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開奇蹟

    王陽明不配稱“聖人”,它只是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走狗而已,是一頭滿手沾滿人民獻血的劊子手,還是一個卑鄙無恥,虛偽兇殘,無德不要臉的封建衛道者,它所謂的“聖賢”之名只是其徒子徒孫和居心叵測的利益集團們修飾、偽裝、掩蓋、歪曲、包裝而成的。不過可悲可笑的是,就這樣一條封建走狗還不被其不惜大規模屠殺人民來維護的主子還不認同它。

    嘉靖皇帝對其定罪冒濫軍功、縱兵殺掠、私藏府庫金銀等指責。當兩廣報捷疏送到北京後,嘉靖帝就在給楊一清的手詔裡,提到當年江西功次(平定寧王叛亂實為伍文定功勞第一,伍文定才是平定寧王叛亂的真正功臣,但王陽明把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包括其徒子徒孫都極力包裝美化其所謂的軍功),說陽明素來喜歡誇詐,並由此及於他的人品,又由人品說到他的學問,幾乎給出了全面的否定性評價。早在嘉靖元年,嘉靖帝就在聖旨中下令,“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許妄為叛道不經之書,私自傳刻,以誤正學”,稱陽明之學“叛道不經”。陽明去世後,未議其功,先論其罪,廷議的結論是,陽明“學術不端、聚眾惑亂”。

    所謂心學只是理學加上佛學雜糅而成的東西。心學明著反對理學,但深入看之後,你會發現它也是搞的“存天理滅人慾”那一套,什麼是“天理”?封建禮教的所謂“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然後又加上佛家的思想,根本目的仍然是奴化人民,用封建禮教那一套虛偽的仁義道德約束老百姓。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和“中庸之道”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維護和固化“天理”,愚民奴化老百姓。

    大肆鼓吹王陽明的人,無非就是拿“致良知,知行合一”說事。但王陽明的致良知和我們現代人理解的完全不同,有些心學組織故意曲解致良知的原意,以達到用篡改的含義給人洗腦的目的。王陽明原本的“良”就是所謂原本的內心擁有的“理”,原本內心的“理”是什麼?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王陽明認為“天理”是天然存在的,是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的,所以“知”就是認識“天理”,而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要按照“天理”行事,不能違背“天理”,所謂的消除人的“八顆心”就是“滅人慾”,讓人不能有任何慾望,有慾望和爭取合法權益就是有“惡念”,要求人“無慾無求”,安於現狀。“心學”的一切目的最終都是為了麻木人民,讓人變成封建禮教的奴隸,“心學”本身就是當時朝廷腐敗,全國爆發農民起義,王陽明殘酷鎮壓屠殺人民起義軍,發現單純依靠自己大規模屠殺難以完全消除人民的抗爭,還需要從思想上奴役控制人民,王陽明進而結合佛教和儒教思想提出所謂“心學”思想,妄想用思想控制瓦解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個人生存權的合理訴求,讓人民變成統治階級的工具。這種思想嚴重違背當前自由民主法治的主流價值觀,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性,是泯滅人性的思想行為。也是反社會進步,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異端邪說。

    王陽明所謂的軍事才能更是胡說八道。寧王叛亂王陽明是有參與,但實際上是伍文定平定的叛亂,在最後論功封賞之時,伍文定因忠義和勇猛論功第一,提拔為江西按察使,不久遷廣東右布政使。而王陽明在廣西等地的所謂軍功更是無稽之談,當時朝廷腐敗,百姓奮起反抗,全國範圍掀起農民起義,廣西各地也掀起了轟轟烈烈農民起義,王陽明作為封建勢力的忠實走狗,鎮壓屠殺農民起義軍。還使用殘酷的連坐制,推行殘暴不仁的十家牌法,使用嚴刑酷法殘酷鎮壓迫害貧苦農民。而後又推行洗腦學說,企圖用邪惡的心學奴化老百姓,達到皇權永固,維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軍事上那點事全是窩裡鬥,基本都是鎮壓屠殺自己的國民,這如果也算偉大,那這種人的價值觀扭曲的也太可怕了,已經喪失了起碼的是非分辨能力,已經沒有了最根本的人性。

