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了麻
-
2 # 阿峰說體育
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把自己的社會經驗傳授於他,為他們創造平臺和施展空間。
-
3 # 育童園
第一,父母要認識到,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了,所以父母不能還是像小的時候一樣什麼都要管的
第二,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隱私和自尊心,父母不能干涉,多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第三,這個時候教育孩子就不能像小的時候了,這個時候的教育尤其重要,要多溝通,多跟孩子聊一聊,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聊,而是當作朋友一樣的去聊
第四,孩子犯了錯誤首先不能先去批評,先做好溝通,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4 # 千分紙二
當我十六七歲的時候,我爸我媽基本對我屬於放養的狀態。
第一我高中了時間本來就很少了,大部分都在學校她們也沒法管我了。
第二,我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如果他們真的管我,不一定能管住,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孩子已經大了,有判斷能力了,已經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時間段放養孩子會比較好,只要他不惹是生非,一般都不需要家長去幹預了。
-
5 # 偶遇蘇子葉
十六七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記得我們看球(十六歲花季)、(十七歲雨季)、(十八歲不哭)等電視劇都是源於那個時代的電視作品,而如今的(少年團)等成了這批孩子心中的偶像,影視作品,從兩個時代的影視作品就能看出孩子的變化,但不變的是孩子的純真以及對知識的渴求、對朋友這個概念的懵懂勁。
我覺得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相處
1:首先把他們當大人,別總說孩子孩子的;大人之間的交流有秘密但不至於隱晦;
2:其次平等溝通,他能敞開心扉與你說,你就要敞開心扉與他表達,不欺騙他們,給他們以充分的自由信任與鼓勵
3:最後要看到其進步,大聲表揚小聲批評
這個年齡段敏感多疑、家長要多溝通多理解,別總嘮叨他們,大道理比咱懂得多。
用科學的方法鼓勵他們前進,但也要督促,要適可而止!
-
6 # 快樂庭院
十六七歲的孩子,比起十二三歲的孩子,在性格和為人行事方面 基本上都已經成型,他們思想也漸趨成熟,所以和這個年齡的孩子相處還是以尊重順從為主,不過尊重他們、順從他們的的意見並不等於不過問。
如果在這之前,親子關係較好,此時家長又比較開明,孩子就好相處,如果親子關係不好,家長控制慾較強或者一直比較嬌寵,此時估計就麻煩比較多。
具體怎麼相處,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完美的適合每一個家庭的方法,只有幾點原則建議,家長自己去把握:
1,尊重孩子成長,無條件接納和愛孩子,向孩子強調一點: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永遠愛你。並且對孩子多說肯定的話。
你成績優秀我為你高興,你學習不好,我為你憂心,但是,不管你好還是不好,我都愛你。
2,尊重孩子的獨立,不要把孩子的事情當成我們自己生活來處理。
和孩子拉開一些距離,對他自己的事情允許他有選擇和決定的權利,並且要儘可能地接受他的選擇和決定(當然是不違法不違背道德的)。
3,把家裡的事情和孩子坦誠地溝通,把他當做一個成年人般地溝通,並且對他的意見表示出重視。
4,在孩子需要自己的建議或者意見時,要慎重地思考並給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不能強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違法不道德行為除外)。
以上四點用一句話表示就是:和孩子處好關係,尊重他的成長,需要的時候儘可能地去影響他。
-
7 # 碧海豬
既然自立和自我意識很強,那平時無論學習和生活的事就讓他自己安排唄!然後每天聊一些閒話,注意他的情緒波動就夠了。
-
8 # 微風和煦的悅讀世界
推薦您看《為何家會傷人》,你也許就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比較好。
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讓我瞭解了家,看到了性格缺陷產生的根源
家,是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一個本應是心靈港灣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家,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幸福。家是我們愛之最深地方,也可能我們被傷得最深的根源。
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讓我瞭解了家,看到了自己性格缺陷產生的根源,一本直擊心靈的書籍。發現問題,不迴避,才能對症下藥,有所改善。
結合我的成長經歷,以及做高中班主任的經歷,我覺得我們都需要好好看看這本書。在書中,我們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更好地認識自己,直面內心的膿包,戳破它,雖然會很疼,但是你可能有所成長。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父母關係親密而和諧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
但我們傳統的家庭中,親子關係經常處於中心,而夫妻關係則被放在邊緣。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系類的問題。
當父母關係不和諧,媽媽得不到來自爸爸的愛與關注,她在家庭中的存在感不強,她就很容易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把兒子當成一個情感的替身,過度地關注兒子,干涉孩子的方方面面,兒子的精神負荷會比較嚴重,他很想,但是很難去脫離母親的掌控,這樣的男人,以後即使是成家,母親與老婆也比較容易產生婆媳大戰。
