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德中士

    90年代末期隨著法國海軍的凱旋級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服役之後,由於活動範圍擴大,導致現有的紅寶石級核攻擊潛艇不能滿足新的作戰要求,因此新一代的核攻擊潛艇也就是梭魚級被提上研發日程。

    根據法國海軍的設想,梭魚級核潛艇的首要任務就是掩護海基戰略兵力進行遠洋活動,另外還要求其能執行艦艇編隊護衛,深海巡邏任務。在作戰能力上要求其能執行反艦、反潛、對地打擊、特種作戰、佈雷等任務,其實上就是一款多用途的核攻擊潛艇。

    由於採用的新設計比較多,梭魚級核潛艇進展比較慢。因為一是不斷更新電子裝置和一些其他的輔助小裝置,法國是希望其技術成熟後再採用。二是新的降噪技術也在不停的摸索中;這些因素都導致研發的進度被拖慢。

    在艙室設計上,梭魚級採用了7艙室的佈局。這種設計會影響裝置的更新與模組化建造人,但是法國還是認為自己的潛艇主要是在北大西洋上活動,因為沒必要搞大的體積,也沒有那麼多的更新需求。由於自動化程度高,該艇只有60人因此也不影響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根據公開的資料梭魚級核潛艇,艇長97米,最大水下航速25節,最大潛深超過350米,水下排水量為5300噸。反應堆壽命為25年,比上一代要多出數倍時壽命。

    梭魚級配備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可搭載18枚艦載武器,可包括黑鯊式重型魚雷、飛魚III型潛射反艦導彈、風暴陰影潛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還能攜帶水雷武器,為了完成水下特種作戰任務,梭魚級還配備一艘型水下載具,用來攜帶特種作戰分隊。

    其中黑鯊魚雷擁有最大50節的航速,射程遠達50公里,其戰鬥部裝藥為250公斤;飛魚III反艦導彈的射程為180公里,戰鬥部裝藥為165公斤,飛行速度0.93馬赫;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射程則超過1000公里。除了這些武器之外梭魚級還配備有2種水下無人載具,用於反水雷,海底監視等任務。

  • 2 # 和風漫談

    2019年7月12號,已經拖延了2年多的法國新一代“梭魚”級攻擊核潛艇,首艇“絮弗倫”號終於在瑟堡市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總統馬克龍親臨現場祝賀,從他興高采烈的表情可以看出,新潛艇意義重大。

    法國的武器一向很有特色,不像英國那樣跟著美國走。從“陣風”戰鬥機到“戴高樂”航母,再到“梭魚”核潛艇,法國走出了一條自主之路,成為世界武器市場中獨立的一級。

    其實,“梭魚”級潛艇並不大,全長99.5米,寬8.8米,水上排水量4765噸,水下排水量5300噸,水下航速25節,工作潛深350米,極限潛深500米。

    ▲“梭魚”級潛艇

    相對於美國9000多噸的“海狼”級,7800噸的“弗吉尼亞”級,英國7400噸的 “機敏”級,以及俄羅斯13800噸的 “亞森”級核潛艇,“梭魚”級不論從體型、潛深、航速還是武器裝備上均有不足,就像中型坦克對上重型坦克那樣。

    但法國海軍並不追求全球部署,只著眼於維護非洲、中東、大西洋近海及地中海區域的國家利益。這些水域水深淺,海底地形複雜,大型核潛艇航行不便,“梭魚”這樣的中型潛艇反而更合適。

    ▲“海狼”級

    “梭魚”級是世界上最小的核潛艇,卻像小虎鯨一樣強悍,還是多用途的。它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攜帶的武器數量不算多,只有24枚魚雷和導彈,可武器花樣一樣不少。

    首先,是法、意聯合研製的“黑鯊”魚雷。這是國際市場上大名鼎鼎的反潛、反艦兩用魚雷,長6.3米,直徑533毫米,最大航速50節,射程50千米,採用聲近炸和觸發引信,戰鬥部裝藥250千克,無論深水、淺水都有優異表現。比美國的MK-48重型魚雷隱身性更好。

    ▲義大利白頭公司的“黑鯊”魚雷

    其次,裝備“飛魚”Block III型潛射反艦導彈,長5.8米,重675千克,戰鬥部裝藥165千克,最大射程180千米。導彈從魚雷發射管發射,以0.93馬赫速度飛行,使用慣性+主動雷達制導,突防能力很強,除了反艦,還能打擊面目標。

