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夜史話

    1644年的大明風雲跌宕,崇禎皇帝固守北京城,李自成圍寧武、破大同,兵鋒直指北京。而山海關外,兵強馬壯的八旗鐵騎早已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破掉山海關而入北京城,局勢萬分危急。

    北京城已經無堅守的可能,身為一國之君的崇禎以及文武百官們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很多人在讀到明朝末年這段歷史時,都會發出一個強烈疑問:李自成快打到北京城時,崇禎為何不學宋朝,遷都呢?

    我們知道,南京是大明開國時期的都城。朱棣稱帝后遷都北京後,南京一直享有陪都的地位,六部機構等政府管理機構都很健全。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東南地區還沒有受到起義軍的波及,經濟富裕,加上長江天險,崇禎遷都這裡固守一段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同時,1644年的大明正處於小冰期,氣候異常,中原地區莊稼絕收,致使十室九空,慘不忍睹。這也是李自成起義軍得以迅速壯大的原因,如果崇禎將長江以北暫時讓給大順軍和滿清爭奪,自己坐山觀虎鬥,待雙方筋疲力盡時北伐,很有可能恢復大明國祚。

    就在崇禎皇帝束手無策時,左中允李明睿在朝會後悄悄地留了下來,他決定向崇禎獻上一計策,“闖賊氣焰囂張,直逼京師,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惟有遷都南京,才可以解除目前之急,從而再圖征剿之功。”李明睿的意思很簡單,皇帝啊,北京城是不能繼續待下去了,只有遷都南京,才有可能東山再起。

    早在前一年,也就是崇禎十六年,周皇后就向崇禎旁敲側擊提出遷都南京的事宜,可崇禎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當李明睿挑明要遷都後,崇禎認為遷都是可行的,但是大臣們不同意,該怎麼辦?

    改日,崇禎廣泛徵求大臣們的建議。崇禎這一舉動立即遭到非議,被後人認為是崇禎是愛惜自己的名聲,不肯落下“逃跑主義分子”的名聲,所以希望大臣們來當替罪羔羊。這是一個大誤解,崇禎要遷都必須要得到內閣和六部官員的同意,因為明朝中晚期的每一項政治決定都在內閣票擬的控制下,皇帝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弱。

    崇禎剛提出遷都,朝堂上反對聲如潮。比如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絲毫不給崇禎面子,認為遷都是“邪說”,還說“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下,崇禎無可奈何,只能嘆息“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就這樣,崇禎南遷作罷,最終自縊於煤山。

  • 2 # 破乞

    第一:4月25號,北京城已破,崇禎皇帝據說當天還在皇宮裡面奔跑了一圈,等著是不是看有大臣上朝,陪他最後一段,但是沒有等來任何一個大臣。絕望的崇禎在自己的貼身太監王承恩的扶掖之下,顫巍巍走到了故宮後面的煤山,也就是現在的景山,在山頂的歪脖樹下自縊身亡。

    第二;4月24號的傍晚,崇禎皇帝擺了一桌家宴,把自己的妻兒老小都叫來,然後喝酒、吃菜。吃完之後,掏出寶劍說,事已至此,我們都應該去死了。周皇后臨死前說,說夫君哪,你就是不聽我的勸,你別忘了,咱南京還有一個家啊,咱們應該早早地南遷。說完這番話後,周皇后就自縊身亡。

    第三:1644年的2月份,一個叫李明睿的大臣,他就提出了整套的逃跑方案,說陛下,不行了,咱得跑吧。崇禎皇帝他也知道,說是該跑,但是他跟李明睿講了一句話,說這個事要保密,事不可洩,洩我則殺你之頭。

    崇禎皇帝剛開始聽著這個方案,有道理,有道理,不住地點頭。等聽到最後一句,什麼?讓我自己掏錢,發內帑?不行不行不行,我沒錢,這錢要出得戶部出。這李明睿說,那戶部出,這就不是咱倆的事了,對吧?您自個兒不肯掏錢,這事兒就變成國家財政的事,那就必須提交到朝堂上,讓閣臣們來共同商討了。

