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諸艾文

    看到這個回答底下的答案居然是一水兒的支援“無機成因”,我也是驚了個呆。這裡,我就來貢獻一點化石燃料有機成因的證據。

    藕,大家都吃過。如果您看過《舌尖上的中國1》,那一定對“挖藕人”這個職業有一些印象。每到藕收穫的季節,挖藕人在淤泥堆積的池底,把白嫩的藕從黝黑的淤泥中挖出來。

    我們在感嘆挖藕人辛勤勞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起來:淤泥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東西。如果您常在淤泥富集的地方經過,那一定有這樣的經驗:淤泥之中,有時會冒出來一個個的氣泡,而這個氣泡甚至是能被點燃的。得名於“在沼澤地中產生的氣體”,這種氣體就被我們命名為沼氣。

    沼氣的主要可燃成分是什麼呢?是甲烷。巧合的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當然,必須指出,天然氣和沼氣的成因是不同的。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淤泥中是含有能變成天然氣的原料的。

    那麼,淤泥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淤泥就是有水中的各種動植物與微生物的屍體逐漸累積,被分解者初步分解,再經歷一系列複雜反應,生成的富含有機質的泥巴。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講:我看舌尖上的中國,人家池底的汙泥都小兩米多厚。水裡的魚才多少啊,哪裡能生成那麼多的淤泥?

    這裡就要再科普一個概念了,叫營養級。蟲吃草,鳥吃蟲,蛇吃鳥,那草就是一個營養級,蟲是第二個營養級,鳥就是第三個,蛇就是第四個。說這個營養級做什麼呢?接下來是一個生物學上的結論:不同營養級之間,能量傳遞的效率通常低於百分之十。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你有總重量1000斤的草,在地上長;那這些草能養活的蟲子,總重量也就是不到100斤;這些蟲子能養活的鳥,總重量甚至不到10斤;到了蛇,得,不到1斤了,怕是都得餓死。

    意思是什麼呢?假設說,人只吃肉。那你有200斤重,就意味著我們得飼養2000斤的牛羊雞魚之類的給你吃。牛羊還好,只要種上總重量20000斤的草就算一回事。萬一誰想改善生活,只吃那種吃螞蚱長大的走地雞呢?光是養螞蚱,就得總重量200000斤的草場。

    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能看到的大型動物,連上人,算一算可能很少。但是他們長這麼大,要吃的東西,那可比這些大個的動物本身要多得多。

    而實際上,海洋裡的動物也要遠比陸地上的動物,總量更大。據估計,每年新產生的浮游生物的總量,可以達到250億噸之多。

    看到上圖中點點落下的雪花一樣的東西了嗎?那就是這片海底之上,各種生物的殘渣。多年累積下來,海底的淤泥,其總量之大,可以說是你我所不能想象的。

    當然,形成淤泥還僅僅是第一步。從淤泥,到乾酪根,再到烴源巖,烴源巖釋放油氣,油氣再經過轉運、富集,形成較大的油氣田。可以說,石油的有機成因說,至今還是有著充分的實驗與觀測證據,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的,大多數成功的石油勘探也是在有機成因說的指導下進行的。無機成因,如果能實驗驗證,那當然好,能成為勘探石油的一大助力。但遺憾的是,松遼盆地昌德氣藏是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個有充分地球化學證據,生產烷烴氣體為主的無機成因的,天然氣藏。

    黃第藩, 梁狄剛. 關於油氣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論基礎問題——與無機生油論者商榷[J].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5, 32(5): 1-10.

    希望你會有新的收穫~

  • 2 # 軍武吐槽君

    可以這麼說,石油生物形成說是西方國家用於控制世界的一大陰謀!如果大家覺得我這是陰謀論,我將用我的論述讓大家相信。

    石油號稱工業血液,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他的形成機制在科學界卻一直眾說紛紜。主流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生物變油,一種是石化變油。西方主流學說認為石油是億萬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演化而來的,屬於用一點少一點,不可再生的資源。而石化變油則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的碳元素生成,屬於源源不斷的可再生能源。這兩種說話可謂是完全相反,我們不禁要問,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在石油已經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我們竟然連它產生的機制都不知道嗎?這裡頭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涉及了多少無法觸及的利益在裡頭?到底真相是什麼?今天我就以自己所知道的知識為大家探討一下事實的真相!

