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子祥羽
-
2 # 春年一玄學心靈導師
第一,天性, 這是與生俱來的靈性,感知力和覺悟。這是沒有人可以複製的。
第二,執著,王陽明先生小時候就有要成為聖賢的心,隨著環境和年齡的變化一直沒有動搖過。
第三,經歷,人生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被貶去龍場對他的悟道起了很大的幫助,表面看上去他的人生沒有希望了,偏偏就可以讓他放下一切功名利祿,專心悟道。
可以說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使他成功走向了聖賢之路。
-
3 # 冬青裡的駱駝草
王守仁是明代人,其父曾官至南京史部尚書,家庭出身顯赫。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於浙江餘姚,於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大庚縣青龍港(今大餘縣境內)一隻孤舟之中。最出名的著作是《王陽明全集》、《大學問》、《傳習錄》,由於其作品影響巨大,被收錄於《明史》和《古文觀止》。
王陽明的學說是在發展了儒道兩家哲學理念的基礎上而建立起來的,同時佛家理念也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他最崇拜的人物卻是中國南宋最富有個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哲學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陸九淵。他在繼承和發展陸九淵“心即是理”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倡導人們要善於從天地宇宙萬物和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去尋找“理”的存在,也就是要善於總結自然界內在和外在的發展規律,在社會實踐中尋求真理,要從自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尋求挖掘適合於自己發展的方向和機遇,要藉助於自然發展規律和社會實踐真理,充實和強大自己的內心世界,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首先要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先謀而後動。
王陽明在此思想觀念的基礎上,透過自身發展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己以“知行合一”為主體的思想體系,即: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二者即相互依存,又互相補充,缺一不可,形成了自己獨立的辨證的哲學思想理念,強調人的認知(對世界及事物的看法和觀念)必須要建立在行動的基礎上,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再好的思想和觀念都只是空想,是一紙空文,這其實又是方法論的一種體現。所以他的觀念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和觀念,充滿了哲理性,由此而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推崇。當一個人被推崇到一定高度時,那他不是神仙就是聖賢了。所以後來由其哲學思想而形成的一系列著作,又被後人尊稱為“陽明學”、“王學”還有“心學”而大行其道。
-
4 # 動中和
龍場悟道,是最關鍵的一個點。我們來複盤一下當時的場景:當時的龍場生存環境及其惡劣,王陽明時刻面臨這死亡威脅,在那麼一個艱苦的時間裡,王陽明心想:“如果聖人在這個時候,該怎麼樣做?”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解開的。首先當時的王陽明,沒有功名利祿的誘惑,沒有家庭倫理的影響,沒有理學超乎人性的束縛,可以說當時這個問題在這個環境下變得很純粹-聖人在這個時候,會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生存”[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摩擦力的干擾,牛頓第二定律會在更早時間被更普通的人發現]。接著往下演算-生存是人的本能,是天理,是我們應該做的,聖人如此,凡人也是如此。既然是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我們在做起來就沒必要帶任何的情感,因為情感反而會影響我們的生存。推而可知,世上還有很多很多天理在,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不必有情感影響的。這個天理是由人的本能誘發出來的,那麼這些天理應該都可以從自己內心裡去找答案。
感謝要求回答,我又悟道了。
-
5 # 鑽石木衛二
王守仁是中國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在1472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寧波餘姚縣,亨年56歲。精通儒家、道家、佛家,27歲考取進士步入仕途,到晚年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明代最大的哲學思想家,王守仁是如何走向聖賢之路的?