    最近幾年為什麼王陽明心學被一些所謂的企業精英大力推崇呢?這其實是一種既得利益集團的需要,它們是為了固化自己的利益,用奴化來給員工灌輸奴性思想,以達到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剩餘價值,它們不願意用現代企業的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而且企圖用思想控制來達到讓員工像機器人一樣無慾無求,拼命工作,他們把員工正常的合法訴求和合理願望汙衊為“惡念”,員工只要思考提高福利待遇就是“壞的念頭”。這個社會民主和法治的進步本身就是在它們所謂的“惡念”中不斷進步發展的,沒有它們的汙衊的那些“惡念”就不可能有新中國,就不可能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那代人正是有了它們所謂的“惡念”,才會帶領人民走上革命之路,最終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打著弘揚“國學聖賢”的旗號進行思想控制,思想奴役,企圖復辟中山先生、毛主席那代人奮鬥一生批判打倒的“吃人”的封建“仁義道德”。更是外部勢力對中國文化思想控制,用思想瓦解控制中國的一種策略。心學流行了,佛學也就不會再受打擊和排斥。。。。於是乎,會重現大明王朝的過程,強盛到利益階層固化,不思進取,內部紛爭,直到衰落。

    說透了很簡單,就是人家希望你多喝慢性毒藥,最好成為大家追捧趨之若鶩的潮流時尚飲品!最後,你開心的接受,但慢慢的死了,還覺得確實是自己有病,病入膏肓,正常的病亡!

    文化控制,思想戰爭,潛謀於無形,滅國於不爭不費,真正做到了大道無痕,豈是一般附庸風雅,賣弄風騷,肉眼凡胎者能看透的。

    王陽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殘暴不仁,嗜殺成性,用異端邪說奴化人民。

    所謂的心學只是封建禮教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說到底都是“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離不開吃人的本質。

    《傳習錄》裡還有王陽明一封信,說當時他在朝廷為官時,有很多老百姓背後罵他,但王陽明說他根本就不在乎,心裡想的依然是天下百姓疾苦,天天為百姓操勞,表面上看這人修養真的很高,定力不錯呀;但我們如果用逆向思維思考這問題,他的話經不住推敲,他在信裡並沒有說為什麼很多老百姓會罵他,這問題他沒有說清,並且即然你天天為人民服務了,為何老百姓依舊罵你?一個政府官員天天被老百姓罵,這裡就有問題呀,這裡有矛盾呀。那我們只能翻開歷史看他當時在幹什麼,史書上記載的是他當時忙的是正在鎮壓農民起義,所以他當時說的忙著為百姓操勞,其實忙的是殺人,這也無怪當時很多老百姓罵他了。他信中說他對很多老百姓罵他的事,他一點也不在乎,如果一個人不在乎別人罵他,就代表這個人成聖人了,就代表這人修煉得道了,那如果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也一樣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有時候,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與一個人修心得道的境界,兩者幾乎都沒什麼區別 ,都是油鹽不進。但如何區別兩者差距了?那就看他的言是否跟上他的行,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也是“言行合一”,但王陽明做到“言行合一”沒?他沒有,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當時明朝政府與百姓的對立的社會矛盾,他只是站在官方的立場,揮馬揚鞭,對百姓實施血腥鎮壓,僅一年之內他就殺了一萬一千多人起義軍,這反而更加劇了明朝後來的滅亡。其實王陽明的一生,他只是做到了“大偽若真”,一個人偽到極處與真君子沒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他的目的一個為公,一個為私。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發展和提倡的應該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現代社會主義價值觀。封建禮教的大部分思想都是愚民奴化老百姓的,應該旗幟鮮明的進行反對。封建禮教壓制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理念,導致人民愚昧、麻木,失去做人的尊嚴,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事情的是非對錯失去判斷力,任由統治者剝削壓迫。在這樣的傳統文化氛圍當中,作為個體人的天賦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樣的思想文化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是作為人的尊嚴,甚至是基本生存權利遭受任意的剝奪。