    除了以上武器,“梭魚”級還有一樣特別引人注目的殺手鐧——“風暴陰影”SCALP潛射巡航導彈。

    它是空射“風暴陰影”導彈的潛射版,是法國海軍優先發展專案。導彈長5.1米,重1300公斤,能以高亞聲速最低10米掠海飛行,最大射程超過1000千米。能攻擊敵方指揮中心、機場、港口等高價值目標,對移動目標也有一定的打擊能力。

    制導為慣性+衛星導航+景象匹配,當GPS受干擾時,可自動切換到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擺脫了對單一GPS的依賴,值得學習。

    有了它,“梭魚”級就能對陸縱深打擊,威力大增,這也符合現代核潛艇“由海向陸,前沿部署”的新戰略。

    此外,“梭魚”級在特種作戰方面也有不俗的戰力。它有兩種無人潛航器UUV,一種是“阿里斯特”,重800千克,最大潛深300米,能反水雷、巡邏監視、偵察等,在水下連續工作12~24小時。另一種是“岸行者”小型無人潛航器,搭載聲納、水溫水深探測儀、攝影機等,適用於偵察、水文調查、搜尋水雷等。

    ▲首艇“絮弗倫”號

    潛艇上還有一艘小型水下載具,能運送12名特戰人員上岸行動。

    歐洲各國工業基礎好,武器裝備的動力和電子水平普遍較好。法國武器又一向實用精緻,“梭魚”級自然不例外,其做工優良,品質很高。

    它的動力為K15改型壓水反應堆,是從“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戴高樂”航母上轉移過來的。K15改反應堆輸出功率為40000軸馬力,使用7-20%的低富集度鈾235燃料,技術成熟可靠性高。

    這一點不如美英的核潛艇,他們的反應堆燃料是95%高富集度的鈾235,這些鈾來自於退役核武器。法國沒那麼多退役核武器,所以只能用低富集度燃料。這也導致“梭魚”級核潛艇燃料更換週期短,每10年左右更換一次(美國核潛艇約20-25年一次),但已經比上一代“紅寶石”核潛艇7年換一次延長了不少。

    “梭魚”級電子裝置先進,ACOM全球指揮與資訊系統+Link-11/Link-14北約資料鏈,能與15個北約基地和更多的友軍艦艇共享作戰資訊,具備國內、國際間資訊互動操作能力。

    ▲聲納裝置

    還有功能強大的光電偵察、搜尋一體化桅杆,集成了各種偵察、通訊、導航裝置。法國泰利斯水下系統公司為它提供了SYCOBS作戰管理系統、艦首球型主/被動聲納陣、大型寬孔徑被動舷側陣聲納,以及英國研發的拖曳陣列聲納等。

    此外,“梭魚”級還採用泵動噴射推進,降低了嗓聲。其他多種降噪技術,比如用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承,所有機械用吸音減震軟墊固定,其總體噪聲約110分貝,與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相當。廠家對外宣稱,噪聲比海蝦遊動的聲音還低。

    總之,“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小巧靈活,火力強悍,用途廣泛,動力成熟,電子裝置先進,雖然算不上頂級攻擊核潛艇,但對法國這樣的區域性強國來說,已經足夠使用。

    也難怪引得那麼多類似的國家追求採購,其先進的工藝和務實均衡的設計理念,值得我們研究借鑑。

  • 3 # 海事先鋒

    法國梭魚級潛艇效能比較普通,但是他又確實非常適合法國海軍使用。效能的普通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噸位小,二是武器弱,三是自持力較差。但是這並不是說梭魚級一無是處,他在潛艇的靜音性上做的很不錯。

    圖為下水中的梭魚級核潛艇,10年磨一艇,法華人決心很大。

    梭魚級潛艇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製造週期最長的核潛艇,首艇從2007年開始建造,一直到2017年建成,前後經歷了10年時間,但是梭魚級潛艇的結構並不複雜,法國造的慢和需求不是很強烈有關係。梭魚級潛艇噸位是水下排水量5000多噸,這個噸位在世界所有核潛艇中也就比2000多噸的紅寶石級核潛艇大一點,有趣的是紅寶石正是梭魚級的前型,也是法國製造的核潛艇。

    圖為下水中的梭魚級,他是目前法國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噸位小、空間小,因此搭載的武器就少。梭魚級核潛艇只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使用的反艦導彈則是射程較短的SM39型飛魚導彈,這種導彈射程短,只有100公里左右,所有的彈藥加到一起最多24枚,這比起中美俄三大國的核潛艇動輒數十枚重型反艦導彈的打擊威力,實在是差之甚遠。

