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馮瑋
日俄戰爭是日本最自鳴得意的戰爭。2015年8月14日安倍發表的“安倍談話”,開篇即稱:“日俄戰爭鼓舞了許多處在殖民統治之下的亞洲和非洲的人們。”
然而,所謂“春秋無義戰”,爭權奪利的戰爭不可能是義戰。日俄戰爭的本質根本不是反抗殖民統治,反對侵略的戰爭而是一場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爭。戰爭的起因即顯示這一特徵。
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迫承認北韓脫離和中國的宗藩關係,在《馬關條約》中承認“北韓獨立”。之後,北韓的親華勢力轉而投靠俄國,俄國也乘機強化在北韓半島的存在,引起日本強烈不滿。另一方面,俄國推行“南進政策”,試圖將中國東北地區納入其勢力範圍,同樣引起和日本的激烈爭奪,最終,雙方因“合法”的交涉失敗而兵戎相見,發生武力衝突。只是,戰爭結局出乎雙方預料。因為,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日本不敢奢望會勝,俄國則沒有想到會敗。日本所以取得勝利,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美國猶太人的支援。特別是全美猶太人協會會長、著名金融家雅各布·希弗的資金支援,解決了日本的戰爭經費。因為,按照拿破崙的觀點,“戰爭的要素有三,第一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第二,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斡旋”,“見好就收”,否則在打下去,戰爭動員已達到極限的日本,未必能贏。第三是情報貢獻出色,同時在俄國內部“點火成功”。例如,明石元二郎的情報收集和煽動俄國水兵起義,鼓動工人集會遊行,使俄國沙皇疲於應付,只能答應“議和”。
-
3 # 坐古談今
(1)如何看待日俄戰爭的性質
評價“日俄戰爭”的意義綜合來說就是:這是一場狗咬狗之間為爭奪在中國利益而爆發的衝突,進而引發“英日美”與“俄德”之間的衝突。最終日本被在“英美財團”,沙俄在“法德”財團的壓力下結束了戰爭。這是第一個問答的核心。
經過這場戰爭,日本繼德國在1870年、美國在1898年成為帝國後,也稱為帝國列強。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不但徹底讓世界承認了對北韓半島的吞併,而且侵佔了大半東北利益,日本的北向政策獲得成功。
相反,沙俄繼“克里米亞戰爭”在歐洲方面大敗後,又在亞洲方面大敗,自此徹底失去與英國競爭的地位和勢力。記住中國東北南下進入北韓半島的圖謀也失敗了。
對於一些華人對日本打敗沙俄“感恩戴德”的行為,我表示蔑視。如果是在晚清時期有這種思想還情有可原,但是現在還有這種思想,那就是認賊作父了。如果,日本沒有吞併中國之心,那麼,我們當然要感謝日本。但可惜,日本對中國的企圖心並不比沙俄弱。這場戰爭實質上就是“狼從虎口奪食”,奪完了也不會還給真正的主人。
(2)“日俄戰爭”徹底讓日本成為英國利益的代言人,因為在拉美地區英國將主導權讓給美國,將主要精力放在對赴德國身上。在亞洲,則大力扶植日本應付美國
對於這場戰爭,英國和德國是日本和沙俄的主要推手。
從英國方面,藉助“英日同盟”關係,英國已經把競爭對手沙俄整得夠嗆了,使其失去了競爭者地位。
沙俄國內自1904年開始,就不斷髮生各種起義、罷工。1905年,更是爆發了著名的“1905年革命”。沙俄國內海軍起義使“對馬海戰”中損失98艘艦船的沙俄雪上加沙,包括波蘭在內的各個殖民地都爆發了起義。
可以說,如果沙俄再戰敗,沙皇統治將受到威脅。
