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端木賜香
-
2 # 一枚蜻蜓
東南互保事:其一,歷經數變的晚清國家權力早已鬆鬆垮垮,不具維護國家利益及領導改革之實質意志與實力;
其二,晚清中國地方社會建制完整,藉助變亂做強,有自主自治取向;
其三,東南互保本質為地方自保,潛伏南北分裂隱患,晚清快速媾和使其得享體面,若晚清堅持抗戰八年多,東南互保與汪精衛路線就扯不清了,歷史名節也看機緣;
其四,東南互保折射之中國體制結構的南北問題、央地問題、陸海問題等,至今猶有餘緒!
-
3 # danyboy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十分有意義的契機,是與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截然不同的一次政治形式的嘗試。因此,對這件事不宜就事論事,不宜立場先行,而應仔細分析其前因後果,從中獲得借鑑。
一、東南互保的簡略經過東南互保與義和團運動有關。義和團興起後,清廷內部對其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
其中,較為進步的立憲派,以及對世界局勢比較瞭解的洋務派,清廷內部以漢族官僚為主體的實力派,都是反對義和團的。在他們看來,義和團的本質是荒謬的迷信活動,是由一群既不懂世界大勢,也不懂國內局勢的一群最底層的人士發起的運動,對社會秩序和物質財富有著大量破壞。義和團也沒有先進性,不會推動歷史發展。因此,這一批官僚就謀劃用自己的方式來抵抗義和團。
這一批官僚主要就是後來東南互保的一批人士。
另一方面,頑固派、滿族貴族、極端排外派,則信任義和團,希望藉助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力量,把列強驅逐出去。這批人完全不知道國際國內社會發展到了何種程度,都已經進入20世紀了還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之類的說法。
這兩撥勢力在對義和團的態度上截然相反,出現了分裂。
於是,反對義和團的一撥人,就私下裡和列強聯絡,商量萬一出了事兒,大家可以一同抵抗義和團。
結果,義和團沒鬧出大風浪,反倒是信任義和團的那波人,以慈禧太后為首,下了一個詔書(嚴格的說不是宣戰,但效果等同於宣戰了),與十一國打起來了。清政府這個舉措,一是釀成了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造成了民族屈辱;二是導致義和團大量殺害他們自認為的“漢奸”華人,事實上被殺的洋人很少,多數是咱們華人;三就是東南互保。
東部地區的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一看,清政府這是胡鬧啊,於是都“抗旨”,按照原來與列強就防衛義和團達成的協議,宣佈中立,不參與清政府的“宣戰’。這就是所謂的東南互保。
二、如何評價第一,保護了當時東部沿海及四川、安徽、兩湖、兩廣一帶免遭兵火,保護了這些地區的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當然,東南互保的初衷是保護列強和上層人士的利益。但在防止被義和團蹂躪方面,這些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是共通的。
第二,徹底證明了清政府已經失去實權。這是非常重要的影響,一方面,清朝的滅亡正是各省紛紛通電獨立而實現的,二是後來中國走向南北政治分裂,南方政權成功北伐的格局,東南互保是一重要節點。
第三,證明了華人有自治的能力。自治,一向被看做是華人的短板。在很多政治文化看來,華人要麼是一盤散沙人人自行其是,要麼是被嚴密組織起來的沒有個性的奴僕。這種說法令人憤怒又無可奈何,因為長期的中央集權和高度專制,確實造成了這種後果。但是,東南互保則證明了華人可以自治,可以脫離皇帝,可以區域性的組織起來。
第四,消解了‘犯上作亂”這種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在古代中國,謀反、犯上,都是十分恐怖的罪行。特別是清代,文字獄盛行的時候,一句話說不好都可能掉腦袋。明朝,不服從皇帝的方孝孺會被滅十族。每次看到此類歷史,我都會非常憤怒、感慨,為什麼古代會有如此可怕的文化。但是東南互保是如假包換的“犯上作亂”,但清廷對此奈何不得,從而消解了古代中國這種野蠻的政治文化。
-
4 # 中學地理楊老師
19世紀末,隨著清政府在一些列的對外戰爭中是不斷潰敗,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加深。大量的賠款讓中國經濟凋敝,下層民眾的生活越來越困苦。雖然列強在中國也大量的建立西式學堂和醫院,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但是總體上來說,更多的是從經濟到政治,從政治到文化的全方面侵略。
《時局圖》