如果父母關係不和諧,並且父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一個女孩成長在這樣的家庭中,那麼這個女孩子要麼經常被父母忽略,要麼受到父母的虐待,她的安全感就很匱乏。變成一個比較自卑的人,成家以後,容易把她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帶到新的家庭中。在不幸中,輪迴。
如果她生的是女兒,那麼她與女兒的關係一般不太好,她會把“內心那個不被接受的小女孩”投射在女兒身上,對她處處挑剔、處處不滿意,實際上,只是她內心的小女孩得不到愛,她不懂得該怎麼去愛別人。因為父母不喜歡自己的女兒身,使她本能的厭惡自己,最終做了一些傷害孩子事情。
中國傳統的觀點認為孩子三歲之前,什麼都是不懂的,你要怎樣對他都可以。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一個人的安全感恰恰是在三歲之前就建立起來的。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0~1.5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平時多抱抱孩子,親親他是非常重要的。
幼年時期,父母必須用無條件的愛來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島。心中有了安全島,孩子才有信心去面對外面的世界,和人交往。因為他深信,當他受傷了,他可以回到這個安全島來療傷,然後才有勇氣重新出發。
這幾年做班主任,我和學生交流發現,很多孩子都與父母存在著各種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興趣愛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援,更多是諷刺與打擊。孩子們是善良的,一方面渴望得到父母的愛與認同,另一方面又為受到傷害而痛苦。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經常是不平等的,我們對待孩子沒有看成“我與他”,而經常看成“我與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感覺要怎樣對待孩子都是可以的。
卻很容易讓孩子在無形中就受到了傷害。
小A從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很可愛,也很貼心,父母和老師都很喜歡他。但是進入青春期之後,小A與父親的關係變得非常惡略。小A不想和父母說話,經常回到家裡就把房門關上,沉浸在網路遊戲的世界了。進入高中,成績一落千丈,對於父親的管教,他用沉默與倔強對抗著。他爸爸被氣得無可奈何,甚至有時,會說:“恨不得掐死他”。
實際上小A的問題並不是一兩天形成的,他性格的形成與父親的教養有著直接的關係。小A的父親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所以小時候,孩子不太敢在父親面前表達真實的想法,表現得比較順從乖巧。但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識已經比較強烈了,他希望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主,但是父親則否認了他的選擇。
他想留在以前的學校讀書,可他父親覺得他以前的學校高中不是很好,所以幫他轉入了另一所教學成績更好的學校。但原來的學校有小A最好的朋友,父親不顧他的意願,硬要幫他轉學。小A在心中對父親的不滿積蓄到了頂點,他用自暴自棄的方式來對抗父親。小A的內心想,“你可以決定我對哪所學校,但是你無法決定我怎麼學。我偏不好好學。”
實際上小A是一個很善良、很單純的孩子,只是父親簡單粗暴的對待方式令他難以接受,所以他透過自己的方式向父親抗爭,並且不停地封閉自己,不和身邊的新同學有更多的交流。
後來,我無數次,找他談心,讓他有一個排解心理委屈的出口,並且開導他應該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而不是用破罐破摔的方式來報復父母。他有所觸動,有所改變,但是他與父親之間的節,還是隻有他們自己才能解開。
武志紅說:“父母關係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版,而且也是孩子以後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模版。”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應該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來尊重。要去用心感受,並且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不要以愛之名綁架他們的自由與精神。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總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選擇。”一定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回覆列表
“孩子是個男孩高二了,由於我和他媽媽一直在西藏工作,從小就沒有辦法與孩子在一起,是奶奶和婆婆帶大。小時的他非常乖是家裡和學校的乖寶寶,成績也非常優秀。”父母通常都會喜歡小時候的孩子,因為小時候的孩子很少有自主意識,也很聽話。所以你想想你懷念的是那個在你眼裡所謂的乖寶寶,還是懷念曾經成績優秀的孩子。但是你懷念哪一個,你還唸的都不是你兒子。一般父母對子女的評價無非是你乖不乖,聽不聽大人的話,學習成績怎麼樣,可是這些東西重要麼?重要也不重要,重要在於子女聽話父母會很爽,不聽話父母會不爽。你兒子要是是未來的馬雲,但是他什麼都不聽你的,什麼都反對你,你願意嗎?很多父母喜歡的只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子女,所以覺得聽話的就是乖孩子,學習好的就是乖孩子。你要明白,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不見得按照你的想象成長,你喜歡的他,是活生生的你兒子,不是喜歡一個隨便的乖寶寶。
“我們只是在每年休假或出差才能與孩子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從初二時,開始不在與我們溝通。”孩子小時候沒機會交流,現在也沒機會交流,然後你說孩子開始不和你交流了,這不都是理所應當會發生的事情嗎?再說,即便不交流,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兩代人本來就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有什麼好交流的呢?