如果這樣,一方面,這不利於“地緣政治平衡”,日本過大會不會傷害英國利益?另一方面,沙俄如果發生動亂,那麼,德國趁機勢力再行擴大,怎麼辦?在一方面,如果沙俄爆發革命推翻沙皇,沒有沙皇的沙俄將更難以控制。
所以,英國傾向於適可而止,要求日本停戰求和。之後,在歐洲地區,英國將精力放在對赴德國身上;在亞洲地區,英國扶植日本將精力放在美國身上,抑制美國勢力增長。
-
4 # 亦新湖
如何來評價日俄戰爭,這是日俄雙方為了爭奪中國東北的領土利益白熱化,在1904年和1905年進行的一場侵略者之間的戰爭。無論是當時獲得勝利的日本,還是遭到失敗的沙俄,目的只有一個圖謀侵略吞併中國的東北地區。這場由日本侵略者發動,發生在中國領土上的日俄戰爭,最後以沙俄的失敗、日本的慘勝而結束。但是,日本透過日俄戰爭也一躍而躋身為世界列強。
一百多年前發生的這場日俄戰爭,雖然是由兩個帝國主義在打仗,但是發生在中國東北地區,東北民眾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動捲入,使得東北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到無辜的劫難。現在回顧日俄的這場戰爭,對於日本來說是最大的贏家。將事實上已經被沙俄軍事佔領吞併的東北地區的沙俄軍隊,趕出了黑龍江以北。從而達到了將東北地區納入了日本的勢力範圍,特別是在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向清廷索要租借大連和旅順港,並且取得了東北地區的路礦開發權。
雖然整個戰事日本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死亡日本士兵人數在10萬以上,但是得大於失。暫時阻止了沙俄在東北地區的南下侵略,使得沙俄在向東亞侵略擴張的過程中,嚐到了失敗。特別是日本人以亞洲黃種人身份第一次在現代戰爭中,打敗歐洲的沙俄白人列強。還進一步證明日本1868年實行的明治維新取得了成功,是實行全面西化學習變法,使得了日本走上了國家強盛侵略擴張之路。
而對於沙俄來說,俄日戰爭失去了獨吞侵佔到手近五年的滿洲東北地區,特別是旅順的不凍港。沙俄在日俄戰爭的慘敗使得佔領東北目的嚴重受挫,沙俄雖然堅持不肯向日本戰爭賠款,但是被日本割去了南薩哈林島(庫頁島),1920年之後又被日本全部佔領了整個薩哈林島(庫頁島)。也正因為俄日戰爭,沙俄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後來不久爆發1917的十月革命。 日俄戰爭對於清王朝來說,因為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不久,清王朝向日本割地賠款國家進一步衰弱,已經沒有能力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眼睜睜的看著沙俄侵佔東北三省,時間達五年之久。自己無力收復,正好新的列強日本野心膨脹,其時已將沙俄看成是日本侵略擴張的主要對手。清廷在日俄戰爭中雖然無奈的宣佈所謂的“局外中立”,實際上是支援傾向於日本打擊沙俄的。
而日本也在甲午戰爭取得勝利之後,改變了外交策略,對華處處示好,積極對華提供經濟援助,竟一時獲得了清廷的好感。而當時沙俄變得更加的窮兇極惡,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戰爭之後,其它的列強得到獲得利益撤出,唯獨沙俄糾集13.5萬兵力,藉機佔領了整個東北地區。清廷上下雖然痛恨日本強加的甲午戰爭,使得割地賠款。