面對著國家的衰落,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都以失敗而告終,國家的未來在哪裡?普通民眾越來越把洋人和洋教視為最大敵人。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因為洋人侵略中國,中國就不會落後,老百姓更不會受苦,各種民間的秘密組織逐漸從反清轉變為排外。以義和團為首的民團運動在華北地區迅速興起,他們多為貧困的農民,對洋人深惡痛絕,極度仇視西方的教會,因而成為了列強的眼中釘、肉中刺,多次要求清政府儘快剿滅義和團。
義和團興起
對於義和團,清政府最初態度也是盡力剿滅,以免引起西方列強的不滿,然而此時的清政府已經不是當年剿滅太平軍和捻軍時的那個清政府了。一方面在經歷了多次戰爭的慘敗後,自身的力量早已大不如從前,統治階級內部早已矛盾重重。另一方面,西方列強的侵略日益加深,國內民眾反抗侵略的情緒想壓也壓不住。
德皇威廉二世檢閱侵華部隊
與此同時,清政府與列強的矛盾在不斷的激化。戊戌變法中,各國紛紛表示同情光緒帝,並且協助不少“康黨”逃到國外,讓慈禧頗為不滿。甲午戰爭之後,列強紛紛強租港灣,劃定租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也讓清政府與列強的關係日益緊張。在慈禧的授意之下,清政府對義和團由“剿滅”開始轉變為“招撫”,這一政策的改變使得義和團迅速壯大,並且公開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大量的民團湧入直隸與京師等地。當然,慈禧並非真的認可了義和團,只是因為看到義和團確實很難剿滅,轉而產生了利用義和團的想法。眼看著清政府已經無力控制形勢,組成一支聯軍,武裝干涉的聲音越來越強。1900年5月,列強正議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組成了所謂的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
義和團抗擊列強
面對著列強的武裝干涉,清政府內部的分歧也是越來越大。部分大臣力主鎮壓義和團,使列強失去武裝干涉的藉口,部分大臣則主張利用義和團與列強對抗。作為實際的決策者,慈禧既沒有信心鎮壓義和團,也沒有膽量利用義和團抵禦列強,更多的是希望和平解散義和團。1900年6月16日,慈禧太后再次宣佈暫停鎮壓義和團,派兵保護列國使館,希望以此換取列強停止進兵,並且表示如果列強繼續進兵,就不惜開戰。然而虛弱的清政府根本無力控制局勢,雙方都不打算買賬,這讓慈禧左右為難。6月17日,慈禧接到謊報,說列強要她歸政給光緒帝,盛怒之下,決定向列強宣戰。6月21日,慈禧不顧光緒帝及眾多大臣的反對,以光緒帝的名義向列國正式宣戰,一時間,官軍與民團“團結協作”,奮力抗擊八國聯軍。
“東南互保”中的李鴻章
然而清政府對列強宣戰的詔令傳到地方各省時,不少總督巡撫完全沒有興趣。特別是長江流域的大量漢族官僚,完全對宣戰詔令置若罔聞。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聞聽朝廷向列強宣戰,回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以張之洞為首的漢族官僚甚至做好了皇帝和太后一旦被殺,就讓李鴻章擔任中國第一任總統的準備。以英國為首的列強也害怕義和團勢力發展到長江流域,擔心各地清軍越來越倒向義和團,積極策動東南各省的巡撫、總督形成一個聯盟,共同阻止義和團在長江流域的發展。東南各省的總督、巡撫紛紛表示不接受清政府的詔令,各省紛紛聯合,尋求自保。於是,“東南互保”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形成了。
“東南互保”中的省份
東南各省的總督、巡撫的這一行動,表面上看和清政府的“宣戰”有牴觸,但是從本質上與清政府對內鎮壓人民,對外妥協的一貫方針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清政府對於“東南互保”,其實也是同意的。在接到相關的報告時,清政府認為意見“正復相同”,同意了各省的做法。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
對於八國聯軍侵華中的這場“東南互保”運動,如何評價並不容易。按照傳統的觀念來看,“東南互保”有利於列強集中兵力鎮壓義和團,同時也破壞了東南各省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張之洞等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從學習西方發展到了懼怕西方,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這是一種賣國行徑。然而到了當代也有很多人認為,在當時之條件下,張之洞等人的行為也不無道理,因而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階級根本無心真的要對抗西方列強,對列強的宣戰完全是個人情緒的突然決定而已。“東南互保”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長江流域遭遇戰火,為國家儲存了實力,也避免了後來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命運。
《辛丑條約》簽訂