一、王守仁出生於一個家勢顯赫的家庭,使得他從小有條件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
二、他從小天資聰穎、好學,幼年失母,把悲痛轉化成力量,苦讀詩書立志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和有道行的人。
三、他思想開闊、不為讀書而讀書,學已至用,能從長遠、大局去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教育和人生的磨鍊。
-
6 # 古鏡5
陽明先生乃儒、釋、道精通;集思想、文學、哲學、軍事之大成者;繼孔、孟、朱之後的儒學巨人。文能治國,武可安邦,從政即出將入相,從文知天文地理。後世大家無不讚揚。這樣先哲,不是普通人有能力探討的。尤其是“如何走向聖賢之路的”,更是個深奧課題。更不是連個一般對聯都對不好的水平所能回答的疑問。如果回答,只能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取其辱。
-
7 # 易格仁的旅途
王陽明如何走向聖賢之路,個人看法, 王陽明是在個人天賦基礎上被逼上聖賢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個人理解,看歷史的事或物或人,不能只是用隻言片語來判斷,更應該從人人本來都是普通人,然後在某個時代背景下的某個空間狀況下,從而成就了某個人。
今天的人看王陽明,因為他小時候說過讀書是為了成聖賢,然後就斷定王從小有成聖賢的理想,然後就一直只是在為了成聖賢,因此王陽明在今天的人來看是很特別的,也許特別,但他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王陽明確實成就了,而且還被今天的我們知道了,因此他兒時的一句話就有了這個機會被我們知道,而且還被奉為有特別意義了,可是在明朝那個年代,讀書的目的應該99%的人都想透過科舉成士吧!這跟王小時候的理想成聖賢本身沒有本質的區別,也許中華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不止王陽明小時有過成聖賢的理想,就像我們小時候想要成科學家一樣,但是真正成就而且還能被歷史記載下來的就只有王陽明瞭,朱熹說不定小時候也說過呢?只是當時的身邊人沒有在意忽略了呢?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下面。
王陽明能成為大儒聖賢,幾個方面因素,必不可少。
一,家庭背景,
王陽明出身在書香世家,爹還是狀元,不說別的,家裡書多,而且還讀得起書。這點生活在今天的有些人可能不是太能理解,其實出生在農村的80代以前的人可能更能理解一點,要得到一本書是真不容易的。小編個人感覺,王陽明爺爺王倫的教育影響應該也是不可少,作為一個有文化卻不想為士的讀書人,自由散漫的生活態度,在明朝的社會環境裡不多的(當然也有可能是考了沒考上),其思維意識裡的自由性,家庭氛圍裡的也相對必然更利於小孩的思想自由發展。
二,天賦,
跟王陽明出身書香世家的人歷史上也不少,但王陽明能成大聖賢,自然跟他本身的智慧少不了,用今天的話說,王陽明本身就屬於天才類人,這點無需多言,因為失去自身條件也許能做成事,但在把事做得偉大了,絕對是不可能的,對,就是用的絕對!今天能被歷史記載的人,一定是在某方面有著絕對自身條件的,平庸的人歷史難有空間留給他們位置。
三,時代社會背景,
如果王陽明生活在明成祖時代,也許也能在官場有一番作為,但可能就無法成為與孔孟朱齊名的大儒聖賢了,王陽明生活的明朝中葉,明朝的整體社會環境方面是在開始走下坡路了,尤其劉謹當權,權力風氣亂,而王陽明正真進入徹底反思朱熹理學,是被貶至貴州龍場後,雖然從前也格竹無獲生疑,但經歷過事關生死的大是大非後,這種思想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就像親身經歷過地震的人,看待生活的觀念多少是會不一樣了。
再後來從江西剿匪,寧王叛亂,王陽明一直透過時與事完善自己的思想,
透過自身的經歷,王陽明直接體會了理是不能外求的,劉謹真不懂為官需為民之道麼?不是,土匪為什麼成土匪?當地有些百姓為什麼願意去當土匪還幫助土匪?為了生活,理是那個理,但是卻不是人人會真心按那個理做事,人們似乎只是把那些禮理當成為自己謀利的形式工具了,理不應外求,心中本已有理,心裡的理才是理,而且不能僅懂理,還要用行為去實現理的價值,而且這種理,這種價值,需要用自己的良知去判斷的,何為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至終,致良知王陽明心學核心的核心,才有王陽明留給世界最後的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總結:王陽明成為聖賢主觀方面王本身就是天才型人,客觀方面,科舉制度下計程車人們思考對待問題主要是按前輩聖賢的思想行事的,而朱熹的理學儒學發展至明朝中葉時期,已經不適應那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環境需求了,不是王陽明,也會有其他的吳陽明張陽明的來發展豐富儒家思想,而剛好天才王陽明就生活在那個能造就他的時勢裡。
-
8 # 愛讀名著的小星老師
