮的,之後就成了習慣直到今天。

    郭家的繼子

    郭威沒有發跡之前被剛出宮的柴姑娘一眼相中,就帶著宮中賞賜的財物嫁給了郭威,這種慧眼識英雄的情意讓郭威沒齒難忘,所以,柴氏嫁到郭家並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也並沒有影響到郭威對她的感情,還把柴氏的侄兒阿榮過繼過來,小柴榮就變成小郭榮,成了姑爹姑媽的孩子。

    雖然後來姑媽去世了,姑父續絃了,生了自己親生的孩子,並沒有影響到郭威郭榮的深厚父子情。郭榮依舊是郭家的長子,跟隨在嗣父身邊一起經歷風雨,等到後周建國,郭榮就被封為開封尹、晉王。

    郭榮一直視郭榮為繼承人,為他剷除勳舊跋臣,讓他監國,讓親外甥李重進向郭榮下拜定君臣名分……這些無不體現一個慈父為愛子繼位而精心鋪路的拳拳之心。

    因此,不論在宗法上,還是個人情感上,郭榮對郭氏對郭威的感情都不是後人能體會的。從宗法上,郭榮自幼過繼郭氏,並繼承了郭家的產業,如果歸宗,就是挑戰古代的宗法制度,是想被人戳爛脊樑骨的。從感情上,郭威對郭榮真是盡到了慈父之心,郭榮也孝順,根本不可能在此處有負郭威。

    郭榮的做法

    郭榮繼位後,追封當年被後漢殺害的遇難親屬,首先追封太祖諸子,諸位皇弟;然後才封自己的兒子,以此表達對郭威的孝心。

    對待本家柴氏,郭榮並沒有大肆分封,沒有封自己的兄弟姐妹是王是公主,更沒有尊親爹柴守禮為太上皇,而是尊以元舅之禮,並終生不見他。

    這件事郭榮處理的極為妥當,不尊親爹為上皇,說明在他本心裡是認同郭氏,自己是郭家的兒子,所以姑媽就是自己的母親,母親的哥哥自然是舅舅,尊以元舅之禮,給他尊崇。但是又不見他,為什麼不見他?到底是自己親父,可他到底是大周的臣子,見了自己這個大周天子,跪還是不跪?不跪違背禮法,跪吧自己親爹,索性兩不相見,免得互相為難。

    顯德五年,郭榮狂扁南唐國時,中主李璟求和,主動去帝號稱國主,把名字李璟改景避諱周朝。他避諱誰呢?是避諱郭威的高祖父郭璟,如果郭榮不姓郭,李璟不怕馬屁拍在馬腿上?

    不論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一星半點郭榮恢復本姓的記載,那所謂郭榮是柴榮又是怎麼冒出來的呢?

    郭榮是怎麼變成柴榮的

    趙匡胤接受了郭宗訓的禪位後,進入了宋朝,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模糊郭氏後周,潛移默化之下,當時的文人記載前代史實就開始接受時人的影響,例如宋人陶嶽的《五代史補》記載周漢高平之戰,劉崇說:柴氏與吾……

    陶嶽是太宗趙光義時的進士,此書大概成於真宗趙恆時期,可以推測,在趙光義時期,輿論已經被引導的想把郭榮叫柴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輿論呢?一切都源自趙光義。趙匡胤燭光斧影死的不明不白,那麼大的兒子竟然沒有繼位,反而是權傾朝野的弟弟上位。

    上位的合法性有點說不清楚的趙光義只能大做文章。如果周世宗恢復本姓,那他繼承郭家的江山就是異姓相傳,姓柴的都能繼承姓郭的江山,姓趙的憑啥不能繼承柴家的天下?自己繼承了親哥哥的江山不比柴榮繼承郭威更理直氣壯更合乎禮法?

    趙光義這一招一下子解決兩個問題,其一,趙宋禪代後周的合法性,其二,他們兄弟之間的兄終弟及。

    到宋仁宗時代,因為生不出兒子,想行善積德的仁宗趙禎為後周立嗣,就選了柴守禮的孫子柴詠,但是在祭祀誰這裡犯了嘀咕。

    要是祭祀後周,就得選擇郭氏,柴詠得改姓郭,如果這麼做,那趙光義努力淡化周世宗郭榮的影響的種種手段豈不白做了?