但是面對沙俄的極度貪婪,鯨吞整個東北,而且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更為痛恨。過去是一個強盜侵略東北地區,日本成為列強之後,就變成兩個強盜進入東北地區侵略掠奪。沙俄佔領東北的行為日本看得眼饞心妒,1904年自告奮勇的向清廷提出由日本出兵向沙俄開戰。經過明治維新變法的日本軍隊歷時一年,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竟然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沙俄軍隊,日本軍隊將俄華人趕出黑龍江以北。日本軍隊不但在陸地上取得勝利,而且在海上作戰,沙俄的太平洋艦隊被日本全部殲滅。
進入晚清之後整個國家經濟沒有發展,小農經濟積弱積貧,在列強面前連吃敗仗,已經沒有軍事能力直接對抗世界列強。只能搞所謂的“以夷制夷”來欺騙安慰自己,但是分析當時的日俄戰爭局勢,清廷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同意日本發動日俄戰爭也是最好的選擇,兩害取其輕。事後雖然說日本獲得了路礦開發權,以及租借大連和旅順港,但是趕跑了沙俄軍隊。這可能也是最小的代價,不過日俄戰爭之後,東北三省完全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為後來日本發動二戰全面侵華,留下後患。
-
5 # 羅西小南多
日俄戰爭發生於1904年,而不久前1900前義和團運動後隨即八國聯軍藉口入侵中國,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而俄國已經下手將清廷中日甲午戰爭後答應割給日本的土地實際佔有,並有進一步南下舉動,日本隨即發起對俄戰爭。日俄戰爭宣示了日本已在東方崛起,限制了西方列強對東亞的進一步入侵,用戰爭對外宣稱,亞洲是亞洲人的,不允許白種人像奴役拉丁美洲和非洲那樣隨意的處置亞洲。有點像美國當年不允許歐洲染指美洲的“門羅主義”。日俄戰爭對中國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中日甲午戰爭已讓中國大跌眼鏡,竟然身邊的小兄弟打倒了,但或多或少還有些日本僥倖戰勝的心理安慰,但日本竟然也打敗老牌的帝國主義俄國了,還是一直假裝朋友一直吞噬中國領土。這對中國的刺激是劇烈的,而當時華人對日本的感情是複雜的,隨後中國徹底的拋棄了舊有的腐化教育,無數有志青年前往日本、歐美學習先進的知識和制度,當時去日本的特別多,而且把日本作為有識之士對抗清朝的基地。對外戰爭屢次失敗,而且一次比一次敗的慘,對內已無力鎮壓人們的反抗,滿清政府逐漸走向衰亡。所以,日俄戰爭無論對日本還是中國以及亞洲局勢都有這深遠影響。
-
6 # 歷史哨聲
日俄戰爭是一戰的預演 是工業革命最新技術的最早應用之戰
1、在日俄戰爭中,俄羅斯軍應用最新的手榴彈與馬克沁重型機槍,導致日軍傷亡慘重。特別是克沁重型機槍,幾乎有一半日軍的傷亡都是因為它造成的。
2、對馬海峽之戰,日本聯合艦隊用丁字戰法殲滅來援的波羅的海艦隊,僅僅損失三艘魚雷艇,創造奇蹟。
3、日俄戰爭體現了一戰、二戰這些20世紀總體戰的特點:大規模動員軍隊進入戰場;需要大規模的經濟支援;大規模的裝備、軍火、補給;大規模的外國支援等。
日俄戰爭對各方的影響對於日本:
好處:日本取得俄羅斯在東北的所有權益,開始派遣關東軍駐紮東北;獲得庫頁島;實現吞併北韓;
壞處:沒有如同甲午戰爭一樣獲得大筆戰爭賠款,讓承擔高額稅負的日本人極度不滿;為了舒緩財政壓力,日本不得不實行裁軍。
對於俄羅斯:
維持統治和擴張的基礎——信心被摧毀,中下層軍官極度不滿,導致了1905年第一次革命;
大批俄羅斯主力戰死或負傷,導致沙皇失去了控制、鎮壓反叛的力量,最讓被內部離心的中下層軍官和貴族推翻。
對於大清
我們的教科書定性是:帝國主義爭奪東北的狗咬狗戰爭。這個定性和大清宣佈中立一樣蒼白無力。
在日俄戰爭之前,俄羅斯在撤軍東北的條件中提出了排他性條款、允許俄羅斯參與北滿州的行政管理(實質就是兩國共治),並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遠東大都督進行統治滿州,重新出兵佔領瀋陽。
