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斯坦因
-
2 # 航空視界
歐洲是具備很強的航空研製基礎的,目前在民用航空領域唯一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就是歐洲的空客公司。空客公司是歐洲多個國家聯合組建,包括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除了在民用領域歐洲在軍用航空領域也是有眾多建樹。
歐洲在四代戰鬥機的研製上有許多成果,其中就包括由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聯合研製的歐洲颱風戰鬥機。除了颱風戰鬥機還有法國獨立研製的陣風戰鬥機,另外也有瑞典研製的JAS-39鷹獅戰鬥機。
如今歐洲國家已經有不少在裝備第五代戰鬥機,由於之前集中精力研製四代戰鬥機,歐洲錯失了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時機,在這種機情況下跨越式發展就是一個必要了。
法國具備很強的戰鬥機的研製能力,目前正在生產的戰鬥機是陣風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達索公司在Phantom2000戰鬥機之後研製的多用途戰鬥機。
達索公司與德國聯合研製戰鬥機是有基礎的,日前達索和空客公司已經就未來的第六代戰鬥機的初期研究已經簽署合同,憑藉目前的實力,法德兩國是可以研製成功第六代戰鬥機的。
-
3 # 聯合防務
歐洲現在主要有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拒絕加入F-35陣營的國家和英國這個老牌航空強國分別提出了下一代戰機方案,這兩個方案都提出要使用比現在已經服役的五代機更先進的技術,比如都提出了使用人工智慧,全新下一代武器包括鐳射武器,定向能武器等,還有率領無人僚機作戰等,英國“暴風”樣機還展示了完全虛擬的座艙,讓人頗為擔心,萬一虛擬系統故障,飛行員該怎麼操作飛機......諸如此類,給人感覺這就是第六代戰機了,但這些新技術在五代機升級的時候都可以採用,已經成功研發並裝備五代機的美中兩國不可能不使用最新的技術升級自己的五代機,很顯然,法德和英國提出的方案稱為六代機是值得商洽的。
倒是美國,這個最早研發裝備隱身戰機的領跑者比較清醒,它提出了PCA“穿透性制空”概念,認為在戰機技術上很難再與中國這樣的強國取得跨代優勢,只能爭奪戰時區域性制空權,對於下一代戰機,美軍認為應該是多種平臺,包括在一個網路空間內,可能有高感知高機動性的感知任務戰機,也包括B-21這樣的隱身大載彈量的超級打擊戰機等等,它們透過網路互相連線,共享資訊,一起執行奪取制空權任務。而且,美國憑著遙遙領先的世界一流發動機技術,將在下一代戰機上使用最先進的變迴圈自適應發動機,不但推力大,而且狀態可調整,超級省油獲得超遠端能力。
而無論法德方案還是英國方案都沒有基於更先進作戰理念,而只是超過現在的五代機,所以能不能被認定六代機都未知,雖然研發先進戰機,法德和英國都各自擁有一些先進技術,但所需大量的研發投資要落實也很難,F-35專案耗費達400億美元,但F-35預期總產量很大,估計會達到4000架以上,這筆投資能得以平攤化解,英法德就不同了,看它們現在的“颱風”,“陣風”分別只有700和不到200架的產量,難怪“陣風”能賣到2億美元的單價。
現在就看能不能拉到金主了,印度,沙特等如果加入,或許能搞成一種,但法德專案和英國專案都成功,希望不大。N
-
4 # 科羅廖夫
歐洲是世界的發達地帶,在軍事工業方面歐洲的老牌強國們也長期處於世界的先列,不過在五代機的發展方面,歐洲沒有跟上世界的腳步,著名的歐洲雙風——陣風和颱風戰機都只是四代半水平,未來對比蘇-57、殲-20和F-35,歐洲的空中實力是非常尷尬的,無論如何都有必要研發自己的五代機。過去的訊息是,歐洲似乎要一步跨越美國的水平,要研發的是介於五代機和六代機之間的產品。不過,剛剛確定的技術凍結方案,似乎歐洲又回到了研製五代機的技術路線。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5月28日訊息報道,德國空軍在當地時間5月26日釋出了一份宣告,宣告宣佈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已經確定了其研發的下一代戰鬥機效能標準,這款新飛機預計在2040年開始製造,其效能的最大亮點在於,每一架有人飛機,都會伴隨一支小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艦隊。整個機群,就像是一支“空中的航母艦隊”簡單說,就是一架有人飛機將會指揮多架無人飛機進行作戰。而無人機和有人機之間的溝通,將會透過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來實現。
美國的F-22、F-35、俄羅斯的蘇-57以及中國的殲-20一樣,同屬第五代戰鬥機。中國殲-20的“忠誠僚機”技術,也已經在珠海航展上暗示過好幾次。例如去年公開亮相的“攻擊-11”型無人機,沈飛研製之中的“暗劍”,都預示著殲-20搭配無人僚機叢集作戰的時代即將到來。等2040年歐洲的下一代戰機面世的時候,至少落後於美國和中國20年以上。