    中國現在需要的決不是封建禮教和王陽明心學這種異端邪說,也不需要那種沒有原則、調和折中、四面奉承、八面玲瓏的“中庸之道”,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裡到處都是中庸之人,誰也不願意多說話,誰也不願意得罪人,誰也不願意堅持原則。到處都是互相推拉扯皮,誰有後臺誰能油滑專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責分配,流程管理…都是一團亂麻,混亂不堪,這種集體只能是半死不活。只能靠遇到一件事就焦頭爛額,沒有統一有效的體系,那這個國家或企業必然是一潭死水,不斷的重複著一遍又一遍的問題,不可能有活力和創造力

  • 2 # den_ko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只有擁抱“變化”,讓認知在實踐中改進,“行”才能做到與“知”合一。

  • 3 # 思維能量學

    現在普遍性的談知行合一,已經變成一種口號,甚至比心靈雞湯還要雞湯。

    知行合一,是一種狀態,一種境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種狀態和境界,經過些什麼流程才能夠達到?

    知和行要經過哪些步驟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合一?如果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一體的,是一個東西,那怎麼才能擁有這個東西?

    王陽明又說心即是理,那這個合一的東西是不是就是心呢?

    王陽明又說,要在事上磨,磨知還是磨行?

    我曾經受這些問題困擾了很久,後來發現,王陽明的心學。其實是佛學和儒學結合的一個混合體。

    說白了,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而已!

    但是對我們普通人到底如何實現一定程度的知行合一呢?

    後來接觸到一本國外曾經,在實用心理學領域,非常出名的書,我找到了答案。這本書介紹了很多,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方法,其實就是透過心理和意識的方法,以及行為的方法,讓自己達到某種狀態!

    人的意識有潛意識和顯意識,很多時候我們決定要做一件什麼事情,更多的是顯意識和頭腦的決定,但人的行為主要是受潛意識控制的。

    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是背後的某種意識的顯現,也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在強化某種意識。

    所以很多潛能大師,就是運用一些心理和行為的原理,讓潛意識深層的潛能顯化出來。然後,讓潛意識某些內心的不安或者過去的壓抑,痛苦得到釋放。

    潛意識正面的東西能夠促進我們的行為,反面的東西則是像剎車一樣,不管我們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曾經在潛意識裡面遺留了不安全感,或者其他反面的意識,雖然表面上你決定要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潛意識會不斷的給你剎車。

    至於如何,讓你的指令到達潛意識,如何讓潛意識正面和潛能性的東西顯示出來,這本書裡都有詳細的方法和原理。

    書名叫人性控制術!

  • 4 # 南途北尋

    這問題有問題啊!先不說知行合一。

    什麼叫文治而後可以武功,功到成處即是心學?沒有這種說法。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湯以寬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災,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一一《禮記·祭法》。此為文治武功成語之出處。

    從典中可知,無論文治亦或武功並無先後之說。只是為聖者為順應治世而採取的一種對治策略。若要強加解釋的話倒是武功而文治,亂而定之。故“文治而後武功”,不妥。此其一。

    再說你的“功到成處即心學”。如果王陽明知道你是如此曲意解釋心學的話,肯定要與你當面"簽約"的。

    何為心學?首先要識心。那何為心?六根集起曰心。

    所以王陽明心學通俗的解釋就是:人們的心生病啦,需要治療。那怎麼治療呢?那就需要一定的方法。

    心學,就是治療心病的方法。王陽明開了一張處方而已。不光給人開了個處方,還給統治者開了個處方。

    所謂心不正,身不修;身不修,家不齊;家不齊,無國治;無國治,天下何以平之。即此意也。此其二。

    再說"知行合一"。此為至道。何者至道?

    陽明思想之絕智也。看似凡,實則聖。(此處肯定有扛精又提“致良知"。“知行合一”都不了,何解“致良知”?無有是處。)

    那到底何為“知行合一”?