“發現他早戀了,現在高二他又早戀了!”哇,孩子居然早戀了,怎麼辦,一輩子都要毀了,早戀太不道德了!我非常討厭早戀這個詞,多早叫早戀。你發現他早戀了,然後呢,你覺得早戀是非常不應該的事情麼。很多父母禁止早戀,將來子女找不到物件還要逼婚,怎麼這麼有意思,管的這麼多。這些人最大的理由無非是影響學習,戀愛不應該發生在這種時候。那為什麼外國的孩子天天搞物件也沒人管,也沒見外華人有多墮落。你說,是一個可以正大光明的談戀愛,和父母也可以心平氣和的談論自己女朋友的環境影響學習,還是每天偷偷摸摸,拉個手都要刺激半天,每天想著怎麼躲著全世界的眼睛影響學習。談戀愛都有蜜月期,那時候朝思暮想的,但是談的時間長了,談的人多了,自然就會迴歸普通的生活。那你說禁止談戀愛不就沒有這些事情了嗎?那你真的管得了麼?你管得著嗎?人對於異性的美好感覺正是這個年紀出現的,所以你除非閹了你兒子,要不你管不了,子女也不是父母的奴隸,談戀愛這種事情父母也管不著。你現在覺得兒子談戀愛不好,然後用自己的大道理去批評兒子一頓,你自己爽了,兒子能聽嗎?你還想讓兒子和你交流,你這樣他怎麼可能還和你交流。你首先要做的是改變早戀不好的思想,和兒子可以心平氣和的談論他們戀愛的事情,別讓你兒子做出出格的事情,這樣就很好。
“我們根本走進不了他的內心中,他在我們面前表現出的是無常,甚至於告訴我他抑鬱了,看不到他的笑臉!!”所以你是覺得他抑鬱是不對的,還是覺得他抑鬱是針對你,還是真的關心他是怎麼抑鬱的?誰規定父母一定要走進子女的心中,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走了嗎?我感覺你更多是想用父母的身份介入到他的心中。每個人都有無話不談的朋友,為什麼朋友可以進入他的心中,為什麼你不可以,因為你沒有把你兒子當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平等的人,一個朋友對待,所以人與人之間心靈不通不是很正常的嗎。他說他抑鬱,或者是年輕人因為一些小事過於敏感,或者是他真的有很痛苦的事情,但是這些都是他真實的幹啥哭 讓他很難受的感受,看你的描述,並不是關心他為什麼抑鬱了,我怎麼能幫助他,而是他為什麼抑鬱了,怎麼就抑鬱了呢,有什麼抑鬱的呢。你不要抱怨你走不到他的心中,人與人的心靈本來就是互相封閉的,你想走進,就要去思考他的想法,去理解他,把他當個平等朋友對待,不然你就做好你該做的,不要瞎管,也不要妄想進入孩子的內心,你要是非要強行進入孩子的內心,你就會遇到更強烈的反抗。
“我們是為了建設邊疆,在父輩援藏一生之後我們繼續為了西藏的發展默默奉獻著自己,現在已經45歲的我們奉獻了一生,可孩子卻是這種結果, 誰能幫幫我。”首先給你們說一聲辛苦了。但是你的奉獻和你與兒子關係沒有關係。不是你對國家做貢獻了,得到了自己人生價值的生化,兒子就一定是好結果。你也沒有對你兒子做什麼,有付出才有回報,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的多,犧牲很大,不代表你可以在另一件事情上不付出就有效果。你千萬不要有這種不平衡的心理,這是兩回事。
最後說一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你們之間出現了這些問題,必然不是你一時半會能解決的,甚至就算大家和你講,你也不見得能認識到你哪裡不對,你也不見得能轉變自己的想法。最後只能說,如果真的改變不了什麼,千萬別激化矛盾,別用所謂的為你好去瞎管你的兒子。都高二了,已經是個大人了,父母帶來的正面作用已經非常有限,但是能給孩子帶來的負面作用是無限的。
利益相關:一個普通的被坑了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