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暮色蘆笛

    謝邀!古代探花是朝廷殿試第三名的功名。第一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合稱殿試(三鼎甲)。其餘透過朝廷最後考試的統稱進士。至於為什麼古代總喜歡把某些人用探花的身份,個人理解,探花位居第三,不如狀元,榜眼顯眼。冠以探花,身份不易被文學批評家細究 ,不易出漏洞吧。

  • 2 # 南楓希

    “探花”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最初是指及第慶典活動中的兩位年輕進士。“探花”一詞的頻繁出現,為其最終成為科舉(主要是進士科)第三名的代稱奠定了基礎。北宋開寶六年(973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即於禮部試之後,皇帝再次親試進士,並確定名次。開寶八年(975年),禮部試和殿試分別放榜,標誌著三級考試製度正式確立。“探花”作為第三人的代稱確立於北宋晚期。

    據我個人所知,在古時候殿試過後會舉行探花宴會,就是在這些中了進士的學子中挑選兩位相貌最為英俊的進士作為探花使,他們會先進入園子中游玩採花,作詩一首同時用那些鮮花迎接狀元入場。

    因此,探花除了擁有出眾的才學之外,還需具備一個條件,就是英俊的相貌。而且探花總是給人一種瀟灑不俗之感。所以文學作品中總愛把人說成是探花。

  • 3 # 狼煙一九三一

    這是科舉制下的產品。

    中國歷史上,歷來重視士大夫的選撥,是官僚的主要來源。選拔制可以追溯到人類有史以來,從歷史記載夏朝時就有選拔一說,到商湯時,湯提拔伊尹為太宰。周朝時用姜尚,召公。周公旦開始,施行周禮,其中就有士族之禮,設太學授禮儀。東周時,天下分崩,士大夫多形成自已的小集團,各自的學說,孔子開門納士辦私學,當時號稱七十二賢,弟子三千,和孔子同時期的老子也收弟子,以及後來的商銘學,墨學,公孫白馬非馬學,兵學,經絡學,農學等號稱百家齊放,百家爭鳴,各收弟子,他們當時的口號是,“學成一身藝,貨賣帝王家”。由各學派推薦到各國諸侯為士。戰國時呂不韋為秦宰,他收集全國學說,吸引各國學子,淡經論道,彙集一部書叫《呂氏春秋》為求書精,搞成後,向世人炫耀,能改一字,賞金千兩黃金,成語一字千金,就是從這裡來的。秦時尚法,國立太學,由國家培養人才,派往各地任職。這是國學的開始。秦亡,漢立,張良號稱帝師,他所學是黃老之術,宰相蕭何承刑銘之術,叔孫通執儒學,漢初至景帝時基本是黃老之術,官員也由太學學生擔承。漢武帝時罷除百家,獨尊儒術,由地方鄉老推舉賢良稱孝廉出來任職,這就打破了一家獨大局面,地方推舉也由此始,但漢武帝並非只重用儒生,而是雜黃老商銘墨學等適時取用的雜霸之術,儒學也自動延納各學,形成一種新的經世至用的儒學系統。隨著時代的推移,士大夫階層便成了門閥,漢代由於宦官執政,文人依附宦官,這便是“官宦”一詞的由來,漢武帝為增加國家財政,便荒唐地公開賣官粥爵,有錢人可以公開地買官改變商人身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將官職設為九等,中正方良賢孝梯廉等,門閥階層由此拉開,寒士難以晉升,這種制度直到隋文帝時設立科舉取士。真正以科取土是唐太宗時期,打破了門閥階限,以才唯舉,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人才。武則天時又降低門坎,大量寒士得以晉升。唐玄宗初期又得以完善。宋時基夲穩定下來,在宋朝又將武術納入其中,這才有文狀元,武狀元之說。

    明朝時分的更細了,在全國範圍內,由基層,層層考試選拔,一條取士之途形成固定的模式。縣選秀才,府中解元,道省舉舉人,到京師稱進土,中央取三甲,不錯由層層遞解,省一級到京師廷試,殿試,這一年一塊進京的叫同年,凡參加殿試的除前三名外通稱進士。

    可見能進三甲的多麼不容易!