對於歐洲公佈的這個訊息,可以看出歐洲的計劃還是比較理智保守的。此前有訊息認為,歐洲有可能直接跨越第五代戰鬥機,尋求發展第六代戰鬥機,甚至是直接跨越有人飛機和無人飛機之間的門檻,直接裝備新的無人戰鬥機作為未來方案。然而,這樣的計劃對技術水平的要求太高,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慧還不至於具備能夠承擔有人戰鬥機所有任務的地步。而且,英國的退出,對歐洲軍工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本次德、法、西公開的專案其實是歐洲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計劃,這個計劃原來要求英國共同加入研發,提供至關重要的動力系統等方面的支援,英國退出之後,FCAS的技術要求不得不下降。
英國退歐,沒有徹底斷絕英國公司參與的能力,所以FCAS專案應該還是能夠得到英國部分技術的支援。儘管如此,僅憑歐洲三國的財力技術以及英國的部分技術幫助,FCAS的研發看起來仍然不容易,畢竟歐洲並沒有研發五代機的經驗。正是出於困難巨大的現實考慮,這次公佈的FCAS效能要求,實際上並沒有達到先前宣傳所說的高度。所謂的有人機結合一支無人機艦隊,本質上還是有人機指揮部分無人機作戰,其效能如何還沒有實際資料來支援。如果單論有人機指揮無人機作戰的能力,那麼美軍F-35同樣具備類似能力。
此前,美軍公佈了F-35的無人僚機——XQ-58A“女武神”,這款無人機的造價據悉在350萬美元左右,對於具備一定隱身效能的飛機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便宜的價格了。XQ-58A被認為可以透過網路中心戰和F-35進行聯網作戰,為後者吸引敵方防空、戰鬥機火力,迫使對手暴露目標。由於XQ-58A也有內部彈倉,這種飛機也具備對對方目標發動攻擊的能力(主要是對地),可以執行危險的防空壓制任務,減小F-35的戰損。
據悉,一架F-35就可以同時控制6架XQ-58A無人機,理論上這就是一支小型機群。這樣看來,歐洲下一代戰機所謂控制無人機機群的最大亮點,比起F-35來都沒有太大的優勢。除非歐洲的FCAS後續能夠展示出非同一般的效能進步,否則歐洲航空業可能很難證明自己有能力回到過去那種世界技術領先的位置。
-
5 # 坤哥自媒體Vlog
當下,在很多國家因為技術壁壘被擋在五代機門檻之外的背景下,美、俄、中及歐洲幾大軍事強國已經紛紛開啟了六代機研發專案。其中,歐洲方面研發六代機雖然聲勢浩大,但卻形成了立場鮮明的兩大派系。一方面,義大利和瑞典加入了以英國為主導的“暴風”六代機專案;而法國與德國則組隊另起爐灶,希望藉助法國航空業巨頭達索公司及歐洲導彈公司的研發實力取得重大突破。隨著西班牙的加入,法德西同樣推出了“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目前來說,兩大陣營都在加大投入,雙方你追我趕,互相不服。
按照傳統來說,自二戰以來,隨著歐盟的成立,歐洲各國在政治、外交、軍事等各領域不斷深入交流合作,憑藉著抱團取暖的合力,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特別是在尖端科技和軍工專案領域,歐洲空客、伽利略導航系統等都是各國精誠合作的成果。不過,在六代機研發方面,幾個核心成員國的意見分歧,直接導致了研發專案無法形成統一意見,兩大陣營各自為戰。首先來說,受制於技術和經濟因素影響,歐洲各國都錯過了五代機研發的黃金髮展期。
美國在研製出F-22之後,緊接著就搞出了F-35,而俄羅斯與中國也相繼研製出了蘇-57和殲-20.與他們相比,儘管產自歐洲的“颱風”、“ 陣風”、“ 鷹獅”等四代戰機依然在市場熱銷,但這些國家的航空研發水平已經被三大航空強國遠遠拋在了身後。由於無力在進行五代機研發,歐洲各國都選擇同北約盟友美國共同參與到“聯合打擊戰鬥機”F-35專案中。簡而言之,歐洲各國拿錢,美國作為技術主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為最大的贏家。雖然說也完成了本國戰機的升級換代,但核心技術依然在美國手中,這一現實讓歐洲各國不得不開始重視六代機的自主研發。
首先對於老牌軍事強國英國來說,本身就有雄厚的航空工業基礎,特別是英國羅羅公司研發的發動機,甚至一度擊敗美國通用公司成為F-35的供應商。只是因為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才無奈落馬。正是因為有實力和底氣,英國聯合了義大利、瑞典兩個國家共同搞起了“暴風”六代機專案。在去年舉行的範堡羅航展上,“暴風”專案正式對外公佈。
據悉,英國政府承諾在專案研發早期階段就提供高達20億英鎊研發資金。目前,包括BAE系統公司、勞斯萊斯公司、導彈製造商MBDA、萊昂納多公司等眾多歐洲軍工巨頭企業都參加到了聯合研發中。除了已經正式宣佈加入聯合研發的瑞典之外,英國甚至還在拉攏日本、土耳其等潛在合作伙伴。按照專案團隊的計劃,“暴風”將於2035年左右實現首飛,預計在2040年左右正式服役,並全面取代現役“颱風”戰鬥機。
