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9
回覆列表
  • 1 # 貓和老鼠一

    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

    李煜的下場:不過是發發牢騷、思念故土,他一個 亡 國的文人,宋太宗也放他不過。司馬昭又是何許人呢?他看了阿斗的表現後,就又放心,又鄙薄,又好笑,阿斗最終得以頤養天年,換了是我們任何人處在阿斗的位置上,肯定被司馬昭猜忌死了,不早點弄死你,也要囚禁、折磨你。但阿斗一招卻能將這一切化於無形,究竟他是缺心眼還是大智若愚呢?我比較傾向於後者(萬一他真缺心眼呢,囧)。

    因為只要是個正常人,自己的國 家,或是家族,被滅了,自己成了俘虜,敵人在自己面前奏家族、家鄉的音樂,是個正常人都會悲傷難受,司馬昭還問他“思不思蜀啊?”太過分了!阿斗卻笑嘻嘻手舞足蹈:“此間樂,不思蜀”,讓我想到《塵埃落定》的主人公。可見傻子和天才僅一線之隔,不過世俗人皆不能理解。

    曹魏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即使有四川蜀道的“天險”及東吳的長江“天險”,也無法阻擋。所以明知自己身處險境,自己國家處於“熊市”,阿斗的舉動絕對是明智之舉。

  • 2 # 叨叨文史

    這段話可以說半句對半句不對。

    對的是關羽教不會。作為蜀國的開國功臣,跟隨劉備拜把子出生入死,一路拼殺過來的。可以說在關羽眼中,除了大哥三弟之外,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裡。關羽對上層人士很傲慢,但對士兵禮愛有加。張飛反之。面對孫權說媒,竟然對一國之王說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的話。連諸葛亮都很忌憚他。因而沒人敢教他。就連劉備都沒有說他什麼,倒是常常教導張飛要體恤士兵。在劉備收服馬超之後,關想和馬超比試,諸葛亮嘉獎關羽一番。關羽並把嘉獎信展示給眾軍士看。由此看出關羽是一個非常傲慢,自尊心極強,容不得別人半點批評的人。因而是教不會的關羽。

    而劉禪所處的時代已經是蜀國衰弱的時期。蜀國各大人才凋零,劉備託孤白帝城。交給他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而此時還有諸葛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行使絕大部分的權利。作為先帝的託孤大臣。並且對蜀國有著居高至偉貢獻且一片赤膽忠心的相父諸葛亮。只能聽之任之。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其實非常厭戰。於是重用了蔣琬費禕等人休養生息。作為三國時代最弱的蜀國。常年的北伐戰爭,嚴重消弱了蜀國的實力,百姓民不聊生。人人面有飢色。即使劉禪有漢武大帝的雄心壯志。也沒有國力支撐他去實現。能力如此強的諸葛亮況且不能實現的例子已經擺在面前。說他扶不起的阿斗,僅僅只是演義戲劇效果。把劉備匡扶漢室的夢想失敗,歸罪於扶不起阿斗,我認為是極其可笑的。恰好他是大智若愚。面對鄧艾偷渡陰平。便直接投降了,因為他明白。在實力面前,個人夢想不堪一擊。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百姓都戰死。而投降後,為了生存他只能裝作樂不思蜀。最終得以善終,這不得不說是他另一種智慧。

    那些說他付不起的人,我想換作是他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做到。他們也無法理解,常年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是怎樣的。尤其是那種以卵擊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戰爭,為了所謂的匡扶漢室的正義和道德而戰,而忽視百姓的安居樂業。古人並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一個口口聲聲為了君王劉備恢復漢室的夢想,卻忽視民的生活質量的政權誰能扶得起?

  • 3 # 有史以來

    半句對,半句不對。

    關羽確實是教不會,為何?因為他出場的起點就高,武力謀略都是一流,所以心高氣傲,自以為是,聽不得別人的建議,也不會去虛心學習他人。所以關羽是教不會。

  • 4 # 趣文談史吧

    縱觀整個三國演義,的確是這樣的。扶不起得阿斗,教不會得關羽。

    阿斗劉禪,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長阪坡趙雲救下他給劉備時候,被劉備給摔傻了,從小到大連個三字經都背不熟。後來劉備白帝城留遺言時候,阿斗跟隨諸葛亮去,都忘不了蛐蛐,真是沒辦法。後來諸葛亮死後,蜀國沒多長時間劉禪就投降了。被世人稱為“扶不起得阿斗”。

  • 5 # 星虎談神話

    從整個三國來看,確實是這樣呈現的

    阿斗,原名劉禪,劉備的兒子。阿斗為人不思進取,只會整天玩樂,即使有諸葛亮這樣的名臣輔助和教導也無濟於事,最終導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還落下了“樂不思蜀”這樣的千古笑柄。連諸葛亮這樣的名士都對劉禪無可奈何,也確實是扶不起阿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病人可以深蹲運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