王守仁,別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儒家心學集大成者,世稱“陽明心學”。
《中庸》有治學名言:學、問、思、行。我從這四個角度解釋陽明先生是如何走向聖賢之路的。
一、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翻譯:要麼不學,一學就要精通,否則不停下來。
陽明先生涉獵廣泛,曾五次換領域學習,但是每一次轉向,我發現有兩個特點一直都在,那就是博學+精通。
他每進入一個領域,總是遍讀這個領域的書籍,不但如此,還迅速深入下去,達到精通。
我每每想起,都驚歎他是怎麼做到的(我下次專門來探討這個問題)。
比如,他14歲開始學習弓馬之術,研讀《六韜》《三略》等兵法,用果核排兵佈陣,很快掌握了兵法要義。這為他後來戰無不勝的軍功打下了基礎。
再如學儒家,他12歲到京城之後,就把朱熹的著作讀了個遍,不但讀,而且強行實踐書中的理論,以達到精通的目的。
我們讀《傳習錄》可以知道,陽明先生對於歷代儒家經典,無所不通,甚至在獄中和龍場是也精研《易經》,手不釋卷。
可以說,博覽群書和深入研究是他走向聖賢的第一步。
二、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翻譯:要麼不問,一問就要透徹知曉答案,否則不停下來。
就像孔子曾問禮於孔子一般,陽明一生中也發生過幾次對他影響很大的問道。
第一次他17歲,帶著新婚的妻子從南昌回餘姚,經過廣信府問道婁諒。二人暢談,最後婁諒給出了答案:“聖人可以透過學習達到”。他滿意而去。
31歲,他在刑部當官,前往九華山問神仙之學,被道士用“一臉官相,談什麼神仙”懟了回來。
爾後,聽說地藏洞有老道在修行,於是扶著樹爬上懸崖到山頂。老道正在酣睡,陽明坐在旁邊,用手撫摸老道的腳。老道醒來,被他的誠意感動,將佛教道教要義直言相告。
一個人書讀得越多,問題和疑惑也就越多,所以要請教人,而請教人的關鍵就在於有什麼樣的決心,以及能問出什麼樣的問題。
陽明先生不差決心,像他這樣痴情於問題的人,世上少有。
一個好問題勝過一百個答案,他也不差好問題。陽明先生的問題,直達根本和核心:
“如何成為聖人?”
一問定音,什麼樣的問題,產生什麼樣的答案。
所以,正因為陽明先生問對了問題,才產生強大的向前推力,而讀過的那些經典,被成聖的問題串了起來,產生最終的合力。
三、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翻譯:要麼不思考,一思考就要獲得真諦,否則不停下來。
博覽群書是輸入,將知識串聯起來的是問題,最終將他們內化的則非思考不可。
這裡指的可不是零零散散的隨想,而是專注、深入且系統的思考。
陽明先生的思考緊緊圍繞“如何成為聖人”這條主線展開,這體現了他思考的專注。
獄中和在龍場,對他極為痛苦的折磨。一方面面臨這隨時到來的死亡,另一方面苦苦追求的道遲遲未出現。
在這種撕裂的痛苦中,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他的思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並最終在生死一線時勘破生死而悟道。
最後,陽明先生系統地考察和體驗了儒釋道的優劣,終於悟出佛老不足,而選擇歸於儒家正道。
正是這種專注、深入和系統的思考,帶領著他穿越千年儒家的荒蕪期和沼澤區,重新發現儒家的真諦,創造性地擎起“致良知”的火炬,照亮往後500年的世界。
四、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翻譯:要麼不踐行,一行就要踏實到底,否則不停下來。
陽明心學是一門勇猛精進的實踐哲學,這從陽明的做事風格就看得出來。
陽明先生是一個徹底的行動派,而且非常實在。
他讀了朱熹的格物之說,連續格竹子七天,直到吐血。
他認為儒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懂打仗,於是勤學兵法;為了考察地形,和父親騎馬到居庸關,對諸夷狄的種類和村落進行調查。
他冒著生命危險對抗劉瑾,最終被捕入獄,貶謫貴州。
陽明先生勤於讀書,能夠提出非常好的問題,並進行長期的思考,但是如果沒有踐行,一切不過是一場空,抵擋不住龍場的磨難。
因為,再美好的思考結果也要接受實踐的檢驗。
但陽明先生在龍場兩年,經受住了這種考驗,超越了過去的自己,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終於,經過博學、審問、深思、篤行之後,陽明先生終於悟出心即理的大道,併成為了心學的集大成者,也成就了他聖人的地位。
這真是應了那句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最後,把《中庸》這段話送給大家: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回覆列表
堅持內心尋找的方向,最後就開竅了。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自己內心想要的,但就怕堅持不了,自己內心都不堅定怎麼可能會開竅呢?人一開竅,就會變成超乎常人。但還得要有正能量的心,非常高的學識見識,否則就不變超人變神經病了,未成仙卻墮於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