    於是第二天,1644年的2月21號,這件事就提到了閣臣會議上。馬上就有人提出來反對,不行,你不能走,君死社稷。

    第四:為什麼大臣反對,一點不務實呢。

    第一條,確實沒到最後一刻,因為最後一支力量還沒有押上去。這支力量就是我們後來都知道,吳三桂,關寧鐵騎,還在那個地方,山海關那兒擋著後金呢。應該把他調回來,如果這支部隊再淪陷了,我們才到了最後一刻。這是一,還有指望。

    第二,要知道北京城在崇禎時期年間,已經是一柄破鼓萬人捶,已經被圍城過五回了。當然圍城的都是後金的隊伍,少數民族嘛,往往是搶點東西就跑了。所以北京城戒嚴這件事對於崇禎君臣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不是什麼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所以這一回有那麼嚴重嗎?次數搞多了之後,就沒那麼疼了嘛。

    第三個原因就更重要,要知道華人的思維方式裡面,他沒有宗教、沒有崇拜、沒有信仰,但是他有一個東西,就是歷史和祖先,華人的思維方式是歷史性的。我們今天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當時上上下下腦子裡都知道一件事,這件事像一根刺一樣紮在每個人的腦子裡。

    這件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就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明英宗那會兒。英宗因為北狩在土木堡的時候,讓北元給抓了,然後這邊扶了一個景泰帝,剛開始是監國,後來當了皇帝。那怎麼辦?北京城又被圍了,被蒙古人給圍了。這個時候就有大臣出來說南遷,這個人是誰?姓徐,叫徐有貞。徐有貞說得跟剛才周皇后一樣的話,我們南方還有一個家,一整套班子,我們去那兒吧。

    這個時候朝臣蹦出來一個人說我反對,這個人是誰啊?于謙,不是說相聲那個,是歷史上真正的于謙,很多人讀過他寫的詩,千錘萬鑿出深山,就是他。于謙說不能走,那說不能走怎麼辦呢?于謙說我來啊,我來啊,我牛逼啊。然後于謙真的牛逼啊,就主持了北京城的保衛戰,然後就成功了,北元的隊伍退走了。

    所以事實證明,最後一刻堅守還是有道理的,保住了一片錦繡江山。所以這個時候策劃南遷的徐有貞反而成了一種奸臣的,至少是失敗的言論。好死不死,這個徐有貞後來被證明真的就是個奸臣。因為後來明英宗被放回來之後,在南苑當他的太上皇,然後徐有貞就策劃了奪門之變,讓明英宗復位,把景泰帝這一支就幹掉了。所以雖然在明朝的君臣,他們表面上不說徐有貞是奸臣,因為畢竟英宗是他們的祖先嘛;但是徐有貞的奸臣形象,和他做這樣一次錯誤的政策建議連在了一起。

    第五:崇禎皇帝他跟自己的中層幹部關係不好,以至於連一個像童貫、蔡京這樣的奸臣,在他最危急的時候給他鋪一段下坡臺階的路的奸臣都不會再有。這主要源於崇禎的性格。首先,刻薄寡恩,就是幹活行,幹活之後說給點好處,這事不行。第二個毛病,就是溜肩膀,不擔責任,所有的責任都是下面的。第三點,他有點女性思維。就是他不是太理性,有的時候非常感性。比如說他一生當中多次下過罪己詔,打仗不行嘛,下詔罪己,很委屈,很誠懇的樣子,向天下人承認錯誤。可是承認錯誤之後,他就憋了一口氣,窩了一個火。後來史學家就發現,他每下一次罪己詔之後,一定要找茬殺一個人。

  • 3 # 小哥燴史

    明朝除了帝都北京以外,在陪都南京還有一整套完整的組織架構,行政班子,崇禎其實完全可以南遷以避闖王兵鋒,之所以沒有這樣做,原因有三:

    1、盲目自信

    前有土木堡之變後北京保衛戰,後有皇太極圍城遁走退兵,所以在崇禎以及一眾大臣心底,就有了這樣的潛意識:北京城防堅固,守衛不成問題,李自成奈何不了。

    而且,在崇禎看來,他一開始就覺得李自成不過是流寇一枚,打一炮換一個地方,不會在一個地方久待,基本是搶掠完了就走,而且也沒有表現出多強的攻城戰鬥能力,說不定以北京為餌拖住他,然後四外勤王之師過來包個餃子,再複製個北京保衛戰的輝煌,也未可知,因此不足為慮。

    2、死要面子活受罪

    崇禎其人,剛愎自用,面子薄,不願意為自己的失敗政策承擔責任,總喜歡找替罪羊,來說明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臣下誤導,說到底,是內心深處極度的不自信。

    陳新甲因為洩露崇禎準備與皇太極議和一事而被崇禎殺害,給了大臣們一個血的教訓:什麼決策無所謂,但一定要是這位主子爺先開口,不然隨時可能性命不保。

    但崇禎因為面子問題,始終也沒有開這個口,而是希望有大臣能自告奮勇提議,他好就驢下坡,兩方就這麼耗著,錯失了南遷的絕佳時機。

    3、互不信任,君臣失和

    這其實可以算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為崇禎的一系列才不足治的表現,搞得大明滿朝文武人心惶惶,大家對崇禎的失望和病急亂投醫似的胡鬧非常不滿,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已經深入骨髓。

    而且,大臣們的家當基本都在北京,在他們看來,自己當臣子的,給誰打工不是打工呢,就算李闖王進京,也未必就是末日,新朝廷說不定還需要他們呢,與其如此,換個主子也未為不可。

    所以,大臣們思想深處的墮落也深深地阻礙了意欲南遷的動議,崇禎根本無法扭轉這樣的人心渙散。

  • 4 # 舊照片裡的故事

    其實,崇禎在當時,是十分想要遷都南京的。只是他比較好面子,礙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想要大臣們異口同聲地請他“移駕”南京。只是比較悲催的是,崇禎帝有“前科”,大臣們又礙於自己的名聲,很多人保持了沉默。於是最後,崇禎一生氣:“你們這些大臣不讓我去,那誰都別去”,甚至就連太子都不提前安排到南京,讓後人非常鬱悶崇禎的決定。

    死要面子的崇禎

    崇禎自認為是位能君,並不認為自己是庸君。直到他死的前一刻,還宣稱:“然皆諸臣誤朕”、“朕非亡國之君,諸臣乃亡國之臣”。從這些話中,我們也能窺到崇禎自大的性格。崇禎認為自己能夠駕馭群臣,辨別忠奸。可是看他的所作所為,有能力的大臣被他殺的殺,罷免的罷免,重用了一批奸臣和宦官,使得虛弱的朝廷更加黑暗。

    自以為高明的崇禎,有著剛愎自用的性格,對於自己的面子看得十分重。崇禎的這種性格,使得忠臣報國無門,他本人也“舉措失當,制置乖方”。性格的這種缺陷,使得他想要南遷還扭扭捏捏,不能乾綱獨斷,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有前科的崇禎

    此時,北方的防禦漏洞已經很多。收服了蒙古和北韓的大清,既可以借道蒙古攻擊北京,還不用擔心北韓在背後偷襲。如果崇禎此時,能乾綱獨斷,遷都南京,可能還能上演南宋的故事。只是在此之前,崇禎的一個舉動,使得許多大臣根本不敢提這個建議。那便是陳新甲事件中,崇禎的表現實在不怎麼光彩。

    陳新甲在崇禎元年,守衛關外要地寧前。後來,陳新甲認為國內農民起義不斷,關外和清軍爭奪不休,便想要和清軍議和。後來崇禎知道這個訊息後,先是責備了陳新甲,但後來在其他大臣的勸諫下,又認同了這個想法。不過此時就是崇禎和陳新甲密議,朝廷上的大臣都不知道。而在這個過程中,崇禎十幾次下手詔,讓陳新甲不得外洩。有一天,議和的秘密檔案到了陳新甲府上,家裡的童僕認為是塘報,抄送之後發了出去,這一下子全體官員都知道了!