    這些人一般取得功名後都到翰林院報到,翰林院是幹部的儲備庫,進翰林院便進入官場,有了一定的奉祿,他們主要是為各部省培養人才的基地,平時熟習各部省官場往來流程,到一定時間進各部實習,熟習同僚,編寫史書,制定禮儀,經過一段鍛鍊,當各地官員有缺,有官員因病,因年老致仕,因事有缺,便由吏部舉薦報皇帝批准,派往各地任職。

    可見一個探花取得功名就得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取得功名,再到翰林院培訓,各部省實習,還得有人舉薦,最後才能在官員有缺,才有可能到各地任職。林黛玉父親就是這麼一路走來的。他不特別優秀,又有祖蔭,賈府也不會將賈母的掌上明珠嫁與林如海的。

  • 4 # 禪悟淨慧

    林黛玉父親是探花,誰能說出探花的來歷?為何文學作品總愛說成探花?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是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人們普遍觀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普通讀書人的一致認同,可見古時候人們對文化知識多麼的重視。

    為了考取功名,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奮鬥一生。如願者寥寥無幾,大多數還如星海一樣廣闊無聞。

    據記載科舉制度初起於唐代,為了選拔優秀人才,制定出六試會考,全國各地的讀書文人要經過六次會考,如果在這場搏殺中脫穎而出者,方能笑傲天下。

    第一次考試是縣試,通過了縣一級的考試,取得秀才資質才是縣學員,才可以參加鄉試。

    第二次考試是鄉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是由各縣秀才來應試。合格者稱為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或研究生的學歷。

    第三次貢士,參加全國範圍內舉人會試。獲得資格的叫貢士,可參加下一級別的考試。

    第四考進士的會試是由貢士和舉人一起參加,在北京的殿試。考試合格後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後,則為進士。

    第五。探花。殿試第三名者稱為探花。

    榜眼。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狀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如果說榜眼探花是博士的話,狀元相當於院士,或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因為狀元幾年才能出一位。

    這是從秀才到狀元的全過程,探花的由來也說清楚了。

    由此我想起了范進中舉的故事,54歲的年紀終於中了舉人。可以想象讀書人的悲苦,一生百分之八九的時光,都用在讀書和功名上了,這種精神令我起敬啊!。

    為什麼文學作品總愛說成探花呢?

    文學作品中寫狀元的題材也有,比如女駙馬,秦香蓮等,但是畢竟狀元的資源太稀貴了,因而狀元的作品不是太多。又如今天的莫言,屠呦呦,是鳳毛麟角的人物。

    榜眼這個詞彙不太適合文學作品的表現,所以寫榜眼的少之又少。

    探花一詞既有審美性,又有詩意觀,大多數文學作品鍾情這個詞彙。他有很寬泛的寫作前景,所以總愛以探花說故事。

  • 5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這個題目挺有意思。仔細想想,舊時的文學作品裡有探花身份的角色確實不少,而且印象中,這種角色往往給人的感覺不僅僅是才學高而已,應該還自帶一種俊雅氣質。像林黛玉的父親就是探花出身,讀者肯定不能想象仙子一樣的黛玉具有一位面目普通、氣質庸常的父親吧?

    那為什麼文學作品裡總喜歡給這種儒雅型別的男性設定一個探花的身份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臨時惡補了一番科舉歷史知識,得出的結論是:因為歷史上“探花”這個詞,代表的就是這種才貌雙全的男人。

    1.探花這個詞早期並非指殿試第三名的獲得者,而是指殿試成功、成為進士的那一撥人中相貌出眾、被指定為“探花使”的人。

    現在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叫做殿試,就是皇帝主持的。殿試透過的人,就叫做進士,算是全國範圍內出類拔萃的讀書人了。進士也分級別,水平最高的是一甲,只錄取三名,按名次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但是,這種名稱並非從科舉制度開始就一直存在。科舉制度最初是在隋朝建立的,短命的隋朝之後就是長盛不衰的唐朝。而至少在唐朝期間,只有狀元,並沒有榜眼這個名稱。那麼有沒有“探花”呢?

    有是有的,但是那時探花這個詞並不是指獲得殿試一甲第三名的那個人。那時,狀元是第一名沒有錯,但“榜眼”這個詞還沒誕生,也就是說,第二名並沒有專屬的別稱。第二名都沒有專屬名稱,第三名又怎麼可能有呢?

    其實,那時的“探花”跟一甲第三名沒關係,指的是殿試通過後的那數百個進士中,最為年輕俊美的兩個人。他們有一個特殊任務,就是在殿試結束之後在杏園舉辦的慶典宴會上,採摘鮮花獻給狀元。

    這種宴會有個專屬名稱“探花宴”,很自然,執行這項任務的人,就叫“探花使”或者“探花郎”。這是一項需要嚴肅對待的任務,沒有完成的話,是要被罰的。

    這在唐代李淖所著的《秦中歲時記》中有明確記載:

    “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看來,探花使相當於禮儀先生,外形俊朗是必要條件。當然,兩位禮儀先生直接從透過殿試的進士當中選取,才學自然也是很高的,只是還沒高到“全國第三名”這麼牛的程度。其實,從人數不止一個也可以看出來,這個“探花”不和名次掛鉤,否則,豈不是可以說探花是指並列第三名的兩個人?

    2.探花這個詞在後期特指科舉殿試第三名,使這個詞所代表的俊秀男性更添了一層才華出眾的色彩。

    探花使或者探花郎,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專指殿試第三名的“探花”的?