    生物變油理論的形成

    1965年,美國地質學家哈伯特提出了所謂的“石油峰值論”,主要觀點就是石油是由從5億年前至侏羅紀時代埋藏在地下的動物及植物屍體經過複雜的化學反應而生成的,總量是有限的。但是當時提出這個論點的哈伯特也只是出於自己的假設,並沒有找到任何科學實證,可是從此以後西方便以此作為“生物變油”的主要依據。可是1989年,哈波特在生前最後一次訪談中卻承認了自己這套理論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只是因為當時另一位科學家威克斯(他當時預估美國石油儲量有4000億桶並且不斷的調高這一數字)高估石油儲量讓石油寡頭的利益違背,他這樣做只是為了讓石油寡頭拉高油價找到合適的藉口,當時在論文發表之前,特意拿給了石油寡頭過目,這位寡頭表示務必要寫出石油終極儲量,哈伯特隨即在論文中提出了自己臆想出來“哈伯特曲線”,寫出全球石油儲量只有1.25萬億桶,美國則只有1500-2000億桶,並且在1970年達到開採峰值,其後會隨著資源減少而逐步下滑。可是事實卻和哈伯特的理論相悖,到2008年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仍有2億桶左右,並且還不斷有新的油田被勘探出來。

    (哈伯特曲線)

    真相是什麼

    1980年,美國地質學家麥可·霍爾布蒂對哈波特所謂的峰值輪提出了質疑,並且認為石油開採量會隨著時間和需求而不斷增大。可是這微弱的聲音卻被淹沒在寡頭把控的輿論之中,他們不僅充耳不聞,甚至把“生物變油”寫進了教科書並且推廣到了全世界。但是當時的世界處於冷戰期間,還有一個國家不信邪,那就是蘇聯。早在1950年,蘇聯就組織了跨學科的科學家隊伍集體攻關西方石油和天然氣學說,他們透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這些理論根本沒有事實依據,毫無邏輯,並且石油儲量也不像美華人說的那樣有限。1956年,這一團隊宣佈了自己的研究結果:石油與地下埋藏的生物沒有必然的聯絡,它們是地球深處不斷湧出的太初物質。蘇聯人為了證實這一理論,在西方科學家認為的不可能存在石油的第聶伯-頓涅茨盆地進行勘探,結果一共鑽井61口,其中37口具有商業開採價值,油田面積達到了當時美國最大的阿拉斯加北坡油田面積,商採轉化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而反觀美國成功率則只有10%。蘇聯人將這一理論和勘探經驗視為了和核武器一樣的國家絕對機密。冷戰期間,美華人在中東的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國瘋狂的搶奪石油資源,而蘇聯人立足國內,利用自己的石油理論在被視為石油荒漠的西伯利亞開採出了12個超級大油田,到1975年一舉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蘇聯也利用石油出口增強了自身實力,在全球各地對美國不斷展開進攻。蘇聯人當時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做假設來諷刺西方生物石油學說:要生成世界上最大的沙特加瓦爾油田已經產出的石油,最少需要一個長、寬、高各30公里的裡頭塞滿恐龍肉的立方體才足以支撐,這可能嗎?簡直就是笑話!

    (石油儲量變化,呈現越來越多趨勢)

    誰在支撐這個謊言

    1998年,隨著俄羅斯、非洲、中東陸續發現許多大油田,產量暴增,全球油價也隨之暴跌,西方石油巨頭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丟擲石油峰值論。他們收買了愛爾蘭科學家科林·坎貝爾和法國石油地質學家讓·拉哈瑞爾聯名發表了“廉價石油終結”的文章,再次預測石油產量將在2010年達到最高峰,可是隨著時間向前,世界上不斷有大油田的發現,石油儲量不斷調高,這一論點再次不攻自破。

    (石油價格在伊拉克戰爭後飆升)

    2000年11月,曾經在石油企業擔任執行長的迪克·切尼作為小布什的副手在美國大選中獲勝,隨後出任副總統。切尼篤信石油峰值論,認為石油是有限的戰略資源,美國必須要加以控制,在他的一手策劃下,美國將手伸向了中東,製造出了薩達姆政權藏有化學武器的陰謀論,出兵佔領了伊拉克。後來的所謂化學武器沒找到倒是讓人們瞭解了美國政治的黑暗,他們不過就是配合企業寡頭將石油控制住,然後選擇是有商人出人政府高官為自己的利益撐腰代言,這就是屢見不鮮的美國式政商勾結。美華人天天打著民主的旗幟,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世界和平了嗎?美華人去哪裡,哪裡就戰亂四起,流民遍地,國破家亡!前有越南、阿富汗、伊拉克,今有利比亞、敘利亞,無一不時時的警醒著我們,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他們的目的就是牢牢控制世界工業的命脈-石油!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將石油和黃金與美元掛鉤,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制定對自己有利國際貿易規則,將全世界都囊括進自己的經濟體系,為了抬高石油價格、掠奪石油資源,他們不惜信口雌黃製造出石油峰值論,控制媒體輿論誤導全世界人民,用和平演變、休克療法制服了世界最大產油國蘇聯(俄羅斯),不惜發動戰爭打垮中東多個政權,用經濟戰摧毀南美產油國委內瑞拉的經濟,建立服務於自己體系的國際組織,與其說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世界警察,倒不如說他們是世界局勢的攪屎棍,哪裡有他們,哪裡就不得安寧!持續百年的石油戰爭還在持續,世界局勢依舊堪憂,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這一謊言必將終結,西方人的陰謀也終有一天會被戳穿!