如果沒有日俄戰爭,山海關就是中俄國界,這將會是最簡單的歷史走向。
俄羅斯為了尋找運動的不凍港,進行更有效的統治西伯利亞,先是撕毀《尼布楚條約》,搶佔海參崴;佔據了海參崴後,發現大連港口條件更好,於是就意圖佔據東北,將大連據為己有;如果俄羅斯佔據了東北,下一步將會是山東——因為山東的威海,是大連最大的威脅。
日俄戰爭對於大清最直接的影響是給了立憲改革最大的信心和支援——日本擊敗俄羅斯,證實了立憲改革道路的正確。
對於美國:日俄戰爭後,美國將日本作為最大假想敵,並製作了橙色戰爭計劃,擬定了一套戰術攻擊日本——這是因為航母和潛艇的發展,這套機會並沒有得到實施。
對於其他國家:奧斯曼土耳其、波蘭、芬蘭、伊朗在看到日本擊敗俄羅斯後,更堅定了他們反俄羅斯運動。
綜述日俄戰爭,並非日本、俄羅斯、大清三方的事情,而是一個縮小版的世界大戰,是一戰的預演。
俄羅斯的崩潰,東歐、中亞局勢的突變,東亞局勢的變化,都因為日俄戰爭導致的。
若是俄羅斯接受了伊藤博文的和平斡旋,答應日本介入北韓半島,日俄戰爭根本就不會發生。如果這樣,局勢又如何發展呢?
對於大清來說,失去的權益是在俄羅斯手裡,還是在日本手裡沒有區別,但俄羅斯意圖佔據東北的意圖被摧毀,從而保全了東北,這點還是值得慶幸吧!
-
7 # 礪劍堂
日俄戰爭是日本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擊敗了一個傳統列強,自此之後,日本才算是被接納為新的列強。而之所以選擇在1905年開戰,一方面是因為沙俄太平洋艦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新的軍艦補充,現有的戰艦也都臨近大修期,加上冬天快要到了,此時的沙俄太平洋艦隊實力最弱,日本在海上戰勝沙俄的機會最大。二來沙俄為了加強對遠東地區的控制能力而修建的西伯利亞鐵路也快要完工了,一旦這條鐵路通車,那麼俄國位於歐洲的軍事力量就可以快速向遠東地區調動,日本也就再也無法戰勝沙俄了。而沒有這條鐵路,日本需要戰勝的只是沙俄的一部分力量。因此1905年是日本擊敗沙俄佔據中國東北地區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
日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戰爭暴露了帝國的弊端,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
這次戰爭地區跨度極大,橫跨整個西伯利亞。許多高科技發明被應用於戰爭。
回覆列表
日本與沙俄,為了爭奪遼東與北韓半島而發生帝國主義戰爭,卻在東北進行,清政府竟然厚顏無恥選擇旁觀。日本出兵40萬,沙俄50萬,最終,龐大的沙俄被小小的日本給打得慘敗——沙俄的遠東艦隊被日本人圍攻在旅順港全部殲滅,波羅的海艦隊也損失殆盡,沙俄遠東陸軍也幾乎全軍覆沒。
此戰改變了東北亞的格局,日本取代了沙俄主導了當時的東北亞地區,成為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
日俄戰爭之前,日本經過數十年的明治維新實力大增,尤其是1894年贏得甲午戰爭後獲得了清朝的鉅額賠款後,日本從一個蕞爾小國成為躋身列強之中的唯一亞洲國家;而沙俄已經擴張到2280萬平方公里,佔據全球土地17%以上,沙俄還制定了“黃俄羅斯計劃”,妄圖染指長城以南。日本與沙俄都對東北、北韓半島虎視眈眈,矛盾不可調和。
日本與沙俄之間的這一場戰爭,卻讓東北與北韓半島的百姓深受磨難——大量百姓死於非命,縱橫千里幾同赤地,東北大量的莊稼被收割做了馬料,上百萬無辜百姓流離失所。
另一方面,日俄戰爭中,大量工業革命中的成果被首次應用於戰爭之中,被稱作“第零次世界大戰”。從日俄戰爭也能夠看出,日本這個國家絕對不能夠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