    舉個栗子:抽菸大家都知道吧。不好。但不好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抽?知行不合一啊。知道不好,立馬不抽,即知行合一。

    此即“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此即“行願"。此即“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由此例推而廣之,推而極至,就出凡入聖了。簡單吧?很難,難於上青天。至於有多廣?就看你的心量與境界了。此其三。

    三解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5 # 蕭晗之十二子門

    千萬不要把知行合一理解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外在,知行合一是內在!內外兼修是文治武功的修為,是有內家與外家基礎之後才有的習武取向!這裡,文治與武功顯然是分開,通常是要先立德,然後才有武藝!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指的是一個習武者的內外修為要一致,就如言行如一表裡如一一樣,是要聽其言觀其行,而天人合一則表述為修真之境,不參假,同樣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這樣的精神境界,平常吃五穀雜糧,為世俗五色五音五味所染的人是很難脫離其窠臼而達到這樣的修真之境的!所以,是要有極高的修為之後才去追求的境界!而通常的知行合一,只要表裡如一言行合一,就可以視為有德,當然言行合一要有取捨,錯的言行合一勢必走向事物的反面,是要撻伐的,所以是不斷的最佳化自身而致知向善而注意言行!當然,也有貌合神離者,這裡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文不對題,意在言外,表裡不一,是非混淆,這都不是知行合一,只能說這個人前言不搭後語,不能解讀中國文化以及真正的自身處於危險之境的發端,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樣的顛倒黑白,這都不是知行合一,亦不會能夠達到天人合一,只是比較庸俗的賺人眼線,分散注意力而已,自己說不清經不起推敲,自然就離題太遠了,不以反例為是,以正題為主才不至於陷入唯心的精神世界,要提升自身的辨別能力以及認識能力,甚至真正能融匯貫通提升創造能力都是沒有問題的!

  • 6 # 明心真人

    文治而後,可以武功。

    功到成處,即是心學。

    ……

    高人高見,發人深省!

  • 7 # 花開奇蹟

    王陽明不配稱“聖人”,它只是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走狗而已,是一頭滿手沾滿人民獻血的劊子手,還是一個卑鄙無恥,虛偽兇殘,無德不要臉的封建衛道者,它所謂的“聖賢”之名只是其徒子徒孫和居心叵測的利益集團們修飾、偽裝、掩蓋、歪曲、包裝而成的。不過可悲可笑的是,就這樣一條封建走狗還不被其不惜大規模屠殺人民來維護的主子還不認同它。

    嘉靖皇帝對其定罪冒濫軍功、縱兵殺掠、私藏府庫金銀等指責。當兩廣報捷疏送到北京後,嘉靖帝就在給楊一清的手詔裡,提到當年江西功次(平定寧王叛亂實為伍文定功勞第一,伍文定才是平定寧王叛亂的真正功臣,但王陽明把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包括其徒子徒孫都極力包裝美化其所謂的軍功),說陽明素來喜歡誇詐,並由此及於他的人品,又由人品說到他的學問,幾乎給出了全面的否定性評價。早在嘉靖元年,嘉靖帝就在聖旨中下令,“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許妄為叛道不經之書,私自傳刻,以誤正學”,稱陽明之學“叛道不經”。陽明去世後,未議其功,先論其罪,廷議的結論是,陽明“學術不端、聚眾惑亂”。

    所謂心學只是理學加上佛學雜糅而成的東西。心學明著反對理學,但深入看之後,你會發現它也是搞的“存天理滅人慾”那一套,什麼是“天理”?封建禮教的所謂“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然後又加上佛家的思想,根本目的仍然是奴化人民,用封建禮教那一套虛偽的仁義道德約束老百姓。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和“中庸之道”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維護和固化“天理”,愚民奴化老百姓。