    圖為梭魚級潛艇結構透檢視和側面陰影圖。

    梭魚級核潛艇的對地打擊則是依靠風暴幽靈巡航導彈,該導彈雖然打擊精度高,而且具有隱身能力,但是射程較短,只有500公里,比起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和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上的3M14導彈(射程2500公里)以及中國海軍093G核潛艇上的YJ18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實在有點太短。

    圖為法國海軍梭魚級潛艇航行設想圖。

    梭魚級噸位小,但是核反應堆的功率不小,K15壓水堆的功率可達150MW,接近中國海軍093型核潛艇的反應堆功率,加上梭魚級良好的流線型艇體設計,取得了不低於25節的水下最大航速。梭魚級潛艇噪音小,為105分貝左右,使用表面消聲瓦、X尾舵、泵噴推進器、核反應堆減震基座等諸多減震措施。

    圖為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造成梭魚級潛艇噸位小、武器弱、自持力差但是噪音小、自動化程度高的原因主要在於其作戰的環境。和中美俄核潛艇立足於遠海大洋的機動作戰不同,法國核潛艇更多是在地中海活動,地中海海域不大,因此潛艇自持力就不需要太大,噸位小還有利於隱身,武器雖然弱,但是對付地中海周邊地區不成問題,射程500公里的巡航導彈就能覆蓋大半個地中海,實在是不需要太強大。

    圖為梭魚級潛艇航行設想圖和發射魚雷設想圖。

    正如法國海軍第一代攻擊核潛艇紅寶石,才2500多噸的排水量,都不如日本海自的蒼龍級大,但是在地中海這個“澡盆”型海域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周邊各國連核潛艇都沒有,至於俄羅斯的核潛艇,反正也有美華人在那裡頂著,法國大可無憂。所以,法國海軍發展核潛艇上本來也就投入不足,研發出梭魚級這種中等配置的潛艇也就不奇怪了。

  • 4 # 狼煙火燎

    近日,法國海軍在土倫軍港舉行了首艘“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絮弗倫”號的交付儀式,這是法國最新一級的攻擊核潛艇,集先進技術於一身,整體效能是相當強悍的。相比於第一代的紅寶石級僅僅2000多噸的核潛艇,梭魚級核潛艇尺寸增大了約一倍,其長度99.5米,寬8.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約5300噸,最大航速25節以上。梭魚級核潛艇艇員編組60人,最大自持力70天左右。

    對於法國最新核潛艇交付(我們稱入列,並非正式服役),其效能到底如何不得而知,畢竟各國核潛艇都是絕對機密,是不會允許任何國家進去參觀的(當然印度除外,畢竟人家可是邀請過美國專家到租借的“阿庫拉II”型潛艇逛了一圈,把俄羅斯氣得夠嗆。),但我們可以從絮弗倫號交付看到法國在攻擊核潛艇方面的三大突出特點:

    第一 總體效能強悍,後發優勢非常明顯。法國從1976年開始發展第一代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直到今天第二代的梭魚級才開始交付,整整五十多年時間,時間跨度非常大的,因此梭魚級應用了很多的新技術,首先外型上就採用了鯨型和滴水型的完美結合,流線型非常好,外觀也非常漂亮;其次在降噪方面下足了功夫,採用最新的泵噴推進技術,即增大了推力又大幅降低了噪音,所有的艇內裝置噪聲源較大的,比如發動機、動力傳輸系統等等,都採用了浮動裝置減震以降低噪音,據說發電機、迴圈泵、各種纜線也全部裝進一個軸套裡,相當於再次隔離噪音,潛艇在水下的噪音也就僅僅100~105分貝左右,非常接近大海背景噪音,也就是說梭魚級幾乎與海洋融為一體,很難被搜尋到。另外在聲吶探測裝置上,相信也會是法國最新、效能最強大的科技水準。