    如果周世宗姓柴,就皆大歡喜了,周世宗被人稱五代第一明君,給他立嗣也是應該的,這樣既然淡化了後周的影響,也做了善事,還沒有破壞祖父的陰謀,真是一舉三得。

    後來宋仁宗到底還是沒生出兒子選擇過繼了,而且還是個白眼狼嗣子,為了尊崇自己親爹鬧的雞飛狗跳,郭榮更得被迫姓柴了。從此,郭榮就被官方確認為柴榮,郭周也變成柴周。連後周時期的御窯也被改稱柴窯,流傳至今。

    現代主張叫柴榮的那部分群體

    主張把郭榮叫柴榮的群體又分三個部分:

    其一是一些所謂的柴氏宗親,柴是一個小姓氏,名人不多,真心不多,這裡並沒有姓氏歧視只是客觀論述,難得這麼一個過繼出去的名人名頭還是最大的,怎麼能不恢復本姓呢,就後人替前人做主,替郭榮恢復原姓。

    其實這些人特別傻,你都不想想,你一廂情願把世宗恢復本姓,卻置世宗於何地,豈不是陷世宗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境地,此舉正合趙宋之意,人家郭榮繼承郭威的江山本來就是合法的,一群自稱後裔的文盲卻否定了追認的老祖宗的合法性,蠢不蠢?

    如果郭榮不是過繼給了郭威,人郭威的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哪個不能傳啊,非得傳給你柴家人?

    鄉間老人都知道的道理,你過繼了,繼承人家的家產基業了,你又恢復本姓歸宗了,你咋不上天啊,分分鐘就是犯法的好伐?

    再說,人柴守禮都同意把兒子過繼給妹妹,人作為親爹都沒蹦噠,倒是一群不想幹的瞎搞。本來在血緣上,郭榮就是柴氏子孫,也是柴氏的驕傲,柴氏可以引以為榮,但是強迫性的必須叫柴榮就實在過分了。

    其二就是讀書不仔細的一部分人,會說,南唐李昪咋恢復本姓李,他咋不姓徐了?

    李昪剛登基的時候國號大齊,太祖可是徐溫,因為他繼承的徐溫的基業,怎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改姓。

    他改姓是因為平定了徐氏內部後,徐家那些不成器的子孫為了拍他馬屁,上書請求他恢復本姓的,徐家自己都無所謂了,誰還替他們出頭,因此在輿論上並沒有引起多大波瀾。

    更何況,徐溫還是南唐的義祖皇帝,接受李唐的祭祀,徐氏子孫也封王呢。李昪的情況怎麼能和郭榮一樣呢?

    其三就是一部分人吵吵,我爹生的我,憑啥不能跟我爹姓?對這類純屬抬槓的人怎麼科普都沒用,只能懟一句話,誰不讓你姓你親爹姓了,你姓親爹姓憑啥繼承別人家的產業?

    我沒見郭榮恢復柴姓,也沒見劉繼恩改姓薛,也沒見劉繼元改姓何。

    就是這樣。

    手機敲了兩小時,急死人了,想念鍵盤。

  • 3 # 立志成蟲

    後周世宗郭榮本姓柴,是後周世祖郭威皇后的侄子,被郭威賞識重視收為養子。注意了,在古代,養子與養父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和親生兒子一樣有繼承權的,皇帝也不例外,後唐明宗李嗣源就是憑著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養子身份繼承皇位的。況且出身北方沙陀集團的李存勖本姓“朱邪”,因為他的父親李克用參與鎮壓屠殺了唐末的黃巢起義軍,以“軍功”被唐朝皇帝賜國姓“李”。所以從禮制稱謂來說,周世宗的名字應該是郭榮而不是柴榮,柴榮只是民間戲曲故事裡的習慣稱呼。要不再舉舉例子,劉備的長子劉封,本姓寇,被劉備收為養子後,到死他的名字都是“劉封”。還有二戰時太平洋戰爭的元兇之一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本名高野五十六,被山本家族收為養子,關於二戰史的記載裡,有幾次提過“高野五十六”這個名字?

  • 4 # 待我施為地煞變

    1127年開封城被攻破,金兵燒殺淫掠,昔日繁華的都城頓時屍山血海,連皇后、公主都淪為妓女,更不用說平民百姓了。

    其實,這一幕並不是偶然的,北送立國以來,基本都在北方遊牧騎兵的威脅下苟延殘喘,靠送歲幣換和平。遼送,西夏這樣的小國也要送,送的少了怕人家不高興,可即便送的多多益善,人家也時不時地來打幾個“草谷”。後來金國興起,乾脆直接來滅國,北宋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在冷兵器時代,北方草原盛產良馬,中原農耕地區養馬很困難成本很大,並且也沒好馬。所以,遊牧民族以騎兵為主,農耕民族以步兵為主。馬帶來的速度和衝擊力不是人能比的。騎兵就算打不過也能跑,步兵打不過只能等待屠殺。