    言官交相彈劾陳新甲,崇禎非常憤怒,但是把奏疏留下不發,讓陳新甲上書自辯。這其實就是崇禎想讓陳新甲一個人,把這件事的責任擔起來。只是陳新甲沒有領悟這一層意思,後來被下獄,最終被斬首。雖然陳新甲被斬了,但大家知道幕後指使者是崇禎。於是到了南遷的時候,都不敢提這個茬口,害怕做陳新甲第二。即使後來有一兩個不怕死的大臣進諫,崇禎還扭扭捏捏地把奏章給其他大臣看:”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

    崇禎的意思已經表達地很明確了,”我想遷都南京啊,你們大家一起勸勸我呀!勸著勸著我就同意了呢“。只是沒有大臣敢附和,生怕崇禎翻臉不認人,到時自己成為被清算的那一批人。再者,如果提出遷都,將會在聲名上承擔很大的風險,所以許多人緘口不言。就這樣,即使心有遷都的想法,崇禎不好意思說出口,許多大臣們也樂得裝糊塗,無聲無息之間,遷都的提議便沒了下文。

    崇禎的過激反應

    建議崇禎南遷的大臣,眼看崇禎沒希望去南京了,於是奏請讓皇太子去南京監國,以防萬一。史書中對崇禎的反應只有倆字:”不聽“。我們剖析一下崇禎的心理,便可大約明白:”你們既然不想讓我去,那大家誰都別去了,哪怕是皇太子也不行“。迎合崇禎的大臣,搬出唐肅宗囚禁唐玄宗的故事,於是更沒人敢提議讓太子南遷了。崇禎對此的解釋更是冰冷無情:”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無濟於事。太子這樣的小孩子,又能頂什麼事!“

    就這樣,南京陪都的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太子等人後來也死於亂軍之中。清朝入關之後,一直到康熙初年,才算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如果崇禎當年能早早派出太子到南京,說不定有可能延續南宋偏安的故事。只是,南遷的提議,在無聲無息之間,便已煙消雲散,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與遺憾。

    史料參考:《明史》。

  • 5 # 刪繁就簡347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大軍,攻陷山西大部地區。兵峰直接指向京城,京城形勢十分危急,

    督師大學士李建泰上奏請求皇帝遷都南京,他希望自己奉命保護太子先前往南京。崇禎於是召見文武百官說:

    “李建泰上疏,勸我南遷。一國之君應該為國而死,我是否打算前往?”

    大學士範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都請求先奉命保護太子在江南巡視軍隊。此時兵部給事中光時亨大聲說:

    “奉命保護太子到南方去,各位大臣內心到底想幹什麼!你們將要仿效唐肅宗當年在靈武做的舊事嗎?”

    範景文等於是就不敢再說話了。光時亨接著對皇帝說:

    “賊軍從四面八方圍聚,皇上您將能到哪裡去?請皇上堅決地守護著國家根基,以便安定人心。”

    因此崇禎決定不南遷,皇帝再問防守作戰的策略,眾臣沉默不語,皇上嘆息說:

    “我不是亡國的君主,各位大臣卻都是亡國的臣子啊!”

    崇禎沒有南遷,並且無聲無息的失敗,光時亨的力阻是一個原因;

    另外朝廷的戰將與李自成及滿清的戰鬥中戰死的很多,投降的也很多,所剩能打的戰將沒有幾個了,這也是原因之一;

    李自成為刺探京師虛實,派人到都城充任各部院的屬吏,刺探機密情報。朝廷有什麼謀議,間諜們也立即飛騎報告。這也是原因之一。

    從李邦華提出遷都至明朝滅亡來看,僅僅一個月時間,即使決定遷都,實現的可能性很渺茫。

  • 6 # 峰峰說史

    首先,當有人提出南遷時,崇禎帝礙於面子,一直沒有做出過多的表示。其實,崇禎帝的內心很渴望南遷,但他有很糾結。他希望南遷這個建議由群臣一致提出,並且強烈懇求他南遷,然後他再半推半就的答應。