由於在設計思路和理念上與英國格格不入,歐洲另一個航空強國法國則選擇和德國研製本國的六代機。據悉,兩國推出的“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由兩大老牌航空巨頭企業達索公司與空客公司聯合研製。不僅如此,根據法國媒體的報道,法國賽峰集團和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不久前已經宣佈正式組建合資公司,將共同研製FCAS六代機的專屬發動機。與此同時,隨著西班牙Indra防禦電子公司的加入,FCAS六代機的參與國家也達到了三個,大有和英國“暴風”六代機分庭抗禮的態勢。
在此前舉辦的巴黎航展上,三國共同研發的“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也高調亮相,參與專案研發的歐洲導彈公司甚至還首次公開了為為該戰機配套的機載武器概念模型。航展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法國、西班牙三國防長共同為FCAS專案站臺宣傳,也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
儘管目前歐洲兩大陣營的;六代機專案頻頻曝光,並且不斷高調宣佈研發成果,但客觀來說,在五代機領域尚且不具備成熟經驗和技術實力的歐洲各國,如今各自為戰,也進一步加大了研發六代機的難度。
據悉,法國方面就早早為自己留好了後路。在六代機專案遙不可及的前提下,法國軍方已經公開表態將進一步升級“陣風”戰機,希望將其服役期延長到2070年以後。可以說,在不形成合力、資源技術共享的前提下,歐洲各國想要搶在中美俄之前成功研製出六代戰機,難度將超出想象。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法德提出的六代機計劃實現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可以說前景堪憂,最後很可能會不了了之。以下是原因分析。
1.法德兩國能不能真的坦誠合作合作研發是兩個國家合力進行研發。可是法國和德國真的能坦誠合作嗎?這個可不好說。
首先,從歷史上,兩國之間從拿破崙時代起,到普法戰爭,再到兩次世界大戰可以說兩國之間仇深似海,彼此之間齷齪不斷。雙方能不能真的信任彼此是個疑問。
其次,誰是專案主導,各自分攤多少經費等很多問題需要協調。這在這些問題上法德兩國背地裡都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都希望自己可以主導專案,對方多出經費。
其三,人走政息。雖然法德兩國現政府可能覺得聯合研製是個不錯的主義。但是兩國政府一旦換屆會不會人走政息就不得而知了。
2.法德兩國,各自作戰需求需不同,需要統一德國因為受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國防政策基本就是國土防衛,所以德國空軍現在基本上就是在本土和歐洲範圍內活動。而法國,它的利益遍及全球(特別是非洲),所以法國空軍也需要全球作戰,導致法國空軍的作戰任務更多也更復雜,甚至還要研究在航母上起降的海軍型號。都說武器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武器的設計規劃也不同。比如,美國F-35戰鬥機,空軍型號和海軍型號就有不少差異,這還是美國自己主導研製的專案。
所以,德法兩國能不能統一作戰需求很關鍵。如果這方面談不攏的話,合作肯定無法進行下去。像德法20世紀60年代曾打算聯合研製坦克,結果分歧太大就掰了。
3.研製六代戰鬥機,對德法兩國的技術挑戰極大(1)德國做不了航空發動機,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到是世界知名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但是斯奈克瑪公司能不能製造六代機的航空發動機,這個不好說。畢竟現代航空發動機隨著效能的提升,製造難度是幾何倍數的增長。
(2)第六代戰鬥機對機載電子裝置要求非常高,要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陸、海、空、天、電、網一體化。德法兩國的電子工業水平雖然很不錯,但不是世界最頂尖的,到時能不能支撐起六代機的機載電子裝置,這方面存疑?
(3)第五代戰鬥機所用的機體和機身材料,其效能要求就已經非常的高了。第六代戰鬥機肯定會在第五代戰鬥機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法德兩國連五代機的材料都沒拿出來過,六代機它們能行嗎?
4.法國和德國有沒有足夠的資金現在,搞科研是需要花錢的。而且是大量的花錢,甚至是燒錢,才有可能出成果。目前歐洲的經濟形勢不太好,德國還好說,但是法國的經濟狀況不是很理想(不然黃馬甲不會鬧那麼久)。德國和法國能不能籌措到足夠的資金,進行六代機的研製,這對德法兩國來說是個挑戰。
綜上所述,法德提出的六代機計劃前景堪憂。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