    大肆鼓吹王陽明的人,無非就是拿“致良知,知行合一”說事。但王陽明的致良知和我們現代人理解的完全不同,有些心學組織故意曲解致良知的原意,以達到用篡改的含義給人洗腦的目的。王陽明原本的“良”就是所謂原本的內心擁有的“理”,原本內心的“理”是什麼?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王陽明認為“天理”是天然存在的,是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的,所以“知”就是認識“天理”,而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要按照“天理”行事,不能違背“天理”,所謂的消除人的“八顆心”就是“滅人慾”,讓人不能有任何慾望,有慾望和爭取合法權益就是有“惡念”,要求人“無慾無求”,安於現狀。“心學”的一切目的最終都是為了麻木人民,讓人變成封建禮教的奴隸,“心學”本身就是當時朝廷腐敗,全國爆發農民起義,王陽明殘酷鎮壓屠殺人民起義軍,發現單純依靠自己大規模屠殺難以完全消除人民的抗爭,還需要從思想上奴役控制人民,王陽明進而結合佛教和儒教思想提出所謂“心學”思想,妄想用思想控制瓦解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個人生存權的合理訴求,讓人民變成統治階級的工具。這種思想嚴重違背當前自由民主法治的主流價值觀,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性,是泯滅人性的思想行為。也是反社會進步,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異端邪說。

    王陽明所謂的軍事才能更是胡說八道。寧王叛亂王陽明是有參與,但實際上是伍文定平定的叛亂,在最後論功封賞之時,伍文定因忠義和勇猛論功第一,提拔為江西按察使,不久遷廣東右布政使。而王陽明在廣西等地的所謂軍功更是無稽之談,當時朝廷腐敗,百姓奮起反抗,全國範圍掀起農民起義,廣西各地也掀起了轟轟烈烈農民起義,王陽明作為封建勢力的忠實走狗,鎮壓屠殺農民起義軍。還使用殘酷的連坐制,推行殘暴不仁的十家牌法,使用嚴刑酷法殘酷鎮壓迫害貧苦農民。而後又推行洗腦學說,企圖用邪惡的心學奴化老百姓,達到皇權永固,維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軍事上那點事全是窩裡鬥,基本都是鎮壓屠殺自己的國民,這如果也算偉大,那這種人的價值觀扭曲的也太可怕了,已經喪失了起碼的是非分辨能力,已經沒有了最根本的人性。

    最近幾年為什麼王陽明心學被一些所謂的企業精英大力推崇呢?這其實是一種既得利益集團的需要,它們是為了固化自己的利益,用奴化來給員工灌輸奴性思想,以達到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剩餘價值,它們不願意用現代企業的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而且企圖用思想控制來達到讓員工像機器人一樣無慾無求,拼命工作,他們把員工正常的合法訴求和合理願望汙衊為“惡念”,員工只要思考提高福利待遇就是“壞的念頭”。這個社會民主和法治的進步本身就是在它們所謂的“惡念”中不斷進步發展的,沒有它們的汙衊的那些“惡念”就不可能有新中國,就不可能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那代人正是有了它們所謂的“惡念”,才會帶領人民走上革命之路,最終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打著弘揚“國學聖賢”的旗號進行思想控制,思想奴役,企圖復辟中山先生、毛主席那代人奮鬥一生批判打倒的“吃人”的封建“仁義道德”。更是外部勢力對中國文化思想控制,用思想瓦解控制中國的一種策略。心學流行了,佛學也就不會再受打擊和排斥。。。。於是乎,會重現大明王朝的過程,強盛到利益階層固化,不思進取,內部紛爭,直到衰落。

    說透了很簡單,就是人家希望你多喝慢性毒藥,最好成為大家追捧趨之若鶩的潮流時尚飲品!最後,你開心的接受,但慢慢的死了,還覺得確實是自己有病,病入膏肓,正常的病亡!