    所以,千古一帝秦始皇很有遠見卓識地修築了長城。修時雖然花費了無數百姓的血淚,但它擋住了遊牧民族的衝擊,不知道存活了多少倍的百姓。

    漢朝、唐朝依託長城進可攻退可守,一直不怎麼懼遊牧騎兵,還不時胖揍他們,滅了匈奴、柔然、薛延陀等剽悍一時衝動部落。

    到了五代出了個千古聞名的兒皇帝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此長城防線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中原王朝要一馬平川地面對遊牧騎兵的衝擊。百姓們因此也要擔負高額的賦稅。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想不聽契丹的話,結果很容易被打破了都城,自己被抓到北方去。

    看來中原王朝以後只能在遊牧騎兵的大刀利箭下瑟瑟發抖了。

    然而後晉亡了有後漢,後漢亡了有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因為沒兒子了。收養自己的內侄柴榮為兒子,根據禮法過繼,改名為郭榮,一代雄主周世宗橫空出世。

    周世宗郭榮膽識過人,精通兵略,又愛民如子。剛繼位不久,北漢勾結契丹大兵壓境,群臣都恐懼不已,要和談避其鋒芒,以免蹈石重貴的覆轍,但周世宗力排眾議,定要出征。於是“十朝元老”馮道出來冷嘲熱諷,世宗立馬讓他退休。到了戰場上,雖然戰局幾次兇險,但世宗沉著冷靜,機智調兵,終於打的契丹北漢丟盔棄甲。

    此一戰樹立了世宗的威信,此後攻南唐,伐後蜀,奪取了大片富庶土地,為北宋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世宗還喜歡親臨戰爭,縱使亂箭射到自己的御床前,也絕不後退。有時攻城特別艱難,氣的世宗大罵攻下來後要屠城,但真打下來後又嚴禁妄殺一人,愛民如子。

    世宗曾發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看到這段話,我總想起來幾百年後,也有個世宗皇帝說過,〖再過十年、二十年,等國家富強了,老百姓富足了,他們就是想反對朕的新政也反對不了了。可就怕老天不給朕這麼長時間啊〗。

    果然他沒兩年就死了,他看好的繼位者立馬廢了他的新政,學他的爺爺作個大仁君,對士紳特別仁慈起來,賦稅還是讓窮苦老百姓獨擔。

    周世宗大約感覺自己身體不行了,不能把心腹大患留給後人,於是劍指契丹,要為中原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經過奮戰,一氣打下了三個州,馬上要進攻幽州了,可這時世宗身體真的撐不住了,只能撤兵。回京後不久病死,中原王朝的命運從此定局。

    他向老天要三十年,可老天只肯給他六年不到的時間。他死後孤兒寡母又被趙匡胤篡了位。

    趙匡胤、趙光義這哥倆篡位是把好手——趙大篡了後周的位,趙二燭影斧聲篡了趙二的位——但用兵嘛,一個根本不敢染指燕雲十六州,一個去了被箭射的坐驢車逃回來了。

    因為周世宗威望太高,這哥倆為了削弱世宗繼位的合法性,玩了個小把戲——讓世宗的兒子“歸宗”,重新改姓柴。

    其實,在古代宗法大於血緣,柴榮已經經過正規的禮法程式改姓郭,以後他就是郭家的子孫了。除非他被開除祖籍,或者自己要“歸宗”,然而周世宗到死也認為他是郭家子孫啊。

    所以,周世宗就是郭榮,柴榮只是趙匡胤、趙光義暗示他不該繼承郭威皇位的把戲而已。

  • 5 # 快訊聯聞

    近些年有些宋粉黑柴榮,把他改為郭榮就是為了想讓一代明君斷子絕孫。

    翻遍《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記載也都沒直呼“周世宗郭榮”,《宋史》和《遼史》都記載周世宗為柴榮。如果把周世宗改為郭榮,目的就是想讓世宗皇帝斷子絕孫,簡直其心可誅。如果周世宗叫郭榮,世宗皇帝陵就不會有後代祭祀,至今每年都會有全國各地的柴氏後人去世宗皇陵祭祖,從來沒見有郭氏子孫祭祀周世宗,請問這是為何?很簡單,因為周世宗的後代姓柴不姓郭。

    宋仁宗時期,對此,王安石則認為:“宋受天下於世宗,柴氏也。”仁宗說:“為人後者為之子。”王安石又說:“為人後於異姓,非禮也。雖受天下於郭氏,豈可以天下之故而易其姓氏所出?”王安石卻咬死了世宗姓柴,但也承認柴榮是繼承了郭威的江山,王安石認為繼世宗之祀,必須是柴氏,而非郭氏,因為郭氏無後人,若有後人又何必傳位給柴榮?宋仁宗認為王安石說的有道理,於是封柴氏家族世代為崇義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碗蓮怎樣配製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