毫無疑問,“東南互保”是清末漢族官僚與滿清政府的公開分裂,也是地方實力派與中央政府的公開分裂。這場運動及後來簽訂的《辛丑條約》,讓清政府徹底威信掃地,軟弱與無能表露無遺,一個表面上依舊統一的國家早已病入膏肓,各地的實力派擁兵自重,辛亥革命之後國家分裂,軍閥混戰的根源在此時已經形成。所以說,“東南互保”並非是一次單純的賣國行為,更談不上是“明智之舉”,這場鬧劇的發生反映出清政府大限將至,任何虛偽的改革恐怕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它即將滅亡的命運。
-
5 # 一枚明粉
東南互保是晚清史一個節點。他帶來三個結果:地方督撫可以以“矯詔”為名拒絕中央政令;在整個國家狂熱之下有人清醒儲存了半壁;人民在外族侵略中積極抗爭。前者意味著清王朝國運將衰,後者意味著華夏會繼續存續,華人將會為民族獨立富強繼續奮鬥。
(東南互保)
1、社會到國家的狂熱在清末,隨著西方經濟、文化的滲透,不可避免的與中國基層社會產生衝突。而清王朝的舊官僚在此時要麼不作為、要麼亂作為,將矛盾進一步加大。華北民間練拳活動加上饑荒自然會外出。
而朝廷中樞經歷了戊戌變法之後,走向另一個極端,新上臺的剛毅是大清的鷹派,想在事實上解決西洋問題。
(義和團運動)
北上的拳民遇上朝廷的新形勢,迅速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清朝和各國的關係急劇惡化,最典型的事件是殺大使和攻擊使館區。
2、狂熱中的冷水按照國際公法,攻擊使館區確實不合適;但按照人類通理,侵略滲透也是不合理的。
西方人在他們的立場上做出了行為;清王朝在他們的立場上做出了行為。
南方的督撫沒有聽從朝廷的號令,給京師的狂熱破了冷水。
(東南互保)
這不外乎兩個原因:地方督撫有實力與魄力不聽號令;真的打不過西洋,打下去國家會糜爛,不如儲存半壁。
3、歷史演進清王朝的權威衰弱,之後十年裡的集權並沒有到了中央,只是北洋形成了小中央。武昌一舉,諸省獨立。
(辛亥革命)
華人的抗爭精神還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著,直到國家獨立,民族富強。
回覆列表
中央政府對外宣戰、地方政府卻私下與對方握手言和的“東南互保”,算得上亙古未有之事,從當時和後來的發展來看,大體上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影響。
一、保全了東南廣大地區民眾的生命財產,維護了江南的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根據東南互保約定,東南官方對傳教士、教民、教產予以了保護,避免了戰禍。東南各省和上海租界,都發布了“安民告示”,要求錢莊銀行照常運營,不得收盤歇業,保護了民族工商業和民眾的正常生活,使東南各省的社會經濟得以健康穩定發展。
二、阻止了西方列強入侵長江流域的企圖。
在慈禧宣戰之前,張之洞就婉拒了英國的軍事援助。由於地方督撫對各國商民、教產盡力保護,沒有給列強出兵東南的藉口,阻止了西方列強入侵長江流域的企圖。
三、為洋人出兵上海創造了條件。
按照互保規定,租界由各國共同保護,這就給了列強增兵租界的藉口。先是英國派來2000印度兵,法、德、日等國隨後也派兵入滬。一時間,上海兵營遍佈,軍艦成片。直到1902年底,1903年初,列強才達成協議,從租界撤軍。
四、中央集權更弱化。
東南互保之所以能夠實施,與晚清內輕外重的政治格局有很大關係。而晚清內清外重的政治格局,始於太平天國。從太平天國被滅,到1900年,晚清地方督撫的話語權已經經營半個世紀了。更關鍵的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這些領軍人物,有的是直接鎮壓太平天國起家的中興名臣,有的是清流領袖兼中興名稱,有的是國際舞臺歷練過正操練新式軍隊的年輕新銳,他們頗有聲望,既是朝廷的倚仗,又足以安定地方,同時還兼具洋人的信任,只有他們聯手,才能使東南免遭戰火塗炭,並保全中國與政府。
五、東南互保使慈禧對重塑中央權威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西狩”迴鑾後,她曾嘗試削弱地方督撫之財權、軍權,沒承想非但沒有收回,反而招致地方權力愈加膨脹。直至清帝遜位,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以解決。之後成了中國近代命運的雙刃劍,地方權大,所以武昌起義一成,地方立即摧枯拉朽,紛紛搖身變成革命政權,這是好的一面;壞的一面,清政府破產重組,袁為董事長的新董事會走馬上任,才發現各地部門分經理根本怕董事長的,導致民國新公司,從始自終,就是個爛尾樓,董事長換了一任又一任,都一任都氣得半死,後來的蔣董事長表面上統一了,但實際上,外圍對手讓他焦頭爛額不說,就是內部也從沒有真正的整合。不爛尾才怪呢。
綜上,儘管東南互保為後期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遺留問題,並且影響了以後的歷史程序,但就當時的情勢而言,實為最佳之選擇。無論他們是出於公心也好,私利也罷,作為後來人的我們,都應該將那些為東南互保做出貢獻的政紳精英們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