    文化控制,思想戰爭,潛謀於無形,滅國於不爭不費,真正做到了大道無痕,豈是一般附庸風雅,賣弄風騷,肉眼凡胎者能看透的。

    王陽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殘暴不仁,嗜殺成性,用異端邪說奴化人民。

    所謂的心學只是封建禮教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說到底都是“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離不開吃人的本質。

    《傳習錄》裡還有王陽明一封信,說當時他在朝廷為官時,有很多老百姓背後罵他,但王陽明說他根本就不在乎,心裡想的依然是天下百姓疾苦,天天為百姓操勞,表面上看這人修養真的很高,定力不錯呀;但我們如果用逆向思維思考這問題,他的話經不住推敲,他在信裡並沒有說為什麼很多老百姓會罵他,這問題他沒有說清,並且即然你天天為人民服務了,為何老百姓依舊罵你?一個政府官員天天被老百姓罵,這裡就有問題呀,這裡有矛盾呀。那我們只能翻開歷史看他當時在幹什麼,史書上記載的是他當時忙的是正在鎮壓農民起義,所以他當時說的忙著為百姓操勞,其實忙的是殺人,這也無怪當時很多老百姓罵他了。他信中說他對很多老百姓罵他的事,他一點也不在乎,如果一個人不在乎別人罵他,就代表這個人成聖人了,就代表這人修煉得道了,那如果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也一樣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有時候,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與一個人修心得道的境界,兩者幾乎都沒什麼區別 ,都是油鹽不進。但如何區別兩者差距了?那就看他的言是否跟上他的行,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也是“言行合一”,但王陽明做到“言行合一”沒?他沒有,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當時明朝政府與百姓的對立的社會矛盾,他只是站在官方的立場,揮馬揚鞭,對百姓實施血腥鎮壓,僅一年之內他就殺了一萬一千多人起義軍,這反而更加劇了明朝後來的滅亡。其實王陽明的一生,他只是做到了“大偽若真”,一個人偽到極處與真君子沒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他的目的一個為公,一個為私。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發展和提倡的應該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現代社會主義價值觀。封建禮教的大部分思想都是愚民奴化老百姓的,應該旗幟鮮明的進行反對。封建禮教壓制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理念,導致人民愚昧、麻木,失去做人的尊嚴,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事情的是非對錯失去判斷力,任由統治者剝削壓迫。在這樣的傳統文化氛圍當中,作為個體人的天賦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樣的思想文化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是作為人的尊嚴,甚至是基本生存權利遭受任意的剝奪。

    中國現在需要的決不是封建禮教和王陽明心學這種異端邪說,也不需要那種沒有原則、調和折中、四面奉承、八面玲瓏的“中庸之道”,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裡到處都是中庸之人,誰也不願意多說話,誰也不願意得罪人,誰也不願意堅持原則。到處都是互相推拉扯皮,誰有後臺誰能油滑專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責分配,流程管理…都是一團亂麻,混亂不堪,這種集體只能是半死不活。只能靠遇到一件事就焦頭爛額,沒有統一有效的體系,那這個國家或企業必然是一潭死水,不斷的重複著一遍又一遍的問題,不可能有活力和創造力

  • 8 # den_ko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只有擁抱“變化”,讓認知在實踐中改進,“行”才能做到與“知”合一。

  • 9 # 思維能量學

    現在普遍性的談知行合一,已經變成一種口號,甚至比心靈雞湯還要雞湯。

    知行合一,是一種狀態,一種境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種狀態和境界,經過些什麼流程才能夠達到?

    知和行要經過哪些步驟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合一?如果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一體的,是一個東西,那怎麼才能擁有這個東西?

    王陽明又說心即是理,那這個合一的東西是不是就是心呢?

    王陽明又說,要在事上磨,磨知還是磨行?

    我曾經受這些問題困擾了很久,後來發現,王陽明的心學。其實是佛學和儒學結合的一個混合體。

    說白了,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而已!

    但是對我們普通人到底如何實現一定程度的知行合一呢?

    後來接觸到一本國外曾經,在實用心理學領域,非常出名的書,我找到了答案。這本書介紹了很多,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方法,其實就是透過心理和意識的方法,以及行為的方法,讓自己達到某種狀態!