    然而事與願違,群臣只顧及自己的利益,並沒有多少人建議崇禎南遷。崇禎又礙於面子,只好將此事作罷。最後保定失陷,南遷的路算是徹底被堵死了。崇禎帝的好面子、猶豫不決讓他錯過了南遷的最佳時機。

    其次,崇禎帝喜歡將過錯推給大臣,瘋狂甩鍋,誅殺的臣子數不勝數。這也間接導致留下來的大臣都沒有忠心可言,即便忠於大明,也會因為懼怕崇禎而不敢言。可以說,崇禎帝對待群臣的態度,已經使他盡失官心。這也就是為什麼李自成攻破北京時,崇禎帝敲鐘,百官無一人響應。

    崇禎帝南遷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這其中既有時代因素,當然也與自身性格有關。只是可憐尚有一戰之力的大明王朝,竟如此輕而易舉的滅亡了,不甚唏噓啊

  • 7 # 書劍漂零

    崇禎南遷,直接原因在於崇禎的情報系統崩潰,形勢判斷不明。

    封建王朝的政權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礎,南遷,必然要放棄祖宗墳墓,是巨大的政治責任,不到萬不得已,皇帝無法下最後決心遷都。歷史上比較成功的南渡王朝,都是首都已經淪陷,不得已另立新君在南方建都。

    3月初一,崇禎與兵部尚書大吵一架,責備張縉彥沒搞好情報,自己都知道李建泰死了,張縉彥還不知道。但李建泰並沒死,大概可見崇禎的情報體系已經混亂。

    更嚴重的是,崇禎判斷南路才是李自成的主力,對北路明軍實力謎之自信,所以才有3月7日派太監到大同搬救兵的事情,卻不知道大同早已陷落。

    大概崇禎弄明白,北方軍事已經崩潰,是在李自成圍城以後,想走也走不了了

  • 8 # 貓爺歷史觀

    明朝末年危機四伏,清軍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張獻忠作亂西南,李自成起兵控制了西北。到崇禎後期,可以說明朝已經到了滅亡深淵的邊緣。不過此時如果崇禎能夠當機立斷,遷都南京或許還能夠儲存住江南的半壁江山,不至於落個亡國亡社稷,他本人吊死在煤山的下場。

    其實當時崇禎是有遷都南京的打算的,只是礙於某些問題,他猶豫不決遲遲沒有做出決定,以至於遺恨千古他本人成了亡國之君。那麼崇禎到底在猶豫什麼呢?其實就兩個字,尊嚴。

    明朝雖然在崇禎手中失掉了大量根基,但崇禎本人還是一位比較勤政的皇帝的。崇禎也想努力中興大明,只是他接手明朝時,這個王朝已經搖搖欲墜了。所以明朝的滅亡也不能全怪崇禎。但畢竟成了亡國之君,崇禎還是有責任的。

    崇禎做皇帝固然很努力,但他卻有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剛愎自用。他當時已經考慮到了遷都南京或可保住江南半壁,但他卻猶豫不決遲遲不肯表態。

    崇禎遲遲不肯表態,其實是想讓大臣們先開口,然後他再順水推舟。崇禎想做聖君,不想揹負失掉土地偏安一隅的罵名。這一刻崇禎的確油滑了些,但他身邊的那些大臣們更老奸巨猾。崇禎等著大臣們先開口,那些陪伴在崇禎身邊的大臣就是閉口不言。

    就這樣,在相互的觀望中,南遷之事也就是被想了想,最終誰也沒有說出來,以至於最後失敗。其實那些大臣們不公開說出來也有他們的考量,萬一秋後算賬呢,丟失國土的罪名誰也揹負不起。

    其實深思起來,無論是崇禎皇帝還是那些大臣們,他們所想的都是自己。在國難當頭之際,無論皇帝還是大臣完全都沒有拿出毀家紓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來。

    試想,有這樣的皇帝和臣子,王朝不被滅才怪。單是從思想上來講,明朝就已經亡了,真刀真槍幹起來也只是覆巢那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80年下海、90年炒股、00年炒房、10年炒比特幣,那麼現在該幹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