    第二 動力裝置非常先進。梭魚級攻擊核潛艇主動力裝置包括核反應堆、體積補償器、蒸汽發生器、防護裝置、兩臺蒸汽渦輪機、主凝汽櫃、兩臺發電機(一臺給螺旋槳推進電機供電,一臺給系統供電)、迴圈泵、螺旋槳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的單軸推進裝置及指揮和控制裝置。動力來源主要是是一臺K15壓水堆改進型,是法國非常成熟且先進的艇用核反應堆。而且梭魚級在推進上採用的還是混合推進,低速時採用電力推進,較高速度採用渦輪蒸汽+電力推進,在不同航速下采用不同的推進方式,這樣效率就更強,對動力系統的維護、保養、安全都有好處。而且整個推進裝置減少了減速齒輪箱,採用推進效率泵噴推進技術,推進系統的可靠性更高,推進效率也更高,而且反應堆芯壽命多用10年,這樣的設計使梭魚級整體動力效能和效率在世界核潛艇中都名列前茅。

    第三 武器裝備搭配多樣化,可以執行多種作戰任務。比如他既可以執行反潛、反艦任務,也可以佈置水雷實施封鎖,還可以執行特種作戰,甚至進行對陸攻擊等等。絮弗倫號上裝備有黑鯊重型高速魚雷,最大航行速度可達到50節;還裝備有SM39飛魚反艦導彈,可以裝18~24枚效能不錯的水雷,還有一款對陸打擊的巡航導彈(海軍型風暴幽靈,最大攻擊距離500公里,戰鬥部250公斤,飛行高度10米,對方很難發現目標)等等,甚至可以搭載特種部隊人員實施秘密滲透等等

    法國新一代攻擊核潛艇取名為“梭魚”就能看出他的野心,梭魚遍佈全球海洋,習性兇悍而機警,捕食食物時出擊迅速,又好獨自遊弋,有“孤獨的獵手“之稱。梭魚也體現出法華人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期望,他們不再僅僅是控制地中海的幽靈,法華人更希望梭魚級能走向遠洋,走向世界,未來國海軍對外干預就能派出梭魚級實施對陸打擊,打擊範圍更廣且更隱蔽;而且梭魚級也將是法國出口的王牌,法國在2016年就以梭魚級為原型開發了常規型號,戰勝日本蒼龍級獲得澳洲大訂單,賺取了好幾百億的美元,法國嚐到了甜頭,法華人不但賺到了外匯,還提高了軍工生產水平,何樂為不為呢?

  • 5 # 山高人為峰99567061

    在不少軍迷的印象中,法國攻擊型核潛艇向來是以小著稱的,這樣的噸位被拿來與其它軍事大國核潛艇相比,的確顯得有點不入眼。不過法國前段時間交付海軍的新型攻擊型核潛艇梭魚級首艇“絮弗倫”號,卻讓人們看到了法國核潛艇其實也很給力的。因為這一次法國新交付的核潛艇噸位已蓋過了蒼龍級,在技術上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法國軍方的 "梭魚 "級核潛艇服役後,噸位明顯提高,內部結構無人控制。法國核潛艇以噸位小著稱,比如紅寶石級核潛艇,最大排水量為2000噸。不過,隨著 "梭魚 "級核潛艇的服役,法國核潛艇原有的印象終於有了改變,讓外界終於看到了法國隱藏的製造實力。

    據悉,新型核潛艇的噸位超過了蒼龍級,實際達到了近5300噸。這一變化讓法國潛艇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並將使其在附近海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採用了泵噴技術等優勢,該潛艇的靜音巡航效能也得到了提升。在武器方面,"梭魚 "級核潛艇配備了魚雷發射管,能夠發射重型魚雷、反艦導彈等彈藥。此外,該系統的佈局也進行了革新,可以實現整個機艙的全自動控制,具有完全意義上的攻擊效能特點。基於此,法國將其視為未來重要的水下作戰力量,情報顯示,法國將建造6艘 "梭魚 "級核潛艇,並計劃在10年內將其裝備法軍。隨著該級核潛艇的建造和服役,法國將繼續保持優越的潛艇技術。

    在外界看來,隨著 "梭魚 "級大噸位核潛艇的實際服役,法國海軍的整體軍事實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海上能力將更加強大。眾所周知,作為 "三位一體 "核打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核潛艇的作用不言而喻,對加快大國現代化海軍建設的作用顯而易見。雖然核潛艇的規模和實力無法與美俄相比,但法國不會忽視這一領域的技術發展。

    因此,法國在 "梭魚 "級核潛艇服役後,肯定會繼續下水建造更先進的潛艇,法國會不會有更先進的核潛艇入役其實答案也是很明顯的。只不過目前梭魚級剛剛入役,所以短時間內,梭魚級就已經夠用,再發展更先進的核潛艇,可能要再等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三個多月,被先生家暴,自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