    人的意識有潛意識和顯意識,很多時候我們決定要做一件什麼事情,更多的是顯意識和頭腦的決定,但人的行為主要是受潛意識控制的。

    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是背後的某種意識的顯現,也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在強化某種意識。

    所以很多潛能大師,就是運用一些心理和行為的原理,讓潛意識深層的潛能顯化出來。然後,讓潛意識某些內心的不安或者過去的壓抑,痛苦得到釋放。

    潛意識正面的東西能夠促進我們的行為,反面的東西則是像剎車一樣,不管我們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曾經在潛意識裡面遺留了不安全感,或者其他反面的意識,雖然表面上你決定要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潛意識會不斷的給你剎車。

    至於如何,讓你的指令到達潛意識,如何讓潛意識正面和潛能性的東西顯示出來,這本書裡都有詳細的方法和原理。

    書名叫人性控制術!

  • 10 # 南途北尋

    這問題有問題啊!先不說知行合一。

    什麼叫文治而後可以武功,功到成處即是心學?沒有這種說法。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湯以寬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災,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一一《禮記·祭法》。此為文治武功成語之出處。

    從典中可知,無論文治亦或武功並無先後之說。只是為聖者為順應治世而採取的一種對治策略。若要強加解釋的話倒是武功而文治,亂而定之。故“文治而後武功”,不妥。此其一。

    再說你的“功到成處即心學”。如果王陽明知道你是如此曲意解釋心學的話,肯定要與你當面"簽約"的。

    何為心學?首先要識心。那何為心?六根集起曰心。

    所以王陽明心學通俗的解釋就是:人們的心生病啦,需要治療。那怎麼治療呢?那就需要一定的方法。

    心學,就是治療心病的方法。王陽明開了一張處方而已。不光給人開了個處方,還給統治者開了個處方。

    所謂心不正,身不修;身不修,家不齊;家不齊,無國治;無國治,天下何以平之。即此意也。此其二。

    再說"知行合一"。此為至道。何者至道?

    陽明思想之絕智也。看似凡,實則聖。(此處肯定有扛精又提“致良知"。“知行合一”都不了,何解“致良知”?無有是處。)

    那到底何為“知行合一”?

    舉個栗子:抽菸大家都知道吧。不好。但不好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抽?知行不合一啊。知道不好,立馬不抽,即知行合一。

    此即“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此即“行願"。此即“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由此例推而廣之,推而極至,就出凡入聖了。簡單吧?很難,難於上青天。至於有多廣?就看你的心量與境界了。此其三。

    三解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11 # 蕭晗之十二子門

    千萬不要把知行合一理解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外在,知行合一是內在!內外兼修是文治武功的修為,是有內家與外家基礎之後才有的習武取向!這裡,文治與武功顯然是分開,通常是要先立德,然後才有武藝!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指的是一個習武者的內外修為要一致,就如言行如一表裡如一一樣,是要聽其言觀其行,而天人合一則表述為修真之境,不參假,同樣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這樣的精神境界,平常吃五穀雜糧,為世俗五色五音五味所染的人是很難脫離其窠臼而達到這樣的修真之境的!所以,是要有極高的修為之後才去追求的境界!而通常的知行合一,只要表裡如一言行合一,就可以視為有德,當然言行合一要有取捨,錯的言行合一勢必走向事物的反面,是要撻伐的,所以是不斷的最佳化自身而致知向善而注意言行!當然,也有貌合神離者,這裡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文不對題,意在言外,表裡不一,是非混淆,這都不是知行合一,只能說這個人前言不搭後語,不能解讀中國文化以及真正的自身處於危險之境的發端,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樣的顛倒黑白,這都不是知行合一,亦不會能夠達到天人合一,只是比較庸俗的賺人眼線,分散注意力而已,自己說不清經不起推敲,自然就離題太遠了,不以反例為是,以正題為主才不至於陷入唯心的精神世界,要提升自身的辨別能力以及認識能力,甚至真正能融匯貫通提升創造能力都是沒有問題的!

  • 12 # 明心真人

    文治而後,可以武功。

    功到成處,即是心學。

    ……

    高人高見,發人深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絲楠陰沉木上油變黑還有價值嗎?