  • 3 # 科學薛定諤的貓

    答案是不一定,首先科學家們對於石油是怎麼形成的,這一點是有爭議的,有生物形成論,也有非生物形成論,所以石油是否是動物的屍體形成的,我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性,但不一定就正確。

    其實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質,膠質,還有瀝青質等,簡單的說,石油就是一種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可燃性液體,這種液體一般埋藏在地下深處,因為地下的特殊環境,才能讓石油轉化出來。

    先說說生物形成論,生物形成論是指石油是一些動物,以及死去的植物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動物和植物死去之後,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的分解,然後與泥沙等物質形成了沉積層,然後沉積層再不斷的積累之後,形成了沉積岩,最後形成了沉積盆地。

    那麼史前的海洋動物和海藻死去之後,經過的漫長的時間,會與地底下的淤泥產生融合,然後經過長期高溫高壓的環境之後,會形成油頁岩出現,這些油頁岩後來又變成碳氫化合物,當足夠多的碳氫化合物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油田便形成了。

    當然了,這個假設雖然有道理,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發現的石油儲備量太大了,假如真的是死去的動物或者植物形成的,估計把歷史上所以的動物和植物加起來,也不夠產生這麼多石油,所以屍體形成這個說法,有很大的爭議。

    然後再說說非生物化形論,有一些研究認為,地球在演化的過程中,地殼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碳,而有些碳正是以碳氫化合物的方式存在的,那麼當這些碳氫化合物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油田就形成了。

    那麼這兩種說法,哪種更靠譜呢,答案是相對來說,第一種更被人們所熟知,至於是否正確,這不好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石油的形成,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石油的形成,至少需要200萬年以上,甚至有的石油是5億年前形成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石油,至少都有200萬年的歷史了,至於是否是動物屍體形成的,我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性......

  • 4 # 不哈韓的小韓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從石油的成分和構造去看。

    石油是膠質、油質等組成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可燃性液體。漆黑的顏色,說明了它經歷了時間長河的洗禮。

    至於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這個至今也沒有定論。主流的說法是生物形成的,當然,這其中也有動物和植物的區別。

    很久以前的動物和植物被埋到地下,和淤泥進行充分融合。高溫高壓的環境,會逐步促進它們變化,而這些變化是小塊的。

    也就是說大片的岩層,夾雜著些油層。

    然後,當油層越來越多,就漸漸腐蝕或者把岩層也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石油是被埋的動物、植物和岩石層共同演變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 5 # 地質說

    看了很多回答,發現都是似是而非的答案,作為一名石油地質人員,覺得非常有必要在此澄清一下。

    許多答案都提到石油的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這兩種說法都是一種理論假說,目前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來證明哪一種假說才是成立的。然而,多數石油工作者更認同生物成因,因為石油的富集區與有機物的富集區有著緊密的相關性,目前的石油勘探開發工作也是建立在這種成因的基礎上開展的。而對於非生物成因假說,只有少數人支援,因為在現實中沒有找到支撐這種假說的事例。

    對於生物成因說,基本理論是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被迅速掩埋,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地層沉降,隨著埋深加深,地層的溫度和壓力上升,沉積層中的有機質就會分解、裂變形成石油和天然氣。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動植物屍體被掩埋都會形成油氣,這是有特定的條件的:

    1、動植物多為藻類、浮游生物;

    2、埋藏環境為厭氧環境;

    3、沉積物為泥、細粉沙,顆粒不易過粗;

    4、埋藏達到一定深度。

    除了以上條件外,還涉及有機質丰度、乾酪根型別等等,由於過於專業,在此就不細說了。

    因此,簡單的說石油是由動物屍體演變來的是片面的、不嚴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助聽器應該怎麼防潮的6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