    具體時間已經說不清,有人說是北宋晚期,有人說是南宋,有人說是明朝。

    反正是在唐朝之後。

    這個時候,狀元還是第一名,第三名用“探花”作為別稱,那第二名也必然要有個專屬稱呼才行啊,“榜眼”就此誕生。

    所以,榜眼這個詞,比探花這個詞的歷史還要短。這個事實也證明,探花這個詞的原始含義,跟殿試名次沒關係。

    為什麼要用這個詞來代表殿試一甲第三名呢?原因也不清楚。我猜測,是這個詞本身太美了,又有出處,用來代表殿試成功的佼佼者再合適不過。

    但是,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只取三名,二甲和三甲則寬泛很多,幾十人或者上百人都不少見。顯然,同是進士,一甲“進士及第”的“含金量”比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高多了。唐代的探花郎不過是數百進士中的一員,真要論排名的話,未必能很靠前,但後來驟然“升級”到第三名,那就等於在“才華出眾”這個指標上,往前進了一大步。

    年輕俊美、才華橫溢、殿試第三名的出身所暗示的榮華富貴,加上“探花”這樣一個充滿浪漫想象和文學美感的名稱,自然會使這樣的人物設定,在各種小說、故事裡備受寵愛,甚至成為男主人公的熱門標籤。

    (“小李探花”李尋歡,這個形象非常符合“探花郎”的身份)

    設想一下,狀元這個詞雖然也不錯,但彷彿更多地在強調學識而不是外表。榜眼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從字面上能很直觀地看出其分量,但是論用字的美感,則連狀元都比不上,感覺霸氣有餘儒雅不足。榜眼郎?那位年輕的榜眼?多難聽啊。怎麼比得上“探花郎”,自帶浪漫翩躚的氣質。

    我想這大概就是舊時文學作品中總愛把人物設定成探花的原因了。這跟現在的偶像小說中,男主通常都是年輕才俊、風度翩翩,既擁有海外高學歷又擁有豪門Quattroporte身份,設計思路是如出一轍的。

  • 6 # 六無書生

    看到的有點晚了...看到已經有很多人答了,而且方方面面都很全.我現在再寫也很難有什麼心意了..就隨大流簡單說一下吧.

    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探花,這個探花說的是南宋後稱之的探花,與文學作品中愛把人說成的探花並不是一個意思.要探究深一點,就要摸清來龍去脈.我們來看:

    先說“探花”來歷

    古代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雖亦被稱狀頭,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無榜眼,卻有探花郎。唐代新進士榜公佈後,他們在曲江有盛大宴遊活動,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原意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如北宋前期宰相寇準就是探花。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於是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名。因此說,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於南宋。

    文學作品中為何總愛把人說成是探花呢?

    因為"探花"這個詞在古代是帥哥和有才的人的代指詞啊.狀元、榜眼、探花的排名就和現在的冠軍、亞軍、季軍一樣的意思。同樣的的道理,現在人們只會關注冠軍,更多的精力放在冠軍身上,古代大家關注更多的是狀元,但是古人中了探花會比中了狀元還要高興,為什麼呢?原來想要成為探花還必須要滿足一條件,這就要從探花一詞的由來說起了,這個由來相當有趣味,起源於唐朝,當時探花並不是指第三名,而是源於一種功能。

    古代進士及第之後,其中有一項活動,舉行探花宴會。這項活動會在同期取得進士的人中選取最年輕帥氣的兩個人,作為探花使。先行進入花宴園中。他們在花園中游玩菜花賦詩,用採摘的鮮花迎接狀元,這一活動一直延續都唐朝末期。直到北宋,探花才被當做第三名一直沿用。

    這就是探花的由來,因此只有年輕才俊才有資格當上探花。就像現在的人看中顏值一樣,看來古人對於顏值也是相當看中啊。就是說,第一名大家只會知道此人的才智,但是相貌一般一般,而探花不光是才智華人,而且相貌出眾。俗話說,愛美之心人人有之,這一風俗簡直將這句話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一來,探花就比狀元還要吃香。

  • 7 # 一片紅與紅樓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如海是賈母的女婿,賈敏的丈夫,林黛玉的父親,姑蘇人氏,探花出身,曾任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等職。哪麼,探花是什麼來歷?在一些文學作品中為什麼總是要把人說成是探花呢?

    原來這是明清的科舉制度,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

    成績分一甲、二甲、三甲,笫三名稱為“探花”。一些文學作品中為什麼要把某一個人說成是探花呢?

    在某些文學作品中,為了提高其創作力度的影響力,固把個別人的身價抬高,人物一出場,其身價顯赫,是“探花”出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下老年人總是高價購買保健